为了让药物在体内继续发挥作用,每种药物都明确规定不同的用药次数或间隔时间,大多数药物每天服2~3次。服药不但分次数,而且一般在药盒或包装袋上都注明了用药时间, 这些服药时间都代表了什么呢?
饭前:指吃饭前30~60分钟服药。大多是服一些对胃刺激性不大,又需要在消化道局部和全身发挥作用的药物,因尚未进食,药物可充分地作用于胃黏膜,利于迅速吸收发挥作用,如健胃药、制酸药、解痉药、止泻药、利胆药等。
饭时:指与食物同服,一般为消化药和稀盐酸、胃蛋白酸合剂等,有利于与食物充分混合,发挥疗效。
饭后:指饭后15~30分钟服用,绝大多数药品说明书中未指明给药时间的药物,都可在饭后服,可避免或缓和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特别适用于对胃肠道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如解热止痛药、抗菌药、利尿药、抗结核药等。
空腹:指清晨起床后服用,主要是—些驱虫药和盐类泻药,目的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干扰。
睡前:就寝前15~30分钟,主要是用于催眠的安定、水合氯醛、安眠酮等,另外还有些驱虫药也可在睡前服用。
定时:按昼夜24小时计算,有每隔4小时、6小时、12小时服用之分,多系磺胺类药物,旨在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需日夜服用,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必要时:指根据需要随时服用。如镇痛药、解热镇痛药、防晕船药等,均可以此法给药,以便及时缓解症状或进行抢救
要看说明或医嘱的
药品的体积越来越小,功效越来越强,口感越来越好,形状越来越多,包装也越来越精美,可说明书上对服用方法一项的介绍却数十年如一日,始终是那8个字:一次×片,一日×次,或者再加上一句——饭前服用。
不说别的,单是和对副作用的介绍比起来就简略多了。其实,药品的服用方法是一个和药品副作用同样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如果方式、时间不正确,与饮食的搭配不合理,不仅不利于药效的发挥,还可能导致各种你意想不到的危险。以下就是上镜率最高的十大常见错误服药方法
错误一:简单的随一日三餐服药
因为药品说明书上简单写着“一日三次,饭前服用”,所以,你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错!
“一日三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治疗浓度。
“饭前服用”则是指此药需要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吸收。如果你在吃饭前刚吃进一大堆零食,那此时的“饭前”可不等于“空腹”。
而“饭后服用”则是指饱腹(餐后半小时)时服药,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同样,如果你在饭前刚吃进不少零食,也不必教条的非要等到饭后才服药。
以下是一些需要在空腹或饱腹时服用的常用药:
●空腹
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阿莫西林、红霉素、利福平、息斯敏、胃舒平、大部分中药或中成药等。
●饱腹
青霉素V钾、阿司匹林、安定、复方新诺明、磺胺吡啶、环丙沙星、扑尔敏、帮助消化的胃蛋白酶等。
错误二: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所以,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药。
错误三:干吞药
有些人为了省事,不喝水,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错误四:掰碎吃或用水溶解后吃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
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掰碎后没有肠溶衣的保护药物无法安全抵达肠道,在胃里就被溶解,不仅无法发挥疗效,还刺激了胃黏膜。将药物用水溶解后再服用也有同样的不良影响。
所以,除非医生特别吩咐或药物说明书上写到,否则不要这么做。
但服用中成药时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常见的大粒丸剂,就应该用清洁的小刀或手将药丸分成小粒后用温开水送服。为了加速产生药效,还可以用少许温水将药丸捣调成稀糊状后用温开水送服。
错误五:用饮料送药
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水送药。因为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
例如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和黄连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糖衣抗生素,会加速药物溶解,损伤胃黏膜,重者可导致胃黏膜出血;送服氢氧化铝等碱性治胃痛药,会酸碱中和使药物完全失效;送服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则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引起尿路结石。
用茶送服治疗贫血的铁剂,茶中的单宁酸就会与铁结合,减弱疗效。但以下特殊情况反而有助于发挥药效:
●绿茶水
送服降压、利尿的西药。
●淡盐水
送服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
●热姜汤
送服藿香正气片、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
●热米粥
送服调理脾胃的中成药。
错误六:对着瓶口喝药
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喝糖浆或合剂。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摄入的药量,要么达不到药效,要么服用过量增大副作用。
错误七:多药同服
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你意想不到的麻烦。
●意外怀孕的原因也许不是漏服避孕药,而是在服用避孕药的同时服用了抗结核药物或防止脑溢血的药物,导致避孕药失效。
●抑郁症的症状得不到控制也不一定是药物疗效不好或个体差异,而是在服用治疗抑郁症药物的同时又服用了抗过敏药。
●导致治疗心脏病药物失效的原因可能是那些用来治疗咳嗽的甘草片。
●在补充甲状腺素治疗甲低的同时如果又补镁,那甲状腺素就白费了。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少有医师在给我们开处方的时候,或药师在卖给我们药的时候询问我们正在服用哪些药物。所以,如果你怀疑自己正在或即将服用的几种药物可能产生不良相互作用,一定要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但切记不可自行随意停药或换药。
错误八:喝水过多
服药后喝水过多也不行?
是的,因为这样会稀释胃酸,不利于对药物的溶解吸收。一般来说送服固体药物1小杯温水就足够了。
对于糖浆这种特殊的制剂来说,特别是止咳糖浆,需要药物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的薄膜,以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缓解咳嗽,所以,建议喝完糖浆5分钟内不要喝水。
错误九:服药后马上运动
和吃饭后一样,服药后也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期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错误十:服药期间不注意饮食禁忌
不是只有中药才讲究饮食禁忌,西药也是一样。服药期间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以下提供了一些常用药物服用期间的饮食禁忌
●降血压药、抗心绞痛药
服用期间忌喝西柚汁、忌吃含盐高的食品。
因为西柚汁中
的柚皮素可以影响肝脏中某些酶的作用,而这种酶恰与降血压和抗心绞痛药物的代谢有关。以治疗心绞痛药物费乐的平为例,一杯西柚汁就能让体内的血药浓度上升134%,相当于服了2倍多的药,明显过量,大大增加副作用。而食盐则会引起血压升高,降低降压药的疗效,同时加重心绞痛的程度。
●治疗头疼药
服用期间忌饮酒。
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进一步氧化成乙酸代谢掉。而此类药物会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加重头痛症状。同时,酒精还易让人昏昏欲睡,会与这类药物中大都含有的巴比妥成分的药效重叠。
●抗抑郁药、痢特灵、抗结核药、抗肿瘤药
忌吃奶酪、香蕉、油梨、豆浆、啤酒等含酪胺较多的食物。
抗抑郁药的作用机理是抑制体内的单氨氧化酶(MAO)。但这种MAO抑制剂容易与酪胺发生反应,产生去甲肾上腺素,聚集过多将使血压异常升高,表现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头晕、头痛等不良症状,而且抗抑郁的目的也无法完成。痢特灵、有些抗结核药(如雷米封等)和抗肿瘤药(如甲基苄肼等)中也都含有MAO抑制剂,碰到含有酪胺的食品,都容易出现麻烦。
●苦味健胃药、助消化药、中药
忌吃糖或甜食。
因为苦味健胃药和助消化药主要通过刺激末梢神经,反射性分泌唾液、胃液等消化液,以达到助消化、促食欲的作用。糖或甜食会掩盖苦味、降低药效。
对于中药来说,糖或甜食还容易与药物中的很多成分发生反应,减少有效成分含量,降低药效。
●钙补充剂
忌食含草酸丰富的菠菜、茶、杏仁等。因为草酸在小肠中会与钙结合,产生无法吸收的不可溶物质,在阻碍钙的吸收的同时还可能形成结石。
●铁补充剂
忌食过多动、植物油脂。因为油脂会抑制胃酸的分泌,影响三价铁离子转变为二价铁离子,不利于胃肠道对铁的吸收,削弱补铁补血效果。
●碘补充剂
忌食菠菜、桃、梨等。
因为这些食物会阻碍碘进入甲状腺。
高血压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很多高血压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抑制血压,服用高血压的告诉也是需要把控时间的,正确的服药更有利于控制病情,那么抗高血压药物在什么时候服药最好?下面就来详细了解高血压疾病的服药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吧。
1、高血压服药需知
一、心血管内科药物
1、抗高血压药物
人体一天中的血压波动呈“两峰一谷”形式:凌晨2:00~3:00处于低谷,9:00~11:00时达到第一峰值,下午16:00~18:00出现第二峰值,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更为显著,因此,大多数出血性卒中发生在白天,缺血性卒中多发于夜间。
降压药物一般于服药半小时后起效,2~3小时达到峰值。因此,高血压患者的适宜服药时间为上午7:00;若血压控制不满意,可在下午15:00时加服1次,这样可以达到最好的降压效应。
同理,睡前服药可使患者的血压下降明显,并显著减少出脑血流量。对于老年人而言,睡前服药易使血液凝集成栓,加之脑血管硬化、管腔狭窄等客观因素,可诱发脑血栓的形成[1]。
2、抗心绞痛药物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发作具有节律性。一般来说,0:00~6:00的发作频率最少,6:00以后开始增加,10:00~11:00达到峰值。
尤其对于劳累性心绞痛患者而言,此规律更为明显。因此,这类患者宜清晨醒来后立即服用硝酸盐类药物。其中,普萘洛尔适宜在8:00~12:00间服用,可以明显降低心率,减少心脏病的发作。
3、强心药
心力衰竭患者在凌晨4:00时对洋地黄、地高辛等药物最为敏感,若此时按常规剂量服用,极易引起中毒。
研究证明,上午10:00时,强心药物的血药浓度上升缓慢、峰浓度较低,因此,上午给药疗效最佳。
4、利尿剂
利尿剂的药效与肾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密切相关。氢氯噻嗪在7:00时服用不良反应最小;呋塞米在10:00服用时,利尿作用最强。
此外,清晨服用利尿剂可以有效减少起夜次数,避免影响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
二、其他常见药物
1、降糖药
人体内的血糖值同样呈现昼夜变化规律。5:00时,胰岛素需要量最大,17:00左右次之,13:00左右更少,20:00左右时的需要量最小。因此,糖尿病患者在4:00时对胰岛素最敏感,此时给予较低的有效剂量,也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降糖药物中,磺酰脲类起效慢,一般应于餐前30min服用。由于作用时间长,若未按时进餐易出现低血糖;
二甲双胍应在进餐时或进餐后立即服用,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适宜于空腹或进餐时服用;
格列奈类宜于进餐前1~15min服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机体的免疫反应,这类患者出现的关节肿胀、僵直和握力下降等症状,以早晨最为严重,故激素类药物适宜在4:00~5:00时服用。
骨关节类患者则相反。骨关节炎的疼痛多因骨关节摩擦所致,活动后加重,下午时症状可持续性加重,适宜在20:00时服药。此时服用不仅疗效显著,且可明显降低胃肠道不适、头痛眩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3、平喘药
推荐睡前服用平喘药物。此外,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溴化阿托品、茶碱类药物的疗效都具有给药时间依赖性:肾上腺素作用的最强时间为4:00~9:00,因此肾上腺能β2受体激动剂可采取晨低、夜高的给药方式[3],以充分发挥药效;
氨茶碱宜于7:00时给药,此时血药浓度峰值较高,半衰期最长,生物利用度可达最高。22:00之后或睡前可加服一次维持夜间血药浓度,延长作用时间,以减轻或避免次晨哮喘发作。
4、抗贫血药
铁剂药物如葡萄糖酸铁、硫酸亚铁片等,19:00时的吸收率最高,且在血液中达到高峰浓度的时间可延长4倍左右,故以晚上19:00时服用1次最佳。
此外,阿司匹林于早晨6:00服用的消除速度较慢、疗效更强且持久;磺胺类药物宜在下午4时服用,可很快发挥作用;抗过敏药适宜于早晨7:00服用,药效可长达15~17h;维生素类药物应在两餐之间服用,且应每隔6小时服用1次
2、高血压的危害
1.冠心病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者的2倍,长期高血压不治疗,有50%死于冠心病。
2.糖尿病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相当常见,它是病人发生动脉硬化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3.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0%—50%的心衰起因于高血压。血压越高,又没有治疗,发展为心衰的可能性越大。有人对5314例高血压病人随访14.1年,有392例发生心衰,高血压已被认为是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梗塞的主要危险,而左心室肥厚和心梗可引起心脏功能不全,因此,高血压在心衰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高血脂有人研究高血压与总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密切相关,血脂代谢紊乱,使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和发病率明显增加。
5.肾病在人类,肾脏参与高血压的形成与维持,反过来,肾脏又因血压升高而损害,长期高血压没有治疗,可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或加速肾实质的破坏导致原发或继发的肾脏疾病。
6.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使间歇性跛行的危险增加3倍,可能是因为血压升高使某些特定的部位如下肢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硬化加速,导致下肢动脉发生缺血、营养障碍,甚至坏死。
7.中风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生率是正常血压的7.76倍,还有研究表明,降压治疗可使中风发生率降低40%,冠心病危险降低15%。
8.左室肥厚在所有高血压病人中,有20%—30%可查到左室肥厚,轻度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比正常血压增多2—3倍,而重度高血压可达10倍。左心室肥厚是心梗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并影响左室收缩功能,因此高血压左室肥厚是一个与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778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宫颈创口不停的流血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