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羊水栓塞的原因
羊水栓塞多发生在产时或破膜时,亦可发生于产后,多见于足月产,但也见于中期引产或钳刮术中,大多发病突然,病情凶险。羊水栓塞的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羊膜腔内压力增高(子宫收缩过强或强直性子宫收缩);胎膜破裂(其中2/3为胎膜早破,1/3为胎膜自破);宫颈或宫体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发生羊水栓塞通常有以下诱因:经产妇居多;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常见于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或手术产易发生羊水栓塞。羊水栓塞发病迅猛,常来不及做许多实验室检查患者已经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极其重要。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常首先出现一些前驱症状,如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发绀、呕吐等症。如羊水侵入量极少,则症状较轻,有时可自行恢复,如羊水混浊或入量较多时相继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
二、羊水栓塞的发病特点
1、心肺功能衰竭和休克期
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刚刚破膜不久,产妇突然发生寒战、呛咳、气急、烦躁不安等症状,随后出现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抽搐、昏迷、血压下降等症状,并进入循环衰竭和休克状态。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若有肺水肿,患者可咯血性泡沫状痰。有的产妇突然惊叫一声或打一次哈欠后血压迅即下降甚至消失,并在几分钟内死亡。
2、DIC引起的出血期
产妇度过了心肺功能衰竭和休克阶段,则进入凝血功能障碍阶段,表现为大量阴道流血、血液不凝固,切口及针眼大量渗血,全身皮肤粘膜出血,有时可有消化道或泌尿道大量出血,出现呕血、便血及血尿等。
3、急性肾功能衰竭期
由于全身循环衰竭,肾脏血流量减少,出现肾脏微血管栓塞,肾脏缺血引起肾组织损害,表现为尿少、无尿和尿毒症征象。一旦肾脏受损,可致肾功能衰竭。
羊水栓塞临床表现的三个阶段基本上按顺序出现,但有时亦可不全出现或出现的症状不典型。
三、羊水栓塞如何检查
1.非特异性检查
(1)心电图 右心室,右心房扩张,还可见到心肌劳损的表现。同时有心动过速。
(2)胸片 可能无异常表现,70%的患者可有轻度的肺水肿症状,表现为双侧弥漫性点状浸润阴影,沿肺门周围分布,肺部轻度扩大。心影可能会增大。
(3)血氧饱和度 突然下降往往可以提示有肺栓塞的问题。
(4)凝血功能的检查 结果相差较多,其结果取决于患者生存的时间和临床上出血的程度。
①血小板计数
②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大于10秒即有诊断意义;
③血浆纤维蛋白原
④凝血块观察,取正常产妇血5mL放试管内,置温箱中观察8~12分钟血块形成,低纤维蛋白原患者血液不易凝结,30分钟血凝块少,而弥散显示血小板已相当低,继发纤溶。
⑤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延长。
⑥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增加,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及乙醇胶试验阳性。
2.特异性检查
(1)母体循环或肺组织中羊水成份的检测 由于羊水栓塞的发生主要是羊水及其羊水中的有形成分进入母血中,引起肺血管栓塞和痉挛所致,因此,人们把在母血、子宫血管中和肺组织中找到来自于胎儿的成分如胎儿鳞状上皮细胞、毳毛、黏液作为诊断标准。
四、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处理
1.抗过敏出现过敏性休克应该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常选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但激素可抑制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使已激活的凝血因子不能及时清除而加重DIC,故反复应用时应注意,在使用肝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本药为好。
2.吸氧应争取行正压持续给氧,至少用面罩给氧或使用人工呼吸机,供氧可减轻肺水肿,改善脑缺氧及其他组织缺氧。
3.解除肺动脉高压供氧只能解决肺泡氧压,而不能解决肺血流低灌注,必须尽早解除肺动脉高压,才能根本改善缺氧,预防急性右心衰竭、末梢循环衰竭和急性呼吸衰竭。常用药物有下列:
(1)氨茶碱 具有解除肺血管痉挛,扩张冠状动脉及利尿作用,还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
(2)罂粟碱 对冠状血管和肺、脑血管均有扩张作用,是解除肺动脉高压的理想药物。
(3)阿托品 解除肺血管痉挛,还能抑制支气管的分泌功能,改善微循环。
(4)酚妥拉明 解除肺血管痉挛。
4.抗休克羊水栓塞引起的休克比较复杂,与过敏、肺源性、心源性及DIC等多种因素有关。故处理时必须综合考虑。
(1)扩充血容量 休克时都存在有效血容量不足,应尽早、尽快扩充血容量。有条件者最好用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肺毛细管楔压(PCWP),边监测心脏负荷边补充血容量。如无条件测量PCWP,可根据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无论用哪种监护方法,都应在插管的同时抽血5mL,作血液沉淀试验,涂片染色寻找羊水成分,并作有关DIC实验室检查。扩容液的选择,开始多用右旋糖酐-40,静脉滴注,伴失血者应补充新鲜血及平衡液。
(2)纠正酸中毒 首次可给5%碳酸氢钠,先注入计算量的1/2~2/3。最好做动脉血血气及酸碱测定,按失衡情况给药。
(3)调整血管紧张度 休克症状急骤而严重或血容量虽已补足但血压仍不稳定者,可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多巴胺静脉滴注,可保证重要脏器血供。
5.防治DIC羊水栓塞诊断一旦确立,就应开始抗凝治疗,尽早使用肝素,以抑制血管内凝血,保护肾脏功能。应用肝素静脉滴注。羊水栓塞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应警惕严重的产后出血发生,最安全的措施是在给肝素的基础上输新鲜血,并补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悬液及鲜冻干血浆等,以补充凝血因子,制止产后出血不凝。
6.预防心力衰竭可用快速洋地黄制剂静脉注射,必要时4~6小时重复1次。另辅以呋塞米静脉注射,防治心力衰竭,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血液循环之中,引起肺栓塞、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难以控制的出血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它发病迅速,威害大,对母、子生命都有所威胁。
本病多发生于第一、二产程中,由于宫缩过紧,子宫胎盘附着部位的血窦开放或在中期引产分娩的过程中,因羊水进入血循环引起肺心、功能衰竭,脑缺氧和凝血功能障碍综合征。病人自觉烦躁不安、寒战、呕吐,随之呛咳、胸闷、呼吸困难,口唇、皮肤发紫,心跳加快,血压下降,抽搐、昏迷等,休克短时间后可出现大量持续子宫出血,血液不凝,甚至全身皮肤、黏膜、伤口、泌尿系出血,随之出现少尿、无尿。
下列几种情况可致羊水进入血液循环:
(1)经产妇较初产妇易发生;
(2)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
(3)常有使用催产素引产或加强宫缩史;
(4)急产或宫缩过紧;
(5)胎盘早剥;
(6)胎儿宫内死亡;
(7)早产或过期产者;
(8)子宫破裂和手术产;
(9)羊水混浊有胎粪者;
(10)30岁以上的产妇等。在临床上尤以胎膜早破、羊膜腔内压过高、子宫体或子宫颈弹力纤维发育不良或损伤等因素尤为重要。
羊水栓塞比较罕见,但其死亡率高,所以应尽力预防其发生。对分娩时宫缩过强,医生应给予抑制子宫收缩药;人工破膜要在宫缩间歇时;正确使用催产素;避免重度妊高征的发生;正确处理胎盘异常;行剖宫手术以预防子宫破裂等。
在分娩前有胸闷、寒战及心烦等症状时,需及时告诉医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产妇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产科急症,其临床表现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由于羊水中的物质进入母体循环系统,导致肺动脉阻塞,引起呼吸困难和气促。
2.心悸、胸痛和晕厥。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心脏受到影响,无法正常泵血所致。
3.快速心跳和低血压。由于心脏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和血压下降。
4.意识改变和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脑部供氧不足所致,包括头晕、昏迷、抽搐等。
5.出血倾向。羊水栓塞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引起出血倾向,如阴道出血、皮肤瘀斑等。
需要注意的是,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病情发展迅速,因此一旦怀疑产妇出现羊水栓塞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并进行紧急处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849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女人真菌感染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