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小球玩具在玩具市场并不少见,色彩鲜艳、动吸附在一起的小球和小人总是使得孩子们很感兴趣。可是,一旦孩子误食磁铁玩具,会有十分可怕的后果。
密西西比州的一对夫妇给孩子买了一盒磁铁小球,结果孩子不小心吞下了几粒。医生在给孩子检查时发现,那些吞进肚中的小球吸附在了一起,生生把孩子的肠道穿出了一个孔。那个孩子做了肠道移植等6个大手术,一度濒临死亡的危险才勉强生还。
小儿科副教授Adam Noel博士说,他已经遇到了不少孩子误食磁铁玩具的案例,一般都会造成肠道穿孔。磁铁玩具一般体积较小,少几个家长不容易发现,而且色泽鲜艳,孩子们很容易当成糖果吞食。
120健康新闻网温馨提示各位父母,如果您的孩子还小,尽量少给他磁铁小球类的玩具,孩子玩耍时一定要注意看管。一旦发现孩子误食,立刻前往医院就医。
1岁男童误食巴克球,恶心不止开刀手术救命 一个 1 岁多的男童因为前一天滑倒撞到头部后开始恶心呕吐,到急诊室后经过医师诊视安排头部电脑断层扫描,并没有发现异常。因为持续呕吐,考虑肠胃道疾病,安排了腹部 X 光,意外发现有 5 颗相连在一起的「白亮球形异物」在肠道中。 仔细询问病史,家长表示没有看到孩子误食异物的经过,但家中的确是有巴克球玩具,哥哥姊姊有时候会拿出来玩。
会诊小儿外科,经过仔细评估,决定手术将巴克球取出,理由是巴克球是强力磁铁,散落在肠道不同部位时,容易连同肠壁吸附在一起,可能造成肠壁缺血、坏死,甚至穿孔,最后演变成腹膜炎危及生命。幸好,手术中发现虽然肠壁有多处缺损,但没有穿孔,经过小儿外科医师巧手修补,再住院治疗一个多星期,最后孩子平安出院。
如果上网搜寻,可以发现已经有许多位儿科医师分享过儿童巴克球误食经验,表示类似的意外不断发生。虽然在台湾贩卖的巴克球有警语禁止给 14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但只要巴克球进入家庭,难保完全不会让幼童接触,最常出现的桥段是哥哥姊姊玩完后没有将巴克球收好,年纪小的弟弟妹妹好奇趁机接触,一不小心发生误食意外。
许多国家为了儿童安全直接禁止巴克球贩售,建议 *** 立法禁止巴克球在台湾贩售,因为只要巴克球进入家庭,误食意外就可能发生。在 *** 明令禁止巴克球贩售前,我们可以做的是绝对不要购买巴克球相关玩具给孩子玩;若家中已经购买,建议将它丢入资源回收桶;公开场合的儿童游戏区若有巴克球玩具,恳请业者将之移除。因为只要儿童发生误食意外,有很大的机率需要全身麻醉、接受开腹手术移除巴克球,万一造成肠胃道穿孔甚至有生命危险。
能让孩子训练协调、发挥创意的玩具有很多,少了巴克球一项不会有任何影响,何必让孩子「冒险」玩?即使有家长在一旁监督,发生误食的过程通常只有短短几秒,跟本来不及阻止,不要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巴克球才是规避风险的根本方法!
本文章转载自《Dr. E 小儿急诊室日志》粉丝专页
巴克球磁铁没有毒。
巴克球磁力对儿童通常有一定的害处。巴克球磁力球通常属于一种抑制性的玩具,通常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但是含有磁性的珠子通常会带有一定的磁性。
而且对身体会产生一定的伤害,如果不小心吞服,也会导致肠胃穿孔以及阻塞等情况。
巴克球介绍
巴克球(磁球)材料为NdFeB钕铁硼磁矿石经各种精细加工而成的球状强磁石,由216支强磁珠组成。巴克球(磁球)利用磁极间的相互引力可以随意组合成无限的几何形状。
巴克球(Buck ball)亦称磁球、巴基球,巴克球为一款国外流行并进入国内的成人解压磁性球,绝非宣传的“益智玩具”,借助金属球的磁场特性,可以组合出众多的造型。可以很好解压。
在本质上,将永远能够创造一切,可能创造你的巴克球(磁球),所以绝不会感到无趣。通过你的发挥给自己一个新的创造惊喜。可以用你的整个创意试图创建每一个形状,这是无与伦比的创意控制,这就是给予你的巴克球(磁球),216个磁性领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25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怀孕八个月发烧怎么办
下一篇: 宫体囊肿需要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