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需要有规律吗
我们喜欢去跑步,习惯于每天下午五点去来一场轻运动,结果这一坚持我们就坚持了好几年,不管是刮风下雨,我们都会一如既往的去奔跑,这就是我们生活的规律。
有时候,我们不能因为长时间做一件事情,几十年如一日的做一件事情,突然有一天有事情了,而没有去做,就说我们的规律处理问题,其实不然,因为月还有阴晴圆缺,所以不必在意这么多。
规律其实有很多的,只要你细心,只要你敢于发现,其实生活规律还是有很多的,比如我们习惯于一天三顿饭,这样的事情,谁也不能说出所以然,我们习惯于晚上睡觉。
当我们把生活习惯看做是一种享受的时候,我们已经适应了这种规律,如果真的有一天发生了改变,我们还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
很简单的说,生活规律赋予了我们很多精妙的地方,比如有言语,不停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其实就是告诉你,我们的祖辈们也是经历过很多大事情的人,他们亲身经历告诉你,因此你要学会去遵守规律。
有了规律,你做起事情来,就会很简单,就会很舒服,因为你已经习惯了知道下一件事情是什么,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其实是无形之中给你生活中带来了欢乐很乐趣。
善于发现生活中各种规律,慢慢的总结出自己的规律,为自己的生活方向打开新的局面。
二、如何6步调整生活状态
要充分认识自己情绪
调节情绪之前,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认识自己情绪,看看自己是急躁型的、不满型的还是压抑型、兴奋型的,然后明确了才能对症下药的。
用合适的方法管理情绪
面对各种的压力和困难,我们需要用合适的方法去管理自己情绪,
比如想着急发火时,可以做做深呼吸,或者喝杯饮料冷静冷静。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想一想一些让人高兴的其它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慢慢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调节好情绪,尽量从问题根源入手解决。
凡事都要有解决的时候,所以我们遇到烦心事情,让心情很糟糕,那就应该注意从问题根源入手,找到彻底解决的方法才行。比如工作遇到问题,被领导训斥,那就从自己工作内容入手,看看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及时改正,重新博得领导赏识。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很多时候,情绪不高都是因为失败导致的,其实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会正确的面对,因此要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失败,不要总是找借口,应该多为怎么成功想一些方法。
问题解决后,及时庆祝,鼓励自己,并在内心强化“情绪问题可以解决”这一理念。我们要经常在心里默念,“事情解决了,我应该高兴起来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对提高自己的情绪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我们在现实中应该多学学阿Q精神中的积极方面,调节自己情绪。
调整好自己情绪,大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习惯,比如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每天运动半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等等,这些好的习惯,都能让你的生活变的更加有序、更加丰富有趣。
三、有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人生活得有规律
睡前不玩手机
熬夜是现代生活绝对的普遍现象,无论男女老少,身边的人没有不是睡前抱着手机的,手机的娱乐功能使得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延迟睡眠时间。要改掉这个习惯就只能逐渐提前时间睡觉,逐渐减少躺在床上能抓到手机的机会。
做运动
运动可能对上班族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下班后整个人都会疲累,缺乏再运动的兴趣了。估计每个人都认同运动可以给身体带来健康的好处,只是觉得时间或者场地不允许,又或者懒惰情绪。其实,运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并且简单的,广场舞适合大妈,室内机械运动可能就适合上班族的了,只要你有要运动的念头,就直接去做。
入餐有规律
为什么学校的学生比外面社会的人身材要好很多?因为校园的生活节奏更为简单有序,每天摄入的能量较稳定。对于社会工作人员来说,入餐的时间和摄入量不能完全确定。良好的入餐习惯是每天三到四次,分配为早餐、午饭、下午茶、晚餐。尽量不要吃宵夜,即使吃也少量吃。
闲暇时间培养些兴趣
闲暇时间有时可以放空自己,给自己一点放松自娱的时间,但尽量不要发愣玩手机、看电视连续很长时间。可以在身边找些感兴趣的事情做做,比如看看书、种下花草、聊聊电话、制作些手工品,到人堆里凑下热闹等等,比无聊好很多了。
有计划地参加各种聚会
同事朋友经常会聚在一起,但不能老是被这些聚会占用很长时间或扰乱你的生活节奏。聚会可以安排在合理的时间。一些过于频繁的聚会偶尔可以拒绝参与。
工作认真完成
上班的时间占据社会人员的绝大部分时间,这部分的时间没有完成手中的工作就会占用其他生活活动的时间,所以认真完成工作任务,使得生活质量更高。其实工作与生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四、如何过有规律的生活
在生活中,或许我们都相对任性,每天都过着随性的生活,可能天没亮就醒了,也有可能一觉睡到晚上,有时候随便吃,有时候又什么都不想吃,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样不规律的生活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
给自己一个动力:我们为什么要规划自己的人生,过有规律的生活,可以是健康,也可以是为了第二天的精神状态,等等。
制定详细的生活规划表:通常我们的生活都会有一个规律,只是看我们是否会去在意,比如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到公司,午休多久,工作有哪些,晚上几点上床等等,可能会看似很麻烦,但是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熟记生活表或者放在显眼的位置上:有时候不论是玩乐还是工作,总是会忘记时间,同样也会忘记规律。
别人的提醒:正如上面所说,容易忘记,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有别人的提醒,或许我们会好一点
所谓规律:有规律的生活并不是说,我们的生活就必须按照我们的条条框框来,而是以这个为基础,因为我们不可能排除所有的情况,比如聚会之类的。
人的一切生理活动有周期性的节律,我们称生物钟。生物钟紊乱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欧美名酒威士忌的商标是一个长寿老人托马斯·伯尔,他活了152岁9个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想见这位传奇老人,派人将他请到皇宫。这改变了托马斯·伯尔的生活习惯和规律,不到一周他就死亡。对老年人来说,生活有规律,拨准生物
钟更加重要,起床、大便、吃饭、活动、午休、喝水、锻炼、睡眠要定时安排,形成条件反射,对取得健康长寿的好处不可估量。
把握“最佳时间”
大便——晨起最佳。
开窗换气——8~11时和14~16时,气温升高逆流层现象消失,利于新鲜空气进入。
锻炼——15~16时或晚间。
洗澡——临睡前。
刷牙——进食3分钟以内。因饭后3分钟口腔细菌开始分解齿间残渣中酸性物质,易腐蚀溶解牙釉质。
睡眠——22时左右最佳。
护肤——睡前。
喝茶——饭后1小时,刚吃完饭喝茶,茶叶所含的鞣酸妨碍铁的吸收。
喝牛奶——睡前半小时。
吃水果——饭前l小时。
吃蛋糕甜点——上午10时。
学习——晨起效果最好。
当心“魔鬼时刻”
对人的一生,民间有种“魔鬼时刻”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人类逢七年或六年有一个周期,以七年为例,第一神经内分泌系统旺盛,精力充沛,至第七年就衰减到最低,周而复始,到84正是低潮,七年的12个周期关。孔子活了73岁,老子活了84岁,传说就以此为据了。一年中“魔鬼时刻”,指冬季、夏季,那是发病死亡多发季节,死亡率要比平时高出1.5 倍。一周之中,德国司坦芬教授称“黑色的星期一”,因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比其他天高出40%。芬兰专家也证明,星期一中风最多,星期天下降至最低。一天中6点至10点是危险时刻,血压增高,由卧到立耗氧增加1.7~3 倍,心脏病及中风易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心肌梗塞28%是发生在此段时间。
适度运动与安静冥想
适度运动,可增强心、脑、肺、胃肠、神经内分泌、免疫各系统功能。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表明,人在35岁以后,这些功能每年以0.75%~1%的速率退化,不运动和坐着的人其退化的速率是经常锻炼人的两倍,衰老程度相差8年,到45岁时彼此相差20年,以后每过10年差距递增2年。由此可见,运动对中老年人来说,是生命进程中多么重要的大事。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指出,适度运动可使血液中好胆固醇含量上升4%,使坏胆固醇的含量下降5%。美国医学会公布,每天运动相当于快走30分钟的人比不活动的人死亡率降低56%。当然运动过度,会有损健康,甚至发生猝死、中风等。动得过少甚至不动也有损健康,不动已成为全世界引起死亡或残疾的前十项原因之一。
适度运动的原则是,有氧运动,安全适度,方法简便,持之以恒。
怎样掌握有效运动量
运动一定要达到有效的运动量方能有效果。现在推荐的“三、五、七”概念就十分明确。“三”就是每次运动坚持在30分钟以上,运动时间不足20分钟.则仅消耗少量血糖,不会消耗脂肪,达不到加强心肺功能效果。“五”是一周不少于5次运动。
“七”是指运动后心跳数必须达到170 减去本人年龄之数。一般来说,“三、五、七”提示了运动量的标准。正常运动后出点汗,心跳呼吸加快,休息5~6分钟即可恢复,也是粗略的估量。
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证明,安静冥想,能改善大脑活动、代谢、血压、呼吸、心率,使血压下降,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经测试,精神放松、肌肉放松、焦虑减轻、紧张激素的活跃程度下降,对防治各种疾病包括预防癌肿大有裨益。
安静冥想的方法是,平卧或坐位,以鼻深吸气,让肺充满空气,腹部鼓起,吸气过程念“喜”;再以鼻和嘴缓缓呼气念“哈”,直至肺部气体完全排空。安静冥想,每天练10到30分钟即可。即使练习几分钟对身体也有好处。
很多得心理问题的人:晚上睡不着,早上睡不醒,一直睡到大中午,早饭也不吃,中午随便应付几口,晚上饿了就胡吃海塞,夜里继续兴奋睡不着扣手机
这样真的非常不好,简直就是恶性循环,长期下去,身体会越来越弱,也会滋生许多疾病,让自己本就痛苦不堪的内心更加伤痕累累。
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是摆脱心理问题额的第一步
在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起床的时候起床,该吃饭的时候吃饭,不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
你觉得心理问题解决起来的非常困难,让自己早睡早起不困难吧
有的人会说:我得了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我晚上失眠,睡不着,所以我上午肯定要补觉呀
其实别把睡觉太当会事,少睡一会没什么大不了的。睡觉不是为了睡觉,而是为了睡过以后不再困有精神!
绝大部分人越是睡不着,越焦虑越强迫自己睡,结果越是强迫睡,越是睡不着,这就是用负面情绪去对制负面情绪。造成的结果就是负面情绪更大了,更睡不着了。
所以,睡不着就坦然接受,尽量放轻松,放舒服。尽可能地放空自己,别去想那么多。睡觉就是这样,你真的放松的那一下,就睡着了。中途醒了,也别烦躁、别担心。坦然接受,放轻松。早醒睡不着,就别睡了,起来看看书,也许会让第二天晚上睡得好一点。
现在是夏天,5点天就亮了。中医和道家都是提倡5点起床的,因为三点到五点阳气生发,人在5点醒,也是辅助体内阳气生发。阳气固本,疾病少生。而且得心理问题的人体内阳气都少的可怜,就该多补充些阳气。晚上睡觉最好在晚上11点以前躺床上睡觉,当然10就去睡觉更好 (子觉) ;中午想要午休的话尽量在中午11点到下午1点午休 (午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子午觉
我从我自身来讲:我每次5点起床的时候,不仅能享受到美丽的早晨,新鲜的空气,欢快的鸟叫,纯净的大自然。不但早上心旷神怡,一天都非常有精神。而且早上早起以后,晚上就容易早困,晚上也很容易睡着
我心理问题好了以后,一直生活的比较幸福美满快乐,睡眠也是好的不得了,晚上躺床上五分钟不到就睡着了。但是过了大半年有段时间:我连续一星期睡不着,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也没有想负面的想法,也不痛苦难受,只是单纯睡不着,奇了怪了。当然我不觉得我是心理问题又复发了,我也不觉得我是失眠,我没太把它当会事。一个星期一直都是躺在床上两三个小时睡不着,让人捉摸不透。后来我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我早上4点起,起床以后,我就开始学习,做瑜伽,打坐,五六点时,我开始出去跑步锻炼身体,之后吃饭。这样一天下来,到晚上10多我就睡着了。所以早起是辅助早睡,早睡是辅助早起。早睡早起又辅助身体阳气生发。
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生活作息调整规律!
得了心理问题的人最常见的就是睡眠颠倒:白天睡,晚上夜猫子,我们是自愿这样吗,不是,我们也是被迫无奈。 生活作息紊乱就是负能量占领了我们的一个领地,我们现在首先要把这个领地占回来,之后再去夺取其他失守的领地,当我们把领地一个一个夺回来的时候,心理问题也就慢慢消失了。
吃饭一日三餐需要规律饮食,这个我就不用多讲了,大家都知道。
每天保持正能量,多行正能量的事,多说正能量的话,多想正能量的事,配合着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一定很快突破负能量的障碍,收获美好的明天!
大家一定不要进入一个误区:不是等我心理问题好了,我再去早睡早起,而是先去努力做到早睡早起,才会不断提升自己摆脱心理问题。
每天保持正能量,多行正能量的事,多说正能量的话,多想着帮助他人,配合着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一定很快突破负能量的障碍,收获美好的明天
祝福所有得心理问题的人都能早日突破负能量的障碍,摆脱心理问题,重获美好人生!
【本文由作者:谦卑by原创,版权已备案,侵权必究,请包含全文及文章出处转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27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