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维生素D2对人体的作用,,维生素D2有哪些作用

夕阳红 2024-05-29 13:37:18

维生素D2对人体的作用,,维生素D2有哪些作用

一、维生素D2是什么?

维生素D2的化学名是麦角钙化醇(英语:Ergocalciferol),中文别名:钙化醇 ; 麦角钙化甾醇; 维生素丁2; 麦角钙化; 麦角钙化醇,英文名称:Vitamin D2。麦角钙化醇是甾体在光化学作用下发生化学键断裂所形成的开环甾体,特别是可以通过紫外线和麦角固醇作用下产生。早期制备的麦角钙化醇也被称为Viosterol。

一般生产时是先将麦角甾醇溶于乙醇中,在紫外光照射下开环,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冷冻,过滤。滤液氮,减压浓缩至干,得维生素D2粗油,经精制得成品。此外维生素D2自然存在于肝、奶和蛋黄中,工业上常从植物油或酵母中提取人体不能吸收的麦角钙醇,溶于氯仿或环己烷,用紫外线照射转化成维生素D2。由啤酒酵母、香菇等分离的麦角甾醇,溶于氯仿、乙醚或环己烷等溶剂中,加入石英玻璃制作的烧瓶中,经紫外线照射也可以得到。根据美国2011年的诊断指南,麦角钙化醇也许可以作为饮食补充剂来补充维生素D,麦角钙化醇和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胆钙化醇(维生素D3)同样有效。

二、维生素D2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首先,维生素D2的主要作用还是体现在对钙和磷的促进吸收方面。维生素D2促进小肠粘膜对钙和吸收,也能促进肾小管对磷的吸收和重吸收作用,从而调节血液中的钙磷浓度,维持血液中钙磷的平衡。维生素D2使得钙能够沉积在新骨部位,促进骨骼的钙化过程,让骨细胞核骨组织得以成熟发挥其正常功能。

其次,维生素D2被小肠吸收后被运载到身体其它的部位,主要是在肝和脂肪组织中储存。它的代谢和活化经过肝脏完到肾脏开始作用,在体内中储存,有效的提高人体中钙质的含量,保持钙的需求,预防儿童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化症。

再次,维生素D2的充足补充能够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像素食主义者、胰腺功能不好或者是肠胃不好的病人、肝胆遭受损害、小肠疾病和做完胃切除手术的人等等这些人很容易引起维生素D2的不足。所以这些群体需要注意维生素D2的补充,维生素D2的补充可以缓解和帮助这些疾病症状得到治疗和恢复。

最后,维生素D2可以用于治疗慢性低钙血症、低磷血症、佝偻病和带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软骨化症灯疾病,因为维生素D2可以维持血液中钙磷的平衡,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对治疗这些因钙磷缺乏引起的疾病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另外,维生素D2对治疗急慢性或者手术后出现的手足抽搐也有着很好的疗效。

三、过量使用维生素D2有什么副作用?

维生素D2的补充需要注意,能预防很多疾病的发生,也能维持身体的健康,但是维生素D2的补充也不能过量,过量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1、便秘、腹泻、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口内有金属味、恶心呕吐、口渴、疲乏、无力。

2、骨痛、尿混浊、惊厥、高血压、眼对光刺激敏感度增加、心律失常、偶有精神异常、皮肤瘙痒、肌痛、严重腹痛(有时误诊为胰腺炎)、夜间多尿、体重下降。

3、短期内摄入大剂量或长期服用超剂量维生素D2,可导致严重中毒反应。维生素D2中毒引起的高钙血症,可引起全身性血管钙化、肾钙质沉淀及其他软组织钙化,而致高血压及肾功能衰竭,上述不良反应多发生于高钙血症和伴有高磷血症时。儿童可致生长停滞,屡见于长期应用维生素D2每日1800单位后。中毒剂量可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即使每日应用1万单位超过数月后,对正常人亦可致毒性反应。维生素D2中毒可因肾、心血管功能衰竭而致死。

治疗维生素D2过量,除停用外,应给以低钙饮食,大量饮水,保持尿液酸性,同时进行对症和支持治疗,如高钙血症危象时需静脉给予氯化钠注射液,增加尿钙排出,必要时应用利尿药、皮质激素或降钙素,甚至作血液透析,并应避免曝晒阳光,直至血钙浓度降至正常时才改变治疗方案。

四、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治疗低钙血症前,应先控制血清磷的浓度,并定期复查血钙等有关指标;除非遵医嘱,避免同时应用钙、磷和维生素D制剂。血液透析时可用碳酸铝或氢氧化铝凝胶控制血磷浓度,维生素D2疗程中磷的吸收增多,铝制剂的用量可以酌增。

2、由于个体差异,维生素D2用量应依据临床反应作调整。

3、对诊断的干扰:维生素D2可促使血清磷酸酶浓度降低,血清钙、胆固醇、磷酸盐和镁的浓度可能升高,尿液内钙和磷酸盐的浓度亦增高。

4、下列情况应慎用: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高胆固醇血症、高磷血症;对维生素D高度敏感及肾功能不全;非肾脏病用维生素D2治疗时,如患者对维生素D2异常敏感,也可产生肾脏毒性。

5、疗程中应注意检查:血清尿素氮、肌酐和肌酐清除率、血清碱性磷酸酶、血磷、24小时尿钙、尿钙与肌酐的比值、血钙(用治疗量维生素D2时应定期作监测,维持血钙浓度2.00—2.50mmol/L)、以及骨X线检查等。

6、高血钙症、维生素D增多症、高磷血症伴肾性佝偻病患者禁用。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高钙血症孕妇可伴有对维生素D2敏感,应注意剂量调整。

8、儿童用药:婴儿对维生素D2敏感性个体间差异大,用量应慎重决定,血清钙和磷浓度的乘积[Ca]×[P](mg/dl)不得大于58。

自然界中只有很少的食物含有维生素D。动物性食品是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相对较多,而瘦肉、奶、坚果中含微量的维生素D。不过通过日光浴可以促进维生素D在体内合成。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就是维生素D2对人体的作用有哪些,现在大家应该也有所了解了吧。维生素D2的作用和维生素D一样不能够被我们忽视,大家应该要维持身体里面维生素D2的平衡,如果发现自己身体缺少维生素D2的话,就应该要及时的补充,补充的时候应该要注意用量,希望介绍的内容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d2和d3有什么区别 d2和d3的区分在哪

1、维生素d2和d3对人体的作用和机制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的,在对两者的利用上,没有本质性差别。

2、维生素d2称为麦角钙化醇,是载体在光化学作用下发生锻炼以后,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和麦角固醇作用下产生的。麦角固醇也可以作为饮食来补充这个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能与皮肤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产生打钙化醇就是维生素d3,维生素d3,我们称之为打开胆钙化醇,他是固醇脱氢以后产生的七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合成的胆钙化醇,因此就是说,胆钙化醇是由人体的自己合成的,他是经过皮肤的胆固醇,经过阳光照射以后变成了维生素d3,因为维生素d2和d3对人体的作用和机制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的。

3、在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在对两者的利用上,没有本质性差别。常见的这两种维生素d,维生素d2称为骨化醇,维生素d3称为胆骨化醇。他都是没有活性的,需要经过人体的是肝脏和肾的消化以后才能起到生理的作用。

去药店看只有维生素D2,D3,没有D,请问有什么区别,要用哪种?

d2和d3的区别在于来源不同。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对人体的作用和机制完全相同,哺乳动物和人类之间没有区别。d3主要由人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3也可以来自动物性食物,比如从海鲜中的鱼肝油中提取的鱼肝油,这是最丰富的。d2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植物中的麦角甾醇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维生素d和维生素d3本身都没有活性。只有在肝脏和肾脏二次转化产生25-羟基维生素d2后,能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的作用: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骼生长、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

维生素D的主要功用是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肠中钙离子吸收需要一种钙结合蛋白,1,25-二羟基维生素D 3可诱导此蛋白合成,促进Ca 2+吸收,又可促进钙盐的更新及新骨生成,也促进磷吸收与肾小管细胞对钙、磷的重吸收,故可提高血钙、血磷浓度,有利于新骨生成和钙化。
维生素d2是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维生素d3是可以人体自身合成,是生物代谢率最高的一种维生素,它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帮助牙齿发育,同时也可以预防儿童佝偻病,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病降低常见癌症的并发率。

维生素D2片的适应症

1.用于维生素D缺乏症的预防与治疗。如:绝对素食者、肠外营养病人、胰腺功能不全伴吸收不良综合征、肝胆疾病(肝功能损害、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小肠疾病(脂性腹泻、局限性肠炎、长期腹泻)、胃切除等。2.用于慢性低钙血症、低磷血症、佝偻病及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骨软化症、家族性低磷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特发性或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治疗。3.用于治疗急、慢性及潜在手术后手足抽搐症及特发性手足抽搐症。

医药维生素D2 ?

  VD2
  【适应症】
  1、用于维生素D缺乏症的预防与治疗。如:绝对素食者、肠外营养病人、胰腺功能不全伴吸收不良综合征、肝胆疾病(肝功能损害、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小肠疾病(脂性腹泻、局限性肠炎、长期腹泻)、胃切除等。2、用于慢性低钙血症、低磷血症、佝偻病及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骨软化症、家族性低磷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特发性或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治疗。3、用于治疗急、慢性及潜在手术后手足抽搐症及特发性手足抽搐症。
  【禁忌】
  高血钙症、维生素D增多症、高磷血症伴肾性佝偻病患者禁用。
  【儿童用药】
  婴儿对维生素D2敏感性个体间差异大,用量应慎重决定,血清钙和磷浓度的乘积[Ca]×[P](mg/dl)不得大于58。
  【药物相互作用】
  1、制酸药中的镁剂与维生素D同用,特别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可引起高镁血症。2、巴比妥、苯妥英钠、抗惊厥药、扑米酮等可降低维生素D2的效应,长期服用抗惊厥药时应补给维生素D以防骨软化症。3、降钙素与维生素D同用可抵消前者对高钙血症的疗效。4、大剂量钙剂或利尿药与常用量维生素D同用,有发生高钙血症的危险。5、考来烯胺、考来替泊、矿物油、硫糖铝等均能减少小肠对维生素D的吸收。6、洋地黄类与维生素D2同用时应谨慎,因维生素D2引起高钙血症,容易诱发心律失常。7、大量的含磷药物与维生素D同用,可诱发高磷血症。

  VD3
  【适应症】 用于佝偻病、骨软化症及婴儿手足搐搦症,佝偻病兼有龋齿者也可用本品防治。大剂量也用于皮肤结核、皮肤及粘膜各型红斑狼疮等。
  【注意事项】 大量久服,如长期每日人予10~15万单位,可引起高血钙、食欲不振、呕吐、腹泻。以后则软组织如肾、关节等异常钙化。若肾功能受损,可出现多尿、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
  1936年,人们从鳕鱼中发现了维生素D3。以后发现了维生素D3的生理功能是促进肠道钙吸收,诱导骨质钙鳞沉着和防止佝偻病。维生素D3对钙代谢的调节是通过与胞核1,25-(OH)2D3受体的结合而达到的。不久人们又发现,在皮肤、肌肉、胰腺、脑、造血细胞和肿瘤细胞中发现均有这种受体。1981年有人首先在小鼠的骨髓白血病细胞中发现,维生素D3具有调节细胞生长的作用,包括诱导细胞的正常分化和抑制细胞的过渡增殖。由此,人们联想到能否用维生素D3来治疗肿瘤、银屑病等细胞过渡增殖的疾病。但直接应用维生素D3及时美籍日记未可也能导致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和软组织钙化。丹麦利昂公司为了找出一种维生素D3的衍生物,既能调节细胞生长,对钙代谢的影响不大,并终于在1985年合成钙泊三醇。与此同时日本学者用1α-OH D3治疗一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意外发现其银屑病亦好转。日本株式会社也合成他骨化醇。钙泊三醇与他骨化醇可外用治疗银屑病。钙泊三醇与他骨化醇都是维生素D3的类似物,均能抑制银屑病表皮细胞的异常增值,及诱导银屑病表皮细胞的分化。这是他们治疗银屑病所以有效的道理。

  维生素D,包括十余种素型。按发现先后秩序排列,分别称为D1、D2、D3等,其中最常用的药是D2、D3。

  维生素D2,又称骨化醇;维生素D3,亦名胆骨化醇,属于脂溶性维生素。D2主要存在于蘑菇中;D3主要存在于鱼肝油、牛奶、蛋黄、动物肝和植物油中,体内只要有其中一种,均可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D是维持身体钙质和磷质的主要因素,如果小儿血液中钙质不够,可使骨骼组织变软而患软骨病,尤其是儿童在发育期,如果骨骼不能充分钙化,加上自身的负担,骨骼就会变形。给小儿补充适当的维生素D,可以使食物中的钙进入血液,加强骨骼的钙化,使骨骼变硬,所以能够防治软骨病。如果缺少维生素D,即使吃了含钙食物,身体也无法吸收利用。

  除了从食物中和鱼肝油中获得维生素D以外,人体皮肤里有一种称为17———脱氢胆固醇的物质,经阳光照射可以转变成维生素D,故多晒太阳也可以预防软骨病。

  新生儿满月后,应当到户外适当晒太阳,并且给予服用维生素D制剂,每日400-800单位,并适当服用钙片;也可以肌肉注射维生素D注射液,每次15万单位,可以供给4个月的需要,每隔4-6个月再注射1次。口服与注射均有防治软骨病的作用。

  两岁以后的小儿已能吃多种食物,而且户外活动较多,一般不易缺乏维生素D,可以停用维生素D制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39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