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注意网约美容伤眼,顾客索赔河狸家(奥运冠军带火美甲?其实,这行已经火了好多年)

夕阳红 2024-05-29 20:09:54

注意网约美容伤眼,顾客索赔河狸家

宅在家中只要动动手指下订单,即可享受到上门服务,美容美甲、按摩、保洁、洗车、做饭……多种上门服务的app因其便捷和价格优惠越来越受“宅男宅女”们追捧。不过,这样的消费方式也会暗藏着一定风险。近日,朝阳法院审理了一起因上门服务引发的纠纷。李女士在河狸家app上预约了上门美容,没想到被灼伤了眼部。为此,她将北京河狸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索赔近两万元。而河狸家认为,美容师并非公司员工,李女士应当找对方赔偿,并申请追加其为被告。

美容师上门服务伤人眼

39岁的李女士是一家公司高级市场运营总监,由于工作繁忙,她经常网约美容师上门服务。去年10月22日,李女士如往常一样,在河狸家app一家店铺下单预约一款“冬季海洋补水+眼部经络疏通”美容服务,并在线支付了58元。当天下午1点,美容师小田如约来到李女士位于昌平区的家中。

李女士说,小田事先未给她出示具体使用的美容产品,也未告知注意事项。美容过程中,李女士的手机响了,在接电话中,她不自觉地睁开了眼睛。不想,少许美容液流入双眼,小田赶紧用棉签帮她进行了擦拭。

当天下午,李女士感觉视线有些模糊,以为有残留棉絮进入眼部,就没有在意。当晚,她的眼睛开始红肿刺痛,导致完全无法睁开。次日凌晨3点,李女士被朋友紧急送往医院。经诊断,李女士眼角膜化学性烧伤。治疗一周后,李女士虽然恢复,但双眼视力暂时性下降。由于医生曾叮嘱治疗中不能睁眼,李女士直到7天后才给河狸家客服拨打投诉电话。

客服答复称,李女士在美容中自行睁眼引发眼部损害是她个人的责任,与河狸家无关。几经协商,对方才同意退还美容费并补偿100元优惠券。一气之下,李女士将河狸家告上法庭,索赔医疗费、护理费和误工费等共计1.97万元,其中医疗费800余元,误工费1.8万余元。

公司推责称仅提供信息

收到诉状后,河狸家以涉案服务是由美容师小田提供为由,申请追加她为被告。开庭时,李女士和小田本人均到庭。

河狸家表示,公司是一个可为消费者提供美甲、美容服务的网络交易平台,为在平台上注册的美甲师、美容师等服务者及在平台上注册的顾客提供服务信息,在线促成双方达成交易订单,由服务者提供上门服务。作为网络服务交易平台,公司与平台上注册的服务者和顾客都是服务关系。

小田是自由职业者而非河狸家员工,河狸家在收到李女士在线支付的58元服务费后扣除10元佣金,余款都给了小田。因河狸家并未对原告提供服务,因而也不应对原告的损害承担责任。再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公司提供了服务者的真实姓名、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原告应要求小田本人承担赔偿责任。

美容师辩解事前曾提示

河狸家还对李女士致伤的原因提出质疑。公司说,他们曾多次将李女士与小田约在一起当面对质核查事实,但双方始终各执一词。李女士没有证据证明其眼部是在服务过程中受到伤害。“一般来说,顾客出现问题会在一两天之内就联系公司,但原告直至第7天才投诉。作为平台,公司没办法解决双方的问题,也无法让小田进行赔偿。”

18岁的小田曾在美容实体店干过两年,去年9月刚在河狸家注册成为手艺人。法庭上,她的话不多。法官向其询问意见时,她大多表示同意河狸家的说法。小田认为李女士的说法与事实不符。

小田说,她当天使用的美容产品是膏体而非李女士所说的美容液,而且她在使用之前给对方出示过,也告知对方美容中不要睁眼,也未使用棉签给李女士擦过眼睛。做完美容后,李女士未提及眼部有任何不适。“7天后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她眼睛不舒服,我问她为什么现在才说,她说一直在休息。所以我认为原告眼部受伤与我为她提供的服务没有关系。”

先前判例认定被告担责

除了李女士眼部受伤是否因美容行为造成,原被告还就河狸家与小田之间是何种关系,假如侵权行为成立,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谁等焦点问题展开辩论。

河狸家强调,公司只是提供服务信息的平台,与小田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属于合作关系。对于想加入公司平台的手艺人,公司首先会进行考核,只有具备一定的手艺和技能才能录用。之后,公司会进行一些培训及程序性的训导等。虽然公司也会对手艺人进行星级考核,以此作为手艺人收费的参考,但星级考核是手艺人自行参加的。

此外,手艺人从公司购买美容产品,公司对产品资质进行检查。部分手艺人不使用公司产品,公司会派出员工以“神秘顾客”的身份进行抽查。

河狸家说,为防止手艺人逃避责任,他们对每一笔订单都有先行赔付的承诺,这笔钱出自保证金和保险。公司要求手艺人缴纳2000元保证金,并会为他们购买保险。损害发生后,先用保证金支付赔偿,不够再由保险公司赔付。“但原告在事故发生一周后才和公司沟通,没有证据证明是小田造成的损害。”

李女士认为,河狸家指定了产品和手艺人,对小田进行了考核和培训。且既有先行赔付的承诺,又为手艺人购买了保险,应当对损害结果承担赔偿责任。李女士还提供了上海一家法院的判决,一名消费者预约上门美容被灼伤眼部,由河狸家和美容师承担连带责任。庭审最后,原被告表示愿意庭下调解。

支招 网约服务 如何维权?

网约上门服务虽然便捷,但由于没有现场监督,服务质量难免存在瑕疵,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出现纠纷后,消费者该如何维权?就此,北京晨报记者采访了一位法律界专家。

该专家称,大部分提供网络服务的都是网络交易平台,本身并不真正提供服务。也有些平台不仅提供服务信息,还与提供服务信息的个人之间形成协议关系,甚至个别形成劳动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为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因为它直接派人过去,参与到合同履行的过程。两种不同的法律地位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

如果只作为交易平台,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当履行告知和止损义务,告知分为事前和事后。在消费者购买服务前,应提供服务者个人信息、联系方式、服务数量和品质、价格信息、履行期限、风险提示和相关民事责任等。发生损害或违约行为,要提供服务者真实的名称、地址以及有效联系方式,否则将承担赔偿责任,事后可向实际服务者追偿。

尽到止损义务是指,如果网络交易平台明知或者应该知道网络服务者利用平台侵害消费者权益,而没有采取必要措施,例如断开链接或者删除,应当与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比如,有的服务消费者投诉量很大,网络交易平台应当采取屏蔽或断开链接的方式。

若网络交易平台直接参与到合同履行中、成为提供服务的一方,则不单适用消法,还涉及到侵权责任法和合同法。如果服务存在瑕疵,由网络经营者承担责任,甚至消费者可以按侵权责任法要求赔偿。根据侵权责任法,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提醒 注意查看服务者证件

这位专家建议,消费者维权时首先要明确,对于直接上门的服务人员和网络交易平台,你究竟要告谁。根据法律规定,应该由服务人员也就是合同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如果不知道服务主体的名称,就同时起诉网络交易平台,它有义务披露,披露不了应当承担责任。从严格的角度来说,应当列为共同被告。

其次,要保留形成交易关系的证据,例如将网上预约信息和查询过程用手机拍摄下来,证明确实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的服务,防止交易平台删除信息,否认交易关系。再者,保存服务有瑕疵的证据,出现纠纷后积极取证。

网上预约服务并不是点击鼠标这般简单,消费者应当了解网络交易平台的性质、承诺、风险提示和投诉渠道等。服务者上门时注意查看证件或拍照等,及时保留证据,提高防范意识。

奥运冠军带火美甲?其实,这行已经火了好多年

燃 财经 出品

作者 | 曹 杨 张 琳

编辑 | 饶霞飞


奥运会虽然闭幕了,但由奥运冠军们带火的“奥运冠军同款美甲 ”之风还在持续吹着。


一位在北京市朝阳区国贸附近从事美甲工作的美甲师告诉燃 财经 ,“杨倩同款美甲”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已经成为了店里最受欢迎的款式。在这之前,很少出现多位消费者不约而同选择同一款美甲的情况。即使有,大多也是“饭圈”年轻人为了能尽可能地贴近自己的爱豆,两三个人一起来做。



从2013年就开始接触美甲行业的山竹告诉燃 财经 ,“奥运冠军同款美甲”之所以迅速出圈,一方面确实和奥运的热度有关,但更为关键的原因还是美甲这个行业在年轻人的圈子里一直很受欢迎。


如山竹所说,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美甲”相关企业近63万家。截至2021年8月9日,仅仅在今年我国新增的和美甲相关的企业数量( 全部企业状态 )就近14万家,平均每月新增近2万家相关企业。数据还进一步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美甲相关企业的年度注册数量均呈稳定上升趋势。


来源 / 天眼查


事实上,美甲行业的发展或者火爆并不是近十年的事情。 成立于2001年的进巍美甲,至今已有20年的 历史 。根据其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目前其在全国已有2000+门店。其子品牌宜兰贝尔全国门店数量也超1000家。


与其同年成立的还有美甲品牌LILY NAILS,从雅秀街5平方米的小店做起,定位是北京高端美甲美睫品牌。在其官方微信显示,目前在大众点评中可检索的LILY NAILS门店共有20家。一年后,刘娟美甲沙龙成立,有着“美甲界爱马仕”之称的沙龙也深受女明星喜爱,Angelababy、唐嫣、贾静雯、高圆圆等都去做过美甲护理。


作为美甲行业的先行者们,这些品牌也见证了美甲原材料从早期的指甲油到现在甲油胶的进步。材料进步的同时,美甲的客单价也有了明显地提升。


几元、十几元一瓶的指甲油早已被埋葬在美甲的 历史 中,取而代之的是近百元甚至几百元的价格。在大众点评搜索“美甲”,人气排名较高的门店中,客单价最低的为195元/人,最高可达582元/人。


来源 / 大众点评 燃 财经 截图


但即便客单价越来越贵,也丝毫不会影响消费者的热情。90后的王佳告诉燃 财经 ,手就是自己的“第二张脸”,平时手膜等养护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了,美甲更是刚需。“朋友圈晒图的挡脸拍,露出的就是美甲和手机壳,自然要点缀一番。”


王佳是从大学开始做美甲的。“五道口服装市场是我们当时美甲的集中营,好像是第四层几乎全都是做美甲和美睫的,那时候60元就能做个纯色美甲,我和室友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做一次。”工作后,王佳越来越忙,但定期美甲的习惯却丝毫没有改变。


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也给美甲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和室友经常在抖音、小红书和微博,或者朋友圈里种草不同的款式,然后去做同款。”王佳现在做的款式基本都是“某某同款”。


不过,尽管美甲越来越受欢迎,但很难形成规模化。目前,规模较大的美甲企业并不多,除了Lily nails、刘娟美甲沙龙等较早成立的美甲企业外,规模较大的是O2O平台河狸家,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小型独立工作室。


“美甲难以形成规模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门槛较低,难以形成壁垒。”山竹直言,美甲行业看上去“暴利”,但想要大规模“掘金”,并不容易。




时至今日,美甲早已成为年轻人展示自我的方式之一。而造型、颜色和材质愈发多元化的美甲,也让众多爱美人士和从业者直呼“美甲圈也开始‘内卷’了。”


奥运会期间,95后的苗苗看了好几场赛事直播,被拿到中国首金的杨倩圈了粉,更种草了妹妹的粉色巴洛克美甲。“我当时就预感这款美甲要火,果不其然,第二天我上网去搜奥运冠军同款美甲,就已经有小姐姐发布了种草文,还有不少美甲店推出了同款,价格从160元到480元不等。”


爱美的苗苗当然不能落后,果断去做了和杨倩同款的巴洛克复古美甲。“一共做了一个半小时,花了299元,因为我偏黄皮,不适合做和妹妹一样的嫩粉色,在美甲师的推荐下选择了适合的颜色,但款式和妹妹一模一样。”苗苗表示,之所以要get奥运冠军同款,除了觉得真的很好看外,也想沾沾奥运冠军的喜气。


苗苗的“美甲史”可以追溯到初中时期。不过,彼时因为学校有限制,只能在寒暑假的时候做。“2016年左右,法式美甲特别流行,我特意攒了零花钱去做了法式白边,结果被亲妈吐槽像营养不良。”


在苗苗看来,美甲行业款式推陈出新很快,因为年轻人都喜欢追新。“除了法式一直受欢迎外,磨砂、反法式、渐变、镭射、拼接、水墨风、金属风等等也都流行过。去年极光又大行其道,今夏再度刮起贝壳风。”每当出新款,苗苗总忍不住尝鲜。


王佳告诉燃 财经 ,大学时候做美甲,大都是通过微博了解新式的美甲图案,或者直接到店里看样品选择款式。“现在小红书和抖音上晒图的博主特别多,看到喜欢的图案我都会先收藏,择机发给美甲师,然后再约彼此都方便的时候去做。”


除了选择离办公地点近的美甲店外,有时她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预定上门服务。“现在做美甲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快捷。之前甲油胶烤灯要照一分钟,而现在15秒就能搞定。我感觉用的材料也越来越环保了,完全没有什么刺鼻的气味了。”



00后的小鱼每天脑子里都充满天马行空的想法,在她看来,万物皆可美甲,也没什么能难得倒美甲师。“我从来不收藏明星或网红同款,我的美甲就是要有个性,要与众不同。”她曾拿着一杯奶茶进店,让美甲师做个奶茶同款。“那杯奶茶颜值很高,我就想做个好看的美甲,拿着奶茶拍照晒图。”


小鱼表示,美甲师特别淡定,沟通好样式就开始做,效果正是她想要的。“美甲师小姐姐说跟她一样喜欢个性化定制的消费者不少,有直接要求衣服同款、宠物同款,甚至记事本同款的。”


作为从业七年的美甲师,小敏切身感受到了消费者需求个性化的趋势。“对于美甲师来说,技术是安身立命之本。”小敏向燃 财经 表示,一方面技术好的美甲师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为美甲店带来客流;另一方面这行培养人不容易,人才流失严重,成熟的美甲师能拿到不错的薪资。


小敏表示,七年来,她最大的感触是美甲师的 社会 地位和工资都在逐步提升。“我刚入行的时候工资只有3000元,现在月薪过万。”小敏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只有初中学历的她为了能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生存,曾经当过服务员也干过保姆。“这行门槛低,我入行的时候因为不了解行情,找了个培训机构,花了5000元上了10天的培训课。其实,一些连锁店也有相应的培训课程,价格更便宜,还有些免费培训,以工抵学的。”


如今,小敏觉得自己的技术、资本和客源都积累的差不多了。“给被人打工打了这么多年,我也在计划做老板了。”小敏表示,开一家自己的美甲店已经被提上了日程。




从概念普及、行业成形到市场不断扩大,1995年就进入中国的美甲行业,尽管在国内已经走过了26年,但依然是整个美业行业中更有潜力的增长点。


美团发布《中国生活美容行业发展报告2020》指出, 作为“她经济”和“颜值经济”的重要服务产业,生活美容服务业的消费人群规模持续扩大,支撑着整个产业的发展。美团丽人活跃用户消费数据显示,美发、美容美体、美甲占据线上消费的前三位,分别占比57.2%、21%、17.5%,女性用户在2020年占比为73%,21-30岁人群占比最高。


很长一段时间内,美甲服务主要场景是消费者进店接受服务,很多小店都是依靠消费者办卡预存的方式获取现金流并保持复购率。


“2015年左右,北京的美甲店特别火,一个超市旁边的美甲店只有几平方米,但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做美甲。”小然就是2015年开的美甲店,典型的“店中店”模式,她和朋友一起租了北京东四环一个高档小区的底商店铺,一个小型自建Loft每月租金8000元,一层是朋友的服装店,二层是小然的美甲店。


小然向燃 财经 介绍,美甲店开店成本低,自己的启动资金不到6万元。“珠市口有个美容美发批发市场,你只要说开美甲店,店员马上给你配齐成套的装备,从设备到材料基本没有贵的东西。付半年房租,雇一个美甲师,店就开起来了。”为了尽快回本,小然的店也推出了会员卡,预存2000元,每做一次可以打八折。


随着美甲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美甲店开始由单一的美甲服务,发展为包括美甲、手足护理、化妆、形象设计、服装搭配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服务。小然也和朋友商量转换思路,又叫上了一个做摄影的朋友,把小店升级为多元化综合店,但因为选址等问题,最终没能继续经营下去。



与此同时,一批提供上门服务的美甲平台崛起,延伸了美甲的消费场景。2014年诞生了一众以河狸家为代表的O2O品牌。作为国内首家上门美业平台,河狸家以上门美甲为切入点,改变过去人找服务的模式,让服务去找人,重新定义了移动互联时代美业的产业模式。如今业务业务已经扩展到美容、美睫、手足护理、化妆造型、美发、健身等“泛美业”领域。


一位美甲行业内部人士告诉燃 财经 ,在河狸家创立之前,美甲师依附于店铺,顾客支付的钱要先经手老板,扣除店铺租金等成本后,才能流入美甲师的口袋。河狸家则从一开始就承诺“永远不收取美甲师提成佣金”,因此在短时间内引发了美甲师的离职潮,从而转向河狸家,注册成为独立美甲师。


山竹便是离职潮中的一员。其告诉燃 财经 ,大概是在2015年左右,她辞掉了门店美甲师的工作,注册了河狸家,之后便开始了每天北京各个城区到处跑的日子。“那时候这种上门美甲服务的单特别多,我几乎每天都是约满的状态。”山竹说道,自己当时的月收入也超过了2万元,但也是因为过于忙碌,且美甲的时候需要一直低着头,山竹落下了颈椎病,在病情不断严重的时候,其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喜爱的行业。


图 / 微博@河狸家


在山竹成为一位独立美甲师的时候,小鹿也在同期进入了这个行业。但小鹿选择这个行业最大的理由是“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不拘束”。小鹿告诉燃 财经 ,自己也注册过河狸家的账号,当时是在平台上发布一些美甲的款式供消费者选择。但慢慢地,随着社交平台上分享美甲的人越来越多,单纯的几个款式已经不再能满足消费者。更多的消费者开始主动带着美甲的花式来要求做同款,这样一来,单纯地靠在平台上或者线上沟通就很容易产生分歧,为了更好的避免这种问题,小鹿成立了自己的美甲工作室。


小鹿表示,美甲行业其实属于一次性投资,尤其是设备等。后续的产品进货,其实主要是进一些当下流行款式需要的配件,不太需要大的开销了。“虽然成本投入不高,但是美甲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能。”


小鹿直言,从业至今的7年时间,如果真的说整个行业最大的变化,那就是“手艺人越来越少了。”小鹿补充道,以前的美甲基本都是纯手工的,但现在市面上美甲的辅助工具很多很多。但如果真的想要留住自己的消费者,还是需要精湛的美甲技术。


诚如小鹿所言,对于店主来说,美甲师的流动性高,人工成本不断提升,成为经营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于是,智能美甲机一类的数字化设备应运而生,成为美甲行业的提效工具。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美甲,使用机器,一是美甲彩绘环节的时间由2-3小时缩短至20秒左右,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成本,也提升了美甲店的效率;同时不再受制于美甲师的水平限制,可以帮助消费者实现个性化的美甲,同时也使得美甲店扩张无需受制于人才。


除了设备上的进化,在消费需求持续提升的推动下,美甲行业还诞生除了贴纸和定制款指甲等衍生业态。


去年4月份,故宫文创推出了一款“海棠宫猫指间绕·指甲贴纸”,图案围绕着紫禁城中“御猫天团”设计的,产品上线不久,就受到一众精致女孩的哄抢。李佳琦和薇娅淘宝头部主播也纷纷带货过甲片。


另一个衍生品“穿戴甲”严格来说不算新物种,曾在像名创优品一类的小店内,10-20元就能购得一组穿戴甲。如今,在消费升级下,定制化穿戴甲片再次火了起来,在小红书上搜索“穿戴甲”,相关笔记超过11万篇。


不同于流水线制作的塑料甲片,定制甲片的店主会要求消费者提供指甲尺寸数据,并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绘制,价格也从60元到几百元不等。


“因为穿戴甲可以重复使用,也方便搭配不同的服装造型,定制甲解决了佩戴舒适度和贴合度的问题,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因此颇受消费者的欢迎。”曾是美甲师的阿花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辞去了美甲店的工作,自制自售手工穿戴甲。“定制甲的定价一般都不太高,因为少了房租水电等成本。一般卖家都在小红书、淘宝、抖音、快手和闲鱼上售卖。”


虽说是靠手艺赚钱,但阿花还是觉得穿戴甲的门槛比较低,“做这行的新手居多,因为不是面对面的手艺展示,每个人都敢自称美甲师。”对于穿戴甲行业未来的发展,阿花并不太看好,“目前价格战比较严重,且大都是个人作坊的形式存在,很难规模化。”




如果说微博是美甲爱好者们“晒”指甲的发源地,那如今的小红书、短视频等社交平台,则给了这些爱好者以及商家更大的分享空间。


在小红书搜索“美甲”,相关笔记超432万篇,仅仅搜索“甲油胶”这一美甲中的一个品类,就有超9万+相关笔记。除此之外,在检索“指甲”这个关键词时,弹出的超118万篇笔记中,也几乎都是美甲颜色、美甲花式地分享和搭配。


抖音里,与美甲相关的用户粉丝量数十万、超百万的博主比比皆是。在翻看了前几位博主发布的视频之后,燃 财经 发现,其内容大同小异,基本都是围绕“美甲教程”、“节日美甲”、“显手白美甲”等等。


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9快手直播生态报告》更是直接指出, 时尚 直播的四大内容分别是护肤、美妆、美发、美甲,它们的主播数量和总评论数最多,总收礼金额也最多。


一位从事美甲工作多年、某连锁美甲品牌门店的店长洛溪告诉燃 财经 ,不管是喜欢美甲的人还是美甲门店,用“无处不在”来形容如今的美甲行业都不觉得夸张,拥有几十家、上百家甚至数千家门店的美甲品牌也不在少数。 但即便是这样一个看似成熟的市场,至今依旧没有出现一家独大或者及其出圈的美甲品牌。


天眼查显示,全国共有12家经营范围或企业名称含有美甲、且上市了的公司,但在这12家企业中基本均是包含美甲业务的综合性公司,并没有我们日常熟悉的如“进巍美甲”、“Lily Nails”,“悦·指尖”、“爱睫物语”、“刘娟美甲”等品牌。


洛溪分析到, 单纯的美甲行业难以做大的原因,一方面是虽然美甲师的技术和手艺很重要,但美甲的设计和技术本身不能成为一家品牌的竞争壁垒。


相反,美甲师的流动性又很大,这就加重了品牌经营和管理的成本,但这种看似最基本的“人员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很难得到解决。该店长表示,纵观美甲行业近20年的发展,其实从业者大都是年轻女性,她们选择这个行业最大的理由就是自身对美的追求以及行业的自由度。但恰恰也是这种自由度造成了人员的流失。


图 / 微博@河狸家


洛溪补充道, 困在美甲行业难以规模化的另一大难题就是标准化。 不管是人员还是美甲的款式,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被标准化管理的行业,这一点从美甲O2O平台嘟嘟美甲和河狸家的命运也可以看出一二。


天眼查资料显示,嘟嘟美甲隶属于北京小矮人 科技 有限公司,创立于2014年6月23日,在刚刚成立的四个月内,嘟嘟美甲就完成了天使轮和A轮两轮融资,融资方更是不乏红杉资本中国、梅花创投等明星投资机构。然而,短短2年后,嘟嘟美甲就在2016年美业O2O加速洗牌中被58到家收购。


《美甲店暴暴暴利?全案解析克丽缇娜、进巍、河狸家、InNail、美甲帮…为你揭秘美甲跨行业大乱战》一文分析到,嘟嘟美甲最重要的一条革新就是希望标准化管理美甲师,但统一定价和管理,这让优秀的美甲师毫无溢价的可能性,嘟嘟美甲很快坠落。


同样为O2O平台、但坚持C2C模式的河狸家就避免了行业的洗牌。天眼查资料显示,比嘟嘟美甲早2个月成立的河狸家,目前已经完成了6轮累计数亿元的人民币融资。其最近的一次融资发生在2020年8月25日,来自阿里巴巴数亿元人民币的战略融资。


河狸家CEO仲萍曾表示:“此次引入阿里投资无疑加深了双方的合作关系,更重要的是,河狸家的战略有机会延展到上门服务之外,并和阿里的新零售战略协同起来,双方在美业服务领域共同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河狸家早已经是一家美容美甲的综合性平台,这也进一步佐证了在上述文中提到的“单一的美甲品牌难以做大”论述。其实早在2019年,河狸家就已经与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门店合作,推出线下体验活动,吸引门店周边的顾客。


图 / 视觉中国


洛溪告诉燃 财经 ,河狸家和盒马合作背后原因及其容易理解。其表示, 尽管美甲师的技术很重要,但最终决定消费者走进某一家美甲门店的原因其实是距离,即“就近原则”。无非就是找一些住所附件或者工作、学习地点附近的美甲门店。


当然,美甲行业的这一独特性,也让其在互联网大厂本地生活的斗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美团就上线了包含美发、美容、美甲、医美美妆等12 个细分品类的丽人业务。


现如今,“美甲美睫”依旧排在美团丽人/美发板块的第二位。在美团旗下的大众点评发布的“大众点评榜单”中,“美睫美甲”拥有着独立的榜单。


洛溪告诉燃 财经 ,尽管现在动辄上百家、近千家门店的美甲连锁品牌并不罕见,但其大多数都是以加盟模式为主,虽然直营店也有,但相对来说更少。而加盟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管理混乱,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而在Z世代逐渐成为美甲消费者主力军,社交媒体成为美甲款式的载体之后,不管是品牌还是门店,或者是美甲师,面临的挑战无疑会更大。


参考文献:

《河狸家获得阿里数亿元战略投资,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 华兴交易》,来源,华兴资本。

《美甲店暴暴暴利?全案解析克丽缇娜、进巍、河狸家、InNail、美甲帮…为你揭秘美甲跨行业大乱战》,来源,蛋解创业。


*题图以及部分配图来自于unsplash。文中苗苗、王佳、小鱼、小然、山竹、小鹿、洛溪均为化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42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