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体内有血栓,手脚先知?手脚若有3个表现,血管或已堵塞

妙手生春 2024-05-30 18:42:20

体内有血栓,手脚先知?手脚若有3个表现,血管或已堵塞

人的全身遍布血管,它可以帮助人体运输营养物质,使人的正常机能得以维持。

但若是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经常抽烟、喝酒,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分的食物、也不喜欢锻炼身体,长时间的坐着不动就容易影响到血管的健康;

使血管内部形成血栓,而血栓会随着血液循环全身各处,若是血栓大量的聚集在身体某个位置的血管内部,这个地方就会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所以大家平时一定得多观察自己的身体,一旦手脚出现以下三个表现,就要警惕血管遭到堵塞。

一、手脚的青筋特别明显

人在进入了四十岁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健康,若是看到自己的双手、双脚部位的青筋变得特别明显,看上去就像是蚯蚓爬在上面,就要警惕是血管里面有血栓;

患者的血液循环功能没有正常人的正常,局部的血液回流受到了阻塞,使血管发生曲张,变得异常明显。

二、手脚经常发麻、发凉。身体里面出现了血栓之后,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就是手脚部位。

因为手脚部位离心脏的位置最远,上面有着大量的静脉血管,若是这些部位出现了血栓,就会影响到局部的血液循环,导致手脚经常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使人经常感觉到麻木、发凉。

三、腿脚容易水肿。人的下肢位置比较低,所以出现了血栓之后,比较容易沉积在下肢部位;

尤其是血栓对血管的管腔造成的堵塞之后,就会使血液无法顺利地回流,导致下肢出现静脉高压之后使静脉曲张发生;

这种情况下,下肢就容易出现肿胀、疼痛、麻木之类的现象,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患者的行走功能受到影响。

一旦发现身体出现了以上三种症状,大家就要警惕是血栓的发生,当然除了手脚的部位出现症状,大脑出现血栓之后会使人经常发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偏瘫之类的现象;

冠状动脉出现了血栓之后,还会使心脏发生缺血缺氧,容易引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若是微循环系统出现血栓之后;

还会引起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之类的情况,使患者的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任何人平时都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避免血管受到损害。

比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平时多运动,让血液循环保持通畅,好好地预防高血压、高血脂或者高血糖之类的慢性疾病发生。

如果不慎患上慢性疾病就应该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尽量的使病情保持稳定,以免这一类慢性疾病导致血栓加速形成,使心梗、脑梗的发作风险增大。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发现自己身体里面出现了血栓也不要过度的紧张,只要严格地按照医嘱服用抗血栓、预防血小板凝集的药物进行治疗;

平时加强身体的护理也有机会使病情保持稳定,若是发现血栓的病情加重,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取栓治疗,使患者的身体得以改善。

血管有问题,脚最先有感觉!身体出现这3个症状,暗示血管被堵了

这几年关于年轻人猝死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心血管疾病早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而究其原因,越来越多年轻人发生猝死,和血管出现问题离不开关系。

由于熬夜、抽烟、放肆吃油腻重口味的宵夜等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年轻轻轻,血管却开始提前“衰老”。众所周知,血管对于人体的重要性,而它本身又是非常脆弱的,一旦血管变硬、被堵塞,血液将无法被输送到各个器官中,身体便会遭受巨大的重创。

血管呈网状结构分布联通了全身各处, 脚处于肢体的末端,因为远离心脏这个泵血点,因此稍微有点风吹草动,脚的部位就会出现症状

假如血管出现一定的堵塞,那么脚会出现两个异常的感觉,第一是有点 怕冷 ,因为血液的传导受到了阻滞。第二个是如果 走的距离有点远,一边的脚会出现酸痛疲劳 的感觉。

此外,人的 足部足背正中最高点是脉动,如果在运动之后摸不到这个脉搏,那就说明发生了轻微的动脉血管堵塞 。除了脚步的异常之外,血管出现问题,身体的任何部位可能都会有一些异常的症状。

疼痛: 疼痛是血管出现堵塞的最常见的症状,俗话说的好,不通则痛。如果是 肢体疼痛并伴随有肿胀 ,则提示是肢体静脉阻塞。如果是 胸部疼痛 ,根据区域的不同以及症状的不同,则都表明是心肌血管出现了问题。

失眠记忆力下降: 如果经常出现无精神压力方面的失眠,或者是正常睡眠了但是第二天依然觉得很累,这是脑供血不足的表现。脑供血不足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和遗忘,这些都是脑血管可能正在发生堵塞的先兆。

心悸、呼吸困难: 若是出现心慌以及呼吸急促和困难的症状,则可能预示着心脏血管出现了堵塞,此时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血液循环变慢,心脏为了加大供血就会急剧跳动,人就会出现心悸和呼吸困难的症状。

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和人的年纪一样,血管也是有年龄的,通常越是老化的血管,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就越多。大家不妨可以通过下述的办法自测一下自己的血管老化程度:

上述12种情况,如果 符合的情况低于4种,表明血管年龄还处于年轻阶段 。如果在4到7种之间,则说明血管的年龄,超过了实际的年龄10岁以上。如果超过了8种以上的情况,说明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

一旦血管的年龄比实际的年龄偏大,通常提示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可能性较大。

而在预防血管老化方面,最好的措施也是最简单的措施,那就是走路。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每天走路越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能降得越低。

655名的参与者,每天走路的步数超过4000步,死亡率为76.7‰。1727名参与者中,每天走路的步数达到了4000步到8000步之间,死亡率为21.4‰。

1539名参与者中,每天走路的步数达到了8000到12000步,那么死亡率为6.9‰。919名参与者中,每天走路的步数超过了12000,死亡率为4.8‰。

这表明走得越多,风险就越低。 每天走8000步以上,可以有效降低51%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此外,步行的速度和死亡风险之间没有关联。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走路越多对身体越好,但没有必要为此而刻意保证步数。要考虑实际的情况、强度,要讲求方法。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如果每天刻意讲求步数,可能会给膝关节带来损伤。

除了运动走路之外,日常生活中还应该保持一些良好的习惯,都有助于延缓和预防血管的衰老。

戒烟: 研究表明,吸烟人群的动脉硬化发病率要高于非吸烟者,因此戒烟势在必行。

合理膳食: 减少高脂肪饮食的摄入,同时也要保证盐分摄入的合理,不能过多。适当吃粗粮,多吃蔬菜水果。

控制血压: 高血压对血管的损伤几乎是不可逆的,而目前高血压的发病正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所以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就是对血管最好的保护。

控制体重: 肥胖给血管的压力也很大,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5以下最为合理。

控制情绪: 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很大,而这对血管也是有损伤的。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控制情绪,降低情绪的波动幅度。

总之,运动结合合理的饮食,是预防血管衰老的重要方式。要坚持做下去,才能看到成效。# 健康 科普大赛##39 健康 超能团##清风计划#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有这3个表现当心血管堵塞!做好调养是关键

家庭医生在线

在临床上,血管堵塞多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而且患者多有血液粘稠的情况发生。平时如果没有注意身体的 健康 保养,经常吃各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此时人的血液就可能变得粘稠,而且还会在血管壁形成血栓。这样血管老化速度加快,还会有血管堵塞的表现,还会对人体 健康 造成影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为了 健康 着想,这些自然是要去避开的。具体血管堵塞会有什么表现,又该如何去改善?下面一起来了解以下。

血管堵塞的先兆表现

严格来说,血管堵塞并没有明显的先兆,它是一种慢慢积累的疾病,仅当达到一定限度时,它才会出现高血压、头痛、心绞痛等严重反应。当然,在初期,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现象中发现一些端倪。总体而言,若有原因不明的以下表现,就要引起警惕了:

1、头晕、健忘。干活的时候无缘无故的就感觉头晕、晚上睡的很好白天还无缘无故的发困、刚想干的事情,立刻就忘记了。

2、出现脑闷,思考问题的时候突然感觉氧气不够用,脑袋有一瞬间出现一片漆黑。气喘,经常上气不接下气、总感觉心惶惶的。

3、有时出现腰背发酸也可能是心血管堵塞的症状,但大部分不是,所以不用太担心。

4、乏力、目眩等。工作正干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感觉全身无力,瞬间眼前一片漆黑,头晕晕的也要当心血管堵塞的可能。

如何预防和疏通血管堵塞?

由于血管的堵塞与衰老有很大关系,往往很难做到清除堵塞,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去防止堵塞加重,以避免血管发生病变。在未病变之前,应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做出调整。

1、饮食方面

首先就是要避免高热量、高脂饮食,可以多吃降低胆固醇的食物,例如常见的坚果,蔬菜,水果等都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此时,这些物质可以清除血液中胆固醇,防止胆固醇过高。

2、生活方面

主要就是要加强锻炼,运动是促进身体 健康 的有效方式,在运动的帮助下,此时全身血液循环速度加快,而且心脏功能也会提高,可以增加血液输出量,这样血管堵塞的情况才能慢慢好转。因此,建议存在血管堵塞表现的人需要多运动来改善。

我要提问

第五届羊城好医生专家寄语

张广清:好医生是榜样,也是 健康 知识的“布道者”

廖新波:好医生应深入基层 成为民众的“家庭医生”

邹旭:做好 健康 科普,为 健康 中国活动贡献力量

最新研究:电动吻合器有助于降低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日前,在一项发表于同行评议期刊《治疗进展》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在针对肺癌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中评估了电动与手动吻合器两种技……

2017年《中国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发布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有哪些?

重磅!中国科学家成功解析胰高血糖素受体结构 有望开发出2型糖尿病新型疗法

B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在机体激素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其也是多种类型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比如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这些受……

在9月25日举行的广州中山论坛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教授代表专家组宣布:历时3年的中国糖尿病治疗策略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53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