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的毛女士的孩子到了打疫苗的时间,于是毛女士便带着孩子去接种五联疫苗,医生说这种疫苗需要接种三针,每针需要间隔一个月的时间。最开始接种的两针五联疫苗,孩子也还相安无事,但是到了接种第三针时,孩子回到家就发现有点发烧了,到了晚上,烧到了39.5摄氏度,这可把毛女士吓坏了。打五联疫苗第三针发热怎么办?这里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地讲解一下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打五联疫苗第三针发热怎么办?及时物理降温很重要。五联疫苗是法国巴斯德制药有效公司生产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联合生物制品,该疫苗可以替代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对白喉、百日咳、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等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是部分患儿在接种五联疫苗后仍不可避免出现发热等副作用。当孩子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烧现象时,家长应及时物理降温。
当孩子的体温没有超过38.5摄氏度时,家长应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比如多给孩子喝水,洗温水澡,温水擦拭,少穿衣物等。如果超过了38.5摄氏度,建议最好是服用退烧药。小儿专用的退烧药有美林、泰诺林等,退烧效果显著,且持续时间长。由于接种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一般不会超过三天。如果孩子接种了疫苗,三天以后还在持续发烧,应及时送院诊治。
综上所述,打五联疫苗发热怎么办?小编建议家长及时物理降温。五联疫苗是一种进口疫苗,包含了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所有的功效。五联疫苗可以预防白喉、百日咳、肺炎、脊髓灰质炎等多种疾病,但是在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发热,当家长发现孩子发热后不要紧张,及时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才有必要服用退烧药。
接种新冠疫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通常在两到三天之内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有的小伙伴打完新冠疫苗发热,该怎么办呢?下面,就快和小编一起了解相关知识吧!
打完新冠疫苗出行还需要做核酸吗?
由于以下原因,受种者极少数因保护失败仍出现核酸检测阳性或发病,所以在新冠疫情防控需要进行核酸筛查时,即便接种了疫苗还是需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筛查。
1、接种疫苗后,个别人群会因免疫失败而未获得有效保护,这部分人群暴露于新冠病毒后,可能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
2、疫苗接种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保护效果,如果这段时间内感染新冠病毒,也可能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
3、处于疾病潜伏期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即使接种疫苗,仍可能因已被感染而检出核酸阳性或发病。
打完新冠疫苗发热怎么办?
根据情况看。
发热是疫苗接种后一种常见的一般反应,但区分为疫苗发热和偶合发热,疫苗发热的话一般温度较低,持续时间短,不需要任何处理即可痊愈,但要是偶合发热的话,温度可能比较高,持续的时间肠,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所以打新冠疫苗出现发热的情况时,要是温度≤38.5℃时,注意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即可,但要是>38.5℃或≤38.5℃,但伴有其他全身症状等情况时,则需要到医院诊治并报告接种单位。
打新冠疫苗打左手还是右手?
按照个人用手习惯而定。
接种新冠疫苗时没有严格的左右手要求,一般来说,习惯用右手的人群可以在左手上臂接种新冠疫苗,如果平时习惯用左手的话,则可以在右手上臂接种新冠疫苗,这个是看个人情况来的,并没有严格的要求。
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内,不必要吃退烧药,可采取其他措施降温。首先应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温度适中(18℃~25℃)、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如果出汗多,要及时为宝宝更换干净衣服,并用温水擦洗。宝宝发烧时,呼吸会加快,蒸发的水分多,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让宝宝多喝温开水,促使多排尿、多发汗而降温 37.5℃~ 38℃为低热
38.1℃~ 39℃为中度发热 39.1℃~ 40.4℃为高热 40.5℃以上为超高热 如果宝宝体温较高,又没有到吃退烧药的程度,可以做物理降温。 具体方法:用温水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给宝宝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 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 几下,以微红为适度。也可将冰袋或冷毛巾放在孩子前额, 降低脑部的耗氧量,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 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温,因为宝宝的皮肤娇嫩,酒精容 易吸收入体内,会引起宝宝烦躁、哭闹。 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上,可服用退热药。 给宝宝使用退热药物应严格按体重服用。宝宝常用的退烧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 如泰诺林、百服宁)和布洛芬( 如美林、托恩),这些都属于解热镇痛类药物。对乙酰氨基酚起效快、作用强、安全性高,可首选该药。布洛芬退热快而平稳,退热持续时间达6 ~ 8 小时,一般用于6 个月以上的儿童。 退热药是通过发汗达到退烧目的的,所以,吃了退热药后,要给宝宝多喝温水发汗,或用温水擦浴协助退热。 很多妈妈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宝宝吃了退烧药后不到4个小时,体温又升到了38.5℃以上,这时候又不能再给宝宝吃退烧药,只能看着宝宝烧。其实应对这种情况是有办法的,就是同时准备对乙酰氨基酚( 如泰诺林) 和布洛芬( 如美林) 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将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具体服用方法是: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个小时,可给宝宝服用布洛芬。 服用布洛芬后6小时后,如果体温再次升高,可再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如果宝宝服药后不到4个小时体温再次升高,不能继续吃上一次吃的退烧药,而要换另外一种退热药物。 如果宝宝出现高热惊厥,两种药物可以同时选用,剂量照旧。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宝宝在夜间容易发高烧。这是因为宝宝身体的含水比例较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导致体温升高。而宝宝生病的时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间长时间不进食、不喝水,体温就更容易升高。 如果晚上宝宝睡着了,体温很高,要把他叫起来喂退烧药或做物理降温,否则体温过高会导致高热惊厥。若宝宝体温持续超过39℃,且精神萎靡或有高热惊厥病史,可先在家中口服退热药后,及时送医院就诊。 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冒一般多呈体温持续升高,退热药物有一定的效果。而且病毒性感冒有自限性,到了一定的病程,体温就自然而然地降下来了。所以,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期间,要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体温超过38.5℃时使用退热药 ● 4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宜用退热药,只需多喂水并适当减少衣服散热即可,如果体温降不下来,要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 ● 目前不主张肌肉注射解热剂,因其可能引起局部感染或臀肌萎缩、坐骨神经损伤等。尤其是安痛定或复方氨基比林,注射后还可产生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发烧,体内第一道“防护墙” 发烧是一种症状,是体内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发烧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这些免疫反应,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发烧是体内的一道“防护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如果在确诊病因前就急于用药物强行降温,等于支持了病原体的致病作用,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病得更重,病程更长。 当宝宝发烧时,妈妈们只要了解了正确的护理,就可以从容以对,因为有时,发烧,也不全是坏事。
打完疫苗后宝宝对疫苗的反映很多都不一样呢,有的会出现低烧或精神状态不佳,有的也会胃口不好等现象都是正常的,如果发烧的话38.5一下可以给宝宝物理降温,高于38.5的话可以给宝宝用点退烧的药,不要让宝宝持续高热,一般3天左右的就好了
根据您所说的情况,三岁宝宝接触疫苗后第二天出现发热症状,首先要看是由于疫苗副作用引起的,还是由于感染引起的。
?物理降温治疗
体温在38℃以下的话,可以暂时通过酒精擦拭的方法行物理降温治疗。
?就诊并完善血常规检查
必要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并完善血常规检查,看有没有明显的病毒或者细菌感染的现象存在。
?抗感染药物治疗
有的话积极加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多给宝宝补水
生活中注意好尽量多给宝宝补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76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五联疫苗包括哪些,五联疫苗的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