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囊癌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1、胆石症与慢性胆囊炎:
在国外有百分之七十至九十的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同时存在,在结石手术切除胆囊后,可发现百分之一点五至六点三有胆囊癌存在;同时发现结石直径越大,发病率越高,结石直径30mm的发病率分别是直径小于10mm的2.4和10倍。有人认为胆汁中的胆固醇和胆酸盐,在感染等因素的影响特殊是厌氧菌校形芽胞杆菌感染时,可演变成致癌物质如甲基胆直等。可能是刺激胆囊粘膜产生癌症的原因之一。
2、胆囊腺瘤和胆囊腺肌增生症:
胆囊原位癌和百分之十九的浸润癌组织内有腺瘤成分,只提醒二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很多资料已公认胆囊腺瘤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约有百分之十至三十的胆囊腺瘤可以演变成癌,特殊多见于直径大于12mm的腺瘤。有资料指出腺瘤癌的癌胚抗原表示与胆囊癌近似,存在同类抗原物质。胆囊腺肌瘤的表面,局限性覆盖含有粘液的粘膜中可有粘液细胞化生区,最易发生恶变。
3、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可分为胆固醇性息肉、非胆固醇性息肉、息肉型腺癌,分别占息肉总数的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十。后者可呈腺瘤样,百分之五十伴有胆石;有报道百分之九十至九十八的胆囊癌,常见息肉上述第3种混在其癌灶中,说明胆囊息肉与胆囊癌可能有一定关系。
二、如何诊断为胆囊癌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想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些年来癌症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人类的健康了,尤其患胆囊癌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了,所以在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学习这种病的诊断方法,可以更好的保护好我们的身体,这下小编和大家分享文章就是,胆囊癌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呢。
(1)腹部B超检查显示胆囊区域而不需暴露在X线下,能够证实胆囊壁变厚,提供胆囊体积大小的资料和该区域任何肿块的特征。
(2)口服经胆囊排泄的造影剂药丸,使其能够在X线下可见,口服胆囊造影;或因为症状或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采用经皮肤注射造影剂到胆管,再通过该区域X线追踪(经皮胆道造影)。当两种检查可证明胆管或胆囊内异常时,也不能确实可靠的鉴别胆囊发炎和胆囊癌。
(3)CT扫描可能帮助确定胆囊床肿瘤的范围和受累的其他器官。
(4)核磁共振成像虽然有助于确定胆囊癌是否能够外科手术切除,但是因为CT扫描显示了类似的资料,通常没有必要。
(5)如果癌的诊断已经证实或被怀疑,应当做胸部X线片。肺部肿瘤结节的发现,表示本肿瘤已经转移。
三、胆囊癌的护理方法
1、静卧休息时应保持舒适的卧位,一般以左侧卧位、仰卧位为佳,以防胆囊部位受压。
2、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防止合并症的发生。这是胆囊癌的日常护理方法之一。
3、注意饮食的调节,胆囊癌病人因胆汁排泄不畅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对脂肪性食物更难消化,病人常表现纳呆、食少、腹胀、大便不调。选择易消化吸收并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食物,禁烟酒,多饮开水。
4、心理护理,情绪因素对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及预后都有着重要关系。医护人员应鼓励病人保持愉快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能力,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效果。
5、鼓励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转移不良情绪,自我调理心态,如练气功、散步、听科普知识,做到动静结合。
胆囊癌患者患病的期间,应该尽量多休息,患者的消化系统受到严重的损坏,所以家属们一定要帮助患者做好饮食工作,多吃有益和助消化的食物,及时的帮助患者恢复体力,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信心。
四、胆囊癌发病到晚期如何治疗
(1)单纯胆囊切除术适用于NevinI期及UICCI期病变。这些病变一般因胆囊结石胆囊炎行胆囊切除后病理检查发现胆囊癌,如癌细胞局限于胆囊粘膜层,不必再行手术。如病理检查切缘浆膜阳性,应行再次手术切除浆膜和清除局部淋巴结。
(2)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适用于NevinⅡ、Ⅲ、IV期和UICCⅡ期病变。切除范围除胆囊外还包括距胆囊床2cm的肝楔形切除及胆囊引流区域的淋巴结清扫术,但切除肝IVb段(方叶)和V段更合理和符合解剖。
(3)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对NevinⅢ、Ⅳ期和uiccrrI、IVA期病变,国内、外均有越来越多成功手术治疗的报告,除根治性切除外,切除范围还包括右半肝或右三叶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肝动脉或(和)门静脉重建术,但手术创伤大。
(4)姑息性手术适用于晚期胆囊癌(NevinV期、UiCCIV期)引起其他并发症如梗阻性黄疸、十二指肠梗阻等,以缓解症状。引流胆道可行肝总管空肠吻合、经圆韧带入路的左肝管空肠吻合术,不能手术的患者可经皮、肝穿刺或经内镜在狭窄部位放置内支撑管引流。有十二指肠梗阻者可行胃空肠吻合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2995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淋巴血管炎怎么治疗,介绍血管炎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