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似乎随时随地都发生在我们身边。
据媒体报道,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在1月17日不幸猝死,享年仅39岁。
很多人或许不明白,为何医生也会容易猝死?
事实上,猝死没有绝对之分
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工作强度较大,但也并非医生猝死率就高过于其他行业,这毕竟存在较大的偶发因素。
有些人认为996公司是猝死的高风险区域,但也没有任何数据可以表明996公司猝死率一定高于非996的企业。
但医生猝死案并非个例,网上一搜索“医生+猝死”,基本有不少地区都报道该地区的某医院的某医生因猝死而倒在工作上。
早在多年前,就有组织对医生超负荷工作情况进行一项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医生的工作强度偏大,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和调整,有69.2%的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
医生猝死事件频发,过劳或是重要原因,医护人员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少,再加上工资待遇低、执业环境严峻几乎成了医疗行业的常态。
(图源丁香园)
猝死,真的是意外?
猝死,指的是因疾病或是自身的其他原因,导致的突发性死亡,与外物无关,它来得无声无息,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的生命夺去。
总体来说,绝大部分的猝死是心源性的,而死亡原因中,绝大多数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
从这几年的新闻里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生了猝死,这些人里面,有些甚至是运动员,他们生前的体检单也看不出有任何毛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有关
在这个忙碌紧张的时代中,对年轻人来说,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一天比一天重,生活习惯也不规律,长期熬夜,为了应酬还要学会抽烟喝酒,而这些,恰恰是造成年轻人猝死率增高的原因。
另外年轻人的身体调节能力比老人要强,很多年轻人会勉强自己做一些对身体有害的行为,他们觉得自己身体健康,可以等到出现问题后再休息。
然而不知道的是,如果是除了心脏之外的器官,那可以等到其出现问题再去调整,但如果是心脏出现问题,死亡可能就只是几分钟的事情。
为何心脏的影响那么厉害呢?
虽然心脏只是一个拳头大小的器官,但它每跳动一次,就推动了一个人全身血液的流动,给身体各个组织提供营养。
正常的心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发生猝死的人的心脏,往往失去了跳动规律。
一旦心脏失去了跳动规律,就不能正常地给身体供血,就连心脏本身,也无法从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造成心肌缺血,时间一长,心脏就无力跳动,人的生命也跟着到达了尽头。
然而在现代社会,年轻人经历的每一个压力、每一个紧张情绪,都在影响着心脏的跳动频率,若是一味地工作与熬夜,心脏总有一天会到达极限,永远地停止了跳动。
另外,年轻人的心脏血供与老年人也有所不同。老年人虽然身体没年轻人好,但是因为心脏的慢性缺血,形成了丰富的侧支循环,即丰富的新生血管。
当某条血管无法为心脏供血时,其他血管可以代替它,将血液运往心脏,所以老年人容易熬过心肌缺血这一危机。
而年轻人不同,他们的血管没有老人家的丰富,一旦血管闭塞,造成心肌缺血,就容易造成死亡,幸存机率低。
至于那些身体强壮的运动员,他们猝死的原因也差不多,也是因为对心脏造成了太大的负担。
高强度运动,是需要强有力的心脏的来配合的,但如果运动量超过了心脏的负荷,容易造成心肌缺血,进而发生猝死。
长期进行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们,要定期做个心脏检查,注意观察心脏是否仍可耐受当前的运动强度。
防止猝死,无论年龄大小,或是身体健康与否,都要爱护心脏,避免长时间疲劳,平时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摄取过多的烟酒,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1、心脏方面的问题:比如恶性的心率失常,或者是急性冠脉综合症,以及心肌梗死。
2、打鼾也有可能导致睡觉猝死,打鼾造成猝死的原因也是因为打鼾,影响到了心脏的供血,原来有心脏的病变,比如冠心病就可能诱发冠心病的出现,出现猝死。
3、精神因素也可以引起睡眠的猝死,重度的精神紧张或者是做恶梦这也是诱发睡眠中猝死的重要的因素。所以平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身体的检查,避免这些诱发的因素。
扩展资料:
发生猝死的急救方法:
1、将用户平卧,背部垫一硬板,颈部上抬,头颈微后仰,促使气道通畅。
2、施术者握拳,以患者的胸骨部下段,做一二次短促有力的叩击。如无反应再重复一二次,经叩击后常可终止室速,室颤,恢复窦性心律。如无效做下轧步处理。
3、立即做全外心脏按压,左手掌置于患者胸骨下1/3处,右手压在其上方,以每分钟100次的速度,用力适度,反复按压,使胸廓上下活动程度3-4厘米,心内剩余含氧血迅速排入动脉使心脑供血,胸廓下陷回弹时,有助于及通气。
4、按压应用力均匀,轻柔,用力过猛,易引起肋骨,胸骨骨折,气胸,血胸,心包积血,骨髓栓塞,内脏破裂等并发症。如无反应,同时进行下一步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猝死
猝死,是指在非意料中的突然死亡,近年来,中青年人猝死的消息频频在出现在各大媒体的 热点 板块上。那么,猝死的原因是什么?猝死应该如何预防?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猝死的原因是什么
1、冠心病:是心性猝死中最常见的病因。
2、心肌炎:重症心肌炎时可有心肌弥漫性病变,导致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3、原发性心肌病:病变以侵犯心室为主,也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
4、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病人约25%可致猝死。
5、QT间期延长综合征:包括先天性耳聋,继发性者常见原因为低血钾、奎尼丁、胺碘酮药物影响。
6、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常引起快速心律失常。
7、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畸形:如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侧冠状窦或与右冠状动脉相连。
8、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当旁道不应期越短,发生房颤时就越有可能转变为恶性心律失常-室颤而猝死。
9、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因冠状病、心肌炎、心肌病、引起窦房结动脉缺血、退行性变、致窦房结缺血、坏死、纤维化。
猝死应该如何预防?
1、预防
心源性猝死预防
(1) 日常生活应注意保健,要讲究科学,不可由着性子和个人喜好来安排衣食住行。饮食结构要合理,多吃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及蔬菜,少吃胆固醇高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食含维生素C 丰富的蔬菜、豆制品等。烹调多用植物油,菜肴少放盐,口味清淡为好。要注意防止便秘,这不是一件小事, 因为便秘时用力排便,会使腹压增加,影响心脏,极易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急性发作,
(2) 定期体检。应随时检查血压、血脂。因为血压过高不仅可突然诱发中风而导致猝死,同时也会增加心脏猝死的危险。血脂过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而动脉硬化常可导致冠心病和心肌梗死。要坚决控制体重。有资料显示, 体重超过标准20%, 则冠心病突发的危险性增加1 倍。
(3) 保持情绪稳定, 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做到情绪乐观、性格开朗、随遇而安。脾气暴躁、易发火动怒的人, 血压波动剧烈, 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4) 预防心梗。首先要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最根本、最重要的 措施 就是远离和消除如下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
( 5) 心梗发作时, 通常会伴有一些疼痛, 大部分病人会出现持续性的胸痛, 并超过半个小时, 且疼痛的程度比一般心绞痛更重, 伴胸闷、窒息感、濒死感、大汗、全身无力。有的病人还会出现牙疼、胃疼、头疼或是上腹疼等。病人出现上述情况, 应呼叫120 急送医院。
( 6) 药物自救。有冠心病的人, 要随身携带装有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药物的保健盒, 在疾病发作之初可立即服用, 以减轻发病的严重程度。此外, 冠心病人每日服用肠溶阿斯匹林片50 毫克, 对预防猝死也有效。
( 7) 中药调理。中医的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益气养血、宽胸理气、芳香开窍等 方法 , 可以改善心肌供血, 营养心肌, 预防血栓形成, 软化冠状动脉, 改善心功能, 预防心肌梗死。
( 8)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大多数心性猝死由原发性心室颤动所引起,因此,积极处理和预防室性心律失常是一个合理的途径,但是,经过临床心血管医生大量的观察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的患者并未显示猝死率减低;而且,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均可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不主张不经选择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应该①通过心电生理试验检出有猝死危险的患者,例如这类病人可诱发心室颤动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②通过心电生理药物试验选用对该患者的心律失常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并观察该药是否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2、冠心病心性猝死的全面预防
(1) ?-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在欧州1970年某研究中心指出?-受体阻滞剂能降低肌梗塞的病死率,大型有对照组的临床实验观察急性心肌梗塞后服用?-受体阻滞剂者,其一年内存活率比对照组增加。多数学者提倡长期应用,因?-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同时,具有膜稳定性,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2) 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或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对有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病例,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应用球囊扩张狭窄部位,使冠状动脉供血明显改善。对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或三支以上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以及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室壁瘤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及室壁瘤切除,可降低心性猝死的发生率。
(3)植入体内埋藏式的自动心脏除颤器 这是一种新的方法,初步取得效果,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时,自动心脏降颤器的电极可根据感知的心电,发出25焦耳的电能进行电复律,这样既可治疗室颤又可达到防止猝死的目的。
3、急救
心肺复苏:在胸部外面用力快速按压,每次压下5厘米以上,一分钟100次以上。将被救者头部后仰,观察呼吸情况,按压30次后随即进行
2次人工呼吸。如此30:2重复进行,直到急救人员来到。复苏过程中尽量不要停止胸外按压,保证按压的深度和频率。
山东抗疫女医生突发疾病去世,原因就是心源性猝死。网友在看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就开始纷纷难过了起来。这个女医生才仅仅只有42岁,让人看起来非常的惋惜。从视频当中可以看到学生一直在痛哭,送别自己的恩师。疫情来临之后,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他们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阻止疫情的扩散。在疫情来临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想让自己努力付出的,这个医生也是一样。
总的来说每个人都得去好好的照顾自己,不能够想着自己那么拼命。保护疫情很重要,但是自己的孩子以及自己的老公也是非常重要的。谁都不希望疫情来临但也需要同心协力,需要共抗疫情。医务人员一定要替大家好好的照顾自己,这样才能够让疫情早日战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00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