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对于女性来说,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多锻炼都有助于防止日后患上老年痴呆症。不过,年轻时多锻炼对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效果最明显。
一个加拿大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老年医学会会刊》上介绍说,他们对9300多名美国老年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记录她们在18岁前、30岁、50岁以及老年等几个不同年龄段的锻炼习惯。
不管在什么年龄段,女性经常锻炼均有助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而在18岁之前经常锻炼往往会取得最佳效果,在这一年龄段经常锻炼的女性进入老年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要比其他人低30%。
研究负责人劳拉·米德尔顿说,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应该大力鼓励女性在青少年时期就重视身体锻炼,不要等上了年纪才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还未对男性做同样的调查,因此暂时只能得出针对女性的结论。
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AD),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近年,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劳逸结合,有张有弛,这是健康的用脑方式,能有效地预防老年痴呆。 1、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不仅仅是为了促进食物的消化,还有增强脑力的作用。咀嚼时,可以通过牙周膜来刺激大脑的多个部位,包括海马区。海马区是我们大脑中掌控记忆的部分,也就是说,多咀嚼就可以增强记忆功能,从而起到锻炼脑力的作用。
有些人牙齿不太好,可能会有缺失的牙,应及时地装上义齿,否则吃东西时就会缩短咀嚼的时间,错失锻炼大脑的机会。
2 、多吃核桃
核桃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这两种物质都是补脑益智的有效成分,老人吃了则可以预防老年痴呆。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核桃中的油脂含量较高,一天吃三个左右就可以了。
3、按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部,枕骨下方的凹陷处,两侧对称。可以与攒竹穴、太阳穴等多处穴位进行配合,使人耳聪目明。头痛、烦躁时,也可多按此穴,能缓解疲劳、提神醒脑。
采取按揉或是拿捏的方式都可以,每次按摩两分钟左右,一天可按摩多次。气血通畅可使大脑更加清晰,自然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4、经常用脑
经常用脑的人患上老年痴呆的几率要低五成,很多知识分子,到了老年,仍然思路清晰、反应敏捷,这跟常年用脑有很大的关系。而有些人,从中年开始,就出现记忆力明显减退的情况了。平时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多动脑筋,比如读书、下棋,都是不错的选择。
5、做事专注
专注地做事,使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可以更好地锻炼脑力。很多人都喜欢一心二用,这样看起来可以节省时间,但是做事的效率并不见得能同步提高。养成一个时间段只做一件事的好习惯,专注的力量是巨大的,日积月累,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大脑的使用效率。到了老年,也不会轻易患上老年痴呆。
6、劳逸结合
提倡积极用脑,但绝不是过度用脑。长时间地用脑,会出现头痛、恶心的症状。不仅身体上出感觉特别疲劳,精神上也会疲惫不堪。人脑也像机器,长时间地运转而得不到休息,就会因过度使用而引发故障,更何况是长期如此,脑细胞得不到修复和再生,就会使脑力减退。
因此,劳逸结合才能使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有张有弛,才是健康的用脑方式,也才能预防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一般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这可能跟雌激素分泌有关。至于年轻时用脑过度也可能是一个影响因素。
用脑过度可能导致记忆认知障碍。
俗话说,“脑子越用越灵”,但若透支使用、超负荷接受信息等不良用脑情况,就会适得其反了。现代人每天要面对无数的信息,要记忆和学习的东西也数不胜数。上海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伏案工作到深夜的白领中,80%因用脑过度而患上脑疲劳。同济医院身心科副主任医师崔海松说,眼下,30岁左右的人已经成为记忆门诊的“主力军”,绝大多数患者反映常常忘记电话号码、总说错话、容易疲劳、表情僵硬等。
压力太大。快节奏的生活几乎无处不在,上下班路上都难得清闲。“压力大啊,起的比鸡早,睡得比老鼠还晚,哪有那么多时间休息!”这是某著名国企员工小赖的口头禅。压力过大、长时间的高度紧张是老年痴呆提前出现的因素之一。
裴钢院士在国际上率先揭示了心理压力和阿尔茨海默氏病之间的关系:人在紧张、压力等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受体被激活后,增强了γ-分泌酶的活性,进而增加了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的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03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