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病是冬季常犯的一种病,由于天气寒冷,各大医院骨科门诊的患者也多了起来。为什么秋冬季节更容易发生关节疼痛?日常应该如何保护关节?
很多关节炎患者都有这种经历,遇到阴天下雨或是气温骤降,就会觉得关节肿胀和疼痛加重,有时候甚至走路都十分困难,很多人也因此把关节的疼痛变化当作观察天气的晴雨表。
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喻智慧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关节软骨是我们关节内的一层“弹性保护垫”,起着重要的缓冲压力、减轻震荡以及润滑的作用,骨性关节炎主要侵害关节软骨破坏和滑膜组织,导致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甚至关节变形和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病人的活动能力。
当天气寒冷,湿度增加时,关节内的液体就会渗出。反之,当湿度降低,气压升高的时候,液体就停留在体内的组织间隙中。这种液体的移动是机体细胞对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的一种正常适应机制。而关节有炎症,病变组织不能随天气的变化而排出液体,致使关节局部细胞的压力较之周围组织高,从而导致疼痛加重和局部肿胀。若关节持续炎症,还会导致软骨损伤以及骨质增生等病变。
中青年关节炎患者渐增
一直以来,关节炎普遍被认为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然而近年来,其发病呈现出了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喻大夫表示,从就诊情况来看,很多中青年人也经常来骨科就诊。
这一方面和许多中年人士身材发福、体重增加,给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带来的压力增大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当前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很多年轻人由于工作原因长期久坐,不运动或者很少运动,关节周围肌肉没有力量,在遇到挫伤等情况时无法很好地对关节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近两年兴起的跑步热潮,也对年轻人的关节健康有着很大影响,许多人跑步姿势不对,或在平时没有锻炼的情况下突然参与过长距离的跑步运动,也容易对膝关节、踝关节等关节造成损伤。
衣、食、住、行
全面保护关节
■注意日常保暖
入冬后,很多市民还是没有穿上秋裤,甚至,穿丝袜短裙的年轻女性仍屡见不鲜。长时间暴露在冷风中,对关节的损伤巨大。寒冷的刺激会使关节代谢改变,关节内压力变化,进而加重对软骨的损害,引起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加重。所以冬季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一定注意佩戴手套、帽子和围巾等,必要时还可佩戴护膝等装备。
■注意饮食,多补充胶原蛋白
保护关节软骨除了需要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外,特别需要氨基葡萄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软骨所需的氨糖含量却在逐渐减少,有研究显示,45 岁以后,人体内的氨糖含量只相当于18 岁的18%。随着软骨软化、磨损,会出现疼痛、僵硬、发炎、肿胀等症状,外源性补充氨糖起到消炎、修复、润滑关节的作用。而胶原蛋白内富含盐酸氨基葡萄糖。因此,在日常饮食中,要多摄入含胶原蛋白较多的食物,比如猪蹄、鱼皮、牛筋等。
■远离潮湿居住环境
由于阴冷潮湿环境易导致体液淤积、损伤关节,通风干燥的居住环境对关节炎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不要居住背阴、潮湿的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并常晒太阳,保持室内的干燥温暖。
■合理运动
运动因素是很多关节炎患者面临的困惑。不少关节炎患者不爱运动,或认为关节炎患者不能运动,其实不然,不运动就会导致肌肉无力,在关节受到冲击的时候肌肉无法正常保护关节,更容易使关节脆弱受损,对患者伤害更大。因此,关节炎患者也需要适度的运动,增加肌肉力量,加强肌肉的保护作用。但同时,运动一定要有科学的方式,经常规律地锻炼身体, 加强肌腱和韧带的锻炼,多做关节不负重屈伸活动,如游泳、骑车等不伤膝盖的运动,减少如爬山,上下楼梯的运动,可以适当的跑步、跳舞等运动,以免加速关节病恶化。
人们常把反复发作,遇寒加剧,久治不愈的顽固性腿部酸沉麻痛的症状称为“老寒腿”。每当冬季来临、气温下降,机体正气亏虚之时,稍不留意,外界的“风、寒、湿”邪就会悄然侵袭肢体肌肉、关节,出现外邪痹阻经络关节,导致气血不畅,不畅不通则痛,常伴腿部沉重、酸麻,甚至出现关节僵直变形,而致“老寒腿”。其实“老寒腿”就是我们常说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了防治“老寒腿”,冬季应注意以下几条。
一、注意保暖。
人们常说“寒子脚生”。是因为腿脚位于肢体的远端,其离心脏较远,血供少,而且腿部脂肪层较薄,所以保暖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肝肾功能逐渐下降,尤应注意腿脚的保暖。可增加衣物,佩戴护膝、护踝,穿保暖、合适的鞋袜。如果是脚汗比较多的人,要穿透气性比较好的布制棉鞋、棉袜,应常更换鞋垫和袜子,避免穿胶鞋。此外,鞋袜宜松紧适宜,脚与鞋子之间稍留有空隙,雪天时,弄湿的鞋袜要及时更换。也可用常用的频谱仪照射腿部,或者取小茴香50克,食盐200克,在铁锅中将其炒热,然后用布包好,热熨患腿,以散风寒、止痛。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爱美人士越来越多,尤其的年轻的姑娘们,为了美丽,在白雪飘飘的寒冬之季也要穿“长靴+短裙”,这就为日后得“老寒腿”埋下了伏笔。如今,“老寒腿”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恐怕等不到老就已经得上了。所以,在冬季,年轻的女性也要注意保暖,以防“老寒腿”。
二、注意起居环境
居住环境应避免阴暗潮湿。居室、被褥要保持干燥、清洁和温暖,床上可铺一电热毯,但开的时间最好控制在睡前30分钟以内,待被褥热后关掉电热毯。入睡时要关上窗户,以免受凉。
三、注意饮食
冬天天气寒冷,可选服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尤宜多吃些温热食品,比如羊肉、鸡肉、狗肉、鹅肉、黄鳝、牛肉、猪肝、生姜、葱白、辣椒和牛奶等,要少吃生冷之品。多吃海带和各种海产品,其含碘量较高,能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和新陈代谢。也可每天喝一小杯黄酒以御寒,在酒中也可加适量构祀、附片、党参之类的药品。
四、配合按摩和运动
在每晚睡觉之前,可用温开水泡脚30分钟。俗话说:“冬天洗脚,丹田暖和”。可以在热水中加适量的食盐,热水最好浸没脚踝关节以上,以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洗完脚之后,用毛巾擦干净,用手掌按摩脚底涌泉穴60次,以促进血液循环,提升阳气,温暖下元,润肺滋肾,驱除外邪。配合按摩效果更佳。可做膝部三步按摩手法。①放松手法:患者仰卧,医者位于患侧,先滚法、揉法患膝关节周围,沿股四头肌往返滚揉3~5分钟。②拿捏股四头肌:医生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拿捏股四头肌30次,再用双手拇指弹拨股外侧肌。③点揉髌周腧穴:医生用拇指端点揉膝眼、犊鼻、血海、梁丘、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等穴,各1分钟,以局部酸胀麻痛为宜。同时,作膝关节屈伸、旋转及内外翻动作,以增加膝关节内外间隙。④放松手法:用摩法、擦法及捋顺和拍击法放松局部,作为结束手法。
对于弯腰困难者,或者手掌无力者,可买一个木制的算盘珠状的按摩器,将两脚放在按摩器上滚动数次。
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做半蹲位旋膝和前后左右摇摆的动作。主要是半蹲位时,髌骨和股骨髁面的压力最大,旋转摇晃时关节局部磨擦,会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甚至加重。
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舞蹈、慢跑、太极拳、健身操。平时长时间坐位看书、写字时,要站起来活动下关节,抬抬腿,压压腿、跺跺脚等。能防止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直、粘连及延年益寿。
五、关节熏洗
熏洗热熨患处:把威灵仙、海桐皮、生五味子、生山楂、伸筋草、透骨草、三棱、莪术、秦艽、鸡血藤各15克,牛膝、木瓜、薏苡仁、红花、苏木各12克置于锅中,加水适量,以没住药为度,煎煮三次,每次约20分钟后将药水倒入盆内,将患肢置于盆上,先让热气熏蒸患处,稍凉后,将患部放在盆内浸洗,再熏洗。每剂药可用2天,共洗4次,每天熏洗2次。药渣可外敷局部肢体关节,以达到祛风散寒、活络关节之效。
总之,对于防治“老寒腿”,应注意生活起居、保暖、平衡饮食、及功能锻炼和药物应用,过一个高高兴兴、暖暖和和的冬天。
作者:李宁,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骨科 副主任医师
最近几天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里,但是元旦放假期间还有一波降温,大家注意保暖。入冬之后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冷冷冷了,对于我们这种自发热困难户来说,没有一个可以长时间保暖的装备真的活不下去。所以每到冬天,身边的长辈总是会提醒你把秋裤穿上,说现在不穿秋裤,老了就会得风湿病。那么问题来了:
冬天不穿秋裤老了就得风湿吗?
其实,不穿秋裤和得风湿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我们平时提到的大多数“关节炎”、“风湿”等疾病其实指的是骨关节炎,而大部分骨关节炎症的发生都与关节达到使用寿命有关,少部分由于微生物感染所导致。
此外,风湿病多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机体部分T或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从而产生很多的致炎性细胞因子,造成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所以,对于寒冷导致风湿或关节炎这一说法,目前并没有明确结论来说明这一观点,穿不穿秋裤和风湿并没有直接关系。
关节炎真正的危险因素有:
生理因素:年纪、女性、肥胖
关节有“寿命”,用的时间越长,骨关节炎发病率越高,所以多数是中老年人。同时,女性关节炎发病率高于男性,肥胖人群则是因为体重对关节的压力太大。
家族遗传
有些人先天就有膝内翻或膝外翻,导致膝关节负重不均匀,一侧比另一侧的负重集中,这样就会增加相应部位患关节炎的风险。
关节损伤
膝关节本身就有过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内的骨折或膝关节做过手术的人得骨性关节炎的概率要比同龄人高很多,发病年龄也会提前。
其他原因
如长期姿态不良、糖尿病、低甲状腺素、痛风等,都会一定程度提高关节炎的发病率。此外,还有职业因素,比如足球运动员、短跑运动员等,他们使用膝盖的频率远高于常人,也会提高关节炎发病率。
骨关节炎能治好吗?
告诉大家一个悲伤的事实:关节炎一旦患上是不可逆的。
人类的骨骼在25至30岁会迎来发育的顶峰,之后便开始走向下坡。最重要的是,关节软骨结构特殊,几乎没有再生能力,一旦损伤就不能自行修复。
其实,如果我们正常使用关节,关节会陪着我们慢慢变老,直到陪我们走完一生。但是,由于现代人缺乏运动、超负荷使用、创伤等,使得关节损坏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因此,要想预防骨关节炎,我们就要爱护自己的关节。
如何预防骨关节炎?
1、避免过度磨损关节。减少对关节伤害大的活动,如登山、爬楼梯、负重走等,如果运动频率过度,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加快膝关节软骨的磨损,导致膝关节炎发生。建议选择平地行走、跑步、游泳等。
2、适当做一些增加肌肉力量的训练。肌肉有力能适当缓解关节压力,减少关节磨损和损伤。
3、尽量不要负重。
4、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有良好生活方式。营养过剩、肥胖可诱发或加重骨关节炎。
此外,冬天要注意保暖。虽然不穿秋裤并不会导致风湿,但是也不能因为这个伪科学就不穿秋裤了,不管是物理攻击的北方寒冬,还是魔法攻击的南方湿冷,谁冷谁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为赶时髦,冬天穿很薄不说,还露着脚踝,这并不是一种 健康 的方式,身体长时间受冻会引发身体的其他疾病。咱们对冬天,还是要有起码的尊重。气温下降时还是要注意保暖,通常低于10摄氏度就要穿秋裤了。
研究发现,通常室温在18℃至24℃之间、湿度50%至60%为宜,这时人体感觉最为舒适。寒冷的冬天到来了,老人们这个时候最怕冷,这个时候患有关节病的也会复发,尤其是南方湿冷的空气更是备受煎熬。而最为常见的就是风湿关节病对湿度特别敏感 ,这个时候关节就开始酸胀疼痛,有时走起路来就比较困验,我们当子女的看见就非常心疼,故需要防湿保暖,减少湿气对身体的侵蚀,减轻关节疼痛。
湿度不当的危害:
湿度过大时:人体中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人就会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如高山、海岛)工作、生活,还容易患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湿痹症。
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人皮肤干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现口渴、干咳、声哑、喉痛等症状,所以在秋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极易诱发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现在很多空调都有独立的除湿功能, 其工作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利用空调制冷剂在蒸发时吸收热量,使蒸发器表面温度降低,而室内的空气遇冷化成水,经出水管而排出室外,通过蒸发器被冷却了的空气再加热到原来的温度,然后再送入室内,如此不断地循环大量地除去空气中的湿气,且温度还能达到设定的温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07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