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指急性心肌梗死。心梗主要是因为心肌供氧不足,耗氧增加以及血液灌注量减少等原因所引起的,当然,过度的疲劳、情绪波动、剧烈运动、暴饮暴食等也是该病诱发的因素。患有心梗后,患者出现胸部不适、身体乏力,以及呼吸不畅、心绞痛等一系列症状表现,严重时,很容易使患者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近年来心梗的发病率非常高,而且发病人群越发年轻化,所以说,日常一定要留意心脏不适的信号。
心区异常疼痛。疼痛是该病典型的一个症状,这种疼痛跟心绞痛有点类似。不过与心绞痛相比,该病所引起的疼痛更为严重。疼痛的时间会持续半小时以上,即使停下来休息也无法缓解,而且患者还会有大汗淋漓的表现。另外,患者胃肠道也可能会有疼痛,然后使得早期患者表现出恶心、呕吐等症状。
异常的头痛。该病会直接地到会心脏造血功能出现异常,影响到心脏的供血。当心脏供血不足的时候,影响大脑供血,易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少数的患者,还可能会有咳嗽、意识模糊、四肢冰凉、气短等症状。
心衰。大多心衰的部位在左心。这种症状是因为该病使得心脏收缩的力度减弱、顺应性降低,出现该症状的患者,平时会有呼吸困难、烦躁、咳嗽等表现,严重时还会出现肺水肿。
发热。患该病者会出现全身性发热,症状可持续一周左右,体温多在38度上下,同时患者还伴随着心跳过速;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指数慢慢升高,红细胞沉淀加快。
心梗的诱因与错误的生活习惯有关。不想心梗过早找上你,如何预防?
健康饮食。日常饮食中,一些高脂肪的食物一定要减少摄入。尤其是对于患有“三高”的人群来说,尽量不要吃油脂过高的食物,比如说一些肥肉类、肉汤、油炸类等。这些油脂过高的食物会使得血液黏稠度升高,而且会导致血流速度变慢,很容易形成一些血栓。并且还会使得血管壁变薄,从而加大患有心梗的几率。
采取健康的饮食方式:蔬菜、水果、粗粮、豆制品、乳制品都应该合理搭配,既能补充营养,还不会使得血液黏稠度升高。
禁烟禁酒。香烟当中含有的一些有毒物质,对于心血管的危害非常大。这些有毒物质会损伤到血管的内皮,使得血管的弹性降低。另外,香烟中的尼古丁会使得人的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肌的收缩率增强,使局部出现供血不足现象。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患有心梗的风险。
饮酒同样会使得心率增快,导致心肌严重缺血,很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加大患有心梗的几率。
保持平稳情绪。情绪不良是诱发心梗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使得肾上腺素增加,从而导致神经机能过度兴奋、血管异常收缩,而且会使心率加快。在这种状态之下,就会使心肌出现大幅度缺血、缺氧现象。如果患有一些心脏类疾病的话,就很容易诱发心梗的急性发作。
减少压力。长时间的心理压力过大,以及体力劳动过重,都是导致心梗的诱因。如果日常中压力过大,很容易使得冠状动脉内皮受到损伤,从而患上动脉粥样硬化。那么,就会因为微小的刺激,使得冠状粥样斑块破裂,引起心肌缺血。
另外,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来说,一定要定时服药,将血压控制在稳定状态。高血压患者频繁出现心前区疼痛、呼吸不畅等症状时,考虑就医。
凌晨时分,一位年轻的患者被送到了急救室,患者胸闷气短、心悸、呼吸困难,情况十分危及。经检查,患者最终确诊为急性心梗发作,经过医护人员2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挽回患者的生命。等在门外的妻子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哭道:都是我害了你啊!之后医生了解具体情况:原来男子姓胡,今年36岁,有遗传性高血压,平时工作忙,基本上不怎么运动,之后又查出了高血脂。胡先生的妻子十分要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妻子做主,胡先生平时也没把这个放心上,但病发当天,夫妻俩因为家里孩子的教育问题起了争执。妻子执意要孩子出国留学,但孩子不同意,而胡先生主张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妻子一气之下说道: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你这么大人了还不知道怎么样是为孩子好吗?
胡先生一听气极了,正准备反驳,突然觉得喘不过气来,胸口疼痛发,妻子发觉不对劲的时候,赶紧打了急救电话,但最终还是没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医生听后,直言:患者突发心梗与妻子脱不了干系
妻子对教育孩子的"偏见",使患者的情绪突然间发生了变化。但患者患有高血压,在血管长期受到高压血的冲击下,内皮会出现损伤,使脂质更容易在血管内沉积,这也是患者血脂容易升高的原因之一。久而久之,这些在血管内堆积的脂质会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在患者情绪激动时,粥样硬化斑块极易脱落,一旦随着血液流动至冠状动脉,就会使冠状动脉堵塞,突发心梗。
所以,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疾病,都是不能激动和生气的。
警示:睡觉出现3种异常,尽早就医
异常1:咳嗽
心脏受损也会引起咳嗽。在医学中,这一症状被称为"心源性咳嗽",在服用普通止咳药后,症状也难以缓解,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头晕、心慌、乏力的症状。另外,心源性咳嗽常在夜间发作,进入熟睡状态后,还可能因为气闷被憋醒,并出现剧烈咳嗽,坐起来稍做休息后,症状会消失。
异常2:睡醒异常头痛
头痛不仅会因脑血管疾病引起,还可能是心脏受损导致的。一旦心血管堵塞或受到损害,为头部供应的血液就会减少,出现剧烈的疼痛感,患者还会因为大脑缺氧,出现头晕的现象。
异常3:手脚冰凉
手脚距离心脏比较远的地方,属于肢体末端。一旦心血管堵塞或者受到损害,使供应手脚的血液减少,就容易出现手脚冰凉、长时间难以缓解的症状。
养护心脏,预防心梗,生活中坚持做好4件事
第1件:正确使用菊花茶
很多人都知道菊花茶,对于软化血管、清肝降脂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其实搭配上山楂、决明子,才真正具有调血脂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如果作为日常保健,可以这样搭配:山楂5克、菊花1克,决明子5克(或枸杞5克),也可以山可以一次配成10倍的用量,然后分成10次冲泡服用。
第2件:坚持运动
德国科学家就:"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做出了研究,结果发现每周锻炼一两个小时,即可有效预防心脏病。缺乏锻炼增加血液中某些触发心脏病的物质,如参与炎症反应的蛋白,当它的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形成斑块,使血管变窄或者硬化。建议,选择跑步、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5次,每次以不损伤身体为宜,达到身体微微出汗的效果。
第3件:戒烟戒酒
抽烟喝酒有害健康,但很多人都卡在这一关过不了。烟草中的有毒物质进入体内,对血管产生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影响血液循环。而酒精在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心律失常,使输血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影响血液流动,增加心梗发生率。因此,要尽早戒烟戒酒,保护心脏健康。
第4件:学会休息
过度疲劳也会引起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波动,建议:每晚23点前进入深度睡眠,并保证7~8个小时的有效睡眠,若不得不熬夜,不要超过凌晨2点。睡觉前:避免观看惊险刺激类的视频及书籍,避免生气、过悲过喜。睡前:做一些放松性的运动,如冥想、静坐等。
小提示??注意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有助于发现早期疾病,也可预测未来患病的风险。像轻度高血压、早期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早期甚至不会有任何不适,只有经过血液化验、仪器检查能够筛查出。建议,正常者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若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建议每1~3个月检查一次。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心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血栓或者斑块破裂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深夜,43岁的徐师傅被送进了医院,入院时,人已经进入昏迷状态,一旁的妻子在哀求医生救救自己的丈夫!
医生一刻也不敢耽搁,为徐师傅做了检查,最后确诊为突发心梗,而且血压血氧还在不断的降低。
医生抓紧为徐师傅准备了手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还是没能保住老徐的性命,手术室外的妻子得知这个消息,一时间难以接受,哭倒在地……
医生提醒:心梗来临前,会出现“2疼、3多”,注意警惕
“2疼”
1、胸疼
这种胸痛与心绞痛类似,但疼痛更为剧烈,持续的时间也更加长久,可达到几个时辰之久。
在发生胸痛的同时,心梗患者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出汗、感到恐惧和胸闷等状况。
2、上腹部疼痛
少数的心梗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容易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部分患者的上腹部疼痛还可能会扩散至下颌、颈部、或背部等部位(可被误诊为牙疼、关节痛等疾病)。
此外,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牙痛、咽痛、颈肩痛和腰背痛等各种疼痛的症状。
“3多”
1、头疼多
如果睡觉前经常出现头疼,尤其是偏头疼,那么很可能不是头部的问题,而是心脏出现了损伤。
偏头痛和心脏异常,都是因为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导致的,心梗也会出现偏头痛,主要是心梗前血管痉挛期,伴发脑血管痉挛所致。
2、疲乏、恶心多
如果每天的睡眠时间充足,却仍旧觉得精疲力竭,就要小心堤防心梗了。
特别是女性,在心悸梗死发作前数日,会出现莫名的疲乏,这很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现。
并且,当心梗疼痛影响到让人的肠胃功能时,病人还会频繁的犯恶心,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呕吐。
3、盗汗多
出汗是我们常见的现象,一般我们出汗都是在过度运动后比较常见,通常也是额头比较多,这与心梗发作的出汗部位不太一样。
心梗发作前,通常身体的头皮、脖子、后背、手心或者脚心都会大量出汗,尤其是睡觉时,更应该提高警惕,以防猝死的发生。
除了盐以外,还有2种食物是心梗的加速器,趁早远离
食物1、加工肉类
一般来说,通过腌制、发酵或者烟熏等方式处理的任何肉类,都属于加工肉类,常见的就有:腊肉、牛肉干、香肠、培根等。
加工肉类的特点就是口感丰富,而且保质期也可以延长很多。
过量的食用加工肉类,会导致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病几率大大增加,特别是对于40-55岁的中老年人来说,而且这类食物大多含有亚硝酸盐,有致癌的风险。
食物2、高糖食物
对于吃糖,其实每天都有一个标准:每天进食的添加糖不能超过25克。
但常见的含糖饮料基本都会超过这个标准,比如我们常喝的可乐、果汁,就连运动饮料、能量维他命、酸奶当中的含糖量都是超标的,所以平时一定要控制饮用。
预防心梗,做好3件事,日常养护心血管
1、补充营养元素
血管需要“抗氧化”,当人体自由基过多时,会造成血管内皮老化,引起动脉硬化、弹性变差,使得血管内更容易沉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疾病。
而抗氧化剂,可以捕捉并消灭“自由基”,减少其对血管的伤害,维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预防血管疾病严重化。
生活中,茶叶就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玲珑菊、枸杞子、覆盆子、绿茶叶等。
其中,玲珑菊属于四大怀药之一的药用菊,不仅抗氧化剂含量最为丰富,且富含钾和三萜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泡茶、做粥时放些,有利于减慢血管退行性变,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2、戒烟限酒
吸烟容易导致动脉壁上的硬化斑脱落,从而堵塞血管;与此同时,烟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可促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从而诱发心梗
而酒精会使得心肌变得软弱无力,导致心脏的功能减退,长期的过量饮酒,还会引发心肌病、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
3、避免过度劳累
人在过度的劳累后,血压会出现明显的升高,这就容易导致其冠状动脉上的硬化斑块脱落而完全堵塞血管,进而诱发心梗。
因此,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度劳累。
特别提醒:情绪波动过大也容易诱发心梗
当人体处于比较激动的状态时,人体的中枢神经就会产生应激反应,使人的小动脉血管收缩异常,导致人的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梗。
您好!老年人在心梗发作前,一般会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的症状,同时伴随有全身出汗、胸闷、心慌。另外疼痛有可能向肩背部放射,引起肩背部放射性疼痛。也有的老年人会出现腹部疼痛,容易被误诊为急腹症。老年人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病情加重,危及生命。谢谢!
病有所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07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