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人们经常会困倦、疲乏、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即所谓的“春困”。清远市中医院市级名老中医陈太日主任提醒,春困不是病,但有些“春困”可能是疾病的表现,需引起注意。
陈太日说,春困是一种季节变化时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冬天,人体整个皮肤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到春天,天气变暖,皮肤血管和毛孔渐渐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但由于人体内血液的总流量是相当稳定的,供应皮肤的血液增加,相对来说,供应给脑的血液就会减少。此外,春季白天逐渐变长夜间变短,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所以使人感到困倦。
春天爱瞌睡的确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并不是所有的发困、打瞌睡都是正常的,陈太日提醒,嗜睡、精力不济不仅仅是春困的表现,还有可能是一些疾病的症状,因此,人们对此类的症状不应掉以轻心,一定要当心那些“潜伏”在春困背后的一些病症。
嗜睡症,又称多眠症。患者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不可抑制性的睡眠,其临床证型较多,发病原因也较多,临床多认为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有关,需要借助药物治疗。
颈椎疾病。这是目前年轻化趋势极为明显的一类疾病,在学生及白领等具有长期伏案动作的人群中多发,由于颈椎疾病会影响大脑血供,易导致类似“春困”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该类患者除了慵懒疲倦等“春困”表现外,通常会合并健忘、情绪不稳以及对事物缺乏兴趣等症状,但患者本身多不能对此有准确判断。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除了具有为人所熟知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外,全身乏力等类似“春困”症状也是典型的表现之一,其原因有多种,如能量摄取不足、植物神经损伤、水和电解质流失等。
糖尿病高风险人群一旦出现“春困”表现,应给予适当的重视。
心脏病。心脏病人由于血液循环不畅,易使乳酸等新陈代谢产物在组织聚积,令患者产生疲劳、乏力等感觉。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在春天出现嗜睡表现,有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靠睡觉对付春困,或许越睡越困。那么如何科学克服春困呢?陈太日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早睡早起,春日里尽量不要熬夜;春季饮食宜清淡、新鲜、易消化,适量吃葱、姜、蒜等辛味食物,可以祛湿、避秽浊、促进血液循环、兴奋大脑中枢;适量运动,能使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大脑及时得到补充和供给。坚持做头部按摩,也能消除大脑困倦。
春天来了,不少人每天都感觉睡不醒,做事情也没有精神,困乏无力,这是典型的春困表现。不少人困惑,春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关于,春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春天来了为什么总犯困?我来为您一一解答!
春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由于此时节湿气重,人体若阳气不足,易受湿邪侵犯,脾因湿困而致运化失职,出现易困嗜睡、精神难以集中、疲倦乏力、肠胃问题等,这在中医上被称为“湿困”或“春困”。春困会影响肝的疏泄,一旦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便容易令人情绪异常或低落。
春困怎么办六个方法帮你消除春困又提神
二、除了季节的转换,湿气加重容易令人“春困”之外,经常进食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或者少运动、缺乏休息,都容易使人的脾胃功能欠佳。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脾之运化功能未完备;老人、长期患病者等脾胃虚弱,亦较易有“春困”的症状。
三、其实,春困是人体应对季节转化而自然做出的调节反应,所以春季感到疲惫无力很正常,但若有严重的症状如嗜睡、经常疲倦乏力等,则需注意。
而很多情况下,如果春困太严重的话,则可能是抑郁症等情绪病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糖尿病或者是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同时,若身体肺脏功能虚弱的话,则也是会导致春困的。
春天来了为什么总犯困
1、血流循环不畅引起春困:春困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血流循环不畅,容易无精打采,如果脑血流量减少,就易造成脑细胞缺血缺氧,久之会引起困倦、乏力、嗜睡等症状。
2、不运动引起春困:不爱运动的人,肌肉虚弱,血液循环减慢,精神容易萎靡不振,时间长了就易出现春困、乏力的现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锻炼,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3、睡眠不足引起春困:春困也跟睡眠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晚上常常熬夜,睡眠不足就会导致白天出现困倦、想睡的现象,所以要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让自己精神充沛。
4、疾病原因引起春困:疾病导致的春困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如肝脏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会出现身体困倦乏力的症状,因此,一定要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去医院检查。
5、季节原因引起春困:人们受春季季节变化影响也会引起春困,因为在冬天,人体的热量没有很好的散发出去,保持恒定状态,春天来临时,暖气温的良性刺激使身体的温度之提高,此时人体的毛细血管会舒展开来,并且给大脑提供的氧气量就会减少,这样就容易犯困嗜睡。
春困背后的健康隐患 症状一:贪睡且皮肤发黄
危险征兆:肝可能出问题了。当肝出现问题时,身体会感觉疲劳无力,还伴随着皮肤发黄,皮肤粗糙、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等。
支招:清淡饮食,限酒。肝脏是一个需要“养”的重要器官,肝脏的工作非常辛苦,因此,我们要尽量减轻肝脏的负担。其中酒精对肝脏损害较大,因此对于有肝脏疾病的人酒是一定要戒的。长期进食过油的食物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因此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长期感觉疲劳、乏力、困倦,请及时就医,以免引起肝病。
症状二:贫血
疲乏、困倦是贫血最常见的症状,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症状都是因为贫血导致肌肉或神经系统缺氧所致。现代人虽然食物已经非常丰富,但由于吸收、烹饪等原因,铁及某些氨基酸的吸收仍然不够肌体需要,可能会导致贫血发生。
支招:补点铁。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到医院检查一个血常规或贫血四项就可以明确诊断。尽可能去除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病因治疗对纠正贫血的效果、速度及防止其复发均有重要意义。必要时给予铁剂治疗。
症状三:贪睡且反应迟钝
危险征兆:大脑严重缺氧。大脑是人体全身的支配中心,大脑的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5%。现在许多办公场所往往设在大楼里,空气不流通,容易导致大脑慢性缺氧。大脑长期缺氧除了引起困倦、乏力、嗜睡外,还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精神、神经症状,如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个性改变等,有时候看起来还有点“发呆,反应迟钝”。
支招:深呼吸。大脑缺氧要积极寻找引起缺氧的原因,积极改善工作环境,通气,积极参加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深呼吸等。如果身体有器质性病变则要积极治疗。
症状四:贪睡且鼾声如雷
危险征兆:睡眠性呼吸障碍。睡眠性呼吸障碍除了白天困倦、乏力、嗜睡外,夜晚观察会鼾声如雷,而且伴有呼吸间歇性停止。出现困倦、乏力的原因是睡眠中呼吸暂停引起的肌体缺氧,肌体缺氧会让身体所有的器官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频繁的呼吸暂停,使深睡眠不断被打断,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支招:换睡姿。如果习惯于仰卧位睡眠,那么改变姿势为侧卧,打鼾症状会缓解。如果还不能缓解症状,可求助于医生进行睡眠呼吸监测,明确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症状五:经期嗜睡
危险征兆:身体虚弱。中医学认为,经行嗜睡多由脾虚湿困、气血不足、或肾精亏损所致。由气血不足引起的经行嗜睡,多见于素体虚弱的妇女,表现为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作眩,心悸不安。
支招:加强锻炼,少吃油腻高脂肪食品。经行困倦嗜睡的妇女,平时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如慢跑、打球、打太极拳等,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锻炼方式,长期坚持。在饮食上要少吃甜腻与高脂肪的食品。
症状六:睡醒了也非常疲劳
危险征兆:心脏病的信号。疲劳、乏力是各种心脏病常有的症状。心脏病可以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即可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梢,令人产生疲劳感。疲劳可轻可重,轻的可不在意,重的可妨碍工作。但心脏病疲劳没有特殊性,它与其他疾病所导致的疲劳难以区分。另外,除了疲劳感还会有气短等症状。
支招:控制体重。心脏病重在预防,生活上控制体重,戒烟。合理饮食,建议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连以晴
所谓春困,容易出现易困嗜睡、精神难以集中、疲倦乏力,甚至会发生肠胃问题,春困是生病了吗?
走过全台雪、霰纷飞的寒冷冬季,春神徐徐吹着和暖春风,也吹醒了枝头上粉红、桃红鲜艳娇小的春樱。春天来了,太阳露脸了,鸟语花香、大地复苏,连冬眠的动物们也准备起身,动动窝了一整个冬季的懒骨头,那你呢?春神来了,你醒了吗?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暖花开的季节看似让人精神百倍,实际上却不然,许多人在春天来临之际竟会犯困,让人昏昏欲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是生病了吗?
春困不是病,是身体调节反应
台湾基层中医师协会名誉理事长陈潮宗表示,春困不是病,而是身体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生理现象,为了人体因应季节转换而自然发生的调节反应,因多在春天时节发生,所以才称为「春困」。
热涨冷缩的现象同样会发生在人体,寒冻的冬季会使得血管、皮脂腺等组织收缩,以维持体温的恒定;但到了春天,气温回暖,原本闭缩的毛细孔、汗腺、血管等一一舒张,大大促进了早先低迷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导致身体需要消耗许多氧气来因应身体的复苏,因此,大脑的供氧量减少了,就容易让人感到困倦、思睡,似乎怎么睡都睡不够,赖床的比率大幅增加。
常见的春困症状
陈潮宗指出,一般来说,春困比较常出现的症状,包括困倦、疲乏、精神难以集中、头昏欲睡等,人体阳气不足容易受到湿气侵袭,而春天的湿气比较旺盛,因此,可能发生疲倦的现象。若是脾虚体质的人,还会因为运化水液的功能较差而出现易困嗜睡、精神难以集中、疲倦乏力,甚至会发生肠胃问题,若影响到肝的疏泄,也有可能造成情绪低落或异常的症状。
临床上以喜欢进食生冷食物、饮料或嗜吃大鱼大肉、重口味的人为春困的好发族群,另外像是久坐不动、运动量少、缺乏休息的人,会降低脾胃功能运行能力;婴幼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的运化功能尚未完备;老年人、长期患病者脾胃虚弱,都是较容易出现春困症状的人。
严重疲倦感是疾病警讯
每个人应该都曾经有过睡不饱的经验,尤其是长假之后的上班日、上学日,要不赖床真的要有很大的毅力。大部分的人起床后,会来杯咖啡或是茶饮,吃份美味的早餐,可能就能够上紧发条,应付一整天繁忙的工作与课业;但如果你连日来都呈现精神不济、出现严重的疲倦感,即便睡了再久,都有犯困的感觉,这样的情形可能就不是春困,而是其他隐含疾病的警讯了,可能的疾病如下:
◆贫血:贫血会导致肌肉、血管、神经系统的含氧量不足,引发疲倦、昏沉、头昏、头痛、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脸色也会因缺乏血色而显得苍白。可借由检查眼睛下眼睑或下唇、下牙龈的色泽,若这些部位都显得苍白无血色,就可能是贫血。
饮食改善:建议多吃含铁量高的食物,如动物性来源可选择牛肉、猪肉、猪肝、蛤蛎、猪血、鸭血等,植物性来源则有地瓜叶、红苋菜、谷类麦片、红豆、花生等,含铁量高的深绿色蔬菜,也含有能制造红血球的叶酸,将蔬菜与肉类一起烹煮,可口美味之外,还能帮助铁质的吸收。增加维生素 C 的摄取,也能提升铁质吸收率。
药物治疗:医师会视患者的情况,给予适量口服或是肌肉、静脉注射的铁剂,以改善体内的铁含量。
◆甲状腺机能低下症:甲状腺是促进身体细胞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种荷尔蒙,由多种蛋白质所合成,由甲状腺分泌,若甲状腺异常或是分泌甲促素的脑下垂体有异,都会导致甲状腺分泌不足,引起甲状腺机能低下症。常见症状包括精神不济、嗜睡、反应缓慢、全身浮肿、体重增加、颈部甲状腺肿大、脸色蜡黄等。
饮食改善:必须限制含碘量高的食物,例如含碘盐、海带、紫菜等,以免导致脖子肿大;而十字花科蔬菜会抑制碘的使用,进一步降低甲状腺机能,因此,建议避免过量食用如花椰菜、高丽菜、莴苣、芥兰菜等食材。可以适量补充高蛋白食物,并减少饱和油脂的摄取。
药物治疗:补充甲状腺素为主要的治疗方式。
◆肝脏疾病:肝脏出现问题时,会导致面色蜡黄、身体容易疲劳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困倦等,肝脏是人体排毒、合成酵素等重要器官,生活与饮食对肝脏影响很大,必须有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才能好好养肝护肝。
饮食改善:饮酒过量可能会导致酒精性肝炎,所以,应该要限制酒精的摄取量;嗜吃油腻、厚味的人,有比较高的机率罹患脂肪肝,建议应采低脂饮食并管控体重。少吃重金属污染的食物,以减轻肝脏的工作量。
药物治疗:肝脏疾病常见的有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猛爆性肝炎、肝癌等,需视疾病状况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陈潮宗提醒,春困的嗜睡感通常较为轻微,若有严重疲倦感或疲劳症状加重,都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医师诊断及治疗,以免小病变大病,延误了就医时机。
拒绝春困从饮食着手
要预防春困来扰,陈潮宗建议从饮食着手,春季饮食应该以清淡、新鲜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最好选择当季的新鲜蔬果,并减少油腻、厚重的肥肉、油炸品,以利肠道的消化吸收。在饮食时,可适量食用葱、姜、蒜等辛温食物,以借由此类食物的祛湿、避秽浊等效用,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兴奋大脑中枢的作用。
一旦意识到自己最近总是精神不济、睡都睡不饱时,但又没有感冒或罹患流感,不妨可以试试利用食疗,来改善春困的烦恼。
◆薏仁山药粥
材料:薏仁 30 克、山药 30 克、去籽红枣 10 颗、砂糖少量。
作法:先将山药去皮切成细条状,再把薏仁、山药、红枣放入锅中,以 1000C.C. 的清水煮熟后,转小火焖煮 20 分钟至薏仁软烂,加入适当砂糖调味。
效用:山药甘平无毒、能入脾胃,强胃健脾;薏仁利水,与红枣同样能健脾益胃,薏仁山药粥有祛湿、强胃、健脾、促进运化之效,可改善因湿气蕴积所致的困乏无力。
◆黄耆红枣茶
材料:去籽红枣 5 颗、枸杞 10 克、黄耆 5 片。
作法:将材料放入锅中,以 1000C.C. 清水煮滚后,焖煮 10 分钟,去渣取汁饮用。
效用:红枣与枸杞可促进气血循环,黄耆则可增进免疫功能,黄耆红枣茶能补中益气、加速水液运化。
茶饮:茶叶利水,可多泡茶叶饮用,但要注意咖啡因摄取量,以免影响睡眠品质。
【本文摘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13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