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预防消化道肿瘤,每年应检查一次(做一次胃镜有多大伤害呢?)

佚名 2024-06-04 19:36:58

预防消化道肿瘤,每年应检查一次

近日,何先生在罗湖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考虑早癌,不除外浸润。罗湖人民医院余细球博士进一步为患者行nbi放大内镜与超声内镜检查,确定位于食管下段约0.5cm糜烂区局限于粘膜下层,提示食管早癌。

患者一家听说是癌症,一下慌了神,正值中年的何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家人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患者在余细球博士的建议下,接受了消化内镜微创治疗――胃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手术过程中无出血,术后1天患者就恢复饮食,5天后办理了出院。据悉,这也是罗湖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开展的第一例食管早癌esd。同时,专家也建议,预防消化道肿瘤,每年应接受一次消化道内镜检查。

据介绍,食管早癌以前都要进行外科手术,但外科手术需开胸、创伤大、恢复慢、花费多。而esd能实现病变的一次性剥离,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最大限度保持消化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完好,已被作为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首选方法,并且地位等同于外科手术及放化疗,已成为欧美及日本主流的消化道早期肿瘤治疗方法。

余细球说,由于食管壁薄,其周围有心脏大血管、纵膈、气管等组织,因此食管病灶esd风险高,消化道出血和穿孔发生可能性更大。国内仅有较少数三级医疗单位开展食管黏膜病变esd治疗工作。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食管黏膜病变尤其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食管鳞癌的诊治是食管癌防治的重点内容。余细球介绍,消化道癌症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癌症即使接受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且生活质量低,给家庭及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大部分消化道早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大大节约了医疗资源。

但目前我国早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余细球认为,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仅需要医务人员加强在此方面的学习、交流和研究,更需要百姓提高在此方面的认识。因此,建议消化道肿瘤高发区和消化道肿瘤家庭人群,年龄在40岁以上,均应接受消化内镜普查。如有肿瘤家族史、生活习惯不规律,或者出现上腹部疼痛、进食不适、吞咽困难、体重下降、便血等症状的人群应尽早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做一次胃镜有多大伤害呢?

胃镜已经是非常普通的一个检查了,而且随着检查的普及,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仪器的改进,现在的胃镜已经是比较容易耐受的一个检查。但任何检查都有风险,胃镜作为一个侵入性检查,当然也有其伤害,咱们一起走进胃镜好好看一看吧!

一、为什么要做胃镜?

做胃镜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疾病的根源,更客观和具体的了解消化道疾病的情况,进而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当然做胃镜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除了明确诊断以外,还可以指导治疗,并且进行除外检查性质以外的一些治疗。比如经胃镜的各种介入治疗,包括息肉切除,套扎等。当患者以无创性的检查不能明确诊断及治疗时,就需要进行胃镜检查及治疗。

二、做胃镜伤害大吗?

胃镜作为一个侵入性的操作,肯定是会有一定的伤害的,比如伤及口腔、咽腔、食道、胃、十二指肠等,导致黏膜损害、穿孔、出血等相关并发症。但大家必须清楚地知道,胃镜出现并发症以及造成损害的情况非常的少见,几乎很难见到。所以担心胃镜对自己造成伤害的,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胃镜的伤害是极少数的。

三、普通人需要做胃镜吗?

胃镜的检查,并不是只有病人才需要。为了预防消化道相关的肿瘤,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普通人,也是建议做胃镜检查进行体检,以便有效地及早发现消化道肿瘤的。一般来说,对于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有溃疡、有息肉、有反复发作消化道症状、高龄等患者,常规建议每一到两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胃镜是发现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健康查体推荐的检查项目,那么做胃镜要注意什么,有多大伤害呢?


其实,做胃镜对人体并没有多少伤害,只是做胃镜的过程多少会让人有点难受,毕竟粗如手指的胃镜要从口腔,经过咽部然后进入食管、胃,这种机械性刺激,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恶心感,不过做胃镜之前,都会让患者含服麻药,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不适感。

做胃镜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多久做一次胃镜合适?

其实胃镜对于人体是没有任何伤害的。但是胃镜属于一种侵入性的操作。因此,对于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在做胃镜以后,这段时间内会有一定的反应。这个时候患者可以不用担心,只要注意良好的饮食就可以了。

胃镜有没有危害

胃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也是指这种检查使用的器具。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它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

胃镜是无损伤的很安全的检查,对胃是肯定没有伤害的。胃镜下会根据情况取病理,但是也是比较安全的,可以修复的。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胃镜适应症,严重心脑肺功能疾病不宜胃镜检查。胃镜只是对胃部的一个检查项目,没有危害的!但做的时候是很不舒服的!医生建议做胃镜,证明应该不是普通的胃病!普通的胃病是不需要照胃镜的。

一般来说,胃镜是胃肠道疾病的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但是很多人会认为做胃镜对人体有伤害。其实这主要是由于做胃镜以后对于胃粘膜出现了一个刺激性。因此,在短暂的时间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但是患者可以不用担心,一段时间以后会自行缓解的。

多久做一次胃镜合适

对于本身没有器质性胃病的人,可以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胃镜,对于本身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经常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的,可以半年左右检查一次胃镜。

有发生胃穿孔、消化道大出血等疾病风险的,胃癌切除后的病人,可以三个月到半年检查一次胃镜。对于有胃息肉,做了切除手术的,术后可以一年复查一次,如果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应该缩短检查时间。具体胃镜多久检查一次,应该结合个人情况分析。

胃镜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

胃镜检查前注意事项:至少要空腹6小时以上,检查前的头一天要禁止抽烟,检查时患者应该尽量放松,松开领口及裤袋,取下假牙及眼镜。

胃镜检查后注意事项:检查完毕后病人坐起,并吐出唾液,由于检查时注入空气,病人会有腹胀或嗳气。因咽部麻醉作用未消失,检查后2小时内不能饮食,过后可先试吃流质食物,再逐渐过度到其它食物。

做了胃镜检查后的患者,检查后1-2日内,应进食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饮食,以免诱发创面出血。

什么情况下要做胃镜,做胃镜要多久时间

如果自身总是出现烧心、反酸等表现,突然吐血时需要去医院做胃镜的检查,确定造成这些表现的原因。如果被确诊为胃溃疡,需做胃镜检查确定疾病的情况和治疗的效果。

如果有胃癌的家族史,自身食欲突然减退时需做胃镜的检查,以免食欲减退是胃癌引起的。因为做胃镜检查时会使用麻醉药物,所以一般不会感觉到明显不适。

胃镜在临床上分为普通胃镜和无痛胃镜,如果选择普通胃镜,检查时间一般在5-10分钟左右;如果选择无痛胃镜,因为需要使用麻醉药物,时间可能需要20-30分钟左右。

在胃镜检查之前,患者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在检查的前一天尽量保持少渣和容易消化的饮食,晚上8点之后不要进食、12点之后不要喝水,第二天保持空腹状态去医院检查;如果患者选择的是无痛胃镜,需要在家人陪同下一起进行检查。

怎么预防食管癌你知道吗?

 1、积极降低食管癌的促发因素

  (1)改良饮水:饮水是致癌物亚硝胺及其前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应杜绝饮用旱井水、池塘水、河水、泉水,改浅井水为深井水,最好普及经过过滤或消毒的自来水,自来水源最好采用河水或深井水。家庭自备饮水净化器。

  (2)防霉去毒:①选优质粮种,防倒伏和虫蛀。②农作物收获时应不误农时,力争抢收、快打、快晒、快入仓。③加强粮仓管理,保持通风、干燥,粮食温度宜控制到13 以下,相对湿度在70%~75%。每逢雨季,玉米棒不能脱粒时,可挂在通风干燥处,雨过天晴后尽快晒干,如粮食被雨淋湿潮,可专业去湿。④如果粮食已经霉变或被霉菌毒素污染,可将霉变、破损、虫蛀的粮粒挑拣除去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药物去毒。⑤食品加工过程中注意防止霉变,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杜绝霉变食品上市。

  (3)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改掉嚼槟榔、烟叶的习惯,不吃酸菜、坚硬食品、刺激性食品、腌制、油炸、霉变食品,不吃剩饭剩菜,不吃不洁的食物如未经清洗的水果蔬菜,不用有毒塑料袋、纸张包装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奶制品。

  (4)改善营养结构: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微量元素各不相同,因此,食物种类要多样化,以平衡营养,纠正微量元素的缺乏。大蒜和猕猴桃可阻断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可以适当食用。

  (5)培养良好的进食方式与饮食习惯:细嚼慢咽,三餐定量定时,改变热饮热食、进食过快、蹲位进食等不良习惯,避免对食管粘膜长期不良的刺激。

  (6)戒烟限酒,禁止在公共场所抽烟。

  2、积极开展高危人群普查①对患有食管癌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的人群定期普查。②有家族史的易感人群、食管癌高发区的居民应注意,尽快改掉原来不良的饮食习惯,调整生活方式。年龄在30岁以上者,如有吞咽不适、胸骨后异常感觉,应及时就诊,定期检查。建议每2年进行一次上消化道造影。高危人群及具有高危因素者,我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3、积极治疗癌前疾病①食管炎症:与食管癌的发生成正相关。②食管上皮增生:重度食管增生的癌变率为26.6%~30.3%。食管上皮增生是正常食管癌变率的140倍。③食管溃疡:在食管炎症的基础上发生,与食管癌关系密切。④食管粘膜白斑:与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⑤食管瘢痕狭窄:溃疡、慢性炎症、化学灼伤等均可引起食管瘢痕狭窄。其癌变率比一般病例高。

食管癌的早期信号

  ①咽下哽噎感。②咽喉部干燥紧缩感。③食管内异物感。④食物或水通过缓慢停滞感。⑤咽下疼痛或胸骨后疼痛。⑥胸骨后闷胀不适感,或背沉、疼痛并向右胸放射。

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早期发现。警惕食管癌早期信号,及时到肿瘤专科医院检查,是食管癌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

如何早期发现消化道癌症

胃肠镜检查是发现消化道早癌的重要手段,但生活中还是有不少人谈“镜”色变,不愿意或惧怕做胃肠镜检查,导致错过了胃肠道肿瘤的最佳治疗期。
关于胃肠镜检查,目前存在哪些误区?常规胃肠镜和麻醉胃肠镜如何选择?手术前后有哪些禁忌?胃肠镜报告怎么看?今天为大家一一解析。
七成以上
选择胃肠镜检查同时做
没有症状不做胃肠镜,这是不少人的观念误区之一。
无症状是消化道早癌的一大特点,一旦出现明显的临床反应再做检查,肿瘤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对此,医生建议,40 岁后应定期做胃镜检查,45 岁后定期做肠镜检查。
检查结果无异常,并且没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3~5 年后复查;
检查结果显示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需要每年复查;
发现良性息肉并摘除的患者,第二年复查结果无异常,可以 2~3 年后再进行胃肠镜检查。
直径小于 2 厘米的早期胃肠道肿瘤,在检查过程中操作医生评估后一般可以通过内镜手术直接摘除,实现根治治疗。
胃镜和肠镜检查是否应该同时做?
若患者只是出现上消化道症状,例如上腹疼痛、反酸、烧心、打嗝等,可以选择做胃镜检查;若长期有下腹疼痛、腹泻、便秘、便血等下消化道症状,可以进行肠镜检查。如果同时出现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症状,可以考虑合并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是否同时做,医生一般会尊重患者意愿。临床上,超过 70% 的患者会选择合并胃肠镜检查。
百岁老人
也可做麻醉检查
做胃肠镜检查该不该麻醉?打了麻药后会有副作用吗?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可能十分纠结。但其实,“麻醉胃肠镜会让人变笨”完全是一个误解,麻药 24 小时后就会在人体中完全代谢,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年龄也不是麻醉胃肠镜的障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内镜中心曾给一位 109 岁的老人实施过麻醉胃肠镜检查。实施麻醉前,医生会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系统评估,只要条件允许,就能实施麻醉胃肠镜检查。
普通的胃肠镜舒适度低,但简单快捷、经济实惠,总体用时短,并且由于不受麻醉禁忌的限制,大部分人都能做。麻醉胃肠镜除了无痛外,有损伤小、利于医生术间观察、完成度高等优点。
术前准备不到位
会对结果有影响
一些人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做完检查,却被告知胃肠镜白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术前准备不到位。
1
胃肠镜检查前准备
胃肠镜检查需要提前禁食,清理肠胃。老年人消化道功能相对较弱,建议检查前 3 天起,进食半流质食物,如面条、粥、水蒸蛋等,不要进食笋、番薯、芹菜等含纤维较高的食物。检查前一晚 7 时后不要进食,肠镜检查前遵医嘱服用导泻剂。
若是选择麻醉胃肠镜检查,术前准备更为细致。建议老年人在预约麻醉胃肠镜检查前,到专科医生处做健康评估。服用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需停药 7 天,至于自身情况是否允许停药,也需要专科医生判断。
2
胃肠镜检查后注意
胃肠镜检查后如无特别异常则可以进食,开始以流食、软食为主,如未出现不适,可恢复正常饮食。如果患者进行了病理活检,检查后两小时才能饮少量温水,如未出现不适,3 天内可以进食半流质食物,忌食生、硬、辣、烫食物,以利于创面愈合。
选择麻醉胃肠镜须有家人陪同。术后 1 小时内,可能会感觉头晕、乏力。检查后,当天不要驾驶汽车、电动车,以防发生意外。全麻胃肠镜后一般 2 小时可进食,过早进食有误吸等风险。
建议带上两份报告
向医生咨询
检查结束当天,患者会先拿到一份胃镜检查报告,一般 5 个工作日后可以拿到一份病理报告。
1.胃镜的检查报告主要分为图片、检查所见、检查结论三部分。患者最关心的检查结论,是医生根据胃镜下所见给出的诊断结果。常见诊断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如果是胃癌也能及时发现。
2.病理报告分为非肿瘤性病理报告和肿瘤性病理报告。
以胃镜病理报告为例:
非肿瘤性的胃镜病理报告主要内容有:送检部位、炎症性质及程度、是否有活动性、是否有肠化、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若送检部位出现糜烂、不典型增生、淋巴滤泡、固有层平滑肌增生等症状,也会在报告中体现。
肿瘤性的胃镜病理报告主要有上皮内瘤变、癌或其他恶性病变。如果报告中直接显示为癌,就需要临床及时正确处理。至于癌具体的分级和分期,一般需要等手术切除后,再次通过病理检查,明确癌组织浸润的深度、分化的程度、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胃肠镜的病理报告常被忽略,检查后,建议携带两份报告向专科医生咨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13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