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这种疾病治疗起来比较麻烦,目前还没有特别具有针对性的药物,因此一旦患者出现高血压,基本上就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并且加强日常的护理,将血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但是要注意的是,患者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出现血压异常的情况,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持血压的平衡,患者要注意下面3段血压升高的时间段,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调节血压。
一、秋冬季节
首先,在秋冬季节,特别是换季的时候,由于气温的降低,患者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量会有所增加,从而促进血管的收缩,使得血压迅速升高。对此,患者要特别警惕,注意保暖。
二、早上6点-10点
一般来说,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由于心跳速度比较缓慢,因此血压是比较低的,但是等到早上6点-10点的时候,体内的交感神经会逐渐开始兴奋起来,进而使得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与此同时,由于前一晚睡觉的时候会流失大量水分,因此血液会变得比较黏稠,从而导致患者很容易出现高血压的问题。
三、下午4点-6点
通常情况下,由于下午4点-6点的运动量比较大,患者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会有所加快;
因此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也会不断升高,进而对醛固酮系统造成刺激,提高机体对于钠元素的吸收,使得体内的钠含量不断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的问题。
因此患者在平时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上述这3个时间段,加强对自身的护理,严格控制血压的含量。下面具体介绍下4种主要的控制方式。
一、饮食调节
首先,患者要加强饮食调节,注意食物的搭配,多吃一些具备降压效果的蔬菜以及水果,比如芹菜、茄子、海带以及苹果等,尽量少吃高脂肪、高盐以及高糖类的食物,特别是高盐类食品,患者每天的盐分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5g。
二、戒烟戒酒
据了解,烟草当中的尼古丁会对中枢神经以及交感神经造成刺激,因此机体会不断分泌出肾上腺素,进而导致儿茶酚胺的含量升高,使得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严重的话还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
与此同时,酒精的摄入会对体内的正常代谢造成影响,使得动脉不断收缩,进而加重病情。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血压,患者要及时戒烟戒酒。
三、适当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地减轻多余的体重,增强血液的循环,提高血流的速度,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因此患者在平时的时候要坚持进行运动,尽量选择一些比较温和的项目,比如慢跑以及瑜伽等。
四、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如果患者平时有熬夜的习惯,那么很容易就会使得体内的血管处在压迫的状态,并且身体的抵抗能力也会有所下降,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因此,患者在平时的时候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至少保证8小时以上的充足睡眠。
以上就是关于高血压的一些介绍以及调节方法。
总的来说,患者在平时的时候要定时对血压进行监测,并且要注意血压容易升高的几个时间段,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除了上述这几种方式以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按摩以及中药泡脚的方式来降低血压。
与此同时,患者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免出现愤怒、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的情绪。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而且湿气大,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容易让人们的情绪变得波动,增加了患上脑卒中以及心肌梗死的风险,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必须要控制好血压,做好生活中的保健。
生活3禁忌
不能做剧烈运动:血压没有得到控制前早晨起来后不能做剧烈运动,不然会加快心跳,从而让血压波动过大,反而会诱发心脑血管风险。高血压患者可以坚持适度的运动,但是要避开血压高峰期以及过于炎热的时间段,不妨把运动的时间安排在傍晚六到七点左右,尽量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散步或打太极拳等。
不能冲冷水澡:炎热的夏季会让人们大汗淋漓,冲一下冷水澡确实非常舒适而且能降温,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种危险的事情,突然受到冷水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升高了血压,让血管出现血栓,增加了患上脑卒中以及心肌梗死的几率。夏季洗澡时水温控制在40℃左右即可,切不可贪凉。
起床不能过猛过急:早晨醒来之后会激活身体交感神经,此时是血压升高的高峰时间段,起床过猛过急的话不能让身体得到适应,增加了心脏负担,从而诱发不必要的意外。早晨睁开眼后可以先伸伸懒腰或者动一动手指脚趾,然后再慢慢的起床。
饮食2不吃
不能吃高盐饮食:众所周知高盐饮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在夏季出汗比较多,确实该补充适量盐分来提供身体机能所需要的。但是每天吃盐量不能超过6克,如果身体伴有水肿或者持续性高血压的话每天食盐量控制在3克,同时也要警惕,生活中的隐形盐比如酱油、膨化食品等。
不能吃过于油腻的食物:避免吃高脂肪以及高糖分的食物,没有被消耗的糖分会转化成脂肪在身体所堆积,升高了血清中的甘油三酯,增加了血液粘稠度,不利于改善舒张压。饮食方面尽量以低脂低糖为主。另外也不能贪凉,如果大量吃半生不熟或者冷饮的话会对胃肠道和血管带来刺激,从而升高了血压,增加了心脑血管的风险。
在冬季/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或有高危因素的人,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预防措施主要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运动可以改善血压水平。非高血压人群以及血压稳定控制在目标水平的患者,每周应至少锻炼5天,包括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或游泳中任一项,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度有氧运动和75分钟的强化运动。高危患者运动前需要经过专业评估。
注意减压或避免压力。制定管理压力的策略,可以帮助控制血压。
戒烟。吸烟会升高血压,戒烟可降低患高血压、心脏病
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健康饮食。应避免大量摄入酒精、药物以及高盐、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饮食。
通常,晨 起后的6-10点就是第一个血压高峰期 ,正常人即便是在这一阶段血压有波动,也在临床正常的范围之内。
但是,高血压患者却不相同,此时血压可能会有明显升高。对于已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来说,猛然血压升高,很可能会造成心脑血管病的突发。
要知道,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血压全面稳定,从而降低各种并发症出现的几率。而晨起之后,就是控制血压的关键期。
如果想要血压全面稳定、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出现的几率,患者不单单要按照医生建议服用各种药物,做好以下三点也很有必要:
1、不要猛然起床
通常情况下,在进入深夜时,就是心跳速度最慢、血压最低的阶段。而在清醒之后,中枢系统开始作用、心跳逐渐恢复正常,血压也会开始升高。
如果在 睡醒后立刻起床活动 , 心脏泵血负担不仅会加重、容易让大脑陷入缺血氧状态,甚至是会造成血压突然性的升高、心脑血管病发作。
因此,临床不建议高血压患者起床立刻活动,而是先躺在床上活动手脚、缓慢坐起歇5-10分钟之后,再开始起床活动;
2、来一杯温开水
夜间看似自己是进入了睡眠状态,但实际上全身各个器官仍然在发挥工作,特别是肾脏会不断过滤血液、拦截血液中的水分、生成尿液,同时,人 在夜间呼吸、出汗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水分。
因此,在起床之后, 身体就处于极度缺水的状态,血粘稠度相对较高一些 。所以,临床建议高血压患者, 晨起后应当先补充200ml左右的温水,这既能够唤醒沉睡的肠胃,让它们开始工作,同时也能起到稀释血液的效果 ,对稳定血压有帮助;
3、避免剧烈运动
不得不说,高血压患者的确是需要进行 体育 锻炼,无论是在哪一个年龄段确诊高血压,都应当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 体育 锻炼项目。通过 体育 锻炼,既能够提高心肺活动力,也能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效果。
但是, 锻炼并不等于剧烈运动,更不是晨起后立刻开始运动 。还是那句话,晨起本身就是血压高峰期,剧烈运动的结果,就是增加心脏的泵血负担,血液流向四肢,大脑供血明显不足,容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
因此 ,高血压患者应当避开血压高峰期运动,尽量选择舒缓的有氧运动。
除了以上三件事以外,高血压患者在晨起还有诸多注意事项,比如不能用力大便、不能暴怒、不能吃大量油腻和高热量食物等等。
血压在一天24小时内会随着昼夜变化而变化,称为“血压的昼夜节律”。
正常血压节律:两峰一谷。
两峰:指白天有两个时间段有血压高峰,分别是早上8:00~10:00,以及下午4:00~6:00,早上血压峰值高于下午血压峰值。
一谷:血压达到一天中最低值,晚上凌晨零点到3点。
这种血压变化规律,称为勺型血压。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依然是呈勺型血压特点,上午和血下午出现血压高峰,夜间血压处于低水平。
在血压高峰中,清晨血压的意义最大。
清晨高血压患者死亡事件的高峰。
高血患者清晨血压没控制好,长期血压高对心脑肾血管等会带来损害。
1.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增加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几率。
2.血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脑中风的危险度增加22%。
3.损害肾脏的肾小球滤过功能,使尿微量白蛋白漏出增多。
24小时进行动态需要监测,白天平均需要超过135 /85毫米汞柱才算高血压。而夜晚睡眠状态下,平均血压超过120 /70毫米汞柱,可认为是高血压状态。
控制好清晨的高血压,成为降压治疗的目标。清晨血压控制在小于135 /85毫米汞柱以下,意味着可以更好的控制24小时血压。
如何降低清晨高血压?
1.选用长效降压药
为了确保清晨血液中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选择24小时长效的降压药物。比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缬沙坦等。
2.缓慢起床
起床动作过快速度过急,肌肉收缩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建议醒来再躺上床,躺两分钟,坐了两分钟,然后再站起来,起床后不要过于剧烈活动。
3.晨起适量喝水
经过一夜体内水分蒸发,血液变粘稠,容易形成血栓,起床后喝一大杯温开水,快速稀释血液,减少心肌梗死、中风的概率。
4.避免晨练
高血压的患者,清晨做剧烈运动很危险,6:00~10:00之间避免剧烈运动,一定要晨练,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下来才运动。
哪些时候应该要测量血压?
1.作息紊乱。
熬夜睡眠不好,夜间血压会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血压升高。有些人作息不规律,连续熬夜,就应该及时多测量血压。
2.吸烟饮酒后。
大量吸烟,喝浓咖啡、浓茶、喝酒会引起血压升高。尼古丁、茶、咖啡、酒精会兴奋交感神经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3.情绪波动时
精神紧张,压力大,会分泌儿茶酚胺等物质,引起血管收缩啊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如在极度焦虑悲、精神不佳的状态下,可以引起血压升高。
4.气温突然变化
到天气寒冷的时候会引起血压突然升高。夏天出汗多、饮水多、天气炎热,血管舒张会引起血压下降。
5.疾病发作时。
排便排尿困难、存在疼痛、急性心衰、心梗、大量呕吐、腹泻、失血等,会引起血压突然变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14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