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8日讯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转录因子FOXA1在表观遗传重编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布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尚永丰(Yongfeng Shang)院士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尚永丰院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及性激素相关妇科肿瘤分子机理的研究。曾在世界上首次建立哺乳动物细胞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为研究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其在Cell、Nature、Science、Molecular Cell、Nature Reviews Cancer等国际主流杂志发表了大量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2016年7月,尚永丰院士领导北京大学医学部、天津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SIRT7是一种组蛋白去琥珀酰化酶(desuccinylase),其在功能上与染色质压缩和基因组稳定有关联。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北大尚永丰院士Nature子刊发布表观遗传新成果 )。
叉头框家族蛋白(Forkhead box proteins)是一类在进化上保守,拥有一个长度为110个氨基酸的保守DNA结合结构域的蛋白,因为它的结构与翼状螺旋域或叉头框类似,所以把这种转录因子称作为翼螺旋蛋白或叉头框。
FOXA1属于Fox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又名HNF-3α。研究报道,转录因子FOXA1在人体许多组织如肺、乳腺、肝、食管、膀胱、胰腺和前列腺等部位的组织中可检测到其表达,可以和一百多个基因的启动子相结合,共同调节细胞信号以及细胞周期,在许多肿瘤发生中均有FOXA1的参与。2012年英国癌症研究所剑桥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上公布一项研究结果,发现一些乳腺癌对标准激素治疗产生耐受的原因或许是一种称为雌激素的受体“工作路线”发生了改变,在FOXA1蛋白质的作用下,雌激素受体与DNA链条上的基因相互结合的位置不再遵循常规(乳腺癌耐药,或是FOXA1在作怪)。同年,康奈尔大学维尔医学院、哈佛-麻省理工的博德研究所和达那-法伯癌症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出FOXA1基因突变存在于大约4%的患者肿瘤中(Nature子刊:前列腺癌的新致病基因 )。
FOXA1与真核生物转录有密切关系,它能够与紧密的染色质相结合,改变其结构,募集其他转录因子起始基因转录,从而对下游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因此,FOXA1被授予“先锋因子”的称号。然而,目前尚未充分认识FOXA1实现这些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的确切机制。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FOXA1结合了DNA修复复合物,是人类细胞中DNA聚合酶β (POLB)基因组寻靶的必要条件。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组证实了FOXA1 DNA修复复合物以一种谱系特异性方式在功能上与DNA去甲基化相关联。耗尽FOXA1可导致大部分FOXA1结合区域重建甲基化,一些最稳定高度甲基化的区域显示最大程度地丧失POLB,以活化的启动子和增强子为代表。与之相一致,FOXA1过表达以一种POLB依赖性方式让它的结合位点主动去甲基化。最后,研究人员证实FOXA1相关的DNA去甲基化与雌激素受体基因组寻靶和雌激素响应紧密关联。
这些结果将FOXA1相关的DNA去甲基化与FOXA1的转录先锋作用联系到了一起。
作为一名天医的学生,我一直都为我们学校的杰出校友感到自豪,一下只是一部分的杰出校友,还有许许多多的校友我没有提及。
首先是朱宪彝老校长。他是中国临床内分泌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当代钙磷代谢知识之父”。是天津医科大学的创始人。老校长于84年因心脏病突发而辞世。但他生前早已立好了四献遗嘱:捐献遗产,捐献藏书,捐献遗体,捐献住宅。朱老校长一直都是我们天医人的骄傲,也是天医新生踏上医学道路的领路人。
然后是郝希山。郝希山院士在肿瘤治疗方面功勋卓著,首创“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治疗胃癌,被认为是国际外科消化道重建领域的巨大突破。哪怕在国际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啊。
王鹏志。擅长胃肠和肝胆胰疾病的诊治和腹腔脏器移植。他是天津市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天津医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国务院特贴专家。。。头衔也是一长串。发表论文12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6部,主编1部。
颜华。现任天津医科大学的校长,是眼科方面的专家,发表论文100余篇,SCI 14篇。颜校长不仅学术方面是大牛,而且人特别好,我们发在校长信箱的建议颜校长基本都会采纳。这是天医之福啊。
还有一位不是医学界的人,当初我第一次得知我还不敢相信我居然有这样的校友。她就是傅园慧!你敢信吗?这位洪荒少女竟然是天医的!图我就不放了,反正基本上每个人都知道她的样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22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清华大学Cell子刊发布重要免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