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发烧惊厥的原因有哪些
(一)感染性惊厥(热性惊厥)
1.颅内疾病 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细菌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静脉窦血栓形成。霉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弓形虫病。
2.颅外疾病 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重症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败血症为原发病),破伤风等。
(二)非感染性惊厥(无热惊厥)
1.颅内疾病 颅脑损伤如产伤、脑外伤、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血管畸形、头大(小)畸形、脑性瘫痪及神经皮肤综合征。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囊肿。癫痫综合征如大发作、婴儿痉挛症。脑退行性病变如脱髓鞘性脑病、脑黄斑变性。
2.颅外疾病 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维生素B1或B6缺乏症等。遗传代谢性病如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肝豆状核变性、粘多糖病。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脑病、尿毒症、心律紊乱、严重贫血、食物或药物及农药中毒等
小儿惊厥俗称抽风,是小儿最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表现全身或局部的肌肉发生自己不能控制的收缩,同时可有意识障碍。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是感染了细菌、病毒所致如上感,肺炎、百日咳、伤寒、痢疾等。这些疾病除可使小儿中毒而发生惊厥外,还因为其发高烧而引起惊厥,称热惊厥。这种惊厥多在发烧时发生,时间较短,惊厥停止人便清醒,且在一次发烧中很少发生两次以上惊厥。热退惊厥便停止。但可反复发作,一发烧便产生惊厥。这种惊厥多发生在六岁以内小儿。另外,颅内感染如大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内寄生虫病等,除发烧可引起惊厥外,因其病变发生脑内,大脑的有关部位受到刺激也可引起惊厥,有一些不发烧的疾病,如破伤风,癫痫,脑外伤,脑肿癌,低血钙,低血糖,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佝偻病等,也会引起惊厥。
二、宝宝发烧惊厥会带来哪些危害
1、这是新生儿惊厥最常见的类型,这种新生儿惊厥的危害表现为新生儿发生凝视、斜视、眨眼运动、吸吮、咀嚼样口-颊-舌运动、单一肢体震颤、固定或四肢踩踏板或划船样运动、以及呼吸暂停发作等等。
2、肌阵挛型新生儿惊厥的危害以单个或多个肢体同步,对称性急速屈曲痉挛为特征,上肢比下肢明显。表明有弥漫性脑损害。
3、强直型新生儿惊厥的危害为新生儿全身或四肢强直性痉挛。若提示病情严重,则有脑器质性病变,需与去大脑强直和角弓反张鉴别。去大脑强直表现为四肢和躯干伸直,丽上肢内旋、瞳孔散大、两眼球向下移动,常为脑衰竭的终末体征。角弓反张表现为背部持续后弓,见于胆红素脑病、破伤风及某些氨基酸代谢紊乱。
4、局限阵挛型新生儿惊厥的危害以同侧单或双肢体局限性阵挛性抽动为特征,但无定位意义,多不伴意识丧失。多见于早产儿。
5、多灶性阵挛型新生儿惊厥的危害以多个肢体振幅小、频率每秒一到三次为特征,可由新生儿一侧肢体转到另一侧肢体,多伴有新生儿意识丧失。这种新生儿惊厥常见于颅内疾病或某些代谢异常等等。
三、宝宝发烧惊厥如何护理
尤其是年龄过小的婴幼儿,如果出现发烧的症状就一定要及时退烧。因为小孩发烧高热是很容易出现惊厥现象的。
呼吸通畅:立即帮宝宝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除枕头,让宝宝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及时清除宝宝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宝宝灌药,否则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控制惊厥:用手指捏、按压宝宝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宝宝,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进行体温: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用热水袋装凉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宝宝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
四、宝宝发烧惊厥的治疗方法
高热惊厥是小儿科的急诊,常见于婴幼儿,属于中医的“急惊风”范畴。惊厥的症状有很多种表现,时间有长有短,在中医看来,小儿高热惊厥多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极生风所致。因此,中医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在小儿高热惊厥发作之时,可采用中医针刺方法缓解症状。常用的穴位有人中穴、涌泉穴等穴位,可以尽快控制抽搐症状,之后可应用针灸进行退热治疗。针刺退热一般常用的穴位有风池、大椎、曲池、合谷等,这些穴位一般采用直刺手法。如果发热较高,可取十宣、耳尖、耳背静脉处放血,方法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4~5滴即可,这种方法退热还比较迅速。然后再行中药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通常热势较高,患儿表现为四肢抽搐,两目直视。这种症状大约持续3-5分钟后能够缓解,抽搐缓解后,患儿发热仍很高,这时如不积极退热,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惊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应采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方法。中药可选用羚羊角、生石膏、钩藤、菊花、生地、桑叶、寒水石、黄芩、郁金等。也可以选用牛黄镇惊丸、救急散、小儿牛黄散等中成药。还可以用羚羊角粉冲服。
待小儿高热惊厥症状缓解后,患儿病情逐渐平稳,此时应根据患儿疾病的主要证候特点,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应侧重清热解毒。如果是某种传染病导致的惊厥,中药应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药应加用平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生牡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等,这样可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
高烧惊厥关键就是指六岁之内的小孩因为感染亚急性感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处在一种过多激动的情况,婴儿丘脑发育不全,没法承受这类明显的激动刺激性。这时,便会造成高烧惊厥。产生高烧惊厥时通常没有征兆。
?在高烧惊厥期内,小孩很有可能会出现以下反映:人体越来越肌肉僵硬或瘫倒,发生脸部肌肉和四肢的强直性,处在潜意识情况或没法了解周边环境,与此同时伴随婴儿目光上翻或是神智不清等主要表现,身体抽搐,发生阵挛的抽搐,呼吸不畅 临时性急救措施:更改姿势,患儿高烧惊厥时,最先将患儿放置,使患儿维持俯卧位姿态。
消除脏东西,因为患儿发烫惊厥,晕厥以前会发生恶心想吐、反胃的病症,因而应将患儿鼻孔、口腔内部中的脏东西或排泄物清除。确保吸气,使患儿下颚略微拉高,快速将患儿的领口解除,维持周边气体的商品流通,防止患儿发生呼吸不畅。防止咬伤,患儿惊厥抽动时,因为左右磨牙齿很有可能造成患儿咬伤口角等状况的产生,这时让患儿咬到木筷,或是压舌板,可防止咬伤。
?如发生下列状况请立即就诊:患儿是第一次惊厥发病,惊厥不断五分钟之上且没有终止征兆,猜疑癫痫病是由另一种比较严重病症造成的,例如心肌炎,患儿发生呼吸不畅,猜疑患儿有脱干的征兆和病症,与此同时,父母需维持镇静,记牢发热的温度、延迟时间、疹子、反胃及其上厕所状况,并尽早住院就医。
?在大部分状况下,小孩的高温是由感染造成的。普遍的事例是麻疹、流行性感冒、耳内感染或扁桃体发炎。因此 日常生活要留意日常保洁,避开病原体、断开传播途径,防止这种感染病症的产生。
宝宝发烧抽搐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遇到,也叫惊厥,一般是由于高烧、癫痫、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引起。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持续时间的婴儿抽搐可以在1至3分钟内得到缓解。但也有持续时间较长的,所以要掌握和了解相关方法,减少宝宝抽搐带来的危害。看到发烧抽搐的宝宝,一定要尽量保持冷静,在拨打120的同时照顾好孩子,在救护车到来之前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轻孩子的不适感。将孩子仰卧,头偏向一侧,孩子会抽搐下巴,有的会有口腔分泌物,甚至呕吐,头偏向一侧,以免吸入窒息。家长可以给孩子的衣领稍微放松,让其保持呼吸,同时按压合谷、中脘等穴位。
保暖和降温,另外,如果孩子发烧时没有明显的寒颤,就不必保暖,适当的曝晒也可以增加散热。如果温度升高,有寒颤的孩子可以适当保暖。家长也可以做一些物理降温,如洗澡或头部降温。避免咬伤舌头,另外,孩子牙关紧闭的时候,很容易咬到舌头。这个时候,如果能把勺子的背面和压舌板插入孩子的嘴里,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如果孩子的牙齿闭得很紧,就不能强行采取这种措施,否则容易造成损伤。不喂药,孩子抽搐时,严禁喂药,容易被吸入体内。宝宝抽搐一般发生在家里,需注意抽搐的时间长短。如果第一次抽搐,抽搐超过10分钟或连续抽搐,神志不清不能恢复,应立即送医。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小孩发烧抽搐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需要即时治疗,同时要做好降温工作,减少高烧对小孩身体的伤害,那么小孩发烧抽搐怎么办?小孩发烧抽搐怎么治?小孩发烧抽搐的解决方法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解决方法吧。
1、保护孩子身体
小孩发烧抽搐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不要大声呼喊或用力摇晃、拍打孩子,而应立刻让小孩仰卧平躺,轻轻扶住孩子的身体,确保不会碰到任何尖锐、锋利或坚硬的物体。如孩子头向后仰、四肢挺直、发硬时,千万不要用力弯曲孩子四肢,以免造成关节损伤。
2、解开衣扣
抽搐发作时,尽快将患儿平卧在通风凉爽处,同时将孩子的领口解开,免得颈部被勒太紧而影响呼吸道畅通。有条件的可给患儿吸氧。
3、保持呼吸道通畅
家长可将孩子头部歪向一侧,因为抽搐时经常发生呕吐及口腔粘液分泌物增多,头歪向一侧就可避免将呕吐物及分泌物吸到气管里,引起呼吸不畅。如口腔有分泌物,应及时清除干净。
4、避免舌咬伤
抽搐时小孩常常发生无意识的舌咬伤,家长可用清洁纱布包裹小木板或筷子,置于孩子的口腔中。当然,如果抽搐时小孩牙关咬得很紧,就不要强行往口中放入筷子,以免造成局部损伤。
5、按压人中穴
小孩发烧抽搐时,家长可用拇指压按人中(鼻子下中间位置),以开窍醒神,直至抽搐缓解,但指甲不可太尖,也不可太用力,以免刺破孩子皮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6、物理方式降温
小孩抽搐停止后,可用物理降温,帮助孩子退烧。用冰凉毛巾或冰块敷在大血管处(如患儿前额、腋下、颈部、肘窝、腹股沟处),加速散热降温;或用30%~50%酒精或白酒擦拭患儿前额、颈部、后背及四肢皮肤降温,达到预防抽搐的目的。
7、及时就医
小孩发烧抽搐要及时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治。尤其是一次高热抽搐超过15分钟,更应送医院吸氧和治疗,以防止或减少脑细胞的损伤。一般抽搐1周以后可做脑电图检查,如脑电图不正常,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控制,防止再发生高热抽搐。
8、注意事项
1、小儿抽搐时,禁止喂药和喂水,以免呛入气道引起窒息。
2、小儿抽搐时,禁止强行按压制止,以免引起小儿损伤或骨折。
3、有过高热惊厥病史的孩子,要及早预防高热,一旦发生高热时,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及时送往医院,尤其是两岁以下小儿更应注意,以免对大脑造成损伤。
4、即使抽搐很快停止,也不能忽视,应送往医院,请医生做全面检查,明确诊断。
9、预防小孩发烧的方法
(1)保证必需营养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比成年人高,只有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才能保证其体格与智能发育正常,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合理膳食不仅要重视膳食结构,做到主、副食搭配、粗、细粮搭配,荤、蔬菜搭配,还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择食,尽量少吃零食,尤其是含糖的零食、泠饮。虽然糖果可以增加孩子的乐趣,提供部分热能,但过多的进食可以抑制食欲,不利于儿童健康。
(2)重视体格锻炼
体格锻炼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保持健康。体格锻炼的方式因儿童年龄而异,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利用空气、日光和水进行,也可以通过游戏、体育运动进行。小儿自出生后就应该衣着适宜,不必过暖。居室间温度适宜,冬季室温也不必过高,经常形容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培养小儿能逐渐生活在较冷的环境之中,户外活动即可以呼汲新鲜空气,以可以使皮肤接受日光中的紫外线的照射,增加维生素D的体内合成,有利于骨骼生长,防止佝偻病的发生。小儿夏季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应保持在2小时以上。冬季亦应安排一定时间户外活动。
(3)注意环境卫生
在气候多变的季节,家长应加强对小儿的护理,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由于活泼好动,容易出汗,衣服不要穿的太多,更不能按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的标准,而应适时、适温调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34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