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以至于许多女性乳房稍有不适就怀疑自己得了乳腺癌。
在医院门诊就诊的女性中,主诉最多的是乳腺疼痛、乳腺肿块或乳头溢液,这涵盖了女性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这些异常情况到底是不是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应该如何应对?相信是所有女性都关心的问题。
乳腺疼痛多数是良性疾病引起的
女性乳房受体内多种内分泌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以及生化物质的影响,在一生各个年龄段对乳腺的发育、成熟、退化等一系列生理过程和病理过程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乳房也成了疾病的多发器官。
乳腺疼痛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症状,可以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乳腺疼痛,有些是周期性的乳痛,如月经期前1-2周开始乳房胀痛,来月经后乳痛缓解或消失,这种情况是受体内的性激素规律性波动的结果,这种乳腺疼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正常的,或者是生理性的。还有些呈持续性的乳痛,也称为非周期性的乳痛,不论月经前期还是月经期后乳痛持续或波动性的,不缓解,应引起重视。
多数乳腺疼痛是良性疾病引起的,由乳腺癌本身引起的乳痛占极少数。多数乳痛程度可以忍受,少数难以忍受,会影响到工作、生活。在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今天,很多有乳腺疼痛的妇女都会十分紧张,恐惧乳腺癌发生。但是,事实上,乳腺疼痛绝大多数与乳腺癌没有关系,而且在很多时候妇女所感觉到的乳房不适其实未必是乳腺自身的疾病所造成的。当然乳腺疼痛也并非无临床意义,因为在极少数情况下,有乳腺癌患者可以表现乳痛的情况。因此,建议有乳痛的女性需要定期在专科医院由专科医师进行乳房检查、乳腺超声或乳腺钼钯照相等检查,以除外乳腺癌。
年轻女性更要留意乳腺肿块
乳房肿块,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是健康人,面对乳房肿块的第一反应不外乎“是不是乳腺癌”?因为在乳房肿块的处理中最重要的是鉴别肿块是否为乳腺癌,是否存在同时合并早期乳腺癌的可能。乳房肿块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是乳腺癌?这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年龄、月经状况、生育情况、病史特点和肿块特征等。这些因素都有一定的价值,但又都不是绝对的,应综合分析考虑。了解了这些因素后往往还要有选择性地进行一些其他检查,进一步判断肿块的性质,一旦怀疑乳腺癌就要继续进行检查,明确结果,以免漏诊,尤其要注意肿块生长的时间长短,生长的速度快慢,肿块大小、质地,伴随疼痛与否。如果体检发现乳房肿块质地坚硬、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活动度差以及皮肤粘连等情况都是提示有乳腺癌的可能。
一般来讲,年轻女性患乳腺癌可能症状表现不典型,不容易早期发现,进展快,预后差,建议年轻女性更要强调仔细检查。乳房肿块的处理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减少漏诊。因此有任何可疑乳腺癌的乳房肿块都要先行影像学检查,如b 超、钼钯照相、mri等,确诊需要进行乳腺肿块穿刺或活检。
乳头溢液多数是生理性的
乳头溢液,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恐慌。对待乳头溢液的关键问题是排除由乳腺癌引起的溢液。事实上,多数是生理性的,少数为良性疾病引起的,而与乳腺癌有关的溢液则极为少见。生理性的溢液,并非疾病所致。往往表现为双侧乳房的多个乳孔,溢液可以呈乳白色、淡黄色,偶有血性的。病理性的溢液常为单侧乳房、单个乳孔,溢液为血性、浆液血性、棕褐色等,多数是由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导管扩张症等良性疾病引起。
乳腺癌引起的溢液多为血性的或为无色、稀薄、水样溢液。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注意溢液的位置、性状,进行溢液细胞学检查,同时配合超声、乳管镜、钼靶照相、核磁共振等检查确定诊断。
总之,与乳腺疾病有关的症状有很多,核心问题是不能漏掉乳腺癌,需要正确对待,及时检查,及早治疗。女性应定期到专科医院,由专科医生进行乳腺体检。
乳腺肿块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患者是以该症状前来就诊的。随着肿瘤知识的普及,防癌普查的开展,这一比例或许还会增加。若乳腺出现肿块,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了解。 (1)部位: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2)数目: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第二个原发癌肿的机会将增多。 (3)大小:早期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较小,有时与小叶增生或一些良性病变不易区分。但即使很小的肿块有时也会累及乳腺悬韧带,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凹陷或乳头回缩等症状,较易早期发现。以往因医疗保健水平较差,来就诊时,肿块往往较大。现今,随着乳腺自我检查的普及和普查工作的开展,临床上早期乳腺癌有所增多。 (4)形态和边界:乳腺癌绝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但需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症状越不明显,而且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润较轻,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不易区别。 (5)硬度:乳腺癌肿块质地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头状癌。少数肿块周围,有较多脂肪组织包裹触诊时有柔韧感。 (6)活动度:肿块较小时,活动度较大,但这种活动是肿块与其周围组织一起活动,纤维腺瘤活动度不同。若肿瘤侵犯胸大肌筋膜,则活动度减弱;肿瘤进一部累及胸大肌,则活动消失。让患 乳腺癌细胞
者双手叉腰挺胸使胸肌收缩,可见两侧乳腺明显不对称。晚期乳腺癌可侵及胸壁,则完全固定,肿瘤周围淋巴结受侵,皮肤水肿可以呈橘皮状,称“桔皮症”,肿瘤周围皮下出现结节称“卫星结节”。 在乳腺良性肿瘤中,表现为乳腺肿块的也不少见,其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纤维腺瘤。该病以年轻女性多见,40岁以上发病率低。肿瘤常为实性、质韧、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触摸有滑动感,一般无皮肤粘连,亦不引起乳头回缩。导管内乳头状瘤,肿块常很小,不易扪及。稍大者可在乳晕周围扪及小结节,临床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乳腺小叶增生很少形成清晰的肿块,而以局部乳腺组织增厚为主,质地较韧,无包膜感,在月经来潮前常有胀痛。 有些仅表现为乳腺局部腺体增厚并无明显肿块,无清楚边界,大多数被诊断为“乳腺增生”。但仔细检查增厚区较局限,同时伴有少许皮肤粘连时应引起注意,可以作乳房摄片。
乳腺癌排查六法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医师一直呼吁:早发现、早治疗,早起患者十年生存率在90%以上。 乳腺检查有下列检查程序:乳房B超检查和乳房钼靶X光检查——若有无法辨别的肿块或脓肿——细胞学穿刺检查。 第一种:每月自检 每个女人要在每个月月经结束后的第五天做自我检查。方法是手涂肥皂,用中指和食指的指腹以敲击方式顺时针搜索这个乳房,以及腋窝与锁骨窝。 提示:不少病患早期的乳腺癌根本摸不出来,所以不能完全依赖自我检查,上医院定期检查更为重要!高加索人种(欧美人种)的乳房脂肪比例较大,钼靶实验的检查负荷率较高;蒙古人种(东亚人种)乳房脂肪比例较小,腺体密集,B超+CDFI筛查为首选方式。 第二种:医生触诊 专科医生是很有经验的,以触诊的方式判断有无肿块也更为精确。这种简单的触摸可以筛选出相当一部分的患者。 第三种:红外乳腺扫描检查 红外乳腺扫描一种用于检查妇女乳腺疾病的最绿色、无任何副作用且有效的方法。乳腺诊断仪是根据不同的组织对红外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原理,采用红外光透照扫描乳腺组织,通过专用红外CCD摄像机摄取图象,经计算机处理,将乳腺组织的各种病变显示在屏幕上,不同的组织变化呈现出各种影像,根据图像的不同灰度,血管的变化与灰度的关系,诊断出各类乳腺疾病。在临床上为医生诊断各类乳腺疾病提供准确依据,特别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是公认的最有效手段。 第四种:B超检查 当医师怀疑乳腺有肿块,得做B超检查,能用来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现常规联用CDFI,根据血流信号提示肿块的良恶分型。 提示:它对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肿块识别能力较差,可能会漏诊较小的肿块。 第五种:钼靶x线检查 这是目前初步判断乳腺癌最准确的方法,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检查出一些触诊难以发现的细小肿瘤萌芽,但费用比B超检查高。如前所如,钼靶X线检查更适用于欧美人种及其他乳房体积较大的女性。 提示:建议女性在40岁以后,或有高危因素(如乳腺癌家族史、乳腺原位癌等)的女性,每年定期做钼靶检查。 第六种:细胞学穿刺检查 对于这项检查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张磷介绍,钼靶X线检查时,乳房中的肿块或囊肿可能与增生腺体相重叠而显示不清;还有些其他类似乳腺癌的病变如囊肿、纤维腺瘤等,在乳腺钼靶片上表现非常相似难以鉴别。得进行诊断性穿刺来明确病变性质。 方法是可以在直视下准确的进行细针穿刺(肌肉注射用的7号针头),这种检查方法对良恶性肿瘤的定性鉴别率可达90%以上。 提示:适用于B超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后,发现问题进行确诊。有人担心穿刺是否会导致肿瘤转移,目前尚无病例报道。考虑到细胞学穿刺的种种缺陷(无法观察组织间架结构,检查符合率低,对操作人员经验要求高,潜在“针道种植”风险等)当前一些大的专科医院多采用切除活检备改良根治术&保乳根治术的方式
临床诊断
病史询问:肿块常是乳腺癌病人首发症状,须问明出现的时间、部位、大小、生长快慢,是否疼痛,乳头糜烂、溢液的时间、性质,腋窝有无肿块。
检查方法
一:乳腺钼靶摄片 乳腺钼靶摄片是一种无创伤的方法。采用Siemens-ElemaAB 型乳腺X 线机,操作简便易行,其乳腺平片图像清晰,层次丰富,信息量大,对普查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早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红外乳腺扫描 红外乳腺扫描一种用于检查妇女乳腺疾病的最绿色、无任何副作用且有效的方法。采用恒康伟业KJ-1002型乳腺诊断仪,让红外光透照扫描乳腺组织,通过专用红外CCD摄像机摄取图象,经计算机处理,将乳腺组织的各种病变显示在屏幕上,不同的组织变化呈现出各种影像,根据图像的不同灰度,血管的变化与灰度的关系,诊断出各类乳腺疾病。在临床上为医生诊断各类乳腺疾病提供准确依据,特别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是公认的最有效手段。三:活组织病理检查方法 肿块切除:将乳房中肿块或可疑组织的整个切除,进行病理检查。 切取活检:从肿块或可疑组织中切取部分组织进行检查。 细针穿刺:用一根很细的针从肿块、可疑组织或积液中抽取一些组织、细胞检查。其他,如乳头溢液者可做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糜烂部刮片或印片细胞学检查。 四: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测定 乳房肿瘤切除后,测定肿瘤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水平,如果受体水平较高,说明该肿瘤对内分泌治疗如三苯氧胺等较敏感、有效。 五:超声显像 超声显像属无损伤性,一般B超作为乳腺增生检查的首先检查方式,简单、准确,可反复使用。 六: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 乳腺导管内视镜可直视下观察到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导管上皮及导管腔内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观察到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并对病变导管准确定位给手术治疗提供了极大帮助。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伴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尤其在钼靶X线检查未见钙化灶的导管内癌患者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等。
自我检查
1.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皮肤是否有溃烂或凹陷,乳头是否有分泌物等。2、将双手举起,观察乳房是否有凹陷。并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乳房的形状。 3.除了自转和公转法之外,也可以采用水平的方向,从乳房的外侧向内进行抚摸检查。 4.用拇指、小指之外的三根手指头,大范围地抚摸乳房。可以将乳房视为太阳,手指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式活动。 5.将右手放下,左手伸入腋下,看看是否摸得到淋巴结。抓住乳头,检查是否有分泌物。 视诊: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做双侧乳房视诊:双臂下垂,观察两边乳房的弧形轮廓有无改变,是否在同一高度,乳房 乳头,乳晕皮肤有无脱皮或糜烂,乳头是否提高或回缩,然后双手叉腰 身体做左右旋转状继续观察以上变化。 触诊:取立位或仰卧位,左手放在头后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手指要并拢,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系统检查有无肿块,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不要用指尖压或是挤捏,检查完乳房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是否有带血的分泌物,通过检查,如果发现肿块或其他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病理切片 查体: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的转移,而后检查乳房。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检查应先查健侧,后查患侧。视诊:注意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否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橘皮样水肿等。触诊:检查时五指并拢用手指掌面及手掌前半部分平放于乳房上触摸,查左侧时用右手,右侧用左手,不要抓捏,触摸顺序是逆时针由内上开始依次内下、外下、外上、乳晕区,以免遗漏。压迫乳晕,有否溢液排出及性质。检查锁骨上、下、腋窝淋巴结。 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像检查可清晰了解乳腺组织形态、边界、有无肿物、大小、形态、性质(囊性或实性)等情况,为肿瘤良恶性鉴别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超声检查对30岁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超声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 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快,血管增多,肿块表面温度增高,即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所以近年来渐少应用。 CT检查:可用于不能触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检查方法有:癌胚抗原(CEA),铁蛋白,单克隆抗体等。 活体组织检查: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①针吸活检:其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可代替部分组织冰冻切片,阳性率较高在80%~90%之间,且可用于防癌普查。若临床诊断恶性而细胞学报告良性或可疑癌时,需选择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②切取活检:由于该方法易促使癌瘤扩散,一般不主张用此法。只在晚期癌时,为确定病理类型时可考虑应用。③切除活检:疑为恶性肿块时切除肿块及周围一定范围的组织即为切除活检,一般要求从肿瘤边缘至少1厘米左右尽可能完整切除。
乳腺肿瘤极为常见,它有良性与恶性之分。良性肿瘤以乳腺纤维腺瘤和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为多。恶性乳腺肿瘤中又以乳腺癌为多,约占整个乳腺肿瘤的80%,因此,对乳腺癌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有人认为,25岁以下很少有乳腺癌,大都发生在40~60岁,3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49岁为发病高峰,乳腺癌以女性为最高,男性仅占13%左右。所以说,防治乳腺癌对保护中年女性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虽属恶性肿瘤,但是,乳腺癌位于体表突出部分,肿块易于发现,同时乳腺癌的发展较为缓慢。有些学者认为,从乳腺中出现癌细胞到临床发现癌要平均长达8年的时间,因而,早期发现乳腺癌较其他癌症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施以乳腺癌根治术,5年治愈率可达60%以上,因此,乳腺癌完全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但是,大多数乳腺癌病人就医时已发展到中晚期了,失去了根治的机会,所以,对乳腺癌的早期表现应有一定的警惕性。
有些学者认为,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也可能是癌前期病变,如慢性乳腺病,乳头状瘤,乳头经久不愈的脱屑、角化及后天性的乳头内陷,青春期及怀孕期的乳房异常肥大,出血性乳房等。这些疾病应进行必要的治疗。
乳腺癌的家族遗传已在统计学中得到证实,凡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应有高度的警惕,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乳房是很多女性展现自信的重要部位,无论什么年龄的女性都需要重视乳房的健康。有很多人会在发现乳房摸上去有异常、肿块时开始慌了手脚,以为自己得了什么重病,自己吓自己。那么到底乳房有硬块的原因有哪些呢?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保护乳房呢?
1、摸到硬块就是乳癌吗
因素1、乳房生理肿块
生理性肿块特征为月事来前几天,会有肿胀不适感,有时感觉疼痛,触摸时会有块状的样子。不过,上述症状在月事完后大多会自行缓解,乳房块状也随之软化掉。事实上,生理性肿块是乳腺组织对体内女性荷尔蒙变化所产生的自然生理现象,不需过度担忧。
因素2、乳房纤维腺瘤
乳房纤维腺瘤是30岁以下年轻女性常见疾病,因乳腺体乳管上皮细胞及乳小叶内间质组织纤维增生而形成数公分(常见1至3公分)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瘤,摸起来平滑、柔软、界限清楚,有时会有轻微压痛。由于乳房纤维腺瘤形成原因不明,因此没有特别方法可以预防,即使透过饮食控制也无法避免产生,更没有相关药物可让它消失。
治疗上,若在临床检验后,确认为良性组织,则建议门诊定期追踪即可,不建议手术切除。若一时冲动割除肿瘤,下次在复诊时可能又发现新生长肿瘤,或者发现更多颗小纤维腺瘤,徒增刀疤伤痕。除非肿瘤持续增大,或形成巨大纤维腺瘤(大于5公分),或影响美观时,才建议考虑切除肿瘤。
因素3、乳房纤维囊肿变化
“乳房纤维囊肿变化”为乳房产生纤维化及囊肿变化,并非代表某种特定乳房疾病,而是代表包含多种乳房病理组织学形态或临床上症状、理学触诊的总称。
主要好发于35岁至停经期左右年龄群,根据文献记载有高达80%成年女性都有此一变化,特别是_大多数停经前妇女,在月经_期时乳房多少会有此症状产生。
至于发生原因,目前推论与女性荷尔蒙量,也就是卵巢分泌过多动情激素及黄体素的不足有关。
临床症状表现上多以乳房疼痛、肿块为表现;疼痛可能局部或广泛的范围。常见两侧性发生,尤其以乳房外上方更明显,亦可只发生单侧。一般在月经来前3、4天或1周时症状最显著,而随月经后症状缓解。
不过,即使有纤维囊肿情况发生,在步入停经期后,症状大多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还是提醒,有“乳房纤维囊肿变化”的朋友,日常饮食应避免大量的咖啡因摄取(如咖啡、浓茶),以免增加乳房纤维囊肿程度;统计上也发现每天咖啡因摄取量高于500毫克者易患有乳房纤维囊肿变化发生,不可不慎!
因素4、乳腺炎
乳腺炎主要是因输乳管阻塞而未处理,使细菌侵入乳房组织发生感染所致。一般在妇女_后2到5天内乳汁排出不顺畅或不完全(譬如,延迟喂奶或未依宝宝的需求喂奶)下,导致奶水滞留乳房,形成肿胀所致。
处理方式上,建议哺乳妈咪,即使感到疼痛,也应尽可能将乳汁排出,以避免其继续堆积、阻塞输乳管。若真无法忍受,则应迅速寻求专业医师协助、加以治疗。
因素5、乳房水瘤
乳房囊肿又称“乳房水瘤”,常见于35到50岁的女性,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而充满液体、可移动的囊肿。形成原因与乳房荷尔蒙的产生与吸收失调,导致乳腺管扩张,或阻塞产生水泡有关。约有9成以上水瘤均属良性,并会于女性停经期后逐渐缓解或消失。
上述是小编介绍的五种情况下,乳房会有硬块,遇事莫慌张。正确的对待硬块,需要时及时配合治疗。那么女性应该如何保护乳房呢?
2、女人如何保护乳房
保持愉快心情:摆脱糟糕的情绪,是对乳房最及时的保护。北京天坛医院外科乳腺科主任医师王丕琳表示,长期紧张、低落的情绪会导致乳房疼痛、包块及乳腺增生等良性疾病。
如果患者本身性格内向,不会排解压力,则可能造成恶性后果。荷兰研究发现,乳腺癌与抑郁情绪之间有明显联系。
不乱吃减肥药:乱吃减肥药让身体出现内分泌失调。医学上通常认为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催乳素升高会导致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所以,贪女减肥要得当,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才是正道。
拒绝或控制酒精摄入量:饮酒对于女性来说,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饮酒妇女患乳癌的危险性较很少饮酒者高,每日饮酒1杯或l杯以上者,乳癌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增高45%以上,这种危险性在绝经前妇女中最为显着。
目前认为,酒精可刺激脑垂体前叶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与乳癌发生有关。因此,女性尤其是绝经前后的女性,应戒酒和少饮酒。
选择合适的内衣:全罩杯是将乳房全面包围住,可以改善胸部外扩或松弛的情况,适合胸部丰满或较松弛的女性。1/2罩杯可以撑起乳房的下半部分,垂直的内衣带可以提高胸线。
使胸部呈半球形,较为适合于胸部下垂的女性。侧杯可以使胸部向中间集中,使胸部更加丰满,适合外扩型或扁平胸部的女性。
和谐性生活:和谐的性生活首先能调节内分泌,刺激孕激素分泌,增加对乳腺的保护力度和修复力度。当然,同房也会刺激雌激素分泌,不过在孕激素的监督下,雌激素只能乖乖丰胸,没有机会使乳腺增生。
另外,性高潮刺激还能加速血液循环,避免乳房因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增生。
不要趴着睡:经常趴着睡觉可能导致乳房畸形和下垂,女性的最佳睡姿是侧卧,可以在乳房下面垫个小枕头。
养成站立好习惯:养成良好的站、坐姿含胸对乳房的损害最大,因为它压迫了胸部组织的生长,侵占了它的生存空间,容易导致乳房下垂。任何时刻都要保持端正的坐姿与站姿,一定要挺胸抬头。
避免使用利尿剂:利尿剂的确有助于排放体内的液体,也能减轻乳房的肿胀。但过度使用利尿剂会导致钾的流失,破坏电解质的平衡,影响葡萄糖的形成,这些都对乳房健康很不利。
尽量避免晚育:美国癌症研究院专家还提醒,尽量避免晚育。过晚婚育会使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几率。还有证据显示,母乳喂养会降低乳腺癌的患病几率。
经常按摩:经常按摩通过按摩可以舒缓乳房的紧绷感,从而使乳房更加丰满,并且有效避免肌肤松弛。
双手手掌交互托住乳房下方,轻轻上提,再托着乳房外侧往内推,可避免乳房下垂和外扩。按摩时先涂抹些橄榄油或天然的润肤乳液,能使按摩更顺滑,同时能保养乳房皮肤。
总结:上文小编介绍女性乳房的一些保护方法以及几种乳房硬块的分析。不要慌了阵脚,不是所有硬块都是癌症。大家还需多掌握相关的知识为好!
3、正确保养乳房的技巧
一、皮肤组织
光滑细致有弹性的皮肤是美丽乳房的必需条件。
外在保养:清洁、滋润调理,要记得定期帮胸部去角质!
内在调理:补充皮肤所需的特殊营养品,ex:薏苡仁、维他命C、E、钙、硒等。
二、乳腺组织
乳腺活化→乳房丰满;乳腺不活化→乳房太小。
乳腺组织虽受先天遗传因子影响,但仍可藉由后天的努力,活化乳腺。
外在保养:以美胸霜美胸精油按摩,活络乳县腺刺激胸大肌。按摩方向:由下往上,由外往内。
内在调理:补充可活化乳腺的营养品,ex:蜂王乳、鱼油、高蛋白奶。
三、脂肪组织
乳房内脂肪过多→下垂,脂肪少→乳房太小。
外在保养:按摩使乳房结实,每日于沐浴时使用冷热水交替冲乳房及胸大肌。
内在调理:补充适当均衡的营养,ex:卵磷脂、当归、卵巢激素。
四、胸肌
乳房须依赖胸肌支撑,才能挺立于胸部。
外在保养:多运动以增加肌力(扩胸运动)。
内在调理:补充适当均衡的营养,ex:钙、维他命C、D、蛋白质。
五、胸罩
胸罩太大→无法适度支撑乳房、增加胸肌负担。
胸罩太小→压迫乳房,使乳房变形。
记得买内衣一定要试穿,大小适中的内衣对美胸是非常重要的!
选对好的内衣,不但可以预防乳房因地心引力下垂,还可以塑型!
六、仪态
不良的姿势会严重破坏乳房和身体的整体美。
外在保养:注意美姿美仪训练。
内在调理:补充均衡的营养和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3047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