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小儿厌食要怎么办呢

佚名 2023-06-07 03:41:12

小儿厌食要怎么办呢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有小孩子不好好吃饭,让妈妈们很苦恼。面对着丰盛营养的食物,他就是不愿意吃,这是为什么呢?很多父母为了能让孩子好好吃饭,真是绞尽脑汁。孩子们不好好吃饭,其实是一种疾病,叫做厌食症。妈妈们别着急,看看这篇文章,或许对你有帮助。

1、厌食症有哪些原因

小孩子的胃肠道功能比较弱,如果经常吃零食,就会降低食欲。小孩子身体缺少某些微量元素,比如缺锌。小孩子甲状腺功能低下会表现出厌食,小孩子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和D,或者服用了某些抗生素药物,这也会表现出厌食。家长宠爱小孩子,不注意小孩子的饭量以及其它的饮食习惯,就会造成小孩子习惯性厌食。夏天让小孩子吃冰的吃多了,会影响小孩子的食欲。

2、中药怎么调理厌食

中医认为小儿厌食可以分为脾胃气虚型,其表现为不思进食,精神欠佳,可以用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山楂,苍术煎水服用。脾胃阴虚型临床表现:食少饮多,大便干燥,口舌干燥,方药沙参,石斛,玉竹,乌梅,白芍,甘草,麦芽煎水服用。脾胃功能不佳的可以用苍术,干山楂,陈皮,薏苡仁煮粥吃。

3、小儿厌食怎么预防

矫正厌食不要单纯的依靠药物,必须纠正孩子的饮食习惯,教导他们不挑食,按时吃饭。家长们不要给孩子吃太多零食,做菜的时候保证荤素搭配。

厌食症宝宝该怎么办

  平时亲友聚会时,常会听到他们诉苦:我家宝宝总是不想吃饭,甚至看到食物或奶粉就摇头噘嘴,不肯吃,如果强喂就又哭又吵犯恶心,严重时还会呕吐。眼看宝宝日渐消瘦,真心疼啊!进餐时间一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加上爸爸妈妈,全家总动员,又哄又喂,忙得不亦乐乎!可宝宝就是不领情。怎么办啊?

  这也是来我们门诊最常见的病症——小儿厌食症。

   宝宝不想吃饭,原因多种多样:

  ●全身性疾病影响——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消化道疾病都会使宝宝食欲下降而厌食。

  ●药物影响——如抗菌素、磺胺类,及维生素A或D过量均会影响胃口,导致厌食。

  ●微量元素锌的缺乏,及某些内分泌素不足也会出现厌食。

  ●气候变化影响一一如夏天气温高、湿度大,使人体消化液及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食欲也随之下降。

  ●神经性厌食一一

  ◎较多见的是宝宝离开亲人、家庭环境变化,或进托儿所幼儿园时,对新环境不适应,情绪低落,没有食欲,不肯进食。

  ◎家长过分关注宝宝的进食,宝宝不想吃饭时就训斥恐吓, 强迫喂食, 引起宝宝反感, 哭闹, 更抗拒进食;也有些爸妈望子成龙,宝宝整天忙于学习,没有玩耍的时间和自由,宝宝厌学, 情绪低落,食欲减退。

  ◎顽固性神经性厌食。婴幼儿期较少见, 通常发生在个别年长女孩身上, 常因刻意减肥, 或情志抑压,郁郁寡欢, 而致长期厌食。

  ●喂养不当, 饮食失节一一这是现代社会小儿厌食最突出最多见的病因。

   婴儿期(0~1岁):

  ◎人工喂养不定时、不定量,或喂得过频过多;不按比例配制奶液,奶液冲配得过浓;不根据宝宝的实际,一味按照说明书的.配方奶量强喂,甚至趁宝宝睡着时迷迷糊糊中灌喂下去。

  小宝宝消化吸收的功能尚弱,喂奶过多导致乳食积滞于胃肠道,出现口臭、肚膨气胀、哭吵、汗多或大便不调(大便黏稠臭秽、或干结不畅、或便秘)等症状。爸妈却不明原由,仍按时强喂,宝宝肚胀更严重,只是不断哭吵,最后拒饮奶粉,甚至吐奶。

  ◎很多家长认为奶粉配方佳、营养高,当宝宝到6月龄时,未及时添加米面、菜泥、鱼肉等辅食,也不减少奶量,这些宝宝往往到1周岁时仍拒吃米面、菜肉类食物。

  宝宝偏食挑食,导致营养不均衡。日久后体重不增,消瘦,导致贫血、佝偻病。

   幼儿期(1~3岁):

  ◎因之前的喂养不当,有些宝宝虽已长出牙齿,却不肯咀嚼,嗜饮奶粉、酸奶,并喜喝各种饮料、冷饮、鸡鸽浓汤、糖果、零食及油炸食品。

  ◎家长过分精细喂养,一味挑选价高质优、营养成分高的奶制品, 还不定时地喂一些高蛋白高糖食品, 如巧克力、奶酪等,

  高糖、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超量供给,宝宝难以消化、分解、合成、吸收,导致饮食内积,日久化热,出现口臭腹胀,心情烦躁不宁,变得对正常饭菜没有胃口,不想吃。

  正常儿童每隔3~4小时胃内容物要排空,,血糖下降,就会产生食欲。如果进食不定时,饭前吃零食、冷饮或水果, 胃内充满食物, 血糖就不下降, 也就不会有饥饿感,会不想进食。

  随着育儿知识的普及,很多妈妈们已经认识到科学育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每个父母都应给予孩子正确的关爱,做好家长这人生中重要的工作!/P>

  宝宝长期厌食,后果堪忧

  厌食日久,宝宝摄食量少,体重身高增长缓慢,形体日见消瘦,脸上的皮肤没有光泽,继发贫血、营养不良及佝偻病(鸡胸、肋骨外翻丶夜烦哭吵、盗汗淋多)等。同时因气血不足,抗病力降低,宝宝很容易感冒发热,引发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体检发现:长期厌食宝宝中体重身高低于同龄健康宝宝1个标淮差以上的竟占80﹪左右, 兼有贫血的患儿占36.2﹪, 头发微量元素检测﹙包括宏量元素钙﹚, 缺锌占48﹪, 缺钙占72﹪, 缺锰占32﹪。

   诊断小儿厌食症4标准:

  1.食欲减退,不思进食,或厌恶进食;

  2.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的1/3左右;

  3.厌食病程超过2个月;

  4.体检没有发现消化道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不妨试试针刺“四缝穴”

  “四缝穴”位于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掌面第一与第二关节横纹中央露白处。点刺“四缝穴”可清热除烦、通畅百脉,调和脏腑,多用于治疗奶痨、疳证等疾病。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理想。

  医生会用75%酒精棉球常规局部消毒患儿掌面手括后,以一次性采血针点刺“四缝穴”,深约1.5毫米,挤出清液或黏液,直至见血,再以干棉球拭干,压迫止血即完成一次。每周针刺1~2次,3~6次为一个疗程。小儿厌食病程越长,症情越重,挤出液体越多越稠,反之则液体少而清。

   给厌食宝宝的食疗方

  1.红枣9只去核,橘皮5克,粳米50克,共置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稀粥。早晨空腹进食,连服1周。有健脾养血,消食行气功效。适用于病后不思饮食、面黄少华、神疲无力的宝宝。

  2.焦黄锅巴50克,谷芽30克,麦芽30克,加清水适量煮30分钟,取汁加少量食盐或蜂蜜调味饮用。具有健脾消食化积的功效。适用于伤食积滞、舌苔薄腻、纳呆厌食的宝宝。

  3.金橘500克,切片,与500克白糖混匀,装瓶蜜蜂2周(现售的糖金橘亦可)。每次取25克,开水泡饮,连用1周。具有健脾消食、生津理气功效。适用于脾虚、胃痛、嗳气胸闷、口渴不思进食的厌食宝宝。

  4.胡萝卜250克,洗净水煎,加入适量红糖,取汁代茶饮壅。具有健脾消食、行气生津功效。适用食积于内、口臭胸闷、形瘦乏力的厌食宝宝。

  5.鲜酸梅150克洗净,温开水泡软去核,加白糖50克,同捣成浆,冲入雪梨汁100毫升,加凉开水500毫升。每次饮15~30毫升,每日4次。具有生津解渴安蛔,促进消化作用。适合胃酸不足、舌红少苔、口渴、面有虫斑的厌食宝宝。

  随着育儿知识的普及,很多妈妈们已经认识到科学育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每个父母都应给予孩子正确的关爱,做好家长这人生中重要的工作!

小孩厌食症怎么治疗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在儿童间的常见疾病,孩子如果长期厌食,必定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那么,怎样防范小儿厌食症于未然呢?就是要知道导致小儿厌食症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预防手段。

小儿厌食症原因

1.小儿有某些胃肠道疾病

如患儿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以及睡眠不足等各种原因的腹泻及慢性便秘等都可能会引起小儿厌食症,应具体排查找到原疾病。

2.药物的副作用

某些药物会引起小儿消化道发生变态反应,引起患儿恶心、呕吐、厌食等。常见的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氨茶碱等药物。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也表现有厌食,一些抗癌药物更容易引起厌食。

3.零食过多

宝宝经常以巧克力、奶油蛋糕、高级饼干等作为零食,孩子血液中血糖含量过高没有饥饿感,就餐时就没有胃口。餐间若饥饿时,却会以点心、糖果充饥,当然会不想吃正餐,形成恶性循环。时间一长必然会引起胃肠节律性蠕动的紊乱。

4.缺锌及内分泌素不足

也是引起厌食的一大原因。如缺锌常表现有厌食,某些内分泌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也可表现厌食。

5.活动量不足

受现代社会单元住宅或高层住宅及父母工作忙等的影响,孩子的户外活动少,与其他小伙伴的交往少,因而使孩子的消耗少,自然就不容易产生饥饿感。

6.全身性疾病

小儿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病、胶原病、贫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均可引起小儿厌食症。此外,小儿如果有肝功能不全、高血压、酸中毒、尿毒症以及心功能不全、消化道淤血等疾病也会引起小儿厌食症。

7.不能适时添加辅食

母乳食品含水量太多,孩子越来越大时,能量会变得不足,因此必须及时添加辅食,才能增加营养,同时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固体饮食,促进乳儿生长发育。

一般生后3-4个月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以稀糊状、稠糊状、酱状慢慢过渡到半固体、固体。

8.家长的饮食偏嗜影响孩子

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受到家长的暗示,对某些食物出现异常的偏嗜,家长不爱吃的东西就不从给孩子吃,像胡萝卜、粗粮等等,孩子慢慢对这些食品产生了厌恶,造成营养的不均衡,长期造成营养不良,其直接后果就是厌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535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