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感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感冒类型,一般流行感冒主要都是由一些病毒导致的,所以可以说流行性的感冒是比较容易传染的,所以我们一般会比较注意预防。那么,一般流行性的感冒属于哪一类的传染疾病呢?秋季又该怎么预防感冒呢?
1、流行特点
流行感冒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的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流行3—4周后会自然停止(世界性大流行通常有2—3个流行波),发病率高,除部分人禽流感外,病死率不高,多发于青少年,通常恢复快,不留后遗症。但流感于每次流行后,在人群中总要造成不同程度的超额死亡,死者多为年迈休衰,年幼体弱或合并有慢性疾病的患者。
2、传染病源
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其次是隐可爱染者。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自潜伏期末即可传染,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体温正常后很少带毒,排毒时间可长达病后7天。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涎、痰液中,并随咳嗽、喷嚏排出体外。由于部分免疫,有些入感染后可不发病,成为隐可爱染者,其排毒时间短(迄今尚未让实有长期带毒者),排毒量不大,是次要传染源。
此外动物如猪、马、狗、禽类答,亦可能为重要贮存宿土和中间宿土。猪可能是人流感病毒的一个贮存宿主,也可能成为人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重组的场所。
3、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隐可爱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或喷嚏等方式散播至空气中,并保持30min,易感者吸入后即能感染。通过污染食物或玩具的接触,也可起传作用。
4、易感人群
人类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与年龄、性别、职业等都无关。感染病获对向型病毒的免疫力,但维持时间短,仅8—12月,不超过2年。各型及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月中型流感病毒变异多。故人类常反复患流感,且易引起流行。
5、季节流传
流行可爱冒一般多发于冬季。在北半球温带地区,每年活动高峰在1—2月份;南半球温带地区每年活动高峰在5—9月份;热带地区多发于雨季。我国北方每年流感活动高峰一般均发生在当年11月底至次年的2月底,而南方除冬季活动高峰外,还有一个活动高峰(5—8月份)。然而,流感人流行可发生在任何季节。
6、秋季预防
1.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带病毒的唾液可飞溅到约1米远,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1米之外。如果是在电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人的眼睛和鼻子是最容易被传染的。
2.勤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因此,经常洗手的人能远离感冒。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
3.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久留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容易滋生感冒病毒。办公室是易传染感冒的地方,如果避不开这些地方,可以用淡盐水使鼻子经常保持湿润。
4.多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身体中带走,防止脱水症(脱水症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5.有氧运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等,可极大增强人体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6.厨具常消毒厨房里的海绵和抹布里藏有大量病菌。如果家中有病人,要常用消毒液擦洗他们触摸的东西(如水龙头、门把手、冰箱拉手等)。
7.服用维C和维E适量口服维生素C,能减轻感冒症状。维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广泛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
8.睡眠充足美国研究者曾进行过一项试验,让志愿者只睡后半夜,第二天,他们的免疫力下降了30%。接着,又让他们睡足8小时,结果发现,他们的免疫力完全恢复了。
9.按时接种流感疫苗
10.鼻部保健约有50%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由于鼻咽部是最初感染的部位,因此,鼻部按摩能有效预防感冒。
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约20~30次,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和鼻翼。另外,每天坚持用冷水洗鼻子,不仅可以清除污垢和病菌,还能增强鼻孔及整个上呼吸道对寒冷的适应性。
(1)传染性? 流行性 健康人吸入了含流感病毒的飞沫;健康人吸入了含流感病毒的空气;健康人接触了含流感病毒的痰液;健康人使用流感患者用过的食具、被服等
(2)控制传染源 ? 保护易感人群
(3)教室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教室内定期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经常打扫教室卫生,保持清洁;不用脏手拿东西吃等
(1)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了这种带有流感病毒的空气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后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
(2)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例如医生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打针、吃药等具体治疗就属于控制传染源,健康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就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是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对一定场所进行消毒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在教室内预防传染病,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来说,教室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教室内定期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经常打扫教室卫生,保持清洁等.
故答案为:(1)传染性;流行性;健康人吸入了含流感病毒飞沫的空气
(2)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3)教室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536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福痣剃破发现癌变
下一篇: 胃胀气应该吃什么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