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醒来的时候身上都是清爽的,然而有些人却在睡觉期间流汗,中医对此早有研究,将其名为盗汗,有的病人睡觉就出汗,有的后半夜才有盗汗,也有躺下就出汗的,根据出汗的量分为了轻、中、重三种类型,我们为什么会睡觉流汗,又该怎么应对,下面将为您说明。
1、生理出汗
生理出汗一般多因为睡前运动过多,导致热量聚集在体内,躺下盖上被子之后热量难散发,身体随之排出大量汗水,疏导热量,当然被子厚室内温度等环境因素都可能造成生理型的睡觉出汗状况。
2、轻型盗汗
轻型盗汗发生在深睡期,或醒之前的一两个小时内,汗出的少,温度较高的部位稍微汗湿,醒后停止排汗,并无不适。
3、中型盗汗
中型盗汗发生入睡期,常有烘热感,醒的时候会觉得口干,缺水,发汗量较大,能将睡衣湿透,醒后停止排汗,擦汗后再睡觉时则不再出汗。
4、重型盗汗
重型盗汗者多数入睡不久或者即将入睡时,极容易流汗,出汗后惊醒,汗液可以瞬间收敛,再睡又会再出汗,汗量大而淡咸,同时有汗臭,可将被褥汗湿,夜间多次换衣服,不然没办法好好安睡,病人时常感觉烘热之感,心情烦躁、口干喜凉。
5、怎么治疗
常食药膳改善盗汗,食疗方法不仅可防治同时也能益气补身,做法基本为煮食。
气虚盗汗的病人可以食用:龙眼人参饮、参苓粥、黄芪二蜜饮
阴虚盗汗者可以食用:黑豆浮麦汤、银耳红枣汤、百合莲子饮
晚上睡觉出汗,我们首先要排除环境因素,如室内温度过高也会引起晚上睡觉出汗。在排除环境因素以后,晚上睡觉出汗,我们称为盗汗,表现为睡时汗出,醒来汗止,醒来时可以发现一身冰冷,衣服潮湿。出现盗汗,中医认为有两种情况:一是阴虚盗汗,表现为盗汗,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疗宜滋阴清热,常用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进行治疗。第二种情况就是湿热型的盗汗,除了盗汗以外,还有口干,口苦,口粘,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疗宜清热燥湿,可以用当归六黄汤。
睡觉出汗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如环境因素等,也可能是由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婴幼儿钙缺乏、结核病等病理性原因引起的。
1.生理性原因:常见的是环境因素的影响,睡觉时如果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太厚,可引起出汗。这是正常的,适当降低室温可缓解。
2.病理性原因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可导致身体代谢加快,睡觉时也会容易出汗。
(2)更年期综合征:中年女性若睡觉出汗可能是更年期综合征,主要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发作多在凌晨乍醒、黄昏等,可伴有头痛、心悸、失眠等症状。
(3)婴幼儿钙缺乏:婴幼儿睡觉出汗可能是钙缺乏的原因,与母体孕期钙摄入不足、出生后饮食生活习惯不佳等因素有关,患者同时还可出现睡眠不安、夜间哭闹、骨骼畸形、枕秃等症状。
(4)结核病:该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属于慢性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并可伴有盗汗。
如果排除环境因素,睡觉出汗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晚上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晚上睡觉出汗,基本可分成两种,一是生理因素,一是病态. 盗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久患各种慢性病、体质虚弱之人更为多见。
晚上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
儿童晚上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如气候炎热,衣着太多,或运动以后,都会出汗.但是,中医所指的汗症,是在没有上述影响,而是在安静的状态下,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大量出汗的一种病症,也称为“盗汗”或“虚汗”.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2~6岁,体质较弱的孩子身上.你的孩子在冷气房中,是否也经常满头大汗,这或许就是如医生所说的,“汗水被偷走”(盗汗)了.
睡中出汗,醒时汗止,是盗汗;而无故出汗,则是自汗.汗症虽有盗汗和自汗之分,但由于小孩元气未充,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不密,临床所见,往往盗汗与自汗的症状并见.
夜间盗汗,可因几种原因形成.
例如身体某部分有发炎现象,使体温上升,身体为降低体温,出出汗是最佳管道,这即是所谓的夜间盗汗.
一般来说,小孩盗汗多数是因为身体虚弱造成的,如果先天胎禀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当,都可能形成病因.
以西医的观念来看,一般所见的盗汗,大致是由于感冒所引起的感染症,结核病和心脏病等所造成.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有夜间盗汗的现象,又无法肯定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可在早上起床后,测量一下体温,假如有持续些微发烧的迹象,那么就得尽早找医生诊治.
成人晚上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 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537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肠胃不好胀气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 食管癌早期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