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血友病为什么不需要做骨髓穿刺

佚名 2023-06-22 12:49:54

骨髓穿刺是一种医学检测和诊断疾病等的方式,一般简单的疾病是很少用到这种手段的,主要是血液类疾病需要用到,但是有的人说血友病是不需要做骨髓穿刺的,这又是为什么呢?骨髓穿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般婚检是否可以检查出这些遗传病呢?

1、什么又是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它是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的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典型患者常自幼年发病、自发或轻度外伤后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不能自发停止;从而在外伤、手术时常出血不止,严重者在较剧烈活动后也可自发性出血。

2、什么是骨髓穿刺

骨穿是在骨头上打个洞抽取少量骨髓来进行骨髓化验,,骨穿是用来诊断疾病的,主要用于诊断血液病,比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它不是用来治疗疾病的!

3、血友病不能骨穿

如果血友病患者做骨穿的话,伤口不容易愈合,会一直出血不止,这样一来有可能危及到生命,因此血友病患者不能做骨髓穿刺检查。

4、血友病的注意事项

血友病的注意事项重点是防止出血,除了不能做骨穿外,还要做到以下加点防止出血:

减少发生可控性出血的可能,学会家庭护理,有年幼血友病的家庭家具不要选有棱角的那种,以免不小心碰到后引起出血;

活动较多的时候可以戴一些护膝、护腕、头盔等;第二要学会自我注射,当出现出血的时候自己能够及时注射止血是很重要的;

同时患者要避免加重出血的药物及食物,如阿司匹林等。

5、婚检检测遗传病

1、严重遗传性疾病

由于遗传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部分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其子代再现的风险较高,系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疾病。

2、指定传染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艾滋病、淋病、梅毒以及医学上认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他传染病。

3、有关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

4、其他与婚育相关的疾病

如重要脏器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等。

科诊疗技术与常规:骨髓穿刺术操作规程

导语: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过深这是哪种手术的做法?大家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

适应症

各类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随访;

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可做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

4.部分恶性肿瘤的诊断,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转移瘤等;

了解骨髓造血机能,指导抗癌药及免疫抑制剂的适用;

骨髓干细胞培养或骨髓移植

(二)禁忌症

1.血友病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如无特殊需要,勿作骨髓穿刺检查。

2.穿刺部位皮肤有感染者。

体位和穿刺点

①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该部骨面较平,易于固定,操作方便,无危险性;患者取仰卧位。

②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距后正中线约4~6cm;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

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位置(胸骨较薄,约1.0cm左右,其后方为心房和大血管,穿刺深度一般不超过1cm,严防穿通胸骨发生意外);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可置枕头,使胸部略为突出。由于胸骨骨髓液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作胸骨穿刺。

④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一般选择第11~12胸椎或第1、2、3腰椎棘突为穿刺点。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前者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双臂向前伏势式,使腰椎明显暴露;侧卧位时体位同腰穿。

⑤2岁以下小儿选胫骨粗隆前下方。

术前准备

1.病人准备

①术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②询问患者有无麻醉的药物过敏史,并签手术同意书。

③过敏体质者,需行利多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实施;

④帮助病人摆好体位,儿童或不能合作者由其他人帮助固定体位。

术者准备

①核对患者信息(姓名、床号),明确适应症,排除禁忌症,对患者行出、凝血时间检查,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输血浆或相应凝血因子改善后再实施。

②自我介绍,洗后后对患者认真体检,测患者心率、血压。

③备齐穿刺物品,同时检查各物品的`消毒状态机有效日期:

a一般物品:血压计、听诊器、一次性口包、帽子、无菌手套(2个)、消毒凝胶、消毒液(碘伏)1瓶、棉签1包。

b.骨穿物品:2%利多卡因(1支)、砂轮1枚、载玻片10张、推玻片1张、骨髓穿刺包。骨穿包内应有:18号、16号或12号骨髓穿刺针1个、弯盘1个、5ml和20ml注射器、无菌洞巾、纱布、干棉球、持物钳。按需要准备肝素抗凝管、细菌培养瓶等。

c.急救物品:肾上腺素、阿托品、可拉明、洛贝林、阿拉明,乃至输液装置、吸氧装置。

④洗手:术者按7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后,双手涂抹消毒凝胶,准备操作。

⑤戴口包、帽子。

具体操作

1.按上述方法摆好体位,确定穿刺点。(临床上以髂前上棘、髂后上棘为最常用,尤其髂后上棘骨质薄、骨髓腔大、量多,难于稀释)。

2.穿刺点周围常规皮肤消毒,取3-4支棉签蘸取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消毒局部皮肤3遍,直径大约15cm,每1圈压上一圈1/3,第二次的消毒范围不要超过第一次的范围。

3.打开穿刺包,术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物品齐全;检查骨髓穿刺针是否通畅,成人用16或18号穿刺针,儿童用12号穿刺针,将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胸骨穿刺约1.0cm);检查注射器有无漏气;覆盖消毒洞巾。

4.术者与助手核对麻药无误;用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5ml;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皮内、皮下和骨膜麻醉。注意先倾斜5-10度进针、针头斜面朝上,打一直径约0.5cm-1.0cm的皮丘,再垂直骨面一直麻醉到坚硬的骨膜,注意回抽无血后推麻药,骨膜水平应上、下、左、右多点麻醉,重点麻醉皮肤与骨膜,以充分麻醉减少穿刺时患者的疼痛;纱布覆盖穿刺点右手拇指稍用力按压以充分浸润。

5.确认麻醉效果,穿刺操作者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与骨面成30~45度角刺入(穿刺针向头侧偏斜)。当穿刺针针尖接触坚硬的骨质后,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穿刺针,并向前推进,缓缓刺入骨质(注意向下压的力量应大于旋转的力量,以防针尖在骨面上滑动)。当感到穿刺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明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如果穿刺针尚未固定,则应继续刺入少许以达到固定为止。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并处理。

6.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当穿刺针在骨髓腔时,抽吸时病人感到有尖锐酸痛,随即便有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抽取的骨髓液一般为0.1-0.2ml,若用力过猛或抽吸过多,会使骨髓液稀释。如果需要做骨髓液细菌培养,应在留取骨髓液计数和涂片标本后,再抽取2-4ml,以用于细菌培养。

7.涂片:将20ml注射器水平移至载玻片上方,迅速将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助手立即制备骨髓液涂片数张作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检查。注意推片与载玻片呈:30~45度角,稍用力推开,制备的髓片应头、体、尾分明并有一定的长度,使细沙样浅肉色的骨髓小粒分布均匀。如临床疑有败血症,则于骨髓涂片后,再接上注射器抽取骨髓液4ml于培养瓶中,送骨髓培养。

8.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被皮肤或皮下组织块堵塞,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即可取得骨髓液。如仍吸不出骨髓成分或仅吸出少许稀薄血液,则称为“干抽”,此种情况多见于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需要更换其他部位再穿。

9、加压固定骨髓液抽取完毕,重新插入针芯。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穿刺处,右手将穿刺针(稍旋转)拔出,并将无菌纱布敷于针孔上,按压1~2min后,对有出血倾向者,防止骨膜下血肿形成或流血不止,局部碘伏消毒,换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加压固定。

10.穿刺后注意局部有无出血,一般静卧2~4小时,无任何变化可照常活动,术后2日内勿用水洗,防止感染。

11.外周血涂片:选中指或无名指指尖,局部酒精棉球消毒,左手捏紧指尖,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快速刺破指尖皮肤,擦除第一滴血后,制备血涂片2-3张一并送检。

(六)术后物品的处理:

1.穿刺针、注射器等锐器须放入专门的医疗锐器收集箱;

2.骨穿包、无菌手套、注射器等外包装纸放入黑色生活垃圾袋,其余物品投入标有放置医疗废物的黄色垃圾袋中。

(七)注意事项

1.注意无菌观念,已防止感染,穿刺过程中注意“爱伤观念”。

2.术前行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

3.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4.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过深(胸骨外板厚仅1.35mm,髓腔7.5mm),以防穿透内侧骨板伤及心脏、大血管。

5.抽吸液量如为作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有核细胞增生度判断、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

6.由于骨髓液中含有幼稚细胞,极易发生凝固。因此,穿刺抽取骨髓液后立即涂片。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致涂片失败。

7.如穿刺过程中,感到骨质坚硬、穿不进髓腔,提示可能是大理石骨病,应作骨骼X线检查,不可强行操作,以防断针。

8.骨髓穿刺成功的标志:

①抽吸时有短暂的痛感;

②骨髓液中可见淡黄色骨髓小粒或脂肪滴;

③涂片检查有骨髓特有细胞,如巨核细胞、网状细胞、浆细胞等;

④作分类计数时,骨髓片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大于血涂片。

为什么要做骨髓穿刺检测?需要注意哪些?

骨髓穿刺检测是血液系统疾病临床上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也是很多血液病确诊必要经过的实验室检查。但因为“创伤性”检测的标签,让很多怀疑血液病以及做复查的患者担心不已。

骨髓穿刺是血液科医生的一个常规检测操作(包括实习生),会严格按照无菌原则和标准化操作流程来进行操作,一般是没有太大的危险的。熟练的大夫小几分钟就可以顺利的做完骨穿检测。

另外关于疼痛的疑问,有的觉得疼痛,但大多数是无明显的痛苦,都可以承受,主要是在抽吸骨髓的时候会有一过性的刺痛。有少数的患者做完骨穿可能出现一些少有的并发症,比如穿刺部位局部出血,血肿,局部感染、败血症,局部麻醉药过敏,发生药物毒性反应或是发生率很低的操作失败。

骨髓穿刺在哪个地方穿?为什么穿刺的部位不同?

骨髓穿刺并非是在固定的地方做检验,有的患者在这个地方,而另外一个患者可能就在另外一个地方,这主要跟患者个体情况有关。骨穿常见的三个部位就是胸骨、髂骨(髂后或髂前)和胫骨(胫前),这三个部位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怀疑的疾病来选择。胸骨是最常选择到的穿刺部位,在怀疑造血衰竭性疾病再障时,一般就会选择髂骨进行穿刺。而对于有些青春期的大孩子,胸骨比较硬也常选择髂骨穿刺。

对于小婴儿一般就会选择胫骨来进行穿刺。

骨髓穿刺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卧床休息吗? 做了骨穿有哪些需要注意了解的?

这个问题最好是在检测前就了解清楚,比如骨穿之前可以不用向抽血检验那样空腹,可以正常进食的,不会有影响。另外在骨穿的针眼处需要包敷用力压迫数分钟,还有骨髓穿刺的部位最好是1-2天内不要侵水!这点较重要,切记!

为什么一个血液病患者有时候需要反复多次做骨穿?

对于良性的血液病患者,比如一些单纯性的血小板减少症、贫血性疾病等,一般是早期确诊的时候做下骨穿(有的必要性不是很高)其他情况下可不做,一些慢性的恶性血液肿瘤也是如此,比如慢淋,慢粒等患者,口服用药维持的一般也不需要频繁骨穿,按照固定的复查时间去检测,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以此类推。

而对于一些早期需要高强度治疗的恶性血液肿瘤性疾病,就需要频繁反复多次的做骨穿,特别是化疗阶段,可能每一次的化疗结束都需要做,不单是为了看治疗的效果,还需要做病情评估。/xueyebingchangshi/4058.html

为何要做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术是临床上一项常用的诊疗技术,通过骨髓穿刺涂片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确诊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并对某些疾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它操作简单,整个过程快速,病人痛苦小,对人体无损害,操作结束后即可自由活动,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 在临床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1.确诊某些疾病,主要是造血系统疾病。例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典型的缺铁性贫血、骨髓转移癌等。 2.辅助诊断某些疾病。例如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这些疾病也是以骨髓造血功能改变为主的疾病,但通过单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尚无法确诊,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3.对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例如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恶病质、肝、脾、淋巴结肿大等,骨髓检查有助于查明疾病的原因。 4.观察疾病的治疗效果和进展情况。动态地了解骨髓造血情况可以更好地判断疾病发展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而有严重出血倾向者(如血友病患者),则不能进行骨髓穿刺检查。 (丁家华赵刚)

骨髓穿刺是什么意思?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新闻,说一位11岁的小男孩患上了白血病,由于家境贫寒父亲在外打工,每次自己会肚子跨省去外地医院检查,做骨髓穿刺,而且还能用额外的时间补习功课,成绩优异,让人为他的精神感动。不过不知道得了白血病为什么需要不断的做骨髓穿刺,那么骨髓穿刺是什么意思?骨髓穿刺疼吗?
1、骨髓穿刺什么意思
(1)很多病人觉得骨穿是件很恐怖的事情,其实不然。骨穿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一般是在髂骨前(或后)上嵴或胸骨部位,局部注射少量麻药,用骨穿针抽取一小滴骨髓组织就可以了。一个熟练的医生操作骨穿的全部过程,也不过几分钟。抽出骨髓后,病人可以马上起床活动。
(2)有的病人觉得骨穿会损伤“元气”,这也是一种误解。正常人的骨髓造血组织平均有2600克,每次骨髓穿刺抽取的量仅0.2~0.3克;加之骨髓是人体再生能力很强的组织,抽了以后会很快生成,所以对病人健康没有任何损伤。也不会引起远期损伤。
2、为什么要骨髓穿刺
1.明确诊断白血病包括十几种类型,预后差别很大,治疗也有所不同。仅靠外周静脉血检查无法准确分型,骨穿检查是最佳手段。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诊断,骨穿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不明原因的骨转移癌,骨穿可能获得肿瘤细胞,从而明确诊断。
2.疾病分期恶性淋巴瘤常侵犯骨髓,甚至并发白血病,提示肿瘤已进入晚期。为了准确确定其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应该在首次治疗前常规行骨穿检查。
3.疗效判断在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淋巴瘤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多部位、多次进行骨穿检查。通过动态观察骨髓状况,及时判断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4.确保治疗安全在肿瘤放化疗的过程中,骨穿能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骨髓功能。化疗时依据骨髓增生程度酌情给药,以把握最佳时机和确保用药安全。放疗时,如果病人白细胞等指标持续低下,要根据骨髓状态调整剂量。
3、骨髓穿刺注意事项
1.术前应进行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
2.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医学|教育网整理,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4.抽吸液量如为作细胞形态学检查则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有核细胞增生度判断、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如临床疑有败血症,则于骨髓涂片后,再接上注射器抽取骨髓液1.0ml,送骨髓培养。
5.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使涂片失败。
4、骨髓穿刺吃什么好
1、骨髓穿刺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疾病的方法。在抽骨髓的过程中如果碰到抽不出骨髓的情况,被称为骨髓干抽。
2、此时病人或病人家属常不理解,甚至埋怨,以为是医生技术不好,其实因技术不熟练而抽不出骨髓是不多见的,更多的时候是因为骨髓本身存在明显病理改变,因此骨髓干抽也是疾病的一种表现。
3、对于的补骨髓主要是需要的针对的补血,健脾胃,壮骨等食物进行的补充的治疗的,可以多吃点紫菜,海蜇,杏仁,韭菜等食物,目前针对的补血中药是效果比较好的,主要是吃点胡萝卜,黑木耳,大枣,猪肝,动物的内脏等食物,主要是通过的吃骨髓补骨髓的方式,后期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能够自己擅自用药,同时也要注意休息的不能过度运动,避免骨髓受伤的可能。
4、补骨髓是补钙,如果不是重度缺钙的话,补钙还是食补较为妥当,没有副作用,可以在饮食结构方面,注意清淡营养,可以适当多补充一些牛奶或者酸奶,虾皮也是不错的选择,平时注意多户外运动一下,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一般补钙应该晚上补充,日间的饮食可以有补钙的作用,晚间补钙可以在睡前一小时服用钙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550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