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癌症里面比较多发的一种类型,肝癌疾病诱因有很多种,有的患者是因为肝损伤性的疾病引起的,比如肝炎,还有的患者可能就是癌症诱发的,但是治疗肝癌的方法多数还是一样的,那么,一般肝癌患者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呢?安替可胶囊又有哪些副作用呢?
1、安替可胶囊副作用
安替可胶囊属于中成药物的一种,主要成分是当归和蟾皮。该药是胶囊制剂,味道微苦,略微有麻感。该药的主要功效就是软坚散结、解毒定痛、养血活血。我们都知道癌症是需要进行化学治疗或者是放射治疗的,而如果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夫员工安替可胶囊,就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尤其是食管癌。当然,有些晚期癌症的患者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在进行手术或者是化疗、放疗了,这时候也可以服用安替可胶囊,能够起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安替可胶囊的效果虽然显著,但是安替可胶囊副作用也是存在的。有个别的患者服用药物之后,可能会出现恶心、血象降低等副作用,如果长期或者是过量的服用还可能导致心慌。不过好在这些副作用都比较轻微,可以自行恢复,不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
通过以上详细地介绍之后,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安替可胶囊副作用了。该药副作用比较微小,禁忌不存在,但是其注意事项还是应该多加关注的。孕妇禁止服用,服用后要注意观察血象,都是其注意事项。最后,关于药品的具体情况,请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者询问医生。
2、肝癌患者饮食禁忌
1、禁食高脂肪食物
肝癌患者需禁食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干果类等。肝癌患者的肝细胞分泌胆汁功能降低,胆汁生成减少,这样会直接影响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和吸收,如果摄入过多脂肪,不仅会加重患者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会加重肝细胞的负担。
2、禁食霉变食物
肝癌患者不能吃霉变食物及被污染的食物,如霉变的花生及玉米等还有黄曲霉毒素B1,而黄曲霉毒素是肝癌最强的致癌剂。
3、禁食生冷及坚硬食物
肝癌患者禁止食用生冷、坚硬的食物,如烤馒头、生萝卜、未煮软的花菜等;尽量不吃凉拌菜,如果要吃也要嚼碎了再吞咽,以防止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消化道出血。
4、禁止喝酒
酒精需要通过肝脏的解毒作用代谢出体外,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酒精中毒,又可引起肝脏损伤,久而久之可形成酒精性肝硬化,进而部分转化为肝癌。而肝癌患者本身肝脏已经受损,如再喝酒则会加重肝脏负担。
5、限制蛋白质摄入
肝功能不好的患者,特别是有肝性脑病先兆症状时,要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当有浮肿、腹水的肝癌患者,要现在盐的摄入量。
根据不同病期选择不同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治疗肝癌的方法有多种,其适应症各有不同,效果亦相差甚远,简单介绍如下:
1. 肝癌的肝切除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肝切除术是除肝移植以外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只要病人全身情况允许(心、肺、肾等器官功能良好),肝癌局限于肝脏一叶或一段,估计切除术后残存的肝脏功能足以维持病人生命,就可以行根治性切除。切除术后硬化的肝脏还在,肝癌复发或再发率较高,且肝硬化进行性发展,可能出现肝功失代偿及门静脉高压征的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顽固性腹水等)而危及病人生命。
2.肝移植术:肝移植是目前可能治愈肝癌的唯一手段,肝移植同时解决了三个问题,(1)肝癌;(2)肝硬化;(3)慢性乙型肝炎。肝移植术后病人可恢复正常的生活,有较高的生活质量,但肝移植手术费用较高,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是其缺点。适应证:肝癌病灶局限于肝内、无远处器官转移,全身其他脏器功能可以耐受手术。
3.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化疗(HAI)、肝动脉栓塞(HAE)及化疗性栓塞(TACE),单纯给予HAI是不够的,化疗性栓塞(TACE)是目前最主要的介入治疗方法。适应证:(1)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2) 能手术切除,但由于其他原因(例如高龄、严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愿进行手术的患者。对于上述患者,放射介入治疗可以作为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
4.消融治疗:是指影像技术引导下在局部直接杀灭肿瘤的一类治疗手段,目前以射频和微波消融及无水酒精注射最为常用。 适应证:对直径≤5 cm的单发肿瘤或最大直径≤3 cm的3个以内多发结节,无血管、胆管侵犯或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Pugh A或B级的早期肝癌患者,射频或微波消融是外科手术以外的最好选择。
5.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放疗效果较差,且对肝脏损伤较大,因此原发性肝癌患者较少接受放疗。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等现代放疗技术逐渐成熟,为放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肝癌的放疗指征:①肿瘤局限,因肝功能不佳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或肿瘤位于重要解剖结构,在技术上无法切除,或拒绝手术。②手术后有残留病灶者。③需要肝脏局部肿瘤处理,否则会产生一些并发症,如肝门胆管的梗阻、门静脉和肝静脉的瘤栓,对肝门胆管的梗阻患者可以先进行引流,缓解黄疸,再进行放疗。④远处转移灶的治疗,如淋巴结转移、肾上腺转移以及骨转移,放疗可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6.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目前,大多数生物治疗方法或技术尚处于研发和临床试验阶段,小部分已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癌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受到高度的关注。主要包括:①抗EGFR药物,如埃罗替尼(Erlotinib)和西妥昔单抗(Cetuximab);②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单抗(Bevacizumab)和Brivanib等;③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如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Everolimus,RAD001);④多靶点抑制剂,如索拉非尼(Sorafenib)和舒尼替(Sunitinib)等。
7.中医药治疗:目前认为中医药可以作为肝癌的辅助治疗,有助于减少放、化疗的毒性,改善癌症相关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且有可能延长生存。
8.原发性肝癌的系统化疗: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系统性化疗就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多数传统的化疗药物,包括阿霉素(ADM)、5-氟脲嘧啶(5-Fu)、顺铂(PDD)和丝裂霉素(MMC)等,都曾经试用来治疗肝癌,但单药有效率都比较低(一般<10%),可重复性差,毒副反应明显,且没有改善生存时间,因此多年来停滞不前,迄今尚无标准的化疗药物或方案。目前认为,对于没有禁忌症的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系统化疗优于一般性支持治疗,仍不失为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其主要适应证:(1)合并有肝外转移的晚期患者;(2)虽为局部病变,但不适合手术治疗和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者;(3)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者。
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段多样,但应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法,或综合治疗,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肝癌介入治疗是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其疗效已得到肯定。但是有人会问是什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是什么的解答,供大家阅读!
1、肝功能损害
肝功能损害是肝癌介入治疗主要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升高,发生率7%~100%,多是由于化疗药物、栓塞剂的细胞毒性及治疗后坏死组织吸收所致。
2、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达44.8%~83%,多是由于介入治疗药物引起的消化系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降低或不思饮食等等。
3、血象降低
白血细胞的发生率从30%下降到25%,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一般发生在手术后2周。
4、疼痛
主要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发生率3O%一l00%,多是由于栓塞后肝脏区域性缺血,致肝区域性血管肿胀 *** 肝包膜或造影剂、栓塞剂直接 *** 引起,一般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
5、发热
发生率10%~100%不等,多是由于肿瘤组织急性缺血、坏死、脱落、吸收所致,一般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第2天出现,体温在37.5-38℃之间,可持续5-7天,但也有个别患者体温在38.5℃以上,持续时间为9~14天。
6、穿刺部位的损伤
发生率在2%~13%之间,表现为穿刺区域性出血、血肿,动、静脉痉挛或血栓形成等等,多是由于病人凝血机制障碍、术中应用肝素或术后止血压迫过度等原因所致。
在肝细胞癌中,血管介入治疗是治疗肝癌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选择性肝动脉栓塞,选择性肝动脉栓塞,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其主要生理基础是肝动脉的正常肝细胞,肝动脉25%~75%,门静脉85%~20%。原发性肝癌90%~95%的血供,为肝癌血管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
三者具体技术方法是相同的,就是在面板上穿刺大概3-5mm的小口,从动脉内插管至肝癌供血动脉,再通过导管给药,不同之处在于给的药物不同。选择性肝动脉灌注TAI治疗是通过导管以等于或小于静脉给药的剂量动脉内灌注药物。
这样可使靶细胞区域性药物浓度提高和延长药物与病变接触时间,并且减少全身的药物总剂量,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的目的。常用的主要是化疗药物,化疗药物的疗效与肿瘤所在部位药物的有效血浓度及药物与肿瘤接触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另外也可以灌注中药制剂、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TAE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选择性注入肿瘤血管和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供血,封闭肿瘤血管床,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这相当于把肿瘤“饿死”。常用的栓塞剂有明胶海绵,超液化碘油、海藻酸钠微球等。
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就是经导管既给化疗药物,又给栓塞剂。通过两种途径消灭肿瘤。
肝癌介入治疗适应症
根据NCCN美国癌症治疗指南,介入治疗已经被公认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采用区域性靶向药物灌注、肿瘤血管栓塞及氩氦冷冻消融等方式集中杀灭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地降低肿瘤负荷***减少恶性肿瘤数量、体积***,并结合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等,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并可逆转部分患者肝癌分期,使不能切除的肝癌病例转化为可切除的肝癌病例。
肝癌介入治疗对症治疗
1.小肝癌黄疸:中医理论上小肝癌这一症状的发生常以肝胆溼热辨之,而黄疸不限于肝胆,脾胃尤可致黄。另外《金匮要略》阐明了黄疸的重要病机,“黄家所得,从溼得之”。溼邪外袭每易伤脾,脾失健运易滋生内溼,溼邪中阻,脾胃升降失调,肝脏疏泄失常,致胆液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这些都是中医上对于小肝癌对症治疗的理论依据。同时,中医认为阳黄多因溼热郁蒸,阴黄多因寒溼阻遏,脾阳不振。对于小肝癌黄疸的治疗可加用茵陈、栀子、郁金这些药剂。
2.小肝癌疼痛:疼痛是小肝癌治疗的主要内容。邪气留滞,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相互搏结而发为肿块疼痛是中医上对于小肝癌疼痛治疗的理论依据。可见痰、瘀、溼、毒这4个方面均可导致出现小肝癌肿块疼痛。且这4个方面又密切联络,互为因果,互结为患。不同患者不同时期会各有侧重,而使临床表现变化多端。要进行小肝癌肿块瘀证的治疗可加用桃仁、红花、丹参、赤芍、郁金。
3.小肝癌发热:癌热是小肝癌在治疗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认为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可致发热。同时认为气、血、阴、阳诸虚,气、血、痰、溼、食诸郁均可导致发热,而临床表现亦是变化多端,有体温正常但患者自感内热或肝区大热者,有体温升高、遍身扪之烙手者,此外也有寒热往来等,这些都是小肝癌治疗中的中医理论依据。在小肝癌的中医治疗上溼热内蕴可加用茵陈、黄连、黄柏、龙胆。
肝癌介入治疗优缺点
治疗优点
肝癌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之一,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为了减少肝癌的发病率,肝癌介入治疗显得非常必要,肝癌介入治疗的优点大致有以下几点:
1、疗效确切,治疗成功者可见到AFP迅速下降,肿块缩小,疼痛减轻等;
2、机理科学:介入治疗区域性药物浓度较全身化疗高达数十倍,而且阻断肿瘤血供,因此双管齐下疗效好,毒性较全身化疗小;
3、肝癌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4、年老体弱及有某些疾病者也可进行,不须全麻,保持清醒;
5、诊断造影清晰,可以重复进行,便于多次对比;
6、对部分肝癌可缩小体积后作二步切除;
7、可作为综合治疗晚期肿瘤重要手段之一;
8、肝癌介入治疗费用相对比较低。
治疗缺点
1、尽管超选择进入,仍有明显副作用,消化道反应最多,给人体带来不适感觉。
2、肝癌主要供血依赖肝动脉,但癌块周围有门静脉血供,这样癌细胞可以偷偷存活下来。
3、操作有一定难度,导管应超选择进入供血动脉疗效才佳,但有时进入肝动脉都很困难。而有的肝癌可多血管供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550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健忘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 红酒有沉淀物还能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