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做肾功能检查的时候,检查结果出来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化验单上面有一个栏目是肌酐,肌酐是我们体内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是与肾脏的代谢有关,但是有时候检查可能是会有肌酐偏高的症状,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肌酐偏高需要怎么治疗呢?
1、肌酐偏高原因分析
很多疾病的出现,诱因都不是单一的,需要逐一去了解。根据临床分析可知,肌酐偏高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其中原有肾脏疾病患者,在病情复发的时候,会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亦或者是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血肌酐升高。还有一些人,则是由于劳累、休息不好,令身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引起了一过性的血肌酐升高现象。另外,体内失水,并出现出现发热、多汗等症状时,多尿期导致血液浓缩。这样的话,人体内部的肾血流量会减少,诱发血肌酐升高。
除了这些之外,肌酐偏高的原因还与血压、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都是需要及时解决的。在此也建议人们,平时多注意提高身体免疫功能,降低患病概率。像(养生堂)天然维生素C片,就是不错的选择,有提高免疫力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不可以过量服用,需以医嘱或说明书为准。
从上文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引发肌酐偏高的原因并不少见,因此人们要从多个方面给出防范,不要有所疏漏,否则患上肾病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同时在降低该数值的问题上,朋友们可以选择正规医院,利用科学的治疗方案,减少疾病出现在生活中的可能性。
2、肌酐偏低原因分析
(1)肌酐偏低有着很多种原因,肌酐偏低可能与贫血、肌酐营养不良、肌萎缩、白血病、尿崩症等疾病有关系。在肌酐值中有一个检测数据值叫做尿素氮值,这个尿素氮值却很容易受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无法单纯反应肾脏功能。肌酐的数值在没有肌肉疾病时,则比较单纯,可与肾脏功能同步升降。所以当肾脏本身有病变时,尿素氮、肌酐同步上升,所以尿素氮/肌酐的比值大约会落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小于20)。假如是肾前性的因素,常常尿素氮会上升的较多,所以尿素氮/肌酐的数值会较大些(大于20)。
(2)人体内的肌酐物质主要是肌肉代谢的肌酸产生,肌酐通过肾脏排泄到体外。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说,肾脏损伤程度占到整个肾脏的一半以上时,才会引起血肌酐升高活偏低。因此,血肌酐并不能反映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
(3)由于肾脏在受到各种病因的侵犯后,先是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刺激肾脏内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又同时侵犯并激发了固有的正常肾组织,发生同样的病变,从而形成了肾脏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扩大激发式的蔓延过程,从而进入了器质损伤期(即肾功能损伤期),此时由于肾脏不断造成损伤,其排泄废物的功能有所降低,就造成了肌酐等毒素在体内的聚集,从而出现血内肌酐、尿素氮升高,尿中肌酐下降,双肾滤过率下降等。
引起老年人体内肌酐高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老年人体内肌酐高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往往是肾功能不全,一般分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而慢性肾功能不全,根据GFR可以分为12345,一共五期。肾功能不全的原因比较多,各种可以引起慢性肾损害的疾病或者是急性肾损害的疾病都可引起肌酐高。
一般来说,肌酐高是由于肾脏在受到各种病因的侵犯后,先是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形成病理变化,刺激肾脏内成纤维细胞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又同时侵犯并激发了固有的正常肾组织,发生同样的病变,从而形成了肾脏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扩大激发式的蔓延过程,从而进入了器质损伤期(即肾功能损伤期),此时由于肾脏不断造成损伤,其排泄废物的功能有所降低的后果。
肌酐高造成了肌酐等毒素在体内的聚集,从而出现血内肌酐、尿素氮升高,尿中肌酐下降,双肾滤过率下降等等不好的情况,因此平时要特别注意。同时老年人的血肌酐升高还有一个生理退化的原因,即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GFR会逐渐下降。特别是很高年龄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血肌酐稍偏高的情况,应该是生理性衰退的问题。
有时候生活中出现劳累,休息不好,生活细节不留言,也可以引起一过性的血肌肝增高,再就是原有高血压,血压未控制好,长期中等及多量蛋白尿(24小时蛋白尿蛋白尿总量大于1克甚至1.5克),可以缓慢进展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血肌肝增高的情况。
总结:引起老年人体内肌酐高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往往是肾功能不全,一般分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而慢性肾功能不全,根据GFR可以分为12345,一共五期。肾功能不全的原因比较多,各种可以引起慢性肾损害的疾病或者是急性肾损害的疾病都可引起肌酐高,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肌酐偏高是指肌酐值比正常值高,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但血肌酐衡量肾功能更有意义。所以肌酐偏高一般就指血肌酐偏高。
血肌酐正常值各个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33μmol/L,当血肌酐超过133μmol/L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肾衰竭。(133μmol/L以上为炎症损伤期,186μmol/L为肾功能损伤期,451μ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
病因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人体的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之所以会偏高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会被再次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
症状
肌酐值高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肿常以眼睑开始(有部分患者水肿先从下肢开始),严重的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及腹水。
2.高血压是肌酐值高表现之一。
3.尿频(次数多)、尿急(憋不住尿)、尿痛(排尿时小腹及尿道痛)。
4.腰痛大多数为钝痛,外科疾患可出现剧烈绞痛。
5.血尿即尿中含有血细胞,或化验示潜血阳性(有加号)。
6.多尿每昼夜超过2500毫升叫多尿。
7.少尿或无尿每昼夜少于400毫升叫少尿,少于100毫升叫无尿。
8.尿中泡沫多可能是尿蛋白增多的表现,化验尿蛋白阳性是尿蛋白增高的可靠证据。
饮食
食盐量限制:一般来说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症期患者虽然血肌酐高,并开始出现各种轻微的临床症状,但由于病理中度损伤,可视有无高血压以及浮肿情况,控制盐的摄入量,分别给予低盐或者无盐饮食。
蛋白质供应:因为改期病人出现氮质血症,肾功能不全,为了控制肾功能继续恶化,应控制蛋白摄入量,选用富含高质量的优质蛋白饮食。
维生素的摄入:肾衰竭血肌酐高病人宜选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食物。如果肾功能不全仅有肾衰竭血肌酐高,但无少尿,无浮肿病人不禁盐和水,维持低盐饮食,如果有严重水肿,以及高血压甚至是心衰的情况应严格限制禁盐。
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钠代谢失调:肌酐高还会出现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
二、钾代谢失调:肌酐高常伴随出现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
三、水代谢失调:包括多尿、夜尿增多、口渴、黏膜干燥、乏力等;或者全身浮肿、血压升高、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等。
四、铝、镁、铜、锌、硒代谢异常等。
五、肾性骨病:骨痛和近端肌无力;骨痛常为全身性,以下半身持重骨为重,骨骼畸形可致身材矮小等症状。
六、代谢性酸中毒:肌酐高的患者可有呼吸深大而长、食欲缺乏、腹痛和恶心、呕吐、虚弱无力、头痛、躁动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状。
七、血液系统病变,如肾性贫血等等。
血肌酐高代表肾小球过滤率和肾脏排毒功能下降。此时,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开始损伤,进入肾功能不全的阶段。而随着血肌酐指标持续不断的升高,病人的肾功能损伤程度将越来越严重,正常人的肌酐在40~120之间。如果肌酐高于这个范围,那么患者就进入了肾脏的病变过程,肌酐高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巨大的损害,而且还会发展成尿毒症。
血肌酐:正常人的血清肌酐在53—140μmoI/L。升高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临床意义。 尿肌酐 :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出的肌酐。
[参考值]8.4—1
3.25mmol/24小时尿或40
mg/dl到130
mg/dl是正常的。增高: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
血浆肌酐的正常上限值为100微摩尔/升左右
我也不知道你检查的是哪种,就把这些数据都给你好了。我猜你应该是检查的血肌酐吧,那就可能是肾上有些轻微炎症。多喝点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04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芦荟自制面膜做法,两个方法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