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按照每天大约上厕所6-8次来算,每个人一生中都大概有2-3年的时间是在厕所中度过。
? 但同时,厕所又是家中安全风险非常高的地方。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数据证实,美国每年大约有23.5万人在厕所里发生意外被送进急诊室,近14%需要留院治疗。
多少人一瞬间阴阳相隔,可能就是因为在厕所“用力”!
01
2018年,陈小鲁倒在了卫生间……2018年初时,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因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去世。而据报道,病发当日晚间,陈小鲁准备洗澡睡觉,解大便很用力。然后就说了一句:我不好!就倒下了……02
2009年,裘法祖倒在了卫生间……2009年6月,“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在家中厕所不幸摔倒,被其子发现并送至同济医院,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03
2006年,马季倒在了卫生间……2006年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倒在了卫生间的马桶上,经医生初步判断是由于心脏病突发导致的猝死。为什么用力排便会要命?排便用力没什么可怕的,可怕是当“排便用力”遇到“心脑血管病”!
排便是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看似简单,但其实排便反射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动作。
有时为了诱导排便不得不用力深吸气后紧闭声门,再用力做呼气动作,呼气时对抗紧闭的会厌,增加胸内压以促进排便。
这时,血压也会随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加大,心肌会发生严重持久的急性缺血,容易引发心肌梗死。
此外,大便时患者会用力屏气,挤压内脏,还会引起心脏破裂、大血管出现夹层动脉瘤或破裂等,致人丧命。
因此,医生提醒:有基础心脏血管不好的患者、冠心病心绞痛和近期发生心肌梗死患者、肥厚梗阻性心肌病、主动脉瓣严重狭窄、严重高血压的患者,排便时千万不要太过用力!
排便用力,说白了还是便秘。
老人因为肠道蠕动慢等原因,往往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而65岁以上老人又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病。因此,也就成了“卫生间事件”的重点关注人群!
大便姿势摆对了,不用力也排便很多人有个共同的感受:坐在马桶上大号拉不出,蹲着排便却很容易。当家家都用上了马桶,排便问题就成了大麻烦。
这是因为,当直肠肌与直肠形成的肛肠角度越大、直肠越直时,排便越顺畅。
当我们蹲着时,肛肠角可达到100~110度。而坐着时,肛肠角仅为80~90度。
此外,下蹲时腹部压力大,可促进排便。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蹲式排便可减少发生意外的几率。
坐姿排便适合体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小孩,这是因为蹲着时腿部和膝盖受力较大,容易发生滑倒、骨折等意外。
如果感到排便困难,脚下最好踩一个小板凳,上身微微前倾,这个姿势可以增加腹压,有助于顺利排便。
教你1个位置缓解便秘便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肠道不通畅,蠕动比较慢。
因此,除了建议大家适当增加蔬菜和粗杂粮的摄入外,我们还要从改善肠道,促进排便入手。
空闲时做做这个动作,就可以轻松缓解便秘。
敲打带脉
“带脉”有“总束诸脉”的作用,经常敲击能提高排毒能力,改善便秘。腹部“游泳圈”,正是中医“带脉”所绕之处。
方法很简单:每晚睡觉前躺在床上,手握空拳,轻捶自己的腰部两侧,每天坚持敲打300次。
需要注意的是,敲击时用力并不是越大越好,以身体能承受为宜。上厕所时,这5种情况也很危险
厕所里的危险,主要与排便习惯和密闭的环境有关。如果本身有慢性病,上厕所时更容易发生意外。
起身太快
头晕眼花
有些人会带着报纸、手机一起进厕所,排便也习惯“慢慢来”。可是,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方便后又快速站起来,容易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引起头晕、眼花,严重时可能摔倒、受伤或骨折。憋尿太久突然排尿也会有危险
此时迷走神经很兴奋,如果膀胱排空过快,就容易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脑供血不足等问题,可能诱发排尿性晕厥,甚至引起生命危险。建议尽量不要憋尿,排尿时也要“细水长流”。水多地滑
摔成骨折
老人有时会出现憋不住、尿急等情况,而卫生间通常是家中最滑的地方,洗澡、洗漱后溅出的积水,一不留神就让人摔倒。
跌倒后容易出现骨折,本来就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人,突然摔倒还可能诱发心绞痛。久蹲
腿部“长”血栓
人体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缩来辅助,蹲厕所超过15分钟以上,肌肉长时间不动,收缩会相应变慢,导致静脉的血液流速减缓,容易出现腿部肿胀、发麻。经常久蹲,腿部容易形成血栓,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致命。温度变化
血压不稳
洗澡水太热容易诱发脑溢血,洗完澡不注意保暖,冷空气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就会升高。另外,卫生间是一个密闭缺氧的环境,长时间待在里面,很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氧。
最后想跟大家说的是,大便不通千万别跟自己较劲,及时就医解决问题,别让便秘堵了咱们的长寿路!
本文内容来源于:BTV我是大医生官微、健康时报、生命时报、北京和睦家医院、温州都市报
--THE END--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21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