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演讲中,谈到中国的养老问题,有一个残酷的现实!
那就是:在目前的社会中,中老年人想要“养儿防老”是几乎不可能。
白岩松谈养老演讲
演讲里这样说:
想要养儿防老几乎不可能,不是儿子不孝顺,而是一对小年轻上面四个,上面这四个顶上还剩两三个呢,相当于2个年轻人要赡养近7个老人!请问他养得起吗?
所以老人的第一位是攒健康,储蓄健康要比储蓄钱管用。
想起前段时间,有一个专项调查指出:从2015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
这意味着:
2012年五个人养一个老人,2030年两个人养一个老人,2050年一个人就得养一个老人!
看到数字后不觉下了一大跳,沉重的经济压力,使得现在社会主力军的一代都自顾不暇。
老一辈人都说:“养儿防老”,谁知道现在看来却像是一个笑话,毕竟很多年轻人连他们自己都养不活。
但是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的有点迟!
所以,正走在变老的路上,我们该靠什么养老最靠谱呢?
养老靠这些最靠谱!1
养老要靠:老本广东老一辈里有一句俗话说:“好天收埋落雨柴”。意思就是说一定要积谷防饥,未雨绸缪。
一定要事先准备好一笔足够养老的本钱,才有底气步入老年。
“儿孙自有儿孙福,休为儿女为马牛。”为儿女子孙操劳了半辈子的我们,也是时候为自己往后的日子好好打算一番。
生活跟意外,永远都不知道哪个先来。年纪变大,身体衰老,病患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朋友们,应留够医药费和看护费,这是晚年生活的基本保障。
2
养老要靠:老健前半生,我们牺牲健康换取金钱上的富足。半生过去,身体却开始出现各种小问题,备受煎熬。
很久之后,我们才明白:健康当然比金钱更为重要,因为我们赖以获得金钱的前提就是健康。
“久病床前无孝子”,无论子女多孝顺,都禁不住被父母的疾病折磨;无论多厚的家底,在重大疾病面前,都会被掏空。
所以,拥有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年岁渐长时,一定要注意健康。
老来想健康,要记住三个“”:吃得营养、注重保养、要有修养。
3
养老要靠:老伴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这世上,除了父母,老伴就是最亲的人。年轻时和你走过风风雨雨的是老伴,年老时和你相濡以沫的只有老伴。
妻子是丈夫生命中的最后一个观众,丈夫是妻子人生中的最后一张存折。
所谓“最后一个观众”,是指一个男人的一生不管怎样度过,真正看到你人生谢幕那一刻的不是别人,而是你的妻子。
所谓“最后一张存折”,指的是一个女性步入老年之后,尽管可以五世同堂,儿孙绕膝,但真正能够无怨无悔奉陪你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不是别人,只有你的丈夫。
得意时锦上添花,
失意时雪中送炭。
落难时舍命相救,
患病时精心服侍。
惨淡时无怨无悔,
孤独时不离不弃。
......
这就是老伴的意义。
儿女再孝顺,也有自己的人生,无法常伴身侧。也只有老伴才是唯一能陪伴你的人,也是他日老迈时唯一可以依靠的人。
一路老去的人生里,一定要珍惜老伴。
4
养老要靠:老友86岁的陈忠孝是商洛人,经历过丧妻之痛、骨肉分离、无依无靠,住在邻居家快要倒塌的门房里,每日为生计发愁。
他是可怜的,但也是幸运的。
如今的陈忠孝住在40平方米的家属楼里,每天看电视,下象棋,遛弯,吃穿用度有保障,生病住院有人管,日子过得舒心安逸。
这个变化只因为一个非亲非故的人,他叫孔绪牢,是陈忠孝的老友。
孔绪牢今年65岁,在了解陈忠孝的情况后,他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一天。老汉没人管,我管。”
这样的感情,真让人羡慕,真正的朋友,也总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能给你依靠。
老年朋友间的友情,不在电话间,不在嘴巴上,不在串门走动中,更不在礼尚往来之中,而是在心里,深深地驻扎在心里。
人老了,有三五知心好友可以倾诉心声,乃人间一大乐事。有心事不要压在心里,会闷出病来,多跟老友聊聊,把心事说出来,心里就会痛快许多。
守住老友,老年生活才不会孤单、无趣。
5
养老要靠:老窝赵朴初说:
“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子女的家却未必是父母的家”,房子是安身立命之本,人老了,一定要有个遮风挡雨属于自己的房子。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有一方自己的小天地,老年生活可以过得自由自在。
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过上属于自己的惬意生活,该是怎样的光景:
屋前栽树种花,房后几畦菜地
养群小鸡小鸭,养条大狗伴驾
春日荡荡秋千,夏暑躲进瓜架
秋末扫扫落叶,冬闲手接雪花
早看旭日朝霞,晚眺疏星月牙
回味青春年少,惬意老在田下
亲爱的朋友们:
如今社会现实,养儿未必防老。
做好养老准备,老年才不慌张。
珍惜老伴老友,守住老窝老本。
拥有健康身心,才是最大赢家。
人生一路老去,
愿你我老去之时,也能幸福安康!
说的真透彻,养老是老年最重要的问题,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看完记得发给朋友看看,别私藏哦~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间过得飞快,2022年一转眼已经来到7月下旬。
随着8月份的日益临近,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在今年的下半年有很多的现实问题大家需要面对。
特别是对于那些身份证上是1950年~1979年出生的农民来说,在今年的下半年涉及到农村养老、医疗、收入方面有很多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而且也有很多的利好消息需要大家了解。
今天老道就为大家重点收藏一下在8月份之后,咱们农村会有哪些利好消息,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未来是否能够解决,我想答案已经发布,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身份证上是1950年~1979年出生的,下半年就要面对现实了。
】
老道说: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大家面临到的挑战要比往年更多一些。
除了天气的挑战之外,种地成本提高、务工收入不稳定,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1950~1979年出生的农民,大家上有老下有小,我们是一家人的顶梁柱,很多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要去面对。
今天老道就为大家重点说一说在今年的下半年我们要面对的三个现实问题和一些利好消息。
现实问题1:农民需要更多的养老保障,让老年人生活有依靠;
老道说:谈到农民养老问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国家对于农村养老方面的投入也在提高,但是对于我们农民来讲,相较于城市工人来说,我们农民没有退休金,我们只能靠种地收益和一些基本养老金来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
而在今年涉及到农民养老方面,国家除了加大投入修建农村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和乡村幸福院等养老基础设施之外。
财政部也联合了多个部门正式启动了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
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们农民在选择养老方面提供了一些新的方向和方式。
而且这些年随着新农保养老金的稳步落地之后,我们农民在养老方面的保障是越来越多了。
而且在今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还在继续迎来上调,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老道相信,虽然我们农民的养老保障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但是随着更多的利好措施的落地,我们农民未来老年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现实问题2: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负担过重,看病不方便的问题亟待解决;
老道说:对于我们这些上了年龄的农民来说,大家都有一些慢性病和基础性疾病。
可是农村跟城市之间的最大差距就源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民看病拿药往往要长途跋涉进入城市医院,再挂号看病拿药,开单问诊,一个流程下来,不仅花费很多,而且也是舟车劳顿。
而在今年国家发布的一号文件当中明确指出要继续加大对于乡村卫生院、医疗机构、社区医院的扶持力度,提高地方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一方面,要为农民看病拿药提供便利;另外一个方面还将继续发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作用。
而且在前段时间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文件指出会继续加大在医保补贴方面的力度。
现在我们农民在医保补贴方面最高能够领到610元左右的补贴额度,再加上我们个人缴纳的部分,仅在医保这一项上人均的投入就已经超过了1000元以上。
现在我们农民住院看病的报销住户比例能够达到70%,这是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带来的最直接利好,老道相信随着这些医保措施政策的落地,我们农民在看病拿药方面也会得到更多的福利。
现实问题3:外出务工收益不稳定,经济迎来新常态,农民收益也受到影响;
老道说:对于我们外出务工的农民来讲,大家背井离乡走进城市,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多赚点钱,给自己的家人更好地生活。
因为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一些工厂订单量下降,用工需求也迎来了下降,这对于我们外出务工农民的收益带来了影响。
但是在今年的下半年,国家出台了各项经济振兴举措,加强了对于一些中小企业的扶持。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沿海一些用工企业又重新开始批量招工,大批量的订单回归,经济繁荣指日可待。
我想在上半年大家受到了影响,在下半年我们会有更多收益。
(仅供参考)
其实摆在我们农民面前的现实问题远远不止以上几个。
但老道相信,政策层面的高瞻远瞩和英明果断的举措将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
未来的乡村会越来越好,我们农民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好,在这里也恳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扶持政策点个赞。
退休金为什么全国各地的标准不一样? 这是正常的。因为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平均工资也有高有低,国家倾斜照顾的力度也不一样。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目前全国各地的养老金平均水平是不一样的,有高有低,比如北京2019年养老金平均水平达到4157元,广州2019年人均养老金水平3586元。
其实,对于全国所有企业退休人员来说,养老金的计发办法都是一样的,其中决定条件之一就是各地的平均工资。
来看看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公式就是(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个人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可见,之所以各地养老金产生差异,这是因为各地的平均工资不一样,有高有低,参保人员的缴费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社会 平均工资越高,参保人员最低缴费越高,人均养老金水平比较高。
这是各地养老金水平不一样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程度和平均工资高低的差异,这一点也是不可能消除的,就跟5个手指永远不会一样长一样,各地的养老金水平也不会统一到一个标准,就跟各地的工资水平不可能统一一个标准一样。
其实,经济发展落户的地区养老金水平不一定是低的,比如西藏的人均养老金水平已经超过4000元,跟北京的养老金水平差不多;再比如宁夏2019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3413元,跟广州的养老金水平也差不多。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退休人员相对较少,而每年养老金调整时国家批复各地养老金调整方案时会对这些艰苦边远地区省份进行倾斜照顾,让这些地区的养老金上涨水平相对高一些。
比如今年青海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213元,调整幅度5.14%,这个上涨金额跟北京人均上涨220元是差不多的。
所以,谈到各地的养老金差异,这是正常的,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参保人员缴费也不均衡,这是可以理解的。
不正常的,其实是养老金双轨制造成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这一点是目前需要改变和缩小的。好在,现在很多地方上调养老金时,让企业退休人员涨幅更高一些,比如江苏、宁夏企业退休人员上涨5.5%,事退人员上涨不超4%。
综上所述,各地养老金标准不一样,这一点无可厚非,也不必质疑。现在需要改变的是企退和事退养老金差距。
退休金为什么全国各地的标准不一样?由于我国的养老保险以前都是实行的地市级统筹,现在部分地方过渡了省级统筹,在每个统筹区内的缴费标准不统一,所以养老金的水平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即使到今后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养老金的差距也会长期存在。
虽然养老金的标准有高有低,其实并不是标准不一样,标准是一样的,比如养老保险缴费的比例,养老金的计算方式、退休年龄等,这些标准全国都是统一的,都是按照社保法的规定来缴纳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依法办理退休,按月领基本养老金,这些标准在全国都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是养老金待遇水平,我国是一个具有14亿人口的大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地理环境、气候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等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只要全国的法律法规是统一的,大的政策规定和原则是统一的,也是允许养老金的差异存在的。养老金的计算,是根据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参保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作为综合计算的工具,由于全国各地的缴费基数存在很大差异,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不统一,这些都是导致养老金差异的主要原因。
比如缴费基数,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以省为单位统一的职工 社会 平均工资来作为参照,各个统筹区还要结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制定自己缴费的上下限,因此具体到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月单位之间、个人月个人之间,缴费基数也是完全不同的,由于缴费基数的不同,加上缴费年限等因素的影响,比如有的缴费15年,有的缴费20年,最长的有40年左右,缴费年限不但影响到个人账户资金的积累,影响记账率的所得,同时还要影响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
除了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等因素以外,引发全国养老金比较大的因素还有退休时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月平均工资反映的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地方和经济落后地方,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差距也非常大,东部与西部的差距很大,一线城市和普通城市的差距也比较大。之所以要在养老金的计算中加入职工月平均工资这个元素,主要就是要将养老金的高低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成果进行挂钩,进行对接,体现退休人员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养老金,从全国来说的缴费规则、退休的年龄、养老金的计算标准都是统一的,但是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比较大,所以养老金的差距也是比较大的,而这种差异会长期存在,即使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这种差异也是会永远存在的。
退休金是一个通俗叫法。在养老金并轨前: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等退休人员,退休后领取的是退休金。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等退休人员,领取的是基本养老金。2014年10月,养老金并轨以后,所有的退休人员,退休后领取的都是基本养老金。无论是退休金,还是基本养老金,二者的计算方式全国各地是统一标准的。但是,由于每个人退休前的收入不同,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金额不同,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下面,根据我多年退休经办工作经验,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不是所有人退休以后,领取的养老待遇都叫退休金 1.2014年10月以前,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退休,领取的为退休金,退退休待遇主要包括:生活补贴(主要是退休金),政治补贴(如党员活动经费,干部读书看报费用,退休党员慰问等),统筹外补贴(如采暖费报销,房屋提租补贴等)。对于这部分群体,我们通常成为“老人”。退休金的计算方式主要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2.2014年10月,养老金双轨制逐渐退出 历史 舞台。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2014年10月以前参加工作,但是还未办理退休的人),过渡期10年,此期间退休的,退休金采取保底限高的计算方式,新老计算标准对比,就高不就低。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新人”(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的人),与企业退休人员一样,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金。
3.企业和灵活就业退休人员,退休后,领取的是基本养老金。计算方式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基本养老金。
因此:
1.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后领取的是退休金。
2.养老金改革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后,领取的是养老金。
3.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后领取的是养老金。
二、为什么全国各地退休金的标准不一样? 虽然退休金和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全国是统一标准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他们计算公式中的每一个计算因子是有很大差异的。
1.退休人员退休前的工资收入有高低差异。无论是退休金还是养老金,都与个人工资收入成正比。退休前,个人工资收入越高,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老人来说,在按退休前工资收入折算后的退休金也就越高。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养老金缴费基数就高,每月进入个人账户养老金金额就越多,缴费指数就越高。
2.退休人员退休前的缴费情况有明显差异。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前,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在并轨后,才开始缴纳社保费用。对于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用,但是企业职工以上年度月均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以上年度全口径平均工资,按60%~300%进行选档,作为当年的缴费基数。
3.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因子每年都有变动。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因子包括:上年度当地全口径平均工资、累计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缴费比例、缴费基数、个人账户养老金储存额、个人养老金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这些因素都是变量,个别因素也许会一致,但是很难保证都一致。
写在最后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即便是双胞胎,虽然都是同一父母所生,但是遗传的基因也会略有差异。退休金(养老金)也是如此,虽然计算方式相同,但是计算的因子不同,进而,导致全国退休金(养老金)的标准看似是不同的。其实,不是计算标准不同,是每个人计算出的退休金(养老金)金额不同。
养老金并轨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的计算方式趋于一致,但是金额的差距依然存在,对此,你怎么看?
关于退休金(养老金)的有关问题,欢迎留言!
中国的人社部厉害!
退休金实际上是没有标准。退休地方不一样、退休年龄不一样、缴费年限不一样、缴费基数不一样,养老金都会不一样的。
养老金计算公式 目前,退休金又叫养老金,我们国家叫做基本养老金。我们社保缴费产生的养老金待遇计算公式是统一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有两种计算方式,一种是 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另一种是等于 (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实际上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乘以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的 社会 平均工资,就是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因此,两种计算公式是相同的。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 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
计发月数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
基础养老金的相关因素 (一)我们可以根据基础养老金公式得出: 基础养老金跟所在省市退休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相挂钩 。
(二)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 ,实际上就是本人的缴费档次的平均值。平时大家都是按照60%~300%的档次缴纳社保的,因此我们平均指数一般都在0.6~3之间。
也就是说, 基础养老金跟当年的缴费基数和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有关 。
(三) 基础养老金跟缴费年限 相关。缴费年限是具体到每一个月,每一个月都可以转化为0.0833年。
疑问: 有人说,在一个地区社平工资是5000元按照5000元基数缴费,和在社平工资是8000元的地方按5000元基数缴费,退休计算出来的养老金是一样的吗?
由于跟缴费年限挂钩,基础养老金可以具体到每一年乃至每一月。
如果按照100%的基数缴费一年,退休待遇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
如果按照60%的基数缴费一年,退休待遇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
按照5000元基数缴费,在5000元社平工资的地区当年缴费指数就是1,退休就能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如果退休时 社会 平均工资是1万元,那么就会每月领取100元的基础养老金。
按照5000元基数缴费,在8000元 社会 平均工资的地区当年的缴费指数是0.625,退休能够领取0.8125%的退休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按比例计算,退休时8000元 社会 平均工资的地区, 社会 平均工资涨到16,000元,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130元的基础养老金。
这种情况下社平工资高的地区养老金居然每月高出30元,明显社平工资高的地区退休划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相关因素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余额,实际上是每月按照缴费基数的8%划入个人账户的钱数,加上历年国家公布的记账利率所得出的记账利息。
(一)个人账户养老金, 跟本人的缴费基数相关 。因为个人账户累积的原始钱数恰好等于缴费基数的8%。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跟每年的记账利率有关 。过去的时候,我们的记账利率是由各省市根据投资运行情况公布,一些地方最初的时候只有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2016年开始,有国家统一公布记账利率,当年就高达8.31%。2017年是7.12%,2018年是8.29%。
(三)个人账户养老金,跟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有关 。退休年龄越大,养老金计发越数越少。40岁是233个月,70岁是56个月。相同个人账户金额下,40岁退休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到70岁退休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1/4。
过渡性养老金 实施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共同养老的方式,都被称为统账结合制度。一般都是从1995年到1996年开始改革养老保险计发方式的。
在实施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已经参加工作的老职工由于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因此会额外发放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各省市并不相同,有的参照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只不过缴费年限是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有的是视同缴费年限,有的视同缴费年限,直接确定为视同缴费指数是1。情况非常复杂,而且过渡系数全国从1%~1.4%不等。
过渡性养老金的好处是跟 社会 平均工资相关的。
结语 虽然说我们的退休金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但是由于各地的 社会 平均工资不同、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不同等因素导致养老金的计算结果和水平都不一样。
毕竟 社会 平均工资决定了当地的生活水平、养老保险缴费等很多因素,因此按照各地社平工资计算养老金待遇还是有一定科学性的。
机关事业单位每人创城奖励每年都在两万左右,(含退休人员)相当于企业退休人员几年涨的退休金?创城奖励就该机关事业单位集体贪污?创城那是每个城市人的事,不是那一个科室的事。
这就是中国特色!!!地区差异!单位差异!上下级差异!工农差异!就只有中国搞得出!!
退休金为什么全国各地的标准不一样? 养老金各地区有不同的标准,主要就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消费水平也不同,各地区的人均收入不同。
比如,黑龙江鹤岗,属于五线城市,消费相对就要低一些。房价也要低一些,毕竟这个城市的经济,就目前来看,比不上大部分五线城市。人均收入低,社平工资也就低,养老金也就偏低。
反观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人均收入要高很多,消费水平自然也就高,房价也居高不下。人均收入高,社评工资高,养老金也就要高一些。
养老金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来定的。如果在北京领着高额的养老金,到鹤岗这样的五线城市生活,相信一定会比在北京幸福。毕竟日常消费的差异,在物质层面,会让你得到更多的满足感。如果在鹤岗领着偏低的养老金,到北京生活,很有可能那点养老金只够缴纳物业费的。
所以,这样的差距是无法弥补的,毕竟在一线成活的退休人员,要活得好,在五线城市生活的退休人员,要活的起。对此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
退休金的计算公式全国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在过渡性养老金公式最后面的系数发达城市高点一般城市低奌,低的0.12高的0.13~0.14。标准差距大的主要是机会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差距,而地区之间的差距不大,地区之间差距主要体现在 社会 平均工资不一致,有的高有的低,这是正常的,一线发达城市生活水平高,物价高,社平工资高养老金多一些,三四线城市生活水平低,物价便宜,社平工资低,养老金少一些这很正常。
但是有些规定相差太远就有失公平了。比如都是“中人”都有过渡性养老金,都有视同年限,但视同指数的规定,企业是各地规定一个固定值,有的省市为1.4有的现定为1,事业单位更是离奇。视同指数以职级分高低,如副高5级为1.9887,副高七级1.657,而企业副高与普通工人样,统一规定为1。都是同一职级悬殊相隔太大,养老金出现成倍差距,象这种现象全国就应该统一。不然对有职称的企业人员是一大打击。如果国家不纠正这种乱象,将来大学生还有谁到企业工作?还有谁去读理工科?这不是人为造成的不合理吗?目前国家在考虑社保资金全省内和全国内调拨使用,尽量使资金平衡。但在养老金计算规定上,不要全国各地一人把号各吹各的调,要在规定上达到全国统一,特别是“中人”视同指数的规定上达到全国统一。
国家应该统一退休工资标准才行。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51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