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
中国最大民间中医组织“正安聚友会”创办人;正安中医创始人及董事长、传媒人;
梁冬,曾任百度副总裁,是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而今,梁冬竟用毕生精力探寻宇宙真理,并以传承中医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为终身使命。说起与中医结缘,梁冬曾分享:
我真正萌生想学中医的念头,要感谢我的前女友。
我以前看中医,觉得没那么有效。我眼中大部分中医似乎都是或有或无的骗子。
直到2004年,有一回我前女友病了,她得了风寒,挂了很多天点滴,一直没有好。
正好有两位中医老师来广州,我拉着前女友去吃午饭。印象很深,那天吃的是斋饭,我前女友坐中间,两位先生各自把了脉。然后两人对视了一眼,默默点了一下头,又换了一只手各自把脉。两人就一起开了一个方子。
据现场其他人士回忆,当时充满了叶问时代的江湖神秘气息,而我也脑补了《将军令》中的片段。没想到,那个方子两点钟吃下去,四点钟她就活蹦乱跳,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这件事让我很震撼,改变了我对中医的观念。
补充一句,这位前女友之所以成为我的前女友,是因为她不幸地成为了我的现妻。
以下,就是他在践行生命实相中,所收获到的感悟,愿此文的智慧也能传递给您思考。
1.你生病,不是身体出了问题一个中医的医术一定和医德成正比。
中医治人不是靠技法,是靠心法。心法对的时候,哪怕是很普通的一个药方,在他的手里都有用,他的“正”会让病人产生信任感,从而让药效提升。
其实,判断一个中医的好坏,看他的治病思路,几句话就可以很清楚。中医一直以来强调,病不是简单的病毒、炎症,那只是结果和症状,病是导致疼痛发炎等这些症状背后的原因。
有些医生把病和病因(情绪)割裂开,以为疾病是一个单独于身体以外的物质存在,比如有人发病,就迫不及待把瘤子切除,以为这样病就好了,这其实是很狭隘的观念。
而不幸的是,这个狭隘的观念,又是当今许多人对于身体和疾病的看法。但其实疾病的成因表面是身体出了问题,实际上是心理出了问题。尤其是疑难杂症,那是生命出了问题。学中医-查疾病-点一点
所以,若无心法,没有气感,打太极拳也只是太极体操。
2.不是中医不科学,是你不懂科学现代工业把人给异化了。
福特说,我明明雇佣的是两只手,怎么后边站着一个人?在一系列的简化和假设的基础上,产生了牛顿物理学,又产生了一个世界观: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被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的。
现代西医就是在这个历史过程当中产生,它把人视为理性的、冷冰冰的一团,把工人阶级的操作逻辑应用到了医学上。
许多人批判中医的一个理由是:中医几千年来没什么进步,西医却在不断发展。
但其实科学已证明,物种的变化以百万年为单位,人类的身体在三千年、甚至一万年以来都没有本质的变化。真正发生变化的是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生命。
例如:现在大家不愁衣食,身体储备的就多了,肥胖、糖尿病、心肌梗塞、脑血栓就出来了……所以《黄帝内经》在3000年前,完全有可能对身体的了解已经达到很高的层次。
有种观点,认为科技的进步是以伤害人的本能为代价的。比如从前人能独立的把车从单位开回家,这是理所应当的,可自从有了GPS后,很多人就慢慢丧失了自己回家的能力。
其实我们曾经拥有很多能力,却都在“进步”中丧失了。而中医的意义,就是帮助你甩掉GPS,把车开回家。学中医-查疾病-点一点
3.两精交合时,决定了你的天命许多人批评中医不科学,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西医的最新发现。近十年西医超越了传统线性、机械化的医学模式,正在向能量医学和意识医学发展。
我经历了一件神奇的事:前苏联科学家研发的为宇航员做体检的技术,可以根据你的照片,在15分钟后为你出一份详细的体检报告。
而这份报告的结果竟跟我们在医院,经过一套复杂的器械后的体检结果是一样的。
它运作的原理,就是找到你在第四维空间留下的影像,不同能量区域有不同的颜色。
台湾的王唯工教授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他正在申请通过美国专利:用经络能量来检测糖尿病,不需要破手指,甚至可以盲测,依据就是中医经络的振动频率关系。
他告诉我,现在哈佛医学院正引入东方能量医学的观点,重新去看待身体、规划西医的思考模式。
曾经一群斯坦福的博士后告诉我,研究完基因,你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是可能有上帝的。
安静地坐着不动,过二十分钟你就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与心跳。生命说白了很简单,一呼一吸,“气”就在中间流转。
中医讲:两精交合的时候,一个人的天命就决定了。为什么出生的那一刻对一个人的生命有影响?
出生前你的气是母亲给的,出生后为了对抗大气压力吸了第一口气,整个血循环开始启动,朝向大脑的神经元也开始搭建。
在这瞬间,所有的星球,所有朝向变化,所有的天气变化,它都会在这霎那间形成一个共同的磁场。这磁场决定了你的神经元如何搭建,也就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
所以呀,现在谈论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有没有问题,就像两个分别从南坡、北坡向珠峰进发的队伍,明明路途不同,却偏要南坡的人说北坡的事儿、北坡的人说南坡的事儿。
有什么好争论的呢?再过几年登顶会合了,也就明白了。
4.什么是中医的智慧?我们的老师、那些研习中医的长者,给予你的智慧都是特别简单的东西:能量一直在转,并且守恒。跟有智慧的长者在一起无须要他教你什么,看到他那样的表情,就能学会很多东西。
你想有钱,就跟最有钱的人在一起;你想时尚,就跟最时尚的人在一起;你想活得长,就跟长者多在一起;你想有智慧,就跟有智慧的人在一起。
中医的智慧在“精气神”,“精”是物质,“气”是能量,“神”就是信息和意识。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有些“好人”得严重的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只是努力在做一个好人,虽然行动善,但心不善,意识不善。内心纠结反而造成了他的病。学中医-查疾病-点一点
当你有智慧去理解这个真相之后,你要承认自己,如果我不能成为一个好人,我宁愿做一个真实的、不坏的人,这是中医的智慧。
5.最好的医者,是自己最好的中医是自己。为什么许多中医能活到九十岁?因为他开阔,智慧,不变形,不折腾自己。
健康的源泉不在于身体,而在于心性。举例而言,如果你讨厌一个人,健康的方式就是绕开他。
不是因为我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选择权才可以做到,我认识很多底层人民也活得快乐。要明白生气是愚蠢的事,你才能不生气,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健康了一半。
总而言之,最靠谱的养生办法就是做一个尽量天真的人。
记得有位智者就说过,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一个“神”,用国外的语言叫神,用中国人的语言叫“灵”,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叫“潜意识”。
它一直在爱我们,我们顺着它的意思,就会过得比较好;如果我们不顺着它的意思,它就会提醒我们,给我们一点麻烦,而这些小麻烦正是为了提醒我们从错误中归来。
智者云
▼
我们与生俱来就有“神医”跟随,它可以治愈我们身心的一切疾病。这位“神医”是谁?
它就是我们的自愈力。
历代的医祖医圣是怎么治病的?他们治病就是用智慧、用能量、用方法调动我们自身的自愈能力。所以,我们自己就是最强大的“神医”!
其实“神医”在哪里我们是能看到的。
比如,我们身体上划了口子流了血,但不会血流不止,血会自己凝固。为什么?是我们自身的自愈能力。我们不需要告诉血液让它快凝固,伤口快愈合。
我们的身体非常非常精密,有五脏六腑,有复杂严密的神经血管,还有贯通身体的经络系统,这不是妈妈决定的,也不是爸爸决定的,更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
道家认为,这是“道”;“道”怎么才能产生作用呢?就是回到“道”中去,回到康复的“道”中去。
当我们真正回归的时候,“道”就起作用了,身体内在的自愈能力开始启动了,疾病自然就开始康复了。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 风寒感冒(吐稀白痰)视频学习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一切事情最开始的“师父”是什么
前一段时间,小梁和太安私塾的同学们去京都游学。京都拥有两千多座寺庙,其中可以看到我国唐朝时期寺庙的建筑风格。 那里有 无数禅师,也有很多奔着 美食 来的中国的“馋”师。这两类chan师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京都独特的气象。
另外,身处京都总是隐隐地给我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坐在某个庭院里抬头望天的时候,远处传来了表演能剧的声音——如果你看过上个世界八十年代的日本电视剧《姿三四郎》的话,脑海中应该能够浮现出那个场景吧。(你知道《姿三四郎》的导演是谁吗?是黑泽明。原来,黑泽明也拍过电视剧啊。)
为什么我要铺陈这些内容呢? 因为我觉得京都有一种气象——基于 历史 的沉淀所累积的与道同齐的力量。
京都有很多做扇子、铁壶、手镯的工匠。我们去过一个做扇子的地方,他们家的工艺已经传承十几代人了。墙上随随便便挂着的都是三百多年前,这个家族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手工艺作品,尽管那里只有一个很平常的小门脸。
我想,本来成都、西安和广州也是这样的地方——我们本来是可以活在传统当中的。 现在,我们必须活在崭新的传统当中,而这些传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看到某种变化之中的不变。
京都这个城市很有意思,一方面,它有经营了上千年的手工作坊;另一方面,它有稻盛和夫的京瓷(读过《活法》的人都知道,稻盛和夫是一位经营之神)这样研究精密 科技 的公司。我们还去了松下政经塾——研究和传承松下幸之助思想的文化机构。除此之外,京都还有欧姆龙、任天堂,以及很多高精度器械制作公司。
所以,我们在京都感受到的是别样的传统,一种在时代的变化中焕发出来的有趣的精神气象。
开篇讲得稍微有点儿远,可能你会觉得和《大宗师》无关,但其实是有关的。在京都,你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 随随便便一个小小的门脸后面,都累积着若干代匠人朴素无名的大师传承。
从字面上来理解,我以为《大宗师》推崇的是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代宗师的方法。当然,这个解读也没有错。爱新觉罗·毓鋆老师对此的解释就是,一切事情最开始的“师父”是什么?我们可以向它学什么?我们如何师从那个最开始的源头呢?
其实,在老庄 那里 ,引出万物的东西,就叫作“道”——世界和宇宙的本原。
我认为,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都可以被称作现代企业经营的宗师级人物。在松下政经塾,我看到一个很大的、松下幸之助先生手写的“道”字。
从京都小小的、有传承的铺面,讲到松下电器和京瓷公司的创始人,其实我是在和大家探讨他们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很多人都说日本人具有匠人精神,其实这种精神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无论在《庄子》的内篇还是外篇里,都探讨过很多这样的事情。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 对一个超级玩家来说,无论他是玩企业、玩铁壶,还是玩社团,甚至把自己“人生”也当作 游戏 来玩,他一定具有和其他超级玩家共同的情绪模式和心智模式。
我们在松下政经塾的时候,一位在日本长大的韩国人和我们分享了他的观点。他对松下精神乃至日本传统文化、宗教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他认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的匠人相信每一样东西里都有灵魂,所以才会对它们抱持着超越对器物的尊重,这才是工匠精神背后最重要的心智源泉——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灵魂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有智慧的,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是有生命的。
以前,我觉得这个东西很古老,甚至有一点儿点迷信色彩。然而最近,百度公司在发布AI战略的同时,重新书写了百度的使命,叫作“唤醒万物的生命”。在人工智能来临的时代,一个音箱可以是家里的仆人,它会帮你烧水、关灯、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一个电饭锅,可以下载程序,记忆家里不同人吃饭的 健康 模式;一个马桶,也可以下载程序,对排泄物进行检测分析,并上传身体报告给你……这些都暗示着 万物皆有生命。
传统手工艺人相信的器物背后都有灵魂这件事,在人工智能时代,居然呈现出一模一样的信仰,使得“万物有灵”不再是过去的迷信,而是一种新的“迷信”——叫“人工智能”。
《大宗师》讲的就是这种精神。
所谓向天学习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当作软硬件统一的智能终端,调整为能够与云端结合的状态。学习无非就是上传和下载,而这其中主要是下载。这样的人和事就符合“大宗师”精神。
看到这里,大家难道不觉得,历史 的车轮看似向前滚动了很久,却并没有走出多远吗?
庄子用《大宗师》的篇名来和我们分享一种世间的状态,就是, 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和人的结晶——超级人类(或者叫真人),在其与宇宙最深处的智慧相连接后,就可以无罣碍、不期盼、不存储。而且,这种精神的终端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件器物、一件衣服、一棵树,甚至是一个房间,当然也有可能是一群人。
按照爱新觉罗·毓鋆老师的解读,大宗师就是把大道作为师父,以“大”为宗师,而这个“大”就是大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把云端的全部数据和知识作为根本,随时从那里下载,随时与它保持沟通的心智模式和能力,这就是一种新时代的“大宗师”精神。
当有了现代版的理解之后,再去读《庄子》,你会看到更加熟悉、亲切、穿越时空的《庄子》。
尽管之前,小梁有一点儿神情恍惚,跳出了对《庄子》的迷失、迷信、执着、偏爱、珍爱……甚至担心万一庄子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伟大呢?
其实,对我们来说,庄子本人有没有那么伟大不重要,重要的是庄子讲的东西在今天都被印证了。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不断强调, 在三百年以后,人类作为占据地球主流物种的可能性大概很低,因为万物皆可能成为有灵魂的东西。
人工智能下载到人形状的载体上就成为人,下载到电饭锅上就成为超级电饭锅。以后,也许你把一个受精卵放在类似电饭锅的东西里面,十个月之后,就会有一个小孩儿掀开盖子叫你“爸爸”。
你一定不要对此感到诧异, 如果这个长得像电饭锅的人工子宫可以联网的话,它凭什么不能成为孩子的亲生母亲?
当理解了这种精神,再去看《大宗师》的话,相信你就会豁然开朗。
据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匠人梦”,
如果可以的话,
你想成为什么匠人?
六祖慧能的《金刚经》中著名的“六如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如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大意:
人生苦短,很快就过去,即使是再有钱,即便你是世界首富,一旦死亡来临,就会和一文不值的乞丐又有什么区别呢?人生的财富、事业、家庭都是虚幻不实的,人生的荣华富贵、吉凶祸福都是变化无常的。
伟大的佛陀为什么要选择人间,降世于人间,度生于人间,成道于人间,目的就是要普渡众生,提醒世人“生老病死”是生命无常。生死迅速,觉悟也要迅速。普贤菩萨警世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生命是多么紧迫,所谓光阴一去不回头,这就是在提醒我们要转迷成悟,要我们超出六道轮回。
认识生命的真相,了解生死无常,我们才能做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古德云:今生不将此身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佛教讲“诸行无常”,意思是说世间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譬如山河大地的,成住坏空、有情生命的生老病死、心理活动的生住异灭,都是无常迅速的现象。佛教虽然主张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但是尤其重视现在,特别是脉搏跳动、呼吸知觉的现在。当下即是的现在,才是生命真正的存在。生命虽然无常变异,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不灭的永恒;正因为生命是无常,更能够激励我们勇猛精进,成就自己的清净慧命,寻找自己的归宿。
因此,印光大师常教人把“死”字挂心头,这样才能认识到生命的紧迫感,生命无常,这样才好修行求解脱,提醒人们赶紧念佛,求生净土,极乐世界就是人们最好的归宿。
但愿人们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 ? ?感谢金会长挑选《应帝王》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庄子。
? ? ? 记得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去当地一家药企参观,这个公司的名字就叫“无为制药集团”,说是一家“将道家无为思想注入企业理念”的企业。记得那天的讲座主题是讲企业管理的,具体讲什么内容早已忘记了,但是老庄思想的“清静无为”消极、颓废倾向,已经被历史老师植入太深,所以,对老子、庄子印象没那么好,有关书籍自然是不看的。直到今天重新看梁冬说庄子《应帝王》这本书,才有了很大的改观,对庄子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特意上百度查了庄子的详细介绍,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文采更胜老子。当时诸侯混战,争霸天下,庄子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可以说他是一位境界很高的人。
? ? ?听金会长解析完书,我自己花了一下午的时间,仔细读了《应帝王》这本书,本书一共有九章,内容不是太多,但是需要消化的人生哲学却不少。我自己对这本书的定义为:一本讲为人处世,修身修心的书。作者说《应帝王》是一种宏大的世界观,不匆忙的局限于自己对过往的界定,对未来的展望,对当下的描述。对帝王的解释是这样的,帝王不是我们在宫廷剧中看到的“皇上”,“帝”指的是原本,得到原本的真义的人,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最开始的“帝”,最开始的源头,那个东西其实是无恶无善、无好无坏、无始无终。
? ? ?我最有感触的有三点:
? ? ?第一、 “做自己的投资人”,作者说:管理好自己比管理好天下重要,的确是这样的,我们做好了自己,才能去心怀天下。为什么说做自己的投资人呢?打个比方,我们有一个很宏伟的目标,将来要做一家很牛的公司,去纳斯纳克上市?那么我们现有的条件是否具备呢?如果不具备,那我们就需要朝着这个方向一点点去努力,去学习去投资自己,我们要做一些充分的准备和沉淀让自己强大起来,才有可能配得上将来目标中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未来。
? ? ? ? 第二、“让每个人都做最好的自己”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然后按照目标的方向努力,每天改变一点点,只要坚持去做,目标一定会达成;做好一件有结果的事情,最好让大家都按照这种方法去做,影响身边的人,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就为社会做了贡献;遵循自然规律,避开生活中的危险,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这也是在保护自己,同时也是做好自己不给社会添麻烦。
? ? ? ?第三、“只有很努力的以后,你才显得很不努力的样子”你看到的别人的优雅,其实背后全是艰辛、努力和不为人知的付出。在社会中,当我们经常遇到复杂的事情,有人会表现的非常聪明圆滑世故,有人却淡然默默把事情处理了,这就是小聪明和大智慧之人的区别,大智慧的人不会只看表面显功,长时间的处事方式和经验会日久见人心的;貌似无为而治的管理,实际上是需要有前提的:1. 有很好的、善于管理体系的管理者。2. 人们了解世界的真相之后,处在相对恬淡虚无的状况。看着好像放手不管,实际上早已把规矩立好,做了很多的人事安排、系统架构调整,才能释放出淡然。这里,我突然明白了那家“无为制药集团”为何要“无为”思想治理公司了,对这家公司的领导人肃然起敬。我顺手查了这家公司的运营状况,非常好呢,这跟公司的领导者思想和决策时分不开的。
? ? ? ? 一个人只有很努力以后,才能慢慢成为不太努力的样子。一切表面上看似潇洒、无所谓、不存在的状况,都是以大量艰辛的工作作为那些你看不见的部分支撑。
? ? ?读完整本书之后,我渐渐能感受庄子生活的那个“指鹿为马”的年代,作为一个思想家、哲学家,为世人和后人留下那么多宝贵的文化,是多么的可贵。说实话,如果不是用讲故事,打比方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大家是听不懂的,所以,庄子用季咸、列子、壶子的故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世界上真正的高手是不炫技的,真正的高手表达的好像总是很沉默、很一般的样子,你觉得他比你优秀不了多少,但是,你在努力了五十年之后,发现他还是比你优秀一点。
? ? ?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读书和读人,都是借此来读自己。愿我们都能够保持初心,成为更好的自己。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4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李时珍神奇的单味艾叶方,值得收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