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对低血压治疗的思考

健康管理师 2023-07-23 23:40:54

导读:高血压常受到很多人重视,相对来讲,谈低血压治疗的经验倒不多。王老师这篇文章写得很生动,走过一些弯路,参考了彭静山、赵绍琴二老的经验,总结出了这样的实用方~对低血压治疗的思考低血压和高血压都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很多人都比较重视,这方面的治疗经验也比较多,相对谈低血压治疗的文章倒不多。实际上低血压患者也相当多,在这方面,我这些年遇到的也不少。在治疗上也是先走了一段弯路,后来慢慢才摸索出一些经验,现在谈一谈。

低血压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全身无力,收缩压常低于 90mmHg,舒张压常低于60mmHg。从中医角度来看,常是气虚、阳虚、或气血两虚。早年在治疗低血压时,常首选补中益气汤,气血两虚选归脾汤,按理说应该是正确的,但临床疗效不佳,病人服了一段时间,血压仍然上不来,仅乏力心悸症状有所改观。对此,思索了很长时间,不得其解。

后来,在温习《伤寒论》的过程中,看到甘草干姜汤、四逆汤、理中汤时,突然醒悟,应从阳气虚衰、中气不足入手,不能仅局限于气虚,应大力温阳,温通血脉。于是,在以后的临床上,再遇到低血压患者,就将上述三方合并,组成以附子理中丸为主的方剂进行治疗,很快就收到了明显的疗效,患者在服三五剂药后血压就开始上升,头晕乏力、怔忡等症状随之消失。

临床上,一些患者除了血压低,还伴有西医所称的贫血,即中医的血虚证候,这时,我往往加入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效果就更全面了。用这个方子治疗低血压,虽说升压快,但有时药一停,个别患者易反复,针对这个情况,我又参考了有关资料,加入了大量枳实、五味子等药,组成新的升压方子:生黄芪30g,当归15g,枳实60g,附子15g,干姜15g,甘草10g,五味子10g(辽宁名医彭静山曾用枸杞子、五味子两药泡水喝治低血压)。经过临床验证,疗效可靠且稳定,基本上解决了低血压的问题。

方解:当归补血汤补气养血,四逆汤回阳救逆,治四肢冰凉(低血压妇女常见)。甘草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29条,主治虚人外感误用桂枝汤发汗,致使阴阳两虚而见厥逆、足挛急、烦躁不安等危症。先用甘草干姜汤温中以复其阳,阳复则厥回足温,再用酸甘化阴养血的芍药甘草汤,阴血得养,则足挛急自伸。本条之厥逆是阳气不能达于四末,低血压之头晕是阳虚不达于头脑,其实两者都是低血压,只不过血压低的程度轻重而已。

现代药理证明,干姜辣素,口服后能刺激口舌及胃黏膜,可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而抑制副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上升,血液循环加快,达到抗休克的目的,这便是干姜温中救逆的药理基础。

枳实是益气升压药,味苦性微寒,有破气行痰、散积消痞之效。这一说法已成为历代本草书籍的共识。但据现代药理研究,枳实能收缩平滑肌,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胃扩张、胃下垂、脱肛、疝气、子宫脱垂。这些病的病机是中气下陷,应当用补中益气汤,而枳实也能治之。说明枳实不但不是破气下气药,反而是补中益气药。藏医藏药将枳实和人参归为一类,都当补益药用,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其实,《神农本草经》就记载枳实有“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的作用。所以大剂量枳实治疗低血压也是有理论基础的,临床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

五味子,孙思邈谓:“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遇夏月季夏之间,因困乏无力,无气以为,与黄芪、人参、麦冬,少加黄柏煎汤服,使人精神倍加,两足筋力涌出”, “六月常服五味子……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现代药理证明,五味子有强壮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总之该升压汤具有温阳益气、滋阴养血、升高血压的作用。

【验案一】

彭某,男,72岁。2010年7月10日来诊。

主诉:头晕,心悸,无力,血压60/40mmHg,已服几盒人参生脉饮,不效。

刻诊:舌淡,苔薄白,脉双寸沉弱,关尺濡细,面白,饮食、二便基本正常,腰稍痛。辨证:心肾阳虚,气血不足。

处方:生黄芪20g,当归15g,附子10g,干姜15g,甘草15g,枳实60g,桂枝10g,五味子10g,麦冬15g,杜仲30g。3剂,水煎服。

3日后复诊:头已不晕,心亦不慌,腰稍好些。血压110/80mmHg。患者要求再服几剂药以巩固疗效,续服10剂,痊愈。

低血压不仅有上述偏虚偏寒的证,虽然临床上大多数低血压也属这一类,但不可太过于死板,临床上偏热偏实的火郁证低血压也能见到。我最近治疗的一例刘姓妇女就属于此类。

【验案二】

刘某,女,62岁,以头晕为主诉求诊,血压70/40mmHg,说女儿给买了好多盒生脉饮,喝完还是这样。(临床上常遇到这种情况,每诊断为低血压,就服生脉饮、补血露类,怪哉!)

刻诊:舌尖边红,苔黄腻,口干苦臭,脉弦滑微数,能食,大便偏干,小便赤热,一派火郁三焦、气机不利之证。

处方:黄连10g,黄芩15g,黄柏15g,制大黄20g,栀子15g,沙苑子30g,钩藤15g,生甘草10g。3剂,水煎服。

3日后复诊:告知服药后每日大便3次,头脑清醒多了,头也不晕了,现血压110/70mmHg。上方减大黄,略为调整,又服5剂,一切恢复正常。

从上案可以得出一个认识,中医看病,切不可拘泥于西医病名,一定要用中医的辨证方法,有是证用是药,尽管低血压大多数相当于中医的阳虚、气血虚,但还是有不同的。死板教条是临证的大忌。切记!再转录一案以证之:

【验案三】

李某,男,36岁。1992年5月7日初诊。自述血压偏低已近2年,迭服补剂而愈重。现头目眩晕,神疲乏力,心烦急躁,夜寐梦多,心悸气短,饮食无味,大便偏干,舌红苔厚且干,脉沉细滑数,血压75/52.5mmHg(编者按:原文为“血压BP:10/7kPa”,此处数值为换算而来,余同)。证属湿热郁滞,气机不畅。治以芳香宣化,疏调气机。

处方:蝉蜕、片姜黄、川楝子各6g,僵蚕、藿香、佩兰、大腹皮、槟榔、焦三仙、水红花子各10g,大黄1g。嘱其停服一切营养补品,饮食清淡,每天散步2小时。

服药7剂后,诸证减而大便偏稀,血压97.5/67.5mmHg。原方加荆芥炭10g,防风6g,灶心土30g(先煎),以此方加减服用20余剂后,精神爽,纳食香,血压维持在(120-97.5)/(75.0-67.5)mmHg,而告病愈。(《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 风热感冒视频学习本文摘自《杏林薪传:一位中医师的不传之秘》,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幸福。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血压偏低的症状都有哪些?该如何治疗?

相对于高血压的受重视程度来说,低血压往往容易被忽视。主要是因为高血压很容易引发很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但是,如果血压值长时间低于正常水平,对身体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其对于身体的危害程度并不亚于高血压,低血压主要是指身体的循环动脉压力小于正常值引起的。平时如果有低血压症状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治疗,避免引发较为严重的后果。



低血压会有哪些表现呢?1、头晕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见身边的朋友反映,当他们下蹲之后,突然站起的过程中,会出现头昏、两眼发黑的现象,这就是由于血压过低所引起的。有些严重的低血压患者在突然起身的过程中,甚至会出现晕倒的现象。

2、身体乏力

如果长时间感觉身体乏力、容易疲劳、四肢无力的情况,这也是在提示我们,可能有低血压的情况存在。因为容易疲劳、四肢乏力是低血压最为明显的症状表现。这主要和身体的血液循环速度过慢,供氧不足有关。所以,在平时会觉得特别疲劳,但是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可以得到缓解。

3、体质虚弱

长期处在低血压状态中的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不如正常人的强健。从外观看起来会比较虚弱,甚至长时间的走路容易气喘。对于血压过低的人,还会有昏迷的危险。所以长时间出现这一类情况的话,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做检查,配合医生的建议及时治疗。



如何改善低血压呢?1、加强营养

血压过低的人平时在饮食上面,一定要注重加强营养、均衡饮食,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蛋白质和补气血的食物。因为血压低的人通常会伴有贫血的情况,因此多吃补血的食物,也是可以帮助提高血压的。

2、加强锻炼

由于低血压患者经常感觉头晕,所以他们很排斥做运动。但是,适当的运动是可以帮助身体新陈代谢的,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因此,在平时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身体所能承受的运动,这对于调节血管功能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3、忌降压食品

很多人在饮食上面特别不注意,在已经患有低血压的情况下,依然食用大量的降压食品。像平时餐桌上常见的苦瓜、冬瓜、海带等,这些都是降压食物,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应该要少吃。

如果自己有发现低血压的情况,平常一定要非常注意。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饮食习惯,都要及时作出调整,严重的低血压对于身体健康是有危害的。如果低血压的一些症状已经影响生活,应该及时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及时作出治疗。而在平时预防大于治疗,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4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