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提壶揭盖”对于学习中医之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相同的还有“增水行舟”“导龙入海”......这些形象的中医治法,曾经让我们感叹中医之美,但实际临床来应用时又有多少人想到它们呢?陈明老师的这一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愿以后这些“神奇”治法不只是作为一个名词停留在记忆里。
麻黄汤,乃张仲景为太阳伤寒证而设,治疗伤寒表实证,证见发热恶寒,无汗,身体疼痛,或咳喘者。其实,麻黄汤临床运用非只解表,《伤寒论》所云太阳病伤寒证也非只为外感风寒所起,仲景所云太阳病由外感邪气引发,只是举例而言,诸凡外感或内伤,只要邪气壅滞营卫之气,导致营卫不和者,所发即为太阳病,故太阳病有外感太阳病,亦有内伤太阳病。
就麻黄汤组方配伍特点而言,麻黄、桂枝固然具有祛风散寒解表之功,但亦非只此一用,麻黄上能开宣肺气,下能通利膀胱水气。至于桂枝,作用更广,集中体现在一“温”字上,能上温心肺之阳,中暖脾胃之阳,外煦肌表卫阳,并能化气行水,温经通络。打开麻黄汤方子,其组合可以解读为用麻黄、杏仁开宣心肺之气,用桂枝甘草汤温通心肺之阳,乃是温通振奋心肺阳气之方,临床可广泛用于因肺气不宣、胸阳不振、心肺郁阻所致诸疾,实为“提壶揭盖”之第一方也,现举闭经一案。
宣肺通心,疏达胞脉女子闭经,为临床难治之证,虽予疏肝理气、补益脾肾、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等诸法施展,辗转腾挪,无奈胞脉紧闭,月水不信,可谓“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矣。余屡遇之,亦时觉江郎才尽,束手无策。
一日,门诊一患者在叙述病情时谈到月经曾过月未至,有一天做饭切洋葱时涕泣俱流,几声喷嚏喷薄而出后,忽觉月经潮汛,量亦较大。余闻之顿悟:月经信至与肺气密切相关耳!后忆起《黄帝内经》之语,又不觉脸红耳热矣。《素问·评热病论》明言:“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原来胞脉与心肺相通,心肺郁闭,胞脉不通,亦是闭经常见原因之一。
麻黄汤既然为开宣心肺之方,临床当可用于治疗此类闭经,特别是使用其它“常规”治疗闭经方法而不效者,遂以麻黄汤合四物汤组成基本方,经试多例,效果彰显。兹举验案一则为证。
病例举隅患者,女,39岁,北京人,2015年11月26日就诊。月经3个月未至,乳腺增生病史,查妇科激素六项正常。平素胸乳胀痛,只有经期胀痛暂缓,急躁,睡眠欠安,二便尚可。舌尖红,舌苔薄白,脉细。初辨为肝气郁滞,经脉不通。
处以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加减:柴胡1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制香附15克、延胡索10克、泽兰10克、益母草15克、牛膝15克、川续断15克、丹参15克,服2周月经仍未至。
2015年12月24日二诊,望其舌红苔薄黄,改方为“三和汤”(四物汤合凉膈散),服两周,月经仍未至。
2016年1月23日三诊,改用麻黄汤合四物汤加减:生麻黄6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当归10克、赤芍30克、川芎30克、王不留行20克、川牛膝30克、菟丝子30克、生麦芽60克,10剂,水煎服。
2016年3月8日四诊,诉上方服10剂,月经来潮,行经6天,量正常。今日又到经期,月经未至,故欲再服药。处方如上,令再服7剂。后电话告知:服至4剂,月经应汛而潮。此开宣肺气通胞脉,提壶揭盖,令上窍通则下窍利,是“欲求南风而开北牖”也。证之临床,不我欺也!
自《伤寒论》定麻黄汤主治太阳伤寒证之后,世人多以风寒表实证扣之,然当今临床所见外感,却多为西医迭经输液等治疗而不愈者,风寒表实已着实难见,而反见合病、并病者多矣。况以余所见,仲景举麻黄汤治疗太阳伤寒证,例证而已,要在说明麻黄汤为发散营卫,开通肺气之理,故麻黄汤不唯用于伤寒外感,而更多则是治疗内伤杂病,其作用根基乃在于“提壶揭盖”一法,适用于多种窍机不利所致病证,能识于此,便握麻黄汤临证运用之真谛耳!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腰间盘突出艾灸视频学习
本文摘自《环球中医药》2017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来源。
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4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