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翟麦!

六月雪 2023-07-24 09:55:47

瞿麦图片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入草部中品。

别名:石竹草、巨麦、十样锦。

来源: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瞿麦和石竹的干燥带花全草。多为栽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丛生,直立。瞿麦高30~80厘米。石竹高30~50厘米。有节。多分枝。单叶对生,线状披针形,全缘,基部连合成鞘状,花顶生,单一或数朵簇生,花冠5瓣,有红、白、紫、杂等多种颜色,瞿麦花冠先端深裂成细丝状。石竹花冠先端星锯齿裂。蒴果长圆筒状,包于宿存萼筒内,成熟时顶端作4~5齿裂。内有黑色扁圆形种子多枚。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也有野生。

性状鉴别:本品花期前割取地上全株晒干扎成把。晒干后的瞿麦呈黄绿色,其余同上。以黄绿色,无杂草,无根,花未开放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皂甙。石竹花含芳香油,主要为丁香酚、苯乙醇等。

药理作用:1、利尿。其煎剂有显著利尿作用。

2、兴奋肠管,使肠蠕增加。

炮制:切咀,生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小肠经。

功能:清热利尿,破血通经。

主治:淋病尿积压,经闭不通。

临床应用:最适宜于治热淋而有血尿者(如急性尿道炎、膀胱炎),常配赤芍、茅根、生地,方如瞿麦散。如果热症更盛,再加配栀子、滑石;对产后泌尿系感染而致的血淋,宜配蒲黄。

此外,瞿麦也治便秘,因其能使肠蠕动增加而促进排便,常配瓜萎仁。

用量:3~12g,大剂可用至18~24g。

处方举例:瞿麦散:瞿麦9g、赤芍9g、茅根30g、生地18g、阿胶4.5g(溶化),地骨皮6g,水煎服。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 END -

回复“学习”两个字即可加入

执业药师考试考点汇总与解析——中药药剂学(四)

☆ ☆☆考点31:乳剂的稳定性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①乳化剂的性质;②乳化剂的用量,一般应控制在0.5%~10%;③分散相的浓度,一般宜在50%左右;④分散介质的黏度;⑤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一般认为适宜的乳化温度为50~70℃;⑥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⑦微生物的污染等。

2.乳剂的不稳定现象

(1)分层:指乳剂在放置过程中,乳滴逐渐聚集在上层或下层的现象。

(2)絮凝:指乳滴聚集成团但仍保持各乳滴的完整分散体而不呈现合并现象。

(3)转相:系指O/W型乳剂转成W/0型乳剂或出现相反的变化称为转相(又称转型)。

(4)破裂:指分散相乳滴合并且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液体的现象。

(5)酸败:指乳剂受外界因素(光、热、空气等)及微生物作用,使体系中油或乳化剂发生变质的现象。

☆☆考点32:浸出制剂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1.含义: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提取药材中有效部位而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2.特点:①复合组分的综合疗效适应了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②药效缓和、持久、副作用小;③服用剂量较小,使用方便;④某些浸出制剂稳定性较差。

3.分类:①以水为溶剂的浸出制剂,如汤剂、合剂、糖浆剂、煎膏剂等;②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或酒为溶剂的浸出制剂,如酒剂、酊剂、大部分流浸膏剂和浸膏剂。

☆ 考点33:糖浆剂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1.糖浆剂的分类

(1)矫味糖浆:①单糖浆,系蔗糖的饱和水溶液,浓度为85%(g/m1)或64.74%(g/g)。②芳香糖浆,如橙皮糖浆、姜糖浆等,常用于矫味。

(2)药用糖浆:指含药物、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能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如川贝枇杷糖浆、养阴清肺糖浆等。

2.糖浆剂的制备方法:一般可分为热溶法、冷溶法、混合法3种。

☆ ☆☆考点34:煎膏剂含义、特点、制备方法

1.含义:指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俗称膏滋。

2.特点:多以滋补作用为主,同时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具有体积小、易保存、服用方便等优点。但受热易变质以及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性的药材不宜制成煎膏剂。

3.制备方法

(1)煎煮。

(2)浓缩。

(3)炼糖(炼蜜):目的在于去除杂质,杀灭微生物,减少水分,防止“返砂”(煎膏剂贮藏一定时间后析出糖的结晶的现象)。

(4)收膏:除另有规定外,糖和蜜的用量一般为清膏量的1~3倍,其相对密度一般控制在1.40左右。

(5)分装与贮藏:应贮藏于阴凉干燥处。

☆ ☆考点35: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含义与特点

流浸膏剂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的制剂。浸膏剂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有效成分,浓缩调整浓度至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的制剂。

根据干燥程度的不同,浸膏剂分为稠浸膏与干浸膏。稠浸膏为半固体状,含水量为15%~20%.干浸膏为粉末状,含水量约为5%.浸膏剂一般多作为制备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软膏剂、栓剂等的中间体,仅颠茄浸膏、大黄浸膏等少数品种直接用于临床。

☆ ☆考点36:胶剂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1.含义:胶剂系指用动物的皮、骨、甲、角等为原料,以水煎取胶质,浓缩成稠膏状,干燥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

2.特点:胶剂多供内服,主要功效有,皮胶类补血,角胶类温阳,甲胶类侧重滋阴,还有活血祛风等作用。因原料来源及制备工艺等原因,目前仅有少数厂家生产胶剂。

3.分类(按原料来源)

(1)皮胶类:以动物皮为原料,如以驴皮、猪皮为原料制成的阿胶与新阿胶,以牛皮为原料制备的黄明胶。

(2)骨胶类:以动物骨骼等为原料,如狗骨胶、鹿骨胶等。

(3)甲胶类:以动物甲壳等为原料,如龟甲胶、鳖甲胶。

(4)角胶类:以动物骨化的角为原料,如鹿角胶。

☆ ☆☆☆考点37: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1.原料的选择:驴皮是熬制阿胶的原料,以张大毛黑、质地肥厚、无病害者为优。骨类则以骨骼粗壮、质地坚实、质润色黄之新品为佳。甲类以板大质厚、颜色鲜明、未经水煮者为佳。角类以质重、坚硬、有光泽、角尖对光照呈粉红色的砍角为佳。

2.原料的处理

(1)皮类:将皮切成20cm2左右的小方块,置滚筒式洗皮机中,加水旋转洗涤,用清水冲洗去泥沙。再置蒸球罐中,加入投料量约2%的碳酸钠并加约3倍量的水,加热至皮皱缩卷起,用水冲洗至中性,以除去脂肪等杂质,并降低挥发性碱性物质的含量,消除腥臭气味。

(2)骨角类:加清水浸泡,每天换水,除去腐肉筋膜,用碱水洗除油脂,再以水反复冲洗净。

☆ ☆☆☆☆考点38:散剂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1.含义: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剂型。

2.特点:散剂表面积较大,因而易分散、奏效较快;制备简单,适于医院制剂;对疮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口腔科、耳鼻喉科、伤科和外科多应 用,也适于小儿给药。但因其表面积较大,散剂易吸潮变质且刺激性也相应增加。所以剂量大,易吸潮,刺激性、腐蚀性强,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处方不宜制成散 剂。

3.分类

(1)按医疗用途和给药途径分:内服散剂与外用散剂两大类。外用散剂又可分为:撒布于皮肤和黏膜创伤表面的撒布散;使用时以酒或醋调成稠糊敷于患 处或敷于脚心等穴位的调敷散;直接用于眼部的眼用散;吹入鼻喉等腔道的吹入散。此外,还有包封于布袋中的袋装散,如挂于胸前的小儿香囊,绑敷于肚脐表面的 元气袋。

(2)按药物组成分:由单味药制得的单方散剂,俗称“粉”,如川贝粉;由两种以上药物制得的复方散剂。按药物性质可分为:含毒性药散剂,含液体成 分散剂,含低共熔组分散剂。按剂量可分为:单剂量由患者按包服用的分剂量散剂,由患者按医嘱自己分取剂量应用的非分剂量散剂。

☆ ☆考点39:一般散剂的制备

1.粉碎与过筛:按药物本身特性及临床用药的要求,采用适宜的方法,粉碎并过筛得细粉备用。

2.混合:方法有研磨、搅拌和过筛混合法。两种物理状态和粉末粗细相似且数量相当的药物容易混匀。但当药物比例相差悬殊时就应采用等量递增法,习 称配研法。即先将量小的组分与等体积量大的组分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体积量大的组分再混匀,如此倍量增加直至量大的组分加完并混合均匀。

3.分剂量:系指将混合均匀的散剂按所需剂量分成相等重量份数的操作。

4.包装:常用的包装材料有光纸、玻璃纸、蜡纸、玻璃瓶、塑料瓶、铝塑袋及聚乙烯塑料薄膜袋等。贮藏于阴凉干燥处并分类保管,定期检查。

☆ ☆☆考点40:特殊散剂的制备

1.含毒性药物的散剂:毒性药物的应用剂量小,称量不准,易致中毒。为保证复方散剂中毒性药物的含量准确,多采用单独粉碎再以配研法与其他药粉混 匀,如九分散中马钱子粉与麻黄等,其余药粉以等量递增法混匀。化学毒剧药则要添加一定比例量的稀释剂制成稀释散(倍散)。剂量在0.O1g~0.1g者, 可配制1:10倍散(取药物1份加入稀释剂9份);剂量在0.01g以下,则配成1:100或l:1000倍散。倍散配制时采用等量递增法稀释混合。稀释 剂常用的有乳糖、淀粉、糊精、蔗糖、葡萄糖、硫酸钙等。为了保证散剂的均匀性及易于区别,一般以胭脂红、靛蓝等食用色素着色,随着稀释倍数增大,颜色逐渐 变浅。如硫酸阿托品散的制备:先用乳糖饱和研钵表面能,再加入硫酸阿托品1.0g与胭脂红乳糖1.0g研匀,按等体积递增法逐渐加入98g乳糖混匀并过 筛,即制得100倍散。

2.含可形成低共熔物的散剂:当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低共熔。共熔现象的发生与药物品种及所用比例量有关。

3.含液体药物的散剂:在复方散剂中有时含有挥发油、酊剂、流浸膏、药物煎汁等液体组分,应根据液体药物性质、剂量及方中其他固体粉末的多少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转载于网络,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重楼】每天认识一味中药

【重楼】每天认识一味中药。

别名: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灯台七、铁灯台、蚤休、草河车、白河车;性味: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归肝经。

认识重楼:云南重楼,多年生草木,呈结节状扁圆柱形,略弯曲,长5~12cm,直径1.0~4.5cm。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外皮脱落处呈白色质坚实,断面平坦,白色至浅棕色。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

重楼怎么吃:煎汤内用、重楼猪肚汤、磨粉外服。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8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