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经方中医经方精品微信号,中医经典传承关注木穴与大小间等穴食指上的“木穴”,肝属木,“木穴”与肝有关系。董公说,该穴可以治疗肝火旺,脾气急,眼睛干涩等与肝相关的疾病。
食指属于大肠经的区域,通过脏腑别通来看,大肠与肝是别通的关系,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食指的穴位可以治疗肝经的疾病了。
运用对脏腑别通的认识,已经可以理解很多董氏奇穴的主治功效。但还是会发现,有些穴位的功效,通过传统的十二正经之间的关系,并不需要脏腑别通来转换经络就能理解。
比如,人士穴、地士穴、天士穴,位于前臂的肺经上,该穴组治疗与肺相关的疾病效果好,像鼻炎、咳嗽、哮喘等。
“河图”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秘图案,据说这个神秘的图案是上古文明的产物,它来源于天上的星宿,寓含了深奥的宇宙密码。那是说这上古文明是外星人吗?与“河图”一起搭伴的还有“洛书”,两者俗称“河图洛书”,传说在伏羲氏时期,从黄河里浮上来一匹龙马,马身上带着“河图”,而在大禹治水的期间,从洛河里浮出一只神龟,龟甲上带着“洛书”,它们就是“易经八卦”的前身。在这里没有打算讲历史和玄学,继续回到“河图”(看下图)。古代文献有这个一段话来描述“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二
关于手掌中董氏奇穴的第二个秘密,我们需要用脏腑别通的思维去解密。比如,将中指指背可以看成相当是一个脊柱的全息,上段的“木火穴”可以治疗脑部疾病,中段的“肺心穴”能够治疗后背痛以及心肺部疾患,下端的“二角明穴”位于脊柱的腰段,因此具有治疗腰扭伤的作用。再比如,第二掌骨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的全息,“大白穴”位于上焦、头部,因此可以治疗头痛,“灵骨穴”位于下焦,具有很强的补阳气,补肾的效果。第五掌骨处可以看作一个脊柱的全息,因此,手掌尺侧的腕顺一穴善于治疗颈椎疾病,腕顺二穴则更多用于治疗腰痛。全息的应用还有很多,如此类推,不再多说了。只要能够理解掌握上述所提到的董氏奇穴在手掌中的三大秘密,回头再看董穴的手掌穴位图,你会发现,董穴变得很简单。有一个豁然开朗的感觉,其穴位功效也没必要死记硬背了,因为都有套路规律可循,明白了其机理,记忆穴位功效就变得轻轻松松的了。至于,脏腑别通与全息观的内容以前已经详细说过了,因此这里都是简略带过,没必要一直在重复。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有机会免费获得纸质教材“识别”关注
明天下午3点,精彩继续......《董氏奇穴视频资料》免费下载
针灸减肥针灸甲乙经中医针灸
两者各有所长,都是中华医学的魂宝。
靳三针》疗法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针灸推拿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著名针灸专家靳瑞教授创治,属岭南针灸新学派。靳瑞,生于193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中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副理事长。擅治脑病、视神经萎缩、儿童弱智等疑难杂症,在海内外有'靳三针'之称。
董氏奇穴的特点
“太极针法”、“体应针法”的九种对应是董氏奇穴的核心理论,它是帮助我们简化问题与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不需要背穴位、背主治,甚至不需要知道哪里有穴位就能采取治疗并且疗效很好;
常运用脏腑别通(加上杨维杰博士补充的胃与心包通)来临床辨证及治疗,一穴多效;
远端取穴、牵引针法、动气针法、倒马针法是董氏奇穴最具特色的下针手法,疗范围从“点”扩大到“面”,通过“引气”、“强气”方式往往当下就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从易经中来,更加贴切“天人合一”的古法针灸。董氏奇穴穴位命名或治疗指导理论多与易理相关的。如“水金”治肺阴不足,“木火穴”治心阳不足;如“土水穴”在手掌阴面的大鱼际位,在后天八卦方位属“艮”应“胃”,所以土水穴可治久年胃病……
由此可见,董氏奇穴与久远的易经八卦、古文典籍是有渊源的,它在许多方面是与“古法针灸”具体的取穴、配穴、辨证、治疗的思维是相契合的。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90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六大男性壮阳穴
下一篇: 道破天机:针灸为什么能治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