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史与临床检查
这是正确诊断的基础。需要详细了解发病时间,首发症状和以后症状出现的次序。这些对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发病年龄、病程缓急、病程长短;有无一般感染、周身肿瘤、结核、寄生虫。这些方面与脑瘤的定位与定性相关,可资鉴别诊断参考。病史中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颅内肿瘤的可能性。1.慢性头痛史,尤其伴有恶心、呕吐、眩晕或有精神症状、偏瘫、失语、耳聋、共济失调等;2.视力进行性减退、视神经乳头水肿、复视、斜视,难以用眼疾病解释;3.成年人无原因地突然发生癫痫,尤其是局限性癫痫;4.有其它部位如肺、乳腺、子宫、胃肠道的癌症或肿瘤手术史,数月、数年后出现颅内压增高和神经定位症状;5.突然偏瘫昏迷,并有视乳头水肿。
临床检查包括全身与神经系统等方面。神经系统检查注意意识、精神状态、颅神经、运动、感觉和反射的改变。需常规检查眼底,怀疑颅后凹肿瘤,需作前庭功能与听力检查。全身检查按常规进行。
除血、尿常规化验检查外,根据需要进行内分泌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查。
(二)辅助检查
脑瘤的诊断一般都需要选择一项或几项辅助检查,使病变定位诊断十分明确,并争取能达到定性。
助诊断的方法很多,应结合具体病情及肿瘤的初步定位恰当地选用。原则上应选用对病人痛苦较少,损伤较少、反应较少、意义较大与操作简便的方法。凡带有一定危险性的诊断措施,都应慎重,不可滥用,并且在进行检查之前,作好应急救治包括紧急手术的准备。
1.颅骨X线平片检查:颅内肿瘤可以对颅骨产生一些影响,能够从平片表现出来。20~30%的病例可据此诊断。因此应常规照颅骨正位和侧位平片,必要时作断层平片及特殊位置照片。并结合临床表现正确分析X线征象。
(1)颅内压增高
表现为颅缝分离、脑回压迹增多,后床突与鞍背脱钙、吸收或破坏,蝶鞍轻度扩大。
(2)具体定位、定性诊断价值的征象如下。
脑膜瘤:相应的征象为脑膜动静脉沟显著增宽与增多,骨质增生或破坏,砂样体型脑膜瘤出现钙化影象。
胶质瘤:少数可显示条带状、点片状钙化,松果体瘤可能显示松果体钙斑扩大。
垂体腺瘤:早期的微腺瘤可能在薄断层片上显示鞍底局部凹下或破坏。一般病例蝶鞍多呈球形扩大,巨大垂体腺瘤引起蝶鞍破坏。
听神经瘤:常显示内耳孔骨质吸收脱钙,内耳孔扩大、破坏。
先天性肿瘤:颅咽管瘤常有钙化斑,畸胎瘤有时也显出钙化点。
转移瘤或侵入瘤:颅骨转移可显出多发性骨质破坏,颅底侵入瘤显示颅底骨质破坏,眶上裂或眶下裂破坏。
此外,约有1/3的成人松果体有时可出现钙化,该钙化斑移位可为间接诊断征象。
2.CT脑扫描与核磁共振(NMR)扫描
是当前对脑瘤诊断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阳性率达95%以上。能够显示出直径1cm以上的脑瘤影象,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范围。肿瘤的影象多数表现为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有些肿瘤有增强效应(注射造影剂后),有助于定性诊断。因此,凡临床疑有颅内肿瘤者,宜作为首选。
近来有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显示肿瘤影象和局部脑细胞功能活力情况。核素脑扫描则已少用。
3.脑血管造影:通过脑血管显象,视其位置正常或有移位以判断脑瘤的位置,从异常的病理性血管可为定性诊断参考依据,还有利于与脑血管病鉴别。其中尤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显象清晰。
4.脑室造影与气脑造影:过去应用较广,目前只作为必要时的一项补充检查。对了解脑室内肿瘤,垂体腺瘤有一定价值。
5.脑超声检查:A型超声一般只能从脑中线波移位与否为定位诊断参考。B型超声有时能使肿瘤显象。手术中可利用其作为一种探察手段,指示脑瘤的深浅与范围。
6.腰椎穿刺与脑脊液检查:仅作参考,但在鉴别颅内炎症、脑血管出血性疾病有特殊价值。颅内肿瘤常引起一定程度颅内压增高,但压力正常时,不能排除脑瘤。脑脊液化验,脑瘤有时显示蛋白含量增加而细胞数正常的分离现象,而脑膜炎急性期常是蛋白与细胞数同时增加,慢性炎症时,细胞数已减少或已正常,而蛋白含量增高,易于混淆。可参考病史作分析。需要注意,已有显著颅内压增高,或疑为脑室内或幕下肿瘤时,腰穿应特别谨慎或禁忌,以免因腰穿特别是不适当的放出脑脊液,打破颅内与椎管内上下压力平衡状态,促使发生脑疝危象。
7.内分泌方面检查对诊断垂体腺瘤很有价值,此外酶的改变、免疫学诊断亦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多属非特异性的。
8.CT脑定位定向活检:是一种定位准确、损害较小且能明确脑瘤病理性质的手术诊断方法。可为脑瘤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组成:生黄芪60g,当归尾8g,赤芍药8g,广地龙8g,红花Sg,桃仁8g。
功效:益气活血通络。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障碍,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2、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10g,钩藤15g,生决明15g,茯神10g,栀子10g,川牛膝15g,黄芩10g,杜仲15g,桑寄生10g,益母草10g,夜交藤15g。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安神。
主治:头痛常于一侧,颞部为重,呈跳痛或全头胀痛如裂,伴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失聪,视物不清,口干苦,呕吐,呃逆,舌绛,苔黄腻,脉弦数。
3、血府逐瘀汤化裁(《医林改错》)
组成:柴胡6g,当归10g,川芎15g,赤芍药12g,白菊花12g,桃仁12g,红花6g,生地黄40g,牛膝30g,石决明30g,僵蚕10g,全蝎10g,蜈蚣3条,五灵脂10g,羚羊粉2g。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攻坚散结。
主治:头痛时作,剧痛似裂,痛有定处,经久不愈,舌紫瘀斑,脉弦细或细涩。
扶正固本法恶性肿瘤患者往往都是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经过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后极易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毒副作用。中医通过扶正固本之中药的调补,能增强体质、改善贫血、改善生活质量。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癌症常用中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抗癌偏方:1、夏花龙贝汤
【处方】:夏枯草15g,天花粉15g,生地15g,生牡蛎15g,玄参9g,麦冬9g,贝母9g,天龙2条。
热毒较盛者加青天葵9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各30g。伤阴较甚可加北沙参15g,白芍12g,生甘草6g,气阴两虚再加生黄芪、党参各15g,肿块较大,较坚硬者,加三棱、莪术、炮山甲各9g。
【制法】:上药用水3碗煎或1碗,内服。天龙去内脏,用瓦焙干研末。
【功用】:主治颈淋巴结癌痛,转移癌、甲状腺肿瘤。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天龙末吞服。
抗癌偏方:2、羊枝莲白花蛇舌草汤
【处方】:半枝莲30g,自花蛇舌草60g。
【功用】:治疗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等各种癌瘤。
【用法用量】:将上药和15碗水煎2小时,日夜当茶饮。
抗癌偏方:3、抗癌汤
【处方1】:山豆根12g,半边莲30g,银花30g,土茯苓30g,夏枯草12g,玄参12g,白头翁12g,杭菊12g,天南星6g,射干9g,山慈姑9g,元胡9g,紫草根12g,青黛9g,红藤24g,丝瓜络21g,沉香3g。
【制法】:制成煎剂。
【功用】:用于食管癌、脑瘤、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及宫颈癌。
【用法用量】:每日1剂,煎2次分服。
抗癌偏方:4、两面刺汤
【处方】:两面刺、刺公母、武靴藤、山马茶、苍耳头各15g,穿山甲、金银花、皂角刺各6g,大丁黄9g。
【制法】:上药用乌黑糖煎水。
【功用】:治多种癌症。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抗癌偏方:5、黄花水丁香汤
【处方】:黄花水丁香30g,铁雨伞、六月雪各60g。
【功用】:治疗各种癌瘤。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1
#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有哪些 冬虫夏草(《本草从新》)
[来源] 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
Sacc.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绿蝙蝠蛾Hepialus varians Staudinger幼虫的尸体。 [性味功效] 甘,温。益肾补肺,止血化痰。 [化学成分]
冬虫夏草含蛋白质、20种氨基酸、17种无机元素、脂肪、虫草酸(D-甘露醇)、虫草菌素、麦角甾醇、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维生素B12、生物碱、尿嘧啶、腺嘌呤、硬脂酸等。 [主要药理]
冬虫夏草所含的虫草素能抑制小鼠白血病L5187的细胞系的核酸合成;从而攻击肿瘤细胞,发挥抗癌活性。冬虫夏草提取物能对抗可的松、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提高环磷酰胺的抗肿瘤作用而不增加其毒性。此外,本品尚有雄激素样、镇静、催眠、降低血清胆固醇、降压、平喘、止咳、祛痰等作用。 [临床应用]
《本草从新》:“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本草纲目拾遗》:“潘友新云治膈症,周兼士云治蛊胀。”临床常用治肺癌、喉癌等癌瘤中属肺气不足、肺肾两虚、正气衰弱者。
1.治肺癌 ①冬虫夏草10g,麦冬15g,石斛15g,生地15g。泡水当茶饮。(《中药新用》)
②冬虫夏草、旱莲草、麦冬、党参各15g,百合、玉竹、瓜蒌、夏枯草各20g,北沙参、元参、半枝莲、薏仁、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鱼腥草、藕节、猫爪草、黄芪、茅根、鳖甲、生牡蛎各30g,川贝10g。水煎服。(《抗癌植物药及其验方》) ③人参100g,冬虫夏草60g。研末分次吞服,每次10g。〔《江西中医药》1998;(4)〕
2.治喉癌:太子参、生地、女贞子各15g,沙参、丹皮、旱莲草、白芍各10g,甘草、冬虫夏草、川贝母各5g,木蝴蝶3g,青果适量(单独噙咽)。日夜各服1剂,每剂每隔2小时少量呷服1次,直至药尽。(《抗癌良方》)
此外,本品内服还用治肾阳不足所致的阳萎、遗精、腰膝痠痛,肺肾两虚所致的久咳虚喘,肺阴不足所致的劳嗽痰血以及自汗畏寒等病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与鸡、鸭、猪肉等炖服;或入丸散。 山茱萸(《神农本草经》)
[来源]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e Sieb. et Zucc. 除去果核的成熟果肉。亦称枣皮。
[性味功效] 酸,微温。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化学成分]
山茱萸含山茱萸甙、莫罗忍冬甙、当药甙、马钱子素及番木鳖甙等。尚含熊果酸、酒石酸、没食子酸、皂甙、维生素A、香豆素、黄酮类等。 [主要药理]
山茱萸促进免疫动物脾脏抗原结合细胞的增加,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此外,本品还有抗菌、消炎、对抗组胺、氯化钡及乙酰胆碱所引起的肠管痉挛、收缩子宫、降压、改善心功能等作用。 [临床应用]
山茱萸为补益肝肾的常用药。《名医别录》:“肠胃风邪,寒热疝瘕。”《药性论》:“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临床常用治食道癌、肠癌、脑瘤等癌瘤中属肝肾亏虚者。 1.治食道癌
熟地240g,山萸肉120g,怀山药120g,泽泻90g,丹皮90g,茯苓90g。上药制成蜜九,每丸9g。每日晨起服1~2丸。(《抗癌中药一千方》) 2.治肠癌
山萸肉12g,知母10g,鳖甲15g,生地12g,女贞子15g,天白15g,茯苓10g,黄柏10g,泽泻15g,山药10g,双花30g,马齿苋30g。水煎服,每日1剂。(《抗癌中草药大辞典》) 3.治脑瘤
①姜半夏15g,制南星15g,石菖蒲9g,当归9g,山萸肉9g,赤芍10g,制成糖浆服用。(《抗癌中药一千方》)②熟地12g,怀山药12g,枸杞子12g,山萸肉15g,川牛膝9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水煎服,每日1剂。(《抗癌中草药大辞典》) 此外,本品内服还用治肝肾亏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腰膝痠软、阳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小便不禁,体虚欲脱所致的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32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冬天吃什么最好?冬季这些蔬果最滋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