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美容,就是运用针刺、艾灸的方法,补益脏腑,消肿散结,调理气血,从而减轻或消除影响容貌的某些生理或病理性疾患,进而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目的。
针灸美容可分为针刺和艾灸两大类。
针刺常用毫针、耳针和梅花针,而艾灸则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直接灸是用艾条在离皮肤有一定距离(约1—3cm)处灸,间接灸则多用隔姜灸法。
针刺美容原则
(1)取穴配穴由于针刺美容的最大特点是在于全身调整,因此,必须局部与全身取穴相结合,方有较好疗效。局部取穴可以通过活络,改善循环,促进表皮细胞新陈代谢以消除斑点、斑疵,并能增强肌肉弹性,而全身取穴则着重于平衡脏腑,调节各系统的功能以达到美容的目的。单穴与组穴:临床证实可选用单穴,亦可用几个穴位为一组进行,若增强某一方面机能者,可用单穴,以突出其效用;与调理整体机能者,可选用一组穴位,以增强效果。近穴与远穴:近穴,即进端取穴,是指选用带改善皮肤的局部来美容的取穴方法。远端取穴是指选取远离颜面部位的穴位方法,不仅能防治局部病症,而且能防治本经循环所涉及的距离较远的部位的组织器官和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有影响全身的作用。
(2)用针要领美容保健,施针宜和缓,刺激强度宜适中,不宜过力。一般来说,留针不宜过久,得气后即可出针,针刺深度也应因人而宜,对年老体衰者,进针不宜过深;形体肥胖者则可适当深刺。
(3)禁忌凡遇过饥、过饱、醉酒、大怒、大惊、劳累过度等情况,不宜针刺,孕妇产妇不宜针刺。除皱防皱的穴位主穴:丝竹空、攒竹、太阳、巨、迎香、颊车、翳风。配穴:中脘、合谷、曲池、足三里。针法:主穴每次3个,配穴每次1-2个,前者用泻法,后者用补法。说明:本组穴位配伍特点是近端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即从局部角度出发,在易出现皱纹处就近取穴,又从脏腑气穴整体调理着眼,选取阳明经穴,两者配合,相得益彰。
(1)面部皱纹
面部皱纹是人体衰老的自然标志,一般发生在30岁左右,但由于不注意卫生,或日光紫外线的过度照射或全身性疾病的影响等,可使皮肤含水量过少,细胞死亡过多而补偿减少,从而引起皱纹提早出现或加重。
心血不足型(面色恍白无华,皱纹较多,心悸,失眠),治宜补益气血,取心俞、脾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太阳、瞳子强、地仓、下关等穴,毫针刺;气滞血癌型(面色晦暗无光泽,皱纹较深,月经不调或情志不遂),治宜行气活血通络,取肝俞、肠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毫针刺。
(2)痤疮
痤疮一般情况下在青年人中比较多,这是因为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失调或者先天性皮脂腺发达,导致皮脂分泌过多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因为皮脂腺受病菌感染而引发的慢性炎症引起的,这两种都是导致表皮形成丘疹样小结最终变成痤疮。
痤疮初起时为红色丘疹样小疱,挤之有白色脂粒,常因食用辛辣之品或劳累而加重。治宜清泻肺胃之火,取下关、颊车、攒竹、大椎、肺俞、丰隆、少商、鱼际、内庭等穴,用针刺泻法或点刺出血。日久可为黑色小疱,此起彼伏,甚至满脸密布,此因肺胃之热郁火,使局部血液疚滞而成,治宜活血化疚、清泻胃火,取腮俞、血海、足三里及痤疮局部取穴。
(3)色素痣
正常人的表皮基底层均有黑色素细胞,它们能合成黑色素,黑色素的多少即可决定皮肤的颜色。日晒过度皮肤变黑即是黑色素合成、释放过多所致,属生理现象,但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黑色素及其细胞聚集时,就形成色素病,影响外观。
中医觉得,这种病是因为我们的肾经浊气郁滞引起的,治宜益肾导浊,找到肾俞、太溪、然谷、中极、太冲等穴位,然后用针刺也可以采用局部火针快速刺,但是深度最好不要超过它的底部这是最好的。
(4)黄褐斑
多发于中青年妇女,临床主要表现为额面中部对称性蝴蝶状的黄褐色斑片。亦可发生于鼻梁、眉毛和上唇等部位,呈不对称的褐色斑片,现代医学认为主要与内分泌失调有关,雌激素可刺激黑色素细胞分泌黑素体,而孕激素可促使黑素体的转运和扩散,所以在妇科疾病和妊娠期易出现黄褐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35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痹症的中医药治疗调理方
下一篇: 对胃病极具特效的中医药方和用量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