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一种古老的治病养生方式,其操作也非常简单,一个连穴位都找不到的朋友也可以在一天之类找到穴位,自我诊断,找到合适的艾灸疗法然后开始艾灸。 是的,艾灸就是这么简单。
其次艾灸是在皮肤表面熏烤,其作用点是身体经络或者说皮肤表层,因此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正确的艾灸方法是必须的。
艾灸疗法的原理:
艾灸是中医,所以艾灸的作用以及原理都是应该站在中医的角度进行解读,中医理论人体包含阴阳,阴阳平衡则健康。所以艾灸的最根本原理还是调和人体阴阳的平衡。阴盛的补阳,阳盛的泻阳补阴;最终的目的就是平衡或者中庸。
从西医角度来讲就是:促进局部或者全身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最终达到治病,长寿的目的。
艾灸的注意事项:
中医追求的是中庸平衡,所以艾灸一切的注意事项简单总结就是:凡事别过,过犹不及。吃的过饱,太饿是极端,不宜艾灸。气虚起落太大是极端,不宜艾灸。在日常生活状态下,平和的时候就是可以艾灸的时候。
再次来回答刚开始提出的问题, 艾灸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
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
5、回阳救逆。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很多人体内的湿气比较重,就容易身体不适,寒气也容易入侵,到了冬天就会特别怕冷,这时候很多人会选择艾灸,艾灸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治病方法,还有很好的养生的效果,但是冬天艾灸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那冬天艾灸的好处和坏处?冬天艾灸后的注意事项?
1、冬天艾灸的好处
冬季艾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机体的抗病御寒能力以低于寒邪的侵袭。
艾灸对机体进行温热刺激,可以通过经络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如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艾灸对于冬季因寒而诱发的许多疾病,如感冒,冻疮,关节炎,心血管疾病,胃病等,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冬天哪些人适合艾灸
冬天艾灸养生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体质虚寒的人一般多出现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大便细软,怕冷怕风的现象。
相反,身体阴虚火旺,湿热重的人群不适宜用艾灸养生。
3、冬天适合取哪些穴位
益气活血取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艾灸这些穴位可以益气活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补益脾胃,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主治:调整亚健康状态,治疗气虚血瘀所致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身体浮肿,中风等症。
补五脏取穴:肺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心俞。
这几个穴位属于背部膀胱经穴位,通过可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
主治:调整亚健康状态,还可以治疗心悸气短,腰酸无力,虚劳损伤以及中风后遗症等。
4、冬天艾灸的坏处
艾灸一般没有什么坏处,但不遵循医嘱,或盲目施灸,不注意火候或艾灸时间,容易导致皮肤灸伤,轻则出现皮肤发红,严重的会因高温引起烫伤。如果灸错穴位,很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5、艾灸的烟有什么好处
(1)抗菌
艾灸炎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能起到抵抗作用,对局部带状疱疹,皮肤化脓可爱染,皮癣有治疗作用。
(2)抗病毒
艾条的烟还可消毒空气,对鼻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而且艾条在燃烧过程中,艾草挥发油大多发散到空气中,人吸入艾条烟还能起到较好的平喘镇咳作用。
春天艾灸的好处:
一、可以有效的调理气血,有助于补肾固精。
二、可以有效地治疗腹泻以及腹痛的患者。
三、对于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的患者,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四、适用于治疗目眩耳鸣的患者。
五、有效的祛痰祛湿,有效的治疗头痛。
六、可以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
七、可以有效的疏通气血,改善血液循环。
春天艾灸的坏处:
容易引发呕吐,恶心。
扩展资料:
春天阴雨绵绵,空气中湿度高,湿气容易入体,造成身体湿气重,引起一些疾病,因此,春天的时候要尤其注意预防湿气入体。湿气似乎称得上是“万恶之邪”。
湿邪与潮湿气候及饮食习惯不无关系。喜欢吃生冷食物、冻饮的人,脾胃的运化功能(包括营养运输、消化及吸收功能)都会受到影响,令体内多余水分难以排清,形成“内湿”。再加上气候潮湿,如果家近山边,也会形成“外湿”。
还有就是洗头、淋雨了等等都会引起湿邪外侵。春天是肝当令的季节,肝属木,最需要的是生长、通畅、朝气蓬勃,最怕受到压抑。一旦被湿气压抑,人体健康就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艾灸
人民健康网-春天养阳,在家轻松做艾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36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通过按摩的方法平抑肝火
下一篇: 应该怎么清除肺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