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补阴的中药有哪些

中医世家 2023-06-24 10:20:11

1、补阴蛤蜊汤

先将蛤蜊肉用热水浸泡,洗净沙粒,放入蒸碗中,倒取上层清汤至碗中;将蒸碗置沸水锅内隔水蒸50分钟;将百合、玉竹、山药分别洗切(山药切片)备用。烧热锅,加少量猪油,入姜片、料酒及适量清水,倒入碗中的汤和蛤蜊肉,再放入百合、玉竹、山药,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炖15分钟,加味精、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用法功效:益肺固肾,养阴润燥。

用法:佐餐食用。

应用:适用于肺肾阴不足之人。

2、补阴汤:

当归1钱,白芍(酒炒)1钱,生地黄1钱,熟地黄1钱,陈皮1钱,茴香(盐、酒炒)1钱,故纸(酒炒)1钱,牛膝(去芦,酒洗)1钱,杜仲(去粗皮,酒炒)1钱,茯苓(去皮)1钱,人参5分,黄柏(去粗皮,酒炒)7分,知母(酒炒)7分,甘草(炙)3分。

具有养阴补肾,壮筋骨功效。治疗肝肾阴虚型的足跟痛,腰膝酸软。痛甚大者,加乳香、砂仁、沉香,去芍药、生地、陈皮。上锉1剂。加大枣2枚,水煎服,不拘时候。如常服合丸药,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米汤送下;酒亦可。推荐阅读:预防秋燥食谱 百合养阴润肺营养高

3、补阴益气煎

人参30克, 热地30克,白芍90克,茯苓30克,升麻6克,甘草3克,山药30克,北五味子9克,山茱萸30克,诃黎勒9克。水煎服。

主治:下痢伤阴,虚阳上浮,大便纯血,色如陈腐屋漏之状,肛门大开,不能收闭,面色反觉红润,唇似朱涂。

4、补阴止汗汤

熟地1两,山茱萸5钱,人参2钱,白术3钱,地骨皮1两,沙参3钱,北五味子1钱,桑叶10片。水煎服。2剂汗少止,4剂汗乃止,10剂汗不再出矣。

主治阴虚盗汗。

5、补阴助阳汤

玄参1两,麦冬1两,熟地1两,人参2钱,白芥子5钱,柴胡1钱,白芍1两,当归1两,白术1两,茯苓5钱,菖蒲1钱。水煎服。1剂而昏迷苏,再剂而痰涎化,3剂而厥逆回,则可生也,否则不可救矣。

主治阴厥。

补阴的中药有哪些

1、沙参

沙参,别名南沙参、泡参、泡沙参。沙参具有滋阴生津、清热凉血之功,配合放化疗用于肿瘤患者,尤其是对晚期肿瘤病人血枯阴亏、肺阴虚之肺癌、消化道肿瘤术后气阴两虚或因放疗而伤阴引起的津枯液燥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2、麦冬

麦冬味甘气凉,质柔多汁,长于滋燥泽枯,养阴生津,善治肺胃虚热,且能清心除烦。用于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等病症。

3、玉竹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功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适用于肺阴不足,燥热咳嗽,干咳少痰;胃阴不足,舌干口渴;亦用于糖尿病的消谷善饥,冠心病心悸胸闷。

4、石斛

石斛为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金钗石斛及同属多种植物的茎,含有多量的粘液质,石斛碱等成分,能促进胃液分,助消化,还能解热镇痛。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淡,功能益胃生津,养阴清热,适用于腰膝酸软,虚热不退,舌干口渴,男子精少等症。

5、女贞子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苦,功能补肾滋阴,养肝明日,适用于肝肾阴虚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两目昏糊,视力减退等。若脾胃虚寒,泄泻便溏者不宜服用。

6、山萸肉

山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实,与枸杞子熟地等滋补肾阴药物一起同食物相配,可做成滋补肾阳药膳,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性功能减退有较好疗效。

中医主为,其性平、味甘、酸,功能养肝肾,敛阴止汗救脱,为滋补肾阴要药,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证,适用于肝肾两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等症。

7、沙参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功能润肺止咳,养胃土津,适用于肺热阴虚的干咳少痰,久咳声哑,劳嗽咯血及胃阴耗伤,津少口渴等。一般说北沙参养阴作用强,而有沙参清肺祛痰作用好。

8、玉竹

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其功效为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治热病伤阴、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等。

9、百合

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10、旱莲草

旱莲草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又叫“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主治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以上都为补阴的中药,需要的朋友可以试试看,但也不能多补哦,小心阴阳失调。

中药词典:补阴药

◆性能:

◇性味:甘、苦,寒,质润

◇归经:肺、胃、脾、肝、肾、心

◆功效应用:

◇补阴:阴虚证。兼润燥、清热

机体失润:皮肤、咽喉、口鼻、眼目干燥、肠燥便秘

阴虚内热: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颧发红

阴虚阳亢:晕目眩

●养阴润肺:肺阴虚:干咳少痰、咯血、声音嘶哑

●益胃生津:脾胃阴虚:口干咽燥、胃脘隐痛、饥不欲食、脘痞不舒、干呕呃逆

●滋养肝肾:

○肝阴虚: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肢麻筋挛、爪甲不荣

○肾阴虚: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腰膝酸痛、遗精

●养阴清心:心阴虚: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运用配伍:

◇因证选药

◇热邪伤阴、邪热未尽:配清热药

◇阴血俱虚:配补血药

◇辅以补阳药,使阴有所化,并制阴药凝滞

◆使用注意:甘寒滋腻

◇慎用: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37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