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而生成,所以如果治疗血证就需要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此外,还可煎服“参芪术茶”:取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效。
二、养肝血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肝藏血,主疏泄,有助脾胃运化,所以养肝血也是调气血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暴怒的情绪会伤肝伤脾,导致气血损耗,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切记生气,熬夜,多注意睡眠,并且“久视伤血”,经常用眼的人也需要注意眼睛的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三、食药膳
药膳补气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见效也是比较快的,补气可食“四君子汤”,取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与羊肉炖食即可。补血可用“四物汤”,取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时,空腹热服。(本文旨在科普,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例外在中药当中也不乏一些可以补气养血的佳品,例如当归、川芎、熟地、枸杞、黄芪等等均有很好的调节机体补气益血的功效!
四、远寒邪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导致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这样会给我们身体带来比较大的伤害。
我们应该注意远离寒邪,冬季应注意保暖,夏季切勿贪凉,经常温水泡脚,经常做一做按摩,对身体比较好好处!
1、按摩大敦穴
双腿屈膝端坐,赤足,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大敦穴(在足母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足大敦穴,手法同前。
2、按摩太冲穴
双腿屈膝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太冲穴(在足背,当第一、二蹠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20次。然后用左手按压右足大敦穴,手法同前。按揉不要用太大的力气,感觉轻微酸胀即可。
3、拍打足背
双腿屈膝端坐,在足背部沿肝经循行,五指并拢拍打足背,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气血主要来源于先天储存和后天运化吸收。当这两个过程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时,都会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若机体患一些消耗性疾病,自身气血不停损耗,也会出现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简单的来说就补气血。如何补呢?中医认为有几个方法,第一个是通过食物,通过脾胃的功能,因为认为胃是气血生化的源泉,可以用一些健脾养胃的药物,来增强脾胃的功能,来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使人体吸收气血的能力增强了,这是一个补法,补脾胃。再一个补法就是直接补气血,用一些补气健脾的药把气血直接补起来。另一个气血不足的调理还是要适当的运动。中医认为小量的运动可以强化气血的运行的状态,可以导致气血的运行旺盛,生化旺盛,所以说运动也是调补气血的很好的方法。再一个就是补气血的时候还要注意要补肾,通过补肾经,因为肾为先天,把肾气补足了,脾胃的运化也会足,肾精足力和化生气血的能力也会足,通过这些方法来整体的调整。
心情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时刻保持好心情哦!早睡早起,身体倍棒!
随着生活节奏以 社会 生活压力的加大,一些女性由于工作繁忙而没有时间锻炼身体。长时间下去可能会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这不仅会降低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也会让脸色发黄,没有任何的光泽。
那么哪些中药材能够补气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认为黄芪性温,具有补阳益气的功效,还有益气固表,尤其适用于盗汗,身体疲倦、脱肛、脾虚所引起的腹泻,身体浮肿以及气血虚等状。
将9克黄芪放入水中煎服,每日饮用一次,但不适用于便秘,持续发热和口渴的人。
党参具有补气活血,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虚引起的无力,大便糖稀胸闷气短及心悸。另外也适合于气血两虚所引起的脸色发黄,头痛头晕,营养不良和身体虚弱等。
可以把适量的党参切碎放在酒里面浸泡一个月,每次取出2~3勺,每天饮用约三次。
西洋参具有清火解毒,养阴的功效。特别适用于肺部缺乏引起的长期咳嗽,咳喘以及咳血等症状。
每天可以取出三克西洋参代茶饮用,适合歌唱家以及戏曲等人群能够保护嗓音。另外运动后所引起的疲劳口渴、大汗淋漓人群也可以选择西洋参。将西洋参研磨成细末,每次取出一克用温开水送服。
太子参具有益气生津以及健脾的效果。特别适用于食欲不振,脾胃虚弱引起的体重减轻,脾虚引起的咳嗽,自汗心悸和口渴。每次不要吃超过9克,必须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止发霉。
人参属于名贵的补气中药,具有大补元气以及益智安神的效果。每次将3克人参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煮1小时以上,这样才能够析出里面的有效成分。若想要使用酒浸泡的话,你应该将人参切碎并将其放入米酒里面浸泡一个月左右。
说起?气血?,一般人都觉得是很玄的东西。中医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人体的脏器就如同人一样,吃得饱了,干起活来才有劲,而血就是脏器的?饭?。那么气血不足怎么调理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气血不足的养生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气血不足的养生方法
根据五脏常见虚劳症候现归纳如下:
气虚:主指肺气,脾气虚。
血虚:主指心血,肝血虚。
气虚
1.肺气虚:
主证:气短自汗,易感冒,面白舌淡。
治则:补肺益气
取穴:太渊 肺腧 太溪;(太渊,肺输,合谷 中府都是肺经补气要穴,太渊主补肺气兼滋肺阴,合谷补肺气兼理肠气,中府补肺气更擅长宽胸理肺气,肺输纯补肺气少兼理气。太溪补肾气兼滋肾阴,取太溪目的是因肺气根于肾。)
2.脾气虚:
主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适,易疲倦,大便溏薄,面黄。
治则:健脾益气
取穴:足三里 阴陵泉 合谷;(足三里是健脾和胃最重要的穴位,擅长补益肠虚 胃 脾虚证,不宜大泄。阴陵泉,擅长健脾治血证除湿兼通下焦水道所以消肿减肥也常用它。合谷和气海功能相似善补全身之气。)当然伴大便稀证可加灸脾输,因为脾输善长纯补脾脏。
血虚
1.心血虚:
主证:心悸 多梦 面色不华 舌质淡
治则:养血安神
取穴:神门 心俞 三阴交 (神门为心经原穴擅长安神可补可泄,补,可补心气,泄可清心火。心俞多用来补心气补心血,不宜泄之。三阴交脾经之穴但却是肝经肾经脾经的交通要道,所以非常擅长养血,补血,活血而且可滋养治疗全身之阴证。像阴虚火旺的病症均可取之。)
2.肝血虚:
主证:头晕目眩 心神不安 耳鸣 妇女月经少或停经 面色苍白
治则:补血养肝
取穴:三阴交 曲泉 肝俞 间使 (又用到三阴交了,凡血症都要用啊!血症一般都会牵扯到脾经 肝经 心经的穴位。曲泉作用养肝兼泄肝阳上亢。间使主要用来行气通络,如果伴头痛头晕还应加太冲,太冲穴生下来就是扮演输泄 疏导肝气的角色。所以宜泄不宜补,太冲临床上要比行间穴好用。
中医辨别气血不足的方法
中医上很讲究气血不足,而气血不足的主要人群是女性。气血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质,它是人体运作的养分,没有气血身体就会没有养分。
而女性由于经期、体质等方面的原因下,使身体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
中医教你血气不足的辨别方法,可以通过看眼睛、看牙龈、看睡眠等6种方法,让你迅速辨别自己气血是否充足,从而做出相应的调节。
看眼睛能看着出你是否气血不足,俗话说人老珠黄,眼睛没神,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
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则代表气血不足。
摸手的温度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表示气血不足。
看牙龈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说明身体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看皮肤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等,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无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等,则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看指甲上的半月形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其他食指、中指、无名指应不超过1/5。
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看睡眠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中医望诊看面色好坏的方法
脸上长了斑,除了妊娠期和口服避孕药外,更多时候,反映出一些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诸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等。
中医将成年女性面部色斑称为?肝斑?,并认为肝郁气滞的人易出现面部色斑,也就是说,情绪异常与面部色斑的形成和加重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调畅情志才是预防和治疗面部色斑的关键。
脸色发黄是脾虚的表现,如果突然出现脸色变黄,则很可能是肝胆功能不佳的迹象,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常会发出上述?黄色警报?当肝脏发生毛病时,脸色和眼睛通常会有变化。
眼白泛黄预示肝胆出毛病了
若血液中分泌出过多的胆汁,则会出现眼白泛黄的症状。
这是因为胆汁本身为黄绿色的液体,由肝脏细胞分泌出来并贮藏在胆囊之中,具有帮助分解体内多余脂肪的作用。
当胆囊或肝脏的功能运作不良时会造成胆汁堵塞滞留,使得原本应从肝脏经胆管送到胆囊的胆汁从中漏出而流入到血液中,就会产生眼白泛黄的现象。
这也是为什么患上肝炎的人眼睛和皮肤会发黄的缘故。
看手掌颜色识健康
1、淡红色掌
是属于正常的掌色,用手挤压,褪色的很快恢复,表明血液循环正常,如果不能迅速恢复,就要考虑一下贫血了。
2、樱桃红掌色
掌色是樱桃红的,并且集中在十指腹部和大小鱼际边缘的就要注意检查血糖和尿糖了。
3、紫红色掌
如果掌色黑红黑红的,呈紫红色掌,就要考虑有严重的心脏病,如冠心病、哮喘等,当炎症得不到控制向败血症发展时,掌色也会回微循环瘀血引起紫红色。这时可是危险信号要及早改善。
4、鲜红掌
鲜红掌比淡红掌鲜亮红活些,常见于输血后或大病初愈后,正常人在过于激动时也会使掌色短时间变红。
如果掌色从淡红渐渐向鲜红色发展,那就要观察一下血压的变化了,特别是脉压差,很可能脉压差,正在逐步接近,健康的脉压差应该等于40,高于或不足这个数值,都属于血压不正常,这种变化和动脉硬化有关(经常炼气功的人掌色也会发红)。
处于更年期(不论男女)掌色也会经常出现鲜红色,这时大多会伴有更年期症状。
5、肝掌
有一种手掌发红时肝病患者要提高注意,当患者出现手掌的大、小鱼际及手指掌面、手指基部呈现的粉红色(融合或未融合)胭脂样斑点,压之退色,久者可形成紫褐色那就要考虑是肝掌了,如仔细观察可见许多星星点点扩张连成片的小动脉。
肝掌也随肝功好转而减轻或消失。肝掌的出现与肝功能恶化,雌激素的灭活失衡有关,还可使肝炎患者出现毛细血管扩张、月经失调、睾丸萎缩或男性乳房发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41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如何调气血不足呢
下一篇: 补气补血补肾应该吃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