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失眠的中医辨证与分型治疗

道医 2023-06-24 17:43:35

失眠,亦称不寐。是指经常不易入睡的疾病。轻者入睡困难,或睡眠不稳,时寐时醒;严重时整夜不眠。本病以失眠为主,常兼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以及精神异常等为其临床主要特点。本病多由于情志内伤,或大病、久病之后,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所致。其病理变化,常先表现在心、肝两脏,进而影响于脾、肾。心主神明,肝喜条达,故精神因素往往先伤心肝,以致气郁不舒,形成心肝气郁之证;如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阴血暗耗,精微不生,不能奉心,致心神不宁,而成失眠;如素体虚弱,房劳过度,或久病之后,肾阴耗伤,不能上承于心,水不济火,心阳独亢,而致失眠;如暴受外惊,或心胆素虚,也可导致失眠;如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运化失职,聚湿生痰,湿痰化热,上扰神明,或宿食停滞,均可发生失眠等等。

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失眠有虚实之分,证候表现也各有不同。

虚证有:心阴不足者,治宜滋阴清热,补心安神;心胆亏虚者,治宜滋阴补肾,佐以安神;心胆气虚者,治宜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心脾两虚者,治宜益气健牌,补血养心;心肝阴虚者,治宜滋补心肝,宁心安神;心肾不交者,治宜滋阴清火,交通心肾。

实证有:痰热内盛者,治宜化痰清热;胃中不和者,治宜调和胃气;瘀血内停者,治宜祛瘀活血等。本证除辨证施治用药之外,可配合气功、针灸疗法,则效果更好。另外心情舒畅,合理安排生活,加强体育锻炼等,都是防治失眠的有效方法。

如系痰郁化热,上扰心神导致的失眠,可用温胆汤合平胃散加减,服药数剂,眠安症消;如系心肝火盛,神明被扰导致的失眠,方选清热镇惊汤为主治疗。如果临证时遇到虚证,应依据本病概述之理和结语之法处理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43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