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的治疗,多采用通则不痛之法,以理气止痛。但决不限于通法。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证为病邪阻滞者。荤腻杂进,恣食生冷,致胃脘卒痛。便溏溺清。多由寒湿侵犯于中,使脾胃失和,中枢升降失职所作。故以温中祛湿为要,方以良附丸合二陈汤取胜。
若食滞中阻者,当消导和中。素体脾胃本虚,空腹又食性寒味甘涩之柿子,使此证经久未效,后以鸡内金、焦山楂、槟榔等,消食醒脾开胃而愈。
脏腑失调者,当细辨以调之。证属湿滞胃脘。故以五苓散加竹叶、白豆蔻健脾祛湿而收功。
胃脘痛一证,属内伤脾胃虚寒者较多,如黄芪建中汤合附子理中汤证及乌贝汤证,均以脾胃虚寒为病机。但亦有积热于胃腑者,如泻心汤证。
病久不愈,多为久痛入络。有一例患病十载,屡治不验,而作者持病机以瘀血滞于胃脘为要,仅一味大川芎使得痼疾一斩即平。此足见中医辨证之哉!
总之,胃脘痛一证,不管何种类型,用理气香燥之品,药量不可太过。否则耗伤胃阴,会使血瘀阻胃,使病情缠绵难愈,后患无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44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女人为何气血不足呢
下一篇: 体内湿气重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