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暑邪和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道医 2023-06-24 19:28:19

导读:凡立夏之后,小暑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本文详细介绍了暑邪和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暑为夏季的主气,是火热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重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所以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壮热,心烦,面赤,脉象洪大等。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即可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暑热之邪,扰动心神,则心烦闷乱而不宁。在大量汗出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所以,伤于暑者,往往可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晕倒,不省人事。

(3)暑多挾湿

夏季除气候炎热外,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使空气中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挾湿邪以侵犯人体。其临床症状,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有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而不爽等湿阻症状。

湿

湿为长夏主气。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水气上腾,潮湿充斥,故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为病,也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外湿和内湿虽有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常相互影响。伤于外湿,湿邪困脾,健运失职则易形成湿浊内生;而脾阳虚损,水湿不化,也易招致外湿的侵袭。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湿性重浊

“重”,就是沉重、重着的意思。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因于湿,首如裹”(《素问·生气通天论》),是说湿邪外袭肌表,则清阳不升、营卫不和,故头晕而沉如束布帛;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则阳气布达受碍,故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又称之为“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而言。湿邪致病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泄、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混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侵淫流水等,都是湿性秽浊的病理反映。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常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由于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其侵犯人体,最易损伤阳气。脾为阴土,是运化水湿的主要脏器,性喜燥而恶湿,故湿邪外感,留滞体内,常先困脾,而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证。

(3)湿性粘滞

“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湿邪的性质粘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湿病症状多粘腻而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粘腻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疹、湿痹、湿温病等。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位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此外,淋浊、带下、泄痢等病证,多由湿邪下注所致。“伤于湿着,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怎样理解六淫邪气的一般致病特点

中医把病因又称病邪。
导致病因的原因主要有:

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当、痰饮、瘀血等。

中医识别病因,主要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导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即“辨证求因”。其中六淫和七情是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啥是六淫,听起来好淫荡似的!让我们一一说来.

六淫
(一)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及致病特点
1.六淫与六气的区别

古人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中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正常的情况,叫“六气”。“六气”正常不会使人得病,当突然刮风下雨,正巧你又身体抵抗力不足时,你就容易得病了,此时“六气”也就成了致病因素。当“六气”不正常时叫“六淫”。六淫是不正之气,又称为“六邪”。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都是外部致病因素

(2)季节性,如冬天容易感冒,夏天容易中暑

(3)地域性,南北方的病种有很大差异

(4)相兼性,就是可以掺和着来,比如风寒、风湿

(二)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是阳邪,其性开泄(风邪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易袭阳位(比如风吹的脑壳疼,哈哈)

(2)风邪善行而数变(风总变来变去,到处跑)

(3)风为百病之长(风是载体能载其他邪气,比如风载着寒、湿而来,所以风是老大)

(三)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风阵阵,不寒而栗)

(2)寒性凝滞,主痛;(寒冷使身体成凝滞的状态,受寒侵袭比较痛,都有受寒肚子痛的经历吧?)

(3)寒性收引:(使气机收敛,腠理紧闭,脉络拘紧,筋肉挛急,简单理解为热胀冷缩吧!)

(四)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伤津就跟跑步跑多了会流失津液一样

(3)暑多挟湿(暑必兼湿)。 

(五)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阴邪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因为湿又沉又浊。

(3)湿性黏滞:性质粘稠停滞,导致病程反复发作。

(4)湿性趋下,主要袭击阴位,袭击下部分,比如风湿腿脚痛。

(六)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热都消耗津液。但燥邪更厉害,容易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

(2)燥易伤肺:肺很娇嫩娇脏、喜欢滋润,害怕燥热,要不怎么叫润肺那?

(七)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

(2)火热易伤津耗气,热都耗津液

(3)火热易生风动血:火热极盛易扰动肝风,出现高热抽搐;又易侵入血分,迫血妄行,导致发癍出血。

(4)火热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

阴邪:寒邪、湿邪

阳邪:风邪、暑邪、火热邪气

易伤及津液的邪气:暑邪、燥邪、火热邪气

六邪中可内生五邪,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产生,有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等五种病理变化,唯一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暑邪。

何为六淫?试述六淫致病的共同点,并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正常的六气不易于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或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六气,便称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发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
2.六淫邪气即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
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4.六淫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 “外感六淫”之说,其所致的疾病,称为“外感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48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