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本书阐释和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
《中医基础理论》目录
绪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相关文章:
《中医基础理论》上册全文在线阅读
《中医基础理论》下册全文在线阅读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
链接:?/s/1VK_n1lUMUEGgGyWksHGsIw
?提取码:?bex5Wyy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潘毅?111集?7040M|第9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阴阳学说(五).rmvb|第99集?病机(四).rmvb|第98集?病机(三).rmvb|第97集?病机(二).rmvb|第96集?病机(一).rmvb|第95集?发病(二).rmvb|第94集?发病(一).rmvb|第93集?病因(十二).rmvb|第92集?病因(十一).rmvb|第91集?病因(十).rmvb|第90集?病因(九).rmvb|第8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阴阳学说(四).rmvb|第89集?病因(八).rmvb|第88集?病因(七).rmvb
不同版本是不一样的,下面是较普遍使用的版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药类专业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02年出版,孙广仁主编
还有很多版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比较权威,普遍评价最高的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的,俗称第五版。
我还有电子版的,需要的话留电子邮箱,我发给你
本书是以“十一五”国家级、新世纪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蓝本,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命题及阅卷经验编写而成。
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编写思路。
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和要求。在充分吸收以往几版教材所优点的同时,适度增加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和研究和成果,以反映中医学现代化的要求。
本教材的编写以保持中医学的传统特色为宗旨,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在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充分阐释的同时,适度指出它们的临床指导意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全书共有模拟试卷十套,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内容。适合于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骨伤专业的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以作为执业中医师、中药师、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专升本以及研究生升学考试参考,也可供教师考试命题参考。
本试卷集的特点是内容广泛,基本覆盖各版教材的全部知识点,对必须熟悉、掌握的“三基”知识和重点内容以变换题型的方法予以强化;题型丰富,符合目前该课程的命题原则;难易度适中,可以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可以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针对性较强,主要适用于高等中医药院校各专业本科及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以作为专升本、成人教育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人员、研究生升学考试之参考。本试卷集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等全国知名中医药高等院校近百位教授、博导亲自执笔撰写并审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49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怎样去火最有效呢
下一篇: 脾胃虚寒长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