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忌辛热刺激食物
如酒、辣椒、洋葱、胡椒粉、咖啡、浓茶等,性热属阳,进入人体后易助热生湿,加重病;且中医认为酒乃“纯阳毒物,与火同性”,易助湿生热,所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春季养肝应忌辛热刺激食物。
2、多吃辛甘食物,少食酸味食物
辛甘食物有利于养肝护脾;而酸具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生发和肝气疏泄,所以春天在饮食上宜减少酸味食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花鲤、鲈鱼、草鱼、黄鳝等。
在中医看来,人体有寒性和热性之分,寒性体质就是阳虚体质,这种体质多为女性,那么,寒性体质有什么表现、寒性体质怎么调理、吃什么好?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生活中,我们常说“体质”,究竟什么是“体质”?医生表示,体质是对个体身心特性的概括,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个性特征,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体质,以便有的放矢地调养。
阳虚体质,也就是老百姓通常说的寒性体质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女性朋友更多见一些,在症状方面更突出。医生简单概括了女性阳虚(寒性)体质的一些主要表现:
寒性体质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痛经,白带多,质地稀薄;
2、经前期乳房胀痛;
3、大便稀溏,小便清长;
4、晨起观察舌苔,苔白腻;
5、平素怕冷,喜欢吃热食,精神不振;
6、经常在下午、晚上感觉胃胀泛酸,睡觉时会不自觉流口水,多汗;
7、经常咳嗽,季节交替、天气寒冷时会有肩背疼、关节疼、头疼、胸闷的感觉;
8、易患肿胀,如眼睛肿胀、手脚肿胀、脸发淤;
9、性格多内向安静。
体质寒凉者应注意调理,可以从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方面改善,也可以从居住环境入手,选择阳光充足、干燥的生活环境。
体质寒凉者多为寒性体质的人,一般会比较怕冷,手足部多冰凉,尤其吃寒凉食物如冰激凌等会肚子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吃寒凉或偏寒性的食物。寒凉类的食物如冰激凌、冰水等冷藏及冷冻之物;偏寒性的食物有螃蟹、甲鱼、牡蛎、章鱼等海鲜类食物以及西瓜、香蕉、柿子等水果类。这类人平时可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如大枣、桂圆等,以温补脾胃,促进气血的生化。
寒凉体质者血液循环较差,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等。做运动时间要适宜,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一方面可以避免寒气入体,另一方面也可以修身养性。
寒凉体质者应避免居住在阴冷潮湿的地方,可选择向阳干燥的地方,注意多通风。
如果体寒没有调理好,长期体寒,很容易引起一些疾病。所以体寒的人怎么调理呢,快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吧,希望对你有用!
体寒的人怎么调理呢?
1、常泡脚是改善体寒的一种有效且简单的方法,在泡脚的时候可以加一些生姜片、米酒类的热性物质,这些物质在热水的作用下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经常泡脚可以有效的改善体寒体质。
2、喝生姜红茶,如果你平时有喝茶的`习惯可以将你现在喝的茶换成生姜红茶,有很好的暖身效果,会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而且每天坚持喝会使皮肤也越来越好,可以将生姜切丝之后放入到红茶中,然后可以加入蜂蜜或者是黑糖来调味。
3、饮食注意,在饮食方面杜绝寒性、生冷类的食物,像夏天杜绝吃雪糕喝冷饮,在平时喜欢的水果中也要做取舍,有些水果就属于寒性水果,即使你在大夏天吃也改变不了它的性寒,寒性水果在进入身体内后会加重体寒,平时也可以多吃一些热性食物,如各种干果、桂圆、人参、黄芪等。
4、适当运动,但不可做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使全身都出汗,在出汗之后如果稍微受点风就会使风邪进入到体内,所以运动尽量选择轻柔一些的,如慢跑、快走、健身操等。
5、注意自身保暖,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要做好自我保暖措施,特别是在空调底下,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身体上的几个部位的保暖特别重要,腹部、膝部、肩部、腰部这几个部位一定要做好保暖。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了改善体寒的5个方法,体寒患者在平时也可以自己做一些补汤喝,可以有效的改善体寒体质,也可以通过服用一些中成药来改善体质,如桂枝汤、当归四逆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再有一点就是改善体寒体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信心坚持下去。
对你来说,最好方法就是每天早睡早起,早晚或快走,或跑步及参加一些其它体育活动,这样做对你的体质调理能起很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不要喝任何饮料和绿茶,饮料中含有大量添加物,绿茶是凉性的,均对你的体质会有影响,只喝白开水。同时食物要在温热的时候吃,不要贪凉或是吃凉饭。可适当吃些羊肉、牛肉,少吃点猪肉,另外,适量食用辣味食物,散寒且刺激内分泌,尤其性腺,多吃一些芳香食物,比如桂花、香菜、香葱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可自行选配。吃水果的时候应注意。适宜食用温性的水果,如:李子、樱桃、荔枝等。不适宜吃香蕉、甘蔗等寒性水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71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滋阴补气补血的食物有哪些
下一篇: 如何改善阴虚体质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