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亦有认为单指脾阳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脾阳虚证可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胃阳虚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胃阳虚证以胃失和降症状及阳虚证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虚证则以脾虚失运见症和虚寒证表现为辨证要点。
一、 适当服用y物
中医脾胃虚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
1、脾胃气虚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对于脾胃气虚者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
2、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对于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丸。
3、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对于胃阴虚可服用参梅养胃颗粒。
二、 注意饮食调理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保胃”的前提。那么脾胃虚弱的bing人如何调养呢?
1、饮食调养基本原则。 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饭,粥等;少吃有刺激xing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xing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2、常见健脾养胃的食物。①粳米 xing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食鉴本草》即有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②薏苡仁 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时珍说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经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补脾”的记载。③白扁豆 xing平,味甘,能补脾胃虚弱。《本草纲目》中说:“白扁豆其xing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 对于脾虚呕逆,食少久泄、小儿脾虚疳积、妇女脾虚带下者,最宜食之。④大枣 xing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明?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bing宜食之。”对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脾胃是身体的关键,身体的气血是否充足主要是看脾胃是否好坏,如果一个人身体的脾胃出现问题,就容易出现气血不好以及身体虚弱等现象,在生活中也经常有看到这些人,而对于这些人来说,在日常的饮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一、多进食一些补脾的食物
在生活中有很多食物能够帮助补脾,如玉米、山药等,这些食物都能够帮助缓解脾胃虚弱的现象,平时可以多让自摄取这些食物。
二、少吃生冷的食物
很多人在平时喜欢吃各种能力,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而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要少吃这些,这些冷饮如果经常食用会导致脾胃虚弱,就会加重脾虚现象。另外在平时一些属于寒凉性的食物要少摄取,如苦瓜、西瓜、冬瓜等,虽然这些瓜果对于身体有极大的好处,但是对于脾虚的人来说,如果经常食用反而会导致脾虚症状加重。
三、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脾胃虚弱的人消化功能也比较弱,所以在平时要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容易消化的食物能够帮助促进肠胃蠕动,防止食物难以消化而让肠胃的负担加重,就会导致肠胃的功能变弱。
四、油腻的食物要少吃
在平时对于一些比较油腻的食物也要少吃,一些人在平时喜欢大鱼大肉,喜欢摄取各种高脂肪高油腻食物,却不知道这些食物对脾胃是有很大的伤害,并且油腻的食物还容易加重肠胃的负担,如果经常进食这些食物会导致脾虚的症状加重。
可能有很多人会发现,大多数脾虚的人都存在着肥胖的现象。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刘凤斌曾接受采访表示,在中医的角度上认为大多数肥胖的人都会存在着脾虚的现象,因此对于这类人群在平时要多补气健脾,要让自己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在平时要多吃一些蔬菜,少摄取一些油腻的食物,而且要让自己长期如此坚持,才能够很好改善脾虚的现象。
总的来说,脾虚的人在日常中的饮食是要格外的注意,要遵守以上这几点,同时还要让自己多喝一些水,多喝水能够帮助排除身体中的毒素,还能够滋润细胞。另外还要注意脾虚的人在日常要经常运动,经常运动能够提高免疫力,还能够帮助促进肠胃蠕动,能够有效改善脾虚症状,也能够防止自己免疫力长期处于比较弱的状态而让脾虚症状加重。
温暖脾胃,自然也是以食补为主。下面介绍两道脾胃虚寒的食疗方。
第一道:“猪肚墨鱼汤”
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以形补形”的说法,所以,补脾胃就用猪肚。
猪肚就是猪的胃,猪为人类的饮食提供了丰富的肉类资源,它的胃不但能烹调出各种美食,同时也是食疗与药膳的主要材料之一,养生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
猪肚墨鱼汤
材料:带骨墨鱼1只,猪肚半个,杏仁10克,生姜3片,食盐、花生油、淀粉各适量。
制作方法:墨鱼洗净待用。猪肚翻转过来,用花生油、淀粉揉搓5分钟左右,以除去异味,然后再冲洗。杏仁洗净。
在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烧至沸腾后,放入全部食材,改为小火炖煮40分钟,炖至墨鱼和猪肚熟透,放盐调味后稍煮一会儿关火。
营养功效:温补脾胃、暖身散寒。
墨鱼的营养价值也是很高,具有滋阴养血、补脾益肾、活血等功效。
煲汤的时候墨鱼的骨头不要去掉,墨鱼骨也是一味药材,有止血、收敛等作用。
第二道温补脾胃食谱:豌豆糯米粥
想要温补脾胃,在所有的主食中,糯米的功效可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功效,对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不佳、腹胀腹泻及气虚引起的虚汗、气短无力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豌豆对脾胃不和也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下面来讲讲豌豆糯米粥的制作方法:
材料:豌豆60克,大枣15枚,糯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糯米洗净,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豌豆洗净后放入温开水浸泡30分钟左右。大枣洗净后,撕成块。在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以上食材。先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熬煮至糯米烂熟。早晚各食用1次。
营养功效:温补脾胃、暖身散寒。
这道粥放了大枣,因为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可以增强这道粥品的养生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糯米性粘滞,难于消化,不宜一次食用过多,老人、小孩或者病人不宜多吃。
脾胃虚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大多是饮食不当、吃多了生冷食物、过度操劳或心情抑郁、忧思伤脾等所致。常见的症状有腹胀、口淡不渴、手脚冰凉、舌苔白润、脉象虚弱、疲劳乏力、胃部隐痛怕寒等等。这类人也比较容易得慢性胃炎等病。
脾胃虚寒不是一天两天就患上的,因此调理起来也需要一个过程,应配合中药调理、饮食等多方面治疗。
方法:
1、经典古方理中汤中药调理。
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身体是很脆弱的,吸收也不好,所以即使大补也效果不明显,此时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中药慢慢调理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也是最温和、安全的方法。
理中汤是一剂经典古方,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由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等组成,具有治疗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等功效。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理中汤是可以自己调配与熬制的,如果觉得去药房拿药麻烦,或是担心药材的质量,可以试试康美药业理中汤药剂,它是已经将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这四味药称量好,放在一个个小袋包装中,需要时拆开四小包熬制即可,非常方便,很多医院也用的康美的中药小包装,又是上市企业,所以不必担心质量问题。
2、服用方法:
冲泡:一日一剂,沸水300毫升以上,15分钟以后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无味;
煎服:一日一剂,一日2-3次。可先把四味药材放在赶紧容器中用凉水浸泡半小时至1小时,再连同泡药的水一起煎。
气血旺盛、畅顺以及孕妇不宜服用,服用期间忌生冷、油腻、浓茶、辛辣食物,适合饭后服用。
3、食疗:
宜食食物性温味甘辛,具有健脾补气、温暖肠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羊肉、鸡肉、牛肚、猪肚、链鱼、草鱼、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菜、芥菜、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豆蔻、红糖等。
4、足疗:
脚部有很多穴位,如太阳神经丛、胰脏、肾上腺、胸部淋巴腺等都是人体的重要穴位。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通过专业的足部穴位按摩的治疗方式来缓解脾胃虚寒。另外,平时养成泡脚的习惯也能很好的缓解胃部病症。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的人最好不要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的食物,如荞麦、绿豆、豆腐、菠菜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75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肢力量训练器注意什么?
下一篇: 上火喝咖啡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