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如何改变人的酸性体质呢

中医世家 2023-06-25 16:56:08

酸性体质基本观点:人体体液的pH值处于7.35~7.45 的弱碱状态是最健康的,但大多数人由于生活习惯及环境的影响,体液pH值都在7.35 以下,他们的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些人就是酸性体质者。

众多商家近年来不断向消费者灌输一个概念: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认为体液偏酸会导致人的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由此,一些保健食品宣扬排酸功效,部分美容院甚至推出了“海藻排酸”项目。但中西医专家对此进行了驳斥,因为医学界从无酸性体质之说。

事实上,酸性体质概念中还有一个站不住脚的逻辑问题,即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在医学临床中,的确有很多酸中毒的情况发生。只不过,不是酸中毒致病,而是因为服用了某些药物或生病了,才会出现酸中毒的现象。一些常见的疾腹泻、肾衰竭,代谢类疾病如糖尿病,确实会引起酸中毒。而这些疾病的诱因,却和酸中毒没有一点关系。

因此假如要问,人的体质是否真有酸性和碱性之分?如果是真的,酸碱性体质真的和各种疾病有关系吗?

专家表示:“说人的体质有酸碱性之分,完全是无稽之谈,不值得信任。实际上,几乎所有人的血液都呈弱碱性。”

酸性体质的人群易患骨质疏松症

多种原因可致浑身“冒凉风”

当患者出现身体疼痛,特别是关节疼痛、冒凉风、红、肿、发烧等症状时,应该检查血沉、骨密度等。如果只是单纯的冒凉风,血沉还不快,那么这个“凉风”就不是病理性的,没有炎症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市民不需要紧张。建议做骨密度检查,因为骨质疏松也可以导致浑身冒凉风的症状,另外,纤维肌痛综合症、风湿性多肌痛、免疫力低下等也可以导致浑身冒凉风。

酸性体质易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姜医师介绍,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缺钙、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都是主要原因。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但受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趋于酸性,尤其在摄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时,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出于本能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地存在于骨骼中。所以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众所周知,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这与酸性体质有一定关系。酸性体质把人的血钙中和并沉淀,所以必须改善酸性体质补钙才能成功。

如何改变身体酸碱平衡?

在近年的一些科普文章中,有好多关於食物酸碱性质的宣传,主张「选择食物要注意酸碱平衡」,并且特彆强调酸性食物对健康有害。这些宣传在我们居民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这些提法缺乏科学根据,因而不值得提倡。首先,食物灰分是是食物燃烧后剩下的一些元素的氧化物,与食物在体内代谢性质是不同的。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吸收和各种复杂的代谢反应,形成数以千计的产物。这些产物有酸性、碱性,还有很多呈中性。血液的酸碱度是各种代谢产物综合平衡的结果,不是仅仅由食物燃烧后剩馀的几种矿物元素可以决定的。 其次,虽然食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但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地在适应各种复杂的条件,体内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缓冲系统和调节系统,以保证内环境(主要是血液)的酸碱平衡,健康人血液的酸碱度值恒定保持在7、35~7、45的范围,一般不会受食物的摄入而改变,除非在消化道、肾脏、肺等器官发生疾病造成人体代谢失常时,才有可能会受到影响。文献检索未见因为日常摄入食物不同引起健康人血液ph改变的研究资料,也未见因为血液ph变酸而致慢性疾病增加的科学证据。 另外,食物酸碱平衡论还宣传谷类、肉类、鱼和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可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生;蔬菜水果属於碱性食物,能够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疾病。实际上,蔬菜水果能够预防上述慢性病的发生,是因为它们产生能量低,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对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而不是所谓的碱性的作用。按照「酸碱平衡论」,如果纠正酸性体质就可以预防慢性病,那麼每天服用小蘇打(碳酸氢钠)不就解决问题了吗?显然,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人的汗腺多少也是有遗传的,这个是无法改变的,但出汗多不一定就一定是汗腺多,也与一个人的体质强弱有关,所以,你首先要想方设法增强你的体质,因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只要整体健康了,那麼其他的局部问题都可迎刃而解。那麼,怎样增强整体体质呢?这就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如果能养成这样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你肯定能逐渐健康起来的。你想要很具体的指导,太具体的东西往往又太死,不好变通。所以,你还是从原则上把握好以上原则,这是我的经验。只要掌握了原则,掌握了规律,那麼,你就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受用无穷。
目前人们面临着一个健康的新问题,即酸性体质,它可导致百病丛生人体内环境需要相对稳定的酸碱平衡,人的血液的PH在7.35-7.45之间;精液的PH在7.2~8.9之间;尿液的PH在6.5左右。机体通过摄取与排泄,不断地调节自身的酸碱环境,使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人体内各种体液必须具有适宜的酸碱度,这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组织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和碱性物质;还有一定数量的酸性和碱性物质随食特刊入体内。机体可通过一系列的调节作用,最后将多余的酸性或碱性物质排出体外,达到酸碱平衡。
有研究证明,当PH降0.1,胰岛素的活性就下降30%,在酸性环境下,免疫细胞的吞噬与识别功能下降,神经的敏感性降低,内分泌及机体许多重要功能将发生混乱,癌细胞更易生长与扩散,红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呈串状重叠。因此,不少科学家认为慢性病、癌症及亚健康状态都与酸性体质有关。
体内酸性物质主要来源于糖、脂类和蛋白质及核酸的代谢产物,其次是饮食和药物中的成酸物质及少量酸性物质。体内的性物质主要来自某些食物和致碱性药物。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化学实验室,体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无数的生物化学反应,使新陈代谢正常运转。如果“实验室”内的酸碱失衡,那就会“天下大乱“了:
酸性体质的生理表征:
1.皮肤无光泽。
2.香港脚。
3.稍做运动即感疲劳,一上公车便想睡觉。
4.上下楼梯容易气喘。
5.肥胖、下腹突出。
6.步伐缓慢、动作迟缓。
为什幺会形成酸性体质?
1.过度摄取乳酸性食品
a)肉类、奶酪制品与蛋、牛肉、火腿等皆属于酸性食品。
b)摄取过量的酸性食品血液会倾向酸性而变黏稠,不易流到细血管的末稍,而易造成手脚或膝盖的冷寒症,以及肩膀僵硬和失眠等。
c)年轻力壮时吃适量的肉类是对的,但老年人则以蔬菜或小鱼为宜。
2.生活步调失常会造成酸性体质
a)生活步调失常会造成精神与肉体的压力。
b)据统计,晚睡者罹患癌症的机率比正常人高出五倍。
c)人类本来就活在节奏的世界里,无法事先储备睡眠或饮食,也不能日夜颠倒。
d)人体内脏受自律神经控制,白天主要是交感神经活动,晚上则由副交感神经工作,若使其错乱及倒置,就亦百病滋生。
3.情绪过于紧张
a)文明社会会造成的压力。
b)工作上或精神上的压力。
c)当一个人承受精神压力后,一旦紧张松弛,时会造成猝死,称为潜在性副肾皮质机能不全症。
4.肉体的紧张
a)动手术之前应先检查肾上腺皮质机能是否正常。如果副肾皮质机能较差,或手术压力远超过副肾调整功能,则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或其它不良影响。
b)若发现病患脸部浮肿,需详加询问病史及服药状况,为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贺尔蒙者,施以针灸要特别注意反应。
c)劳动或运动过度,通宵打牌、开车等压力都应尽量避免。
70%的病人为酸性体质
土壤有酸性和碱性之分,人体血液也有酸性和碱性的不同。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pH为7.35-7.45之间,高于此数值表明体液偏碱性,低于此表明体液偏酸性。由于生活与环境的影响,多数人为酸性体液,人类所患疾病的70%与酸性体质有关。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其体液明显偏酸性,而健康老人血液PH多在正常范围内。这与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有关,体弱的老年人呼吸功能减弱,氧气吸入量不足,二氧化碳排出也不足,导致血液中氧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因此血液也就偏酸性了。
酸性体质者容易患的疾病有:糖尿病、离溢血、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等。
环境对体液的影响
当人在日光照射下、或劳动、或愤怒、或悲哀不安时,体液呈酸性。与此相反,当人在阴暗的屋里、或宁静休息、或兴奋、或平心静气时,体液呈碱性;洗冷水浴时,体液为酸性,洗温水浴时体液为碱性;登山时体液为碱性,下山时呈酸性。
神经与体液的关系为:交感神经兴奋时,体液为酸性;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体液为碱性。
食品与体液的关系
吃鱼类、肉类等动物性食品和欲类食品时,体液呈酸性。吃谷类以外的植物性食品和水果时,体液呈碱性。喝牛奶后体液呈碱性。有趣的是,蔬菜煮熟时,体液变为酸性,生吃后体液成为弱碱性。因此,吃生菜对许多疾病都有惊人的疗效。
欲类、鱼、肉等食物基本上不含有机酸或含量很低,口感上不显酸味,但在人体内彻底分解代谢后,主要留下氯、硫、磷等酸性物质,所以,营养学上称它们为成酸食物。很多水果的口味为酸性,但是这种酸为有机酸,有机酸在体内参与新陈代谢后成为二氧化碳和水;留下的是果蔬中所含的钠、钾、钙、锌等碱性矿物质元素,所以称水果、青菜等,为成碱食物。专家告诉我们,每天摄入食物的酸碱比例应该为2∶8。。
增强体液酸碱平衡的调节机能
人体的正常代谢要求体液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和本能碱度,以保持体内生物化学条件的恒定。
人类有自然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当偏食肉类或偏食蔬菜后,不必过分担心。但过于偏重肉食,使体液变为酸性,容易引发一些疾病。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主要脏器是肺和肾,另外还有肝脏和血管。
调节人体血液酸碱度可采用两个方法:一是纠正偏食习惯,科学饮食。青少年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较强,应适当多呼吸方法,采用缩唇呼吸法或腹式深呼吸。在安静状态下,深吸一口气,然后缩唇缓慢向外呼气,尽可能多向外呼气,反复10分钟即可。如每天坚持锻炼,体液碱性将有所增加。
酸碱误区
误区一:酸碱食物是以口味酸碱来区分并非味觉上有酸味的食品就属于酸性食品,新鲜的成熟水果,即使其味道是酸的,也是碱性生成物。
误区二:酸性食品是坏的,碱性食品是好的将食物以酸碱分为好坏是大错特错,饮食并非“碱性越多越好”,人体有良好的酸碱调节系统,使体液保持相对稳定的酸碱数值,只有平衡才能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77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