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功能性低热是什么症状

生活小常识 2023-07-14 01:11:53

文章目录一、功能性低热是什么症状二、持续低烧不退有什么办法治疗三、持续低烧应该做什么检查功能性低热是什么症状1、功能性低热是什么症状

1.1、阳虚低热

自觉发热而体温多不高,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也可兼见面色晄白,头晕嗜卧,腰膝酸痛。舌质多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多沉细无力或浮大无力。

1.2、阴虚低热

大多在下午和夜晚发热,伴有盗汗、失眠、心烦、两颧潮红等症状。

1.3、血虚低热

大多在下午发热,或稍有烦劳就觉头面手足烘热,伴有心悸、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

1.4、气虚低热

虽有低热,但又觉冷,出汗怕风,并有气短、乏力、不想说话、大便不成形、饮食减少等症状。

2、低烧的原因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病因分析:

2.1、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

2.2、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

2.3、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3、低烧的分类

3.1、功能性低烧

其临床特征是体温较正常升高***℃左右,一般不超过38℃。

***、生理性低烧

常见于女性经前或妊娠期低烧。

***、季节性低烧

会出现微热伴有乏力、食欲减退。

***、环境性低烧

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者,约有10%的人会出现低烧。

***、神经功能性低烧

临床上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低烧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情况较好,体重不减轻。此类患者约占长期低烧患者总数的1/3左右,预后良好。

3.2、器质性低烧

引起器质性低烧的疾病很多,常见病因如结核,胆道感染,慢性病灶感染,尿路感染、风湿、肝炎、肿瘤等。其他是甲亢、贫血、结缔组织病、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等。

持续低烧不退有什么办法治疗1、多喝粗茶、凉开水和果汁等。发低烧,流汗了可将热释放到体外,但体内的水分也会流失,水分不足,就很难退烧。因此补足足够的水分是十分重要的。

2、补充营养。由于容易消耗体力,因此营养的补充很重要。生病时肠胃消化较差,须吃些易消化的东西。可加些米汤、清汤或牛奶等较易入口的食物,并补充鱼、肉、蛋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水果及维生素也有助于补充体力。

3、睡冰枕及温水拭浴。发烧且全身发烧时,可睡冰枕及温水拭浴帮助解热。不过,要注意颈、肩不可着凉。

4、勤换衣服。流汗后要勤换衣服,更衣时要小心不要让身体着凉,屋里保持温暖。用热水沾湿毛巾擦拭身体,再以干毛巾擦干身体,换干净的内衣及睡衣。

持续低烧应该做什么检查1、血常规:是最简便、普通的化验检查,其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降低提示病毒性感染及结核病等。

2、尿常规:尿常规的异常或尿培养阳性提示泌尿系感染。

3、血沉:临床意义为:

3.1、对疾病动态观察,如结核病和风湿病患儿,若血沉增快,表示病变活动。

3.2、疗效评价,疾病治疗后,血沉由快变慢,表示病情好转。

3.3、区别疾病性质,一般而言,功能性失衡血沉加快不明显,而器质性疾病加快明显。

4、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O"是抗链球菌溶血素的简称。当链球菌溶血素进入人体后,就产生一种叫抗链球菌溶血素的抗体。抗"O"测定就是测定体内这种抗体的滴度,从而判断是否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滴度大于500U,提示机体最近有过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

5、肝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肝脏病变所致的低热。

小孩总是低烧是什么原因

长期低热又称慢性低热,指体温在37.4~38℃波动,持续1个月以上者。长期低热往往提示机体有慢性疾病,或是一种严重疾病的先兆。根据病因不同大致分为感染性、非感染性及功能性数种。
感染性低热
(1)结核病:是引起低热的最常见的原因。全身各个系统都可受累,共同的临床特点为午后低热、乏力、不爱活动、食欲缺乏、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因感染的部位不同还有相应器官受累的症状。如肺结核有咳嗽、咯血、喘憋等,结合结核菌素试验、血沉、胸部X线检查不难做出诊断。
(2)慢性局灶性感染:较常见的慢性扁桃体炎、副鼻窦炎、牙周脓肿等可以引起长期低热。
(3)隐性泌尿系感染:也可无尿急、尿痛、尿频等尿路刺激症状,尿常规及尿细菌培养时可发现异常。
(4)链球菌感染后状态:扁桃体炎或咽炎后出现低热、关节酸痛、心率加快,化验检查抗链“O”增高、血沉正常或轻度加快,咽拭子培养可证明有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可以退热,关节痛及其他症状均可消失。如经上述治疗病情仍无好转,须考虑为风湿热或其他并存的疾病。
(5)肝病:病毒性肝炎可引起长期低热,大多发生在疾病的恢复期或迁延期。常伴有食欲不好、乏力、腹胀、肝区隐痛等,肝功能可以恢复正常。
非感染性低热
(1)结缔组织病:如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在疾病的早期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低热。
(2)甲状腺功能亢进:属于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的长期低热,低热同时有突眼、心悸、手抖、出汗、易激动、食量增加、消瘦等症状。
功能性低热
功能性低热的临床特点是病人体温较正常人升高0.3~0.5℃,一般不超过38℃,热型多有一定的规律:日间温差不大,晨间午前往往较下午晚间略高,体力活动后体温可不升或有时反而下降。此外,病人又常有多汗、手颤、怕冷、心悸、失眠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功能性低热靠长期观察病情并排除器质性低热后才能确诊

低烧的原因及治疗

低热常见原因:
1、感染后低热:
见于急性传染病痊愈后,少数患者仍有低热持续数周,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恢复有关。
2、链球菌感染后状态:
在患呼吸道感染后,可出现持续性低热,验血时,抗“O”滴度增高,血沉加快,用青霉素、水杨酸和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症状迅速缓解,这种现象的低热称为链球菌感染后状态。
3、器质性低热:
如结核性低热、有慢性病灶感染存在(如鼻窦、扁桃腺、肝胆、泌尿系等)。其他如甲亢、结缔组织等疾病、肿瘤、白血病等。
根据你提供情况看,排除
感染后低热

链球菌感染后状态
,那么现在是器质性低热,通过血常规排除白血病,如果有肝胆泌尿B超,可以排除或者确定是这方面(你没说,所以不知道)。
结核性低热主要在午后,还有结核的诊断标准很多条,但是你可以结合是否午后低热情况,自己感觉下。
至于甲亢,看你最近吃的是否多,是否变瘦了,进行诊断或排除。
除此之后,还有鼻窦炎,自觉是否有鼻塞进行排除或诊断,可进行CT诊断。
除此还有结缔组织疾病和肿瘤,不好决定和排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3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