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一、中医水湿是什么意思1. 中医水湿是什么意思2. 水湿重有什么症状3. 水湿重有什么危害二、水湿重如何调理三、水湿重吃什么好中医水湿是什么意思1、中医水湿是什么意思“风寒暑湿燥火”被中医称为“六淫”。湿就属于六淫之一,同时也是比较难以祛除搞定的一种。而湿又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顾名思义是指外感湿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长时间接触潮湿环境,而被湿气入侵所导致,内湿则指的是体内本来正常的水液不能正常的运化,由于积聚,储留,导致了具有湿性特点的疾病。也可以理解为人体新陈代谢速率变慢,导致体内的水分不能被正常的排出。
多由饮食不节,如恣食辛辣、香燥、酗酒等,导致火气伤中,耗伤脾阴;或积郁忧思,内伤劳倦等,使虚火妄动,消烁阴液,暗伤精血,从而损及脾阴;或因肾水亏乏,不能滋脾而脾阴不足。此外,湿、火、燥等邪气久羁中州,或长期妄服刚燥辛烈之品等,亦可导致脾阴亏损。
2、水湿重有什么症状2.1、“油光满面”
湿气侵犯人体时,人的头发、脸蛋等都会出现反应,人体会变得爱出汗,头发会变得油腻,脸蛋也很爱出油,如果不加以清洁,就显得特别“油光满面”,影响脸部整体的美观效果。
2.2、大便黏腻
健康人排出的大便一般呈软硬适中的条形形状,如果你的大便没有形状,而且性质黏黏腻腻的,粘在厕所怎么冲都冲不走,就说明你体内湿气真的太重了。体内有湿气的人,一般脾胃功能较弱,常会有消化不良、食欲差等表现。
2.3、精神不佳
看看你自己的精神状态,如果你老是打不起精神,而且白天工作不上心,晚上怎么睡觉都不够,那么也可能是湿气重了。不仅如此,湿气重的人还经常会伴有脸色暗沉、眼睛浮肿、黑眼圈严重等症状,给人的感觉似乎老了十几岁。
3、水湿重有什么危害3.1、伤害关节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
3.2、带下病
体内湿气过重,容易导致脾虚,使得湿气下注,使得女性出现白带多,白带有异味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炎症。
3.3、月经不调
经常居住在潮湿环境,或者经常让身体受湿受潮的女人,体质会比较差,在经期前后会有四肢疲倦,低热难退,月经量少,痛经等症状。
水湿重如何调理1、勤运动
湿气重的人可以通过运动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排出湿气。跑步、游泳、瑜伽、太极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加速血液循环。
2、多吃清淡食物
凉性、生冷的蔬果,容易造成肠胃不适。酒、牛奶、肉类不易消化。所以,湿气阶段,多吃清淡的食物为好。
3、多做深呼吸
深呼吸有利于调整我们的肺功能,也会让我们的湿气消失。因为湿气会随着呼吸呼出,并且保持通畅。
4、避开环境的湿气
生活环境对于湿气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不注意生活环境,或者一些生活习惯,也很容易导致湿气加重,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开环境的湿气。
5、经常按摩腿部
特别是涌泉穴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能让你的气血运行起来。你也可以把整个腿部都做一个按摩。
水湿重吃什么好和中化湿汤,所需材料有:三十克的木棉花和鸡蛋花,三十克槐花和薏米,一百克瘦肉和三十克炒扁豆,十二克陈皮或砂仁。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及陈皮放入砂煲中,加水大火煲开,用小火煲六十分钟。湿热脾虚的朋友可以常喝。
祛湿补肾的食物有清热祛湿汤。材料有250克的土伏苓和粉葛,五十克的赤小豆和扁豆,半个陈皮和八碗水。土伏苓和粉葛去皮后切块,放入锅中煮滚后用慢火煲3小时。清热祛湿汤可以骨火,去湿及清热解毒。
鹌鹑祛湿汤,需要的材料有四个鹌鹑,五十克的薏米和百合,还要三片姜。鹌鹑、薏米、百合及姜放入锅中,加水煲1个半小时就可以了。鹌鹑祛湿汤的功效主要表现为清热祛湿及润肺化痰。
气血严重停滞或者聚集,中医叫做湿邪严重,或者气滞严重,或者叫做痰湿严重,西医叫做发炎,或者急性炎症。
气血在某个组织或者脏器中长期停滞后发生了沉淀,或者发生了气血凝固,中医叫做淤积,发生了梗塞,或者淤堵,西医叫做癌症,或者肿瘤。
中医说的湿热,与生活中人们大脑中湿和热的概念完全不同。生活中湿的概念是土壤中水分多了叫做湿,土壤中水分少了叫做燥。生活中人们对热的概念是温度高的意思,中医说的热并非是发烧或者体温高的意思。下焦湿热、肠胃湿热,说明这些脏器里存在着慢性炎症,跟水分含量和温度高低无关。西医用炎症来描述,也是错误的。脏器内气血波动不畅通,造成局部肿胀,用炎症怎么合适呢?直接用气血阻塞了,或者气血聚集了,都可以让人们想象得到,炎症的炎是火大了,烈日炎炎嘛,这个炎症跟火大火小无关。现在医院里的病人,检查之后,癌症满天飞,吓死了多少病人,治死了多少病人,都是无知造成的,这与医学用语错误有很大关系,这些庸医进行化疗的罪恶罄竹难书哟!
中医把"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它的几个字,大家很好理解,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咱们单来说说"湿"这个字。为什么强调这点呢?因为现代的生活方式,使得体内寒湿重的人太多太多了。而且,在中医里,治湿是最难的。因为它先要通经络,然后避寒,然后运动。这三项可都是慢功,所以说治湿难。那大家会问了,说了半天,什么是湿呢? 中医的理论,大多来源于生活实践,取象比类,是最常用的手段。比如春天,万物生发,那么作为人,在春季也应该生发,对应的肝,属木,也主生发,所以春季养生的原则是养肝为主。《黄帝内经》 提出:"春三月要夜卧早起,披发缓行,广步于庭 (到庭院中散步) ,以使志生 (使志气生发)",这些都是让人体在这个季节生发。 那么,什么是湿呢?我们向外看,可以从大自然中找到这种现象;我们再向内看,也能从自己的身体中找到相应的状况来。在夏天,大家一定经历过桑拿天吧?对,这种天气,水处于不上不下的状态,停留在半空中,湿度很大,人很难受,这就是大自然中的"湿"。还有一种天气现象,是"雾霾"天气,情况也有点类似。湿,往往和浊联系在一起,让人感觉混沌不清,尤其是"雾霾"天气,更是体现出浊来。湿是如何形成? 我们先来说第一点:经络不通。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提过很多次,经络不通,主要是由于吃了大量的垃圾食品。由于垃圾食品中,含有人体无法分解和代谢的添加剂,虽然就食品的个体而言,添加剂的含量很低,但是,人如果长期食用,就会在体内形成累积,到一定程度,我们体内就会形成垃圾堆积,阻碍我们经络的畅通。同时,夏天,外界很热,大自然本来是让我们在这个季节蒸腾一下,出出汗,将体内的毒素和垃圾代谢出来,但我们空调一吹,好嘛,垃圾被堵在体内出不来了,等到了冬季一进补,内热更是无处发泄,人必得大病。 第二点,身体阳气不足。我们以前的文章强调了,人体得病不外乎三条,第一经络,第二血,第三气。也就是经络+阴+阳,就这三条。打个比方,如果把北京城比作一个人体,经络就相当于北京城的二环三环四环等各条重要的路,经络不通,就是路不通;车的多少好坏,就相当于血的数量和品质(阴);路的质量好坏,就相当于人的气是否足(阳)。 为什么说湿重的人,主要是阳不足呢?人体的阳气,就相当于自然界中的太阳。如果我们每天遇到的都是大晴天,自然就不会有湿的情况出现,大太阳一晒,湿气早就蒸发了。而人本身就是热血动物,生命之火靠的就是身体里的这一点点阳气。我们在中学都做过化学试验,如果我们想要加快试管里物质的化学反应,就要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那如果我们过食冷饮和啤酒,再狂吹空调,必然伤及我们的肠胃。我们的肠胃在吃过东西以后,本来是需要大量的血液帮助消化的,但我们吃的是凉的,吹的是凉的,给我们身体降温,必然降低了我们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和质量。如果我们是正常人,经络是通的话,湿还很好代谢掉,但我们恰恰是经络也不通,再加上我们体内阳气不足,无法气化体内的湿,无法变成汗和尿排出体外,这样,我们就会变成一个大胖子,而且是黑胖子,因为身体里全是毒素,所以脸色发黑。 控制空调使用: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夏天一年比一年热,如果我们没有空调,在家里还好办,穿的少点,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在办公室里,汗流浃背总是不行的。但要记住,空调这东西,还是要尽量少吹; 加强户外运动:生命在于运动。看看大自然中那些野生动物,奔跑的羚羊、鹿,那些。。。。。,没有一个是湿重的。而动物园的动物呢,一个个体重都超标了,身体素质越来越差,道理很简单。因为吃的好,又不运动,体内的垃圾无法代谢掉,湿自然就形成了。因此,要想去掉湿,多运动吧,而且一定要到户外运动,当新鲜的空气进来了,体内有浊气才能排得出。有一些朋友为了图省事,每天爬楼,以为这是运动。其实,这个运动还是不做的为好,越做越对身体有害。因为,楼道里的空气,全是浊气,你爬楼,会加重你吸入这些浊气。不仅对身体健康无益,反而是有极大的害处。运动,就一定要到户外。人是动物,动物要和大自然接触,这样才能做到天人合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3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水湿痰饮吃什么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