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伏龙肝有什么功效和作用,灶中黄土的临床应用

中药大全 2023-09-20 19:36:38

灶中黄土为烧杂草和木柴的土灶内底部中心的焦黄土块,又名伏龙肝。全国农村均有。灶中黄土在仲景书中,《金匮要略》入1方次。

【药性特点】灶中黄土辛,温。入脾、胃经。功能温中止血,止呕、止泻。主治下血病。

【灶中黄土的临床应用】

 下血病

虚寒便血证

黄土汤证

证见:大便下血,先便后血,血量较多,血色暗淡,面色萎黄,神疲体倦,畏寒肢冷,腹痛便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十六-15)。证质为脾阳不足,失于温摄,血不归经。治用黄土汤。方中灶心黄土温脾涩肠止血;附子、白术温阳健脾,益气摄血;地黄、阿胶滋养阴血,并止血,黄芩苦寒坚阴,共同制约白术、附子温燥耗血动血之弊;甘草既补中益气,又调和诸药。诸药相配,刚柔相济,温脾摄血而不伤阴,滋阴补血而不碍阳。共奏温阳摄血,养血止血之效。

【选方】

①治反胃:灶中土,用十余年者,为细末,米饮调下三、二钱许。(《百一选方》)

②治心痛冷热:伏龙肝末,煮水服方寸匕。若冷,以酒和服,瘥。(《救急方》)

③治吐血、泻血,心腹痛:多年垩壁土、地炉中土、伏龙肝。上等分,每服一块如拳大,水二碗,煎一碗,澄清服,白粥补之。(《普济方》伏龙散)

④治吐血、鼻血不止:伏龙肝半升。以新汲水一大升,淘取汁和蜜顿服。(《广利方》)

⑤治下血先便后血:甘草、干地黄、白肃、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灶中黄土半斤。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金匮要略》黄土汤)

⑥治妇人血露:炒伏龙肝半两,蚕沙一两,阿胶一两。同为末,温酒调,空肚服二、三钱,以知为度。(《本草衍义》)

⑦治产后血气攻心痛,恶物不下:灶中心土研末,酒服二钱,泻出恶物效。(《救急方》)

⑧治小儿丹毒:多年灶下黄土末,和屋漏水傅之,新汲水亦可,鸡子白或油亦可,干即易。(《肘后方》)

⑨治小儿重舌:灶月下黄土末,苦酒和涂舌上。(《千金方》)

⑩治小儿脐疮,久不瘥:伏龙肝,细研末敷之。(《圣惠方》)

⑾治臁疮久烂:灶内黄土(年久者研细末)、黄柏、黄丹、赤石脂、轻粉末等分。清油调,入油绢中贴之,勿动,纵痒,忍之良。(《济急仙方》)

⑿治聤耳:伏龙肝细研半两,以猪膏和拈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日再易,夜一易。(《圣济总录》)

⒀治痈肿:伏龙肝以大酢和作泥,涂布上贴之,干则易之。(《千金翼方》)

【灶中黄土的用量用法】

1.用量 仲景用半斤(100—150克),如黄土汤。

2.用法 汤剂。应先煎灶中黄土,取澄清液再煎诸药,阿胶后入汤中烊化。

按:灶中黄土性温,入脾胃经,有温中和胃之功,中气温和则血摄呕止,故善能止血止呕,并具有涩肠固下之功。凡一切失血之证属虚寒者,皆可使用。以胃肠出血及妊娠呕吐,尤为常用。但出血、呕吐属热者则非所宜。

【文献摘要】

《本草纲目》引《名医别录》:“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血,醋调涂痈肿毒气。”

《本草纲目》:“治心痛狂癲,风邪蛊毒,妊娠护胎,小儿脐疮、重舌、风噤、反胃。”

【参考资料】

1.据化学分析 灶中黄土含硅酸、氧化铁和氧化铝等。

2.据药理研究 本品能减轻洋地黄酊引起的呕吐,有止呕作用。

3.据现代临床 主治慢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证。

 伏龙肝用药禁忌

1、阴虚失血及热证呕吐反胃忌服伏龙肝。

2、阴虚吐血者不宜用伏龙肝。痈肿毒盛难消者,不得独用。《本草经疏》

3、无湿勿用伏龙肝。《本草从新》

伏龙肝汤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之伏龙肝汤 3.1伏龙肝汤的别名3.2处方3.3制法3.4功能主治3.5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3.6附注3.7各家论述3.8摘录 4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方之伏龙肝汤 4.1伏龙肝汤的别名4.2处方4.3制法4.4功能主治4.5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4.6摘录 5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名见《千金翼方》卷十八方之伏龙肝汤 5.1伏龙肝汤的别名5.2组成5.3功能主治5.4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5.5附注 6《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方之伏龙肝汤 6.1伏龙肝汤的别名6.2处方6.3功能主治6.4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6.5使用注意6.6各家论述6.7摘录 7《圣济总录》卷四十方之伏龙肝汤 7.1组成7.2制备方法7.3功能主治7.4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 8《圣济总录》卷一五二方之伏龙肝汤 8.1组成8.2制备方法8.3功能主治8.4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 9《圣济总录》卷一五四方之伏龙肝汤 9.1处方9.2制法9.3功能主治9.4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9.5摘录 10《千金翼方》卷十八方之伏龙肝汤 10.1处方10.2功能主治10.3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10.4摘录 11《外台秘要》卷六引《删繁方》之伏龙肝汤 11.1组成11.2制备方法11.3功能主治11.4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11.5用药禁忌 12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一方之伏龙肝汤 12.1伏龙肝汤的别名12.2组成12.3制备方法12.4功能主治12.5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12.6附注 13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伏龙肝汤 1拼音 fú lóng gān tāng

2概述 伏龙肝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首。

3《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之伏龙肝汤

3.1伏龙肝汤的别名

伏龙肝散

3.2处方

灶心土(弹子大)七枚,生姜五两,生地黄四升(一方五两),甘草、艾叶、赤石脂、桂心各二两[1]。

伏龙肝30克 生地黄15克 生姜15克 甘草 艾叶 赤石脂 桂心各6克

3.3制法

上药为粗末[1]

上七味,哎咀。

3.4功能主治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之伏龙肝汤主治崩中下血,赤白相兼,或如豆汁[1]。

3.5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分四次(昼三夜一)服[1]。

以水2升,煮取600毫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3.6附注

伏龙肝散(《普济方》卷三三○)。

3.7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此以伏龙肝、赤石脂固脱,而兼桂、艾温经,地黄滋血,甘草、生姜开提胃气,以和寒热之性也。

3.8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4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方之伏龙肝汤

4.1伏龙肝汤的别名

伏龙肝散

4.2处方

伏龙肝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芎穷1分,桂(去粗皮)1两,白芷1两,干姜1两(炮),芍药1两,甘草1两(炙,锉),吴茱萸(汤浸1宿,与大豆同炒,去豆)1两。

4.3制法

上药为粗末。

4.4功能主治

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方之伏龙肝汤主治鼻衄。

4.5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

伏龙肝散(《鸡峰普济方》卷十)。

4.6摘录

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

5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名见《千金翼方》卷十八方之伏龙肝汤

5.1伏龙肝汤的别名

伏龙肝散

5.2组成

伏龙肝(如鸡子)1枚,生竹茹1升,芍药2两,当归2两,黄芩2两,芎穷2两,甘草2两,生地黄1斤。

5.3功能主治

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名见《千金翼方》卷十八方之伏龙肝汤主治五脏热结,吐血、衄血。

5.4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斗3升,先煮竹茹,减3升,下药,取3升,分3服。

5.5附注

伏龙肝散(《大全良方》卷七)。《千金翼方》有桂心。

6《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方之伏龙肝汤

6.1伏龙肝汤的别名

伏龙肝散

6.2处方

伏龙肝5合(末),干地黄5两(1方用黄柏),阿胶3两,发灰2合,甘草3两,干姜3两,黄芩3两,地榆3两,牛膝3两(1作牛蒡根)。

6.3功能主治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方之伏龙肝汤主治下焦虚寒损,或先见血后便转,此为近血,或利不利。

6.4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

伏龙肝散(《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外台秘要》引《崔氏方》有生(木解)皮,无地榆。

6.5使用注意

忌海藻、菘菜、芜荑。

6.6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黄土汤于中除术、附,加干姜、牛膝、地榆、发灰以散血中之滞;缘其人荣血既伤,下焦虽有虚寒,但需干姜之温散,不胜术附之燥烈也。可见治血但取归经,不必究其先后远近耳。

6.7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

7《圣济总录》卷四十方之伏龙肝汤

7.1组成

伏龙肝(净拣,筛)2两,甘草(炙)1两,干姜(炮裂)2两半,生干地黄(焙)2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干)1两,乱发(烧灰)1分。

7.2制备方法

上药为粗末。

7.3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四十方之伏龙肝汤主治霍乱下焦虚寒,或先血后便,此为远血成利。

7.4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生姜1分(拍碎),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8《圣济总录》卷一五二方之伏龙肝汤

8.1组成

伏龙肝1两,禹余粮1两(烧通赤,湿土内培1复时),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1两(焙),地榆1两,白茅根1两,龙骨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甘草半两(炙),麒麟竭(细研)半两。

8.2制备方法

上药为粗末。

8.3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方之伏龙肝汤主治妇人经血不止,脐腹撮痛,或时烦渴。

8.4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日2次。

9《圣济总录》卷一五四方之伏龙肝汤

9.1处方

伏龙肝1两,桑寄生1两,续断1两,芎穷1两,龙骨3分,当归1两(切,焙),阿胶(炙燥)1两,干姜1两(炮),甘草(炙)1两。

9.2制法

上药为粉末。

9.3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方之伏龙肝汤主治妊娠胎动不安,腹内疼痛,下血不止。

9.4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9.5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10《千金翼方》卷十八方之伏龙肝汤

10.1处方

伏龙肝半升,干地黄2两,干姜2两,牛膝2两,阿胶(炙)3两,甘草(炙)3两。

10.2功能主治

《千金翼方》卷十八方之伏龙肝汤主治吐血,衄血。

10.3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纳胶,分3服。

10.4摘录

《千金翼方》卷十八方

11《外台秘要》卷六引《删繁方》之伏龙肝汤

11.1组成

伏龙肝5合,甘草2两(炙),干姜2两,黄柏5两,黄芩2两,牛膝根2两(木解)2两(炙),烧头发屑2合,阿胶2两。

11.2制备方法

上切。

11.3功能主治

《外台秘要》卷六引《删繁方》之伏龙肝汤主治下焦虚寒损,或先见血后便转,此为近血,或利不利。

11.4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下阿胶更煎,取胶烊,下发屑,分3服。

11.5用药禁忌

忌海藻、菘菜。

12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一方之伏龙肝汤

12.1伏龙肝汤的别名

伏龙肝散、伏龙肝饮、伏龙散

12.2组成

釜下土5升。

12.3制备方法

上药治下筛。

12.4功能主治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一方之伏龙肝汤主治中风,中恶,中蛊毒,衄血,血崩。

12.5伏龙肝汤的用法用量

以冷水8升和之,取汁尽服之。口已噤者,强开以竹筒灌之,使得下入便愈。

12.6附注

?伏龙肝汤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伏龙肝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处方】伏龙肝30克
生地黄15克
生姜15克
甘草
艾叶
赤石脂
桂心各6克。
【制法】上七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治劳伤冲任,崩中去血,赤白相兼,成如豆汁,脐腹冷痛,口干食少。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煮取600毫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伏龙肝汤--《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处方】伏龙肝
禹余粮(烧通赤,湿土内培一复时)
赤芍药
生干地黄(焙)
地榆
白茅根各30克
龙骨
当归(切,焙)各45克
甘草(炙)
麒麟竭(细研)各15克。
【制法】上十一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治妇人经血不止,脐腹撮痛,或时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5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每日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伏龙肝汤--《千金》卷四
【别名】伏龙肝散
【处方】伏龙肝(如弹丸)7枚,生地黄4升(1方5两),生姜5两,甘草2两,艾叶2两,赤石脂2两,桂心2两。
【功能主治】崩中,去赤白,或如豆汁。
【用法用量】伏龙肝散(《普济方》卷三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以伏龙肝、赤石脂固脱,而兼桂、艾温经,地黄滋血,甘草、生姜开提胃气,以和寒热之性也。
【摘录】《千金》卷四
伏龙肝汤--《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处方】伏龙肝5合,甘草2两(炙),干姜2两,黄柏5两,黄芩2两,牛膝根2两(木解)2两(炙),烧头发屑2合,阿胶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下焦虚寒损,或先见血后便转,此为近血,或利不利。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下阿胶更煎,取胶烊,下发屑,分3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伏龙肝汤--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
【别名】伏龙肝散
【处方】伏龙肝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芎穷1分,桂(去粗皮)1两,白芷1两,干姜1两(炮),芍药1两,甘草1两(炙,锉),吴茱萸(汤浸1宿,与大豆同炒,去豆)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鼻衄。
【用法用量】伏龙肝散(《鸡峰》卷十)。
【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
伏龙肝汤--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千金翼》卷十八
【别名】伏龙肝散
【处方】伏龙肝(如鸡子)1枚,生竹茹1升,芍药2两,当归2两,黄芩2两,芎穷2两,甘草2两,生地黄1斤。
【功能主治】五脏热结,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伏龙肝散(《大全良方》卷七)。《千金翼》有桂心。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千金翼》卷十八
伏龙肝汤--《千金》卷二十
【别名】伏龙肝散
【处方】伏龙肝5合(末),干地黄5两(1方用黄柏),阿胶3两,发灰2合,甘草3两,干姜3两,黄芩3两,地榆3两,牛膝3两(1作牛蒡根)。
【功能主治】下焦虚寒损,或先见血后便转,此为近血,或利不利。
【用法用量】伏龙肝散(《圣惠》卷四十七)。《外台》引《崔氏方》有生(木解)皮,无地榆。
【注意】忌海藻、菘菜、芜荑。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黄土汤于中除术、附,加干姜、牛膝、地榆、发灰以散血中之滞;缘其人荣血既伤,下焦虽有虚寒,但需干姜之温散,不胜术附之燥烈也。可见治血但取归经,不必究其先后远近耳。
【摘录】《千金》卷二十
伏龙肝汤--《圣济总录》卷四十
【处方】伏龙肝(净拣,筛)2两,甘草(炙)1两,干姜(炮裂)2两半,生干地黄(焙)2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干)1两,乱发(烧灰)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下焦虚寒,或先血后便,此为远血成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生姜1分(拍碎),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伏龙肝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处方】伏龙肝1两,桑寄生1两,续断1两,芎穷1两,龙骨3分,当归1两(切,焙),阿胶(炙燥)1两,干姜1两(炮),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不安,腹内疼痛,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伏龙肝汤--《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处方】伏龙肝1两,禹余粮1两(烧通赤,湿土内培1复时),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1两(焙),地榆1两,白茅根1两,龙骨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甘草半两(炙),麒麟竭(细研)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经血不止,脐腹撮痛,或时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伏龙肝汤--《千金翼》卷十八
【处方】伏龙肝半升,干地黄2两,干姜2两,牛膝2两,阿胶(炙)3两,甘草(炙)3两。
【功能主治】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纳胶,分3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八
伏龙肝汤--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一
【别名】伏龙肝散、伏龙肝饮、伏龙散
【处方】釜下土5升。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中风,中恶,中蛊毒,衄血,血崩。
【用法用量】伏龙肝散(《普济方》卷二五四)、伏龙肝饮(《济阳纲目》卷六十)、伏龙散(《外科大成》卷三)。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一

中药伏龙肝的功效与作用

伏龙肝,中药名。为经多年用柴草熏烧而结成的灶心土。具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之功效。用于虚寒失血,呕吐,泄泻。那么你知道伏龙肝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中药伏龙肝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伏龙肝的形态特征 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块状。橙黄色或红褐色。表面有刀削痕。体轻,质较硬,用指甲可刻划成痕,断面细软,色稍深,显颗粒状,并有蜂窝状小孔。具烟熏气,味淡。有吸湿性。以块大整齐、色红褐、断面具蜂窝状小孔、质细软者为佳。

伏龙肝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布包煎汤,澄清代水用,60-12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伏龙肝的注意事项 阴虚失血及热证呕吐反胃忌服。

①《本草经疏》;阴虚吐血者不宜用。痈肿毒盛难消者,不得独用。

②《本草从新》:无湿勿用。

伏龙肝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燥湿,止呕止血。治呕吐反胃,腹痛泄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妊娠恶阻,崩漏带下,痈肿溃疡。

①《别录》: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

②《日华子本草》:治鼻洪,肠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催生下胞。

③《本草蒙筌》:辟除时疫,安眙。捣细,调水服之。

④《纲目》:治心痛狂癫。妊娠护胎,诸疮。

⑤《本草备要》:调中止血,去湿消肿。

⑥《陆川本草》:治小儿慢惊。

伏龙肝的附方 ①治反胃:灶中土,用十余年者,为细末,米饮调下三、二钱许。(《百一选方》)

②治心痛冷热:伏龙肝末,煮水服方寸匕。若冷,以酒和服,瘥。(《救急方》)

③治吐血、泻血,心腹痛:多年垩壁土、地炉中土、伏龙肝。上等分,每服一块如拳大,水二碗,煎一碗,澄清服,白粥补之。(《普济方》伏龙散)

④治吐血、鼻血不止:伏龙肝半升。以新汲水一大升,淘取汁和蜜顿服。(《广利方》)

⑤治下血先便后血:甘草、干地黄、白肃、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灶中黄土半斤。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金匮要略》黄土汤)

⑥治妇人血露:炒伏龙肝半两,蚕沙一两,阿胶一两。同为末,温酒调,空肚服二、三钱,以知为度。(《本草衍义》)

⑦治产后血气攻心痛,恶物不下:灶中心土研末,酒服二钱,泻出恶物效。(《救急方》)

⑧治小儿丹毒:多年灶下黄土末,和屋漏水傅之,新汲水亦可,鸡子白或油亦可,干即易。(《肘后方》)

⑨治小儿重舌:灶月下黄土末,苦酒和涂舌上。(《千金方》)

⑩治小儿脐疮,久不瘥:伏龙肝,细研末敷之。(《圣惠方》)

⑾治臁疮久烂:灶内黄土(年久者研细末)、黄柏、黄丹、赤石脂、轻粉末等分。清油调,入油绢中贴之,勿动,纵痒,忍之良。(《济急仙方》)

⑿治聤耳:伏龙肝细研半两,以猪膏和拈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日再易,夜一易。(《圣济总录》)

⒀治痈肿:伏龙肝以大酢和作泥,涂布上贴之,干则易之。(《千金翼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01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