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蔺子(《唐本草》)
【异名】蠡实(《本经》),荔实(《别录》),马楝子(《本草图经》),马莲子(《河北中药手册》)。
【来源】为鸢尾科植物马蔺的种子。
【植物形态】马蔺(《唐本草》),又名:旱蒲(《礼记》),剧草、豕首、三坚(《本经》),荔(《说文》),马薤(《礼记》郑玄注),马莲(《释草小记》),蠡草(《纲目》)。
多年生草本,高约25~30余厘米。根茎粗壮,根细而坚韧。叶基生,线形,长20~40厘米,宽3~6毫米,先端渐尖,全缘,下部带紫色,质较硬,光滑无毛,平行脉两面凸起,7~10条。花茎近上端有3片叶状苞片;花淡蓝紫色,1~3朵,生于花茎顶端,花被6,2轮,下部联合成筒,外轮匙形,向外弯曲而下垂,内轮倒披针形,直立;雄蕊3,密接在花柱外侧,花药长;蜂蕊1,子房下位,狭长,花柱3深裂,扁平,柱头呈花瓣状2裂。蒴果纺锤形,具三棱,先端细。种子多数,红褐色,为不规则的圆形,有棱。花期4~6月。果熟期8~9月。
生于向阳的山野。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马蔺根)、叶(马蔺叶)、花(马蔺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8~9月果实成熟时割下果穗,晒干,打取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药材】干燥成热的种子为扁平或不规则卵形的多面体,长约5毫米,宽3~4毫米。表面红棕色至黑棕色,摹部有黄棕色或淡黄色的。种脐,顶端有合点略突起。质坚硬。切断面胚乳肥厚,灰白色,角质性;胚位于种脐的一端,白色,细小弯曲。气微弱,味淡。以赤褐色、饱满、纯净者为佳。
主产江苏、辽宁、河北、北京等地。
新疆地区尚以同属植物碱地马蔺的种子,与马蔺子同等入药。
【炮制】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捣碎或武火炒至鼓起为度.。
《纲目》:"凡入药炒过用,治疝则以醋拌炒之。"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无毒。"
③《蜀本草》:"寒。"
【归经】①《得配本草》:"入阳明经血分。"
②《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止血,解毒。治黄疸,泻痢,吐血,衄血,血崩,白带,喉痹,痈肿。
①《本经》:"主皮肤寒热,胃冲热气,风寒湿痹,坚筋骨,令人嗜食。"
②《别录》:"止心烦满,利大小便,长肌肤。"
③《唐本草》:"疗金疮血内流、痈肿等病有效。"
④《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气烦闷,产后血运并经脉不止,崩中带下,消一切疮疖肿毒,止鼻洪吐血,通小肠,消酒毒,治黄病,敷蛇虫咬,杀草毒。"
⑤《纲目》:、"治小腹疝痛、腹内冷积、水痢诸病。"
⑥《医林纂要》:"破血,软坚。"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宜忌】①《别录》:"多服令人溏泄。"
②《得配本草》:"燥热者禁用。"
【选方】①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马蔺子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②治水痢:马蔺子、干姜、黄连。上三味为散。熟煮汤,取一合许,和二方寸匕,入腹即断。冷热皆治。(《随身备急方》马蔺散)
③治月经过多:马蔺子三钱,马蔺花三钱,石榴皮四钱。共为细末,一日分三次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④治喉痹肿热痛闷:川升麻一两,马蔺子二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蜜水调下一钱。(《圣惠方》升麻散)
⑤治咽喉肿痛:马蔺子二钱,牛蒡子三钱,大青叶一两。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⑥治鼻衄、吐血:马蔺子二钱,白茅根一两,仙鹤草五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①治疗骨结核
将马蔺子放在铁锅内炒干研粉内服,每日3次,每次5~7克,小儿酌减。另用其粉2份,凡士林5份,调成药膏外敷。观察骨结核59例,用药时间2~8个月,痊愈者20例,显著好转27例,其余结果不明。
②避孕
将马蔺子60克捣碎,加水2碗熬成1碗,加入黄酒0.5斤或1斤,稍煮,连渣带汤分成6份。经来时每日2次,连服3天。或将压碎的马蔺子加工制成胶囊剂,50克生药相当于18粒胶囊,每天2次,每次3粒,从月经第1天起服用,连服3天。汤剂试用于200例育龄妇女,1个月内怀孕者6例;另观察25例,3个月怀孕者4例,6个月怀孕者7例。胶囊试用于220例(其中80%左右为哺乳期妇女),服药后3个月内怀孕者63人。服药后少数有月经提前、错后,经量或多或少,白带稍多等副作用。故以马蔺子作避孕药,殊欠理想。
阴囊潮湿治疗偏方 1、首选藏药十六味马蔺子丸,是治疗睾丸疾病的专用药物,阴囊湿冷藏医上称之为漏精症,是精液外漏的现象,十六味马蔺子丸专门治疗睾丸炎,附睾炎,睾丸潮湿,肿胀,疼痛,硬结等症,上市十年,疗效肯定,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2、下体潮湿的原因有多重,比如上火,湿热下注,肾虚,脾虚,前列腺炎等等。都可以用育康维安疗法治好的。
阴囊潮湿的并发症:
长时间的阴囊潮湿会引发许多严重疾病,例如糖尿病、男性功能丧失、睾丸癌等。所以患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正确规范的治疗。首先要注意生殖器卫生,尽量减少性生活。正确选用治疗药品,阴囊潮湿是内病,是阴虚而产生内热。所以要从根本治疗入手、循序渐进。调理好阴阳平衡,才能彻底康复。
一、诱发疾病
阴囊潮湿使得?小弟弟?和阴囊长时间黏贴在一起,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天,依然会导致阴囊潮湿,用手摸上去能感觉到明显黏糊糊的,成为细菌和病毒繁殖的温床。高温潮湿是引发男性前列腺炎、附睾炎、精囊炎、精索静脉曲张的潜在病灶,更容易导致与之性接触的女性带来妇科病的潜在危险。
二、抓挠损伤睾丸
阴囊湿疹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痛苦难耐的?痒?,尤其是从原本高温潮湿的环境下,脱下裤子接触较凉的温度时,更是让人不得不去抓它,许多人都无法抵抗想要抓的欲望,于是乎,越抓皮肤就一再受伤,然后皮肤就越变越厚,皮肤变厚就又想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久了易导致阴囊潮湿、阴囊湿疹和性机能下降,影响睾丸酮的分泌甚至引发精索静脉曲张和不育。
三、影响精子和性生活质量
睾丸在阴囊里面正常情况下,睾丸的温度是要低于体温2-3度。由于阴囊潮湿睾丸热度无法散发,影响了睾丸的精子精液男性荷尔蒙的生成,那么性生活质量会下降。睾丸热度过高,前期就会造成睾丸胀痛,然后就会引起睾丸炎,睾丸肿痛。
阴囊潮湿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前列腺,气虚后固摄作用降低,出现尿频尿急现象。
2、睾丸在阴囊里,正常温度是要低于体温2~3度。然由于阴囊潮湿,睾丸温度无法散发,影响了睾丸的精子精液以及男性荷尔蒙的生成,导致性生活质量的下降。
3、睾丸温度过高,前期造成睾丸胀痛,后期会引起睾丸炎,出现睾丸肿痛。
长时间的阴囊潮湿会引发许多严重疾病,例如糖尿病、男性功能丧失、睾丸癌等。所以患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要注意生殖器卫生,尽量减少性生活。正确选用地茯益肾方治疗药品,阴囊潮湿是内病,是阴虚而产生内热。所以要从根本治疗入手、循序渐进。调理好阴阳平衡,才能彻底康复。
阴囊潮湿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一是要注意全面的检查。
对于阴囊潮湿患者而言,不能马虎大意,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是要注意个人的卫生。
在患病期间,要保持阴囊部位的干燥、卫生,注意每天早上起床及晚上入睡之前,用温水清洗阴囊部位,并用干净布擦干阴囊。要选择透气性良好的、宽松的棉质内裤,不要穿化纤类的紧身内裤,以保证阴囊部位的通风透气。尤其是运动后,要及时清洁换洗内裤。
三是要注意日常的调理。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特点是某一类型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的肿瘤性增生,可浸润体内各器官、组织、使各个脏器的功能受损,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我国白血病患者约为3-4人/10万人口,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医学技术飞速发展,“血癌”不再难缠,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白血病完全可以治愈。
目前最好也最昂贵的治疗方案就是‘移植’。
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患者发病急,病程短,临床表现四大症状:出血、贫血、感染(发热)、浸润(白血病细胞在各组织中沉积所致,如肝脾、淋巴结大,骨痛等)。若不经过治疗,存活期一般不超过半年。甚至有的病例从诊断到死亡,只不过一周左右的时间,死亡主要原因是出血和感染。慢性患者起病隐匿,一般无特征性症状,常因体格检查发现脾大或因其它疾病而行血常规检查异常时才被发现。病程超过半年者,经过适当治疗其生存期一般为39—47个月,5年生存率在25%—50%。有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生存10—20年,死亡原因是急性变和骨髓衰竭。目前对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手段是化学疗法(简称化疗)。随着化疗方案和药物不断更新,其生存期已经明显延长。
骨髓移植,是指在大剂量化疗和全身照射大量破坏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后,把健康人或自身已缓解的骨髓移植给患者,使其中造血干细胞持久地在患者骨髓腔分化增殖,从而恢复其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过程。它能最大限度杀伤白血病细胞,又可挽救大剂量化疗放疗对正常造血细胞的损害。骨髓移植是目前根治白血病的最先进的方法。有的病人一发现白血病,便急着要行骨髓移植,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它只能在经积极治疗完全缓解后(临床上无白血病所致的症状和体征,血象正常、骨髓中白血病细胞≤5%)才能进行。它可分为自体(身)和同种异体移植,后者又分为同基因(同卵双胞胎)、同种异基因(HLA部分相同的同胞兄弟、姐妹或父母或子女),其具体适应条件是:年龄:自体<55岁,异体<45岁,白血病完全缓解后;无感染灶,无其它严重的疾病;作异体骨髓移植前,需作组织配型和有关实验,以选择供者。
自体骨髓移植后,由于骨髓中仍可能有白血病细胞,尚需间断化疗和定期复查以防复发。骨髓移植中对供者的身体无何影响,随着骨髓移植手段不断改进,白血病者长期生存有待实现。异体移植由于存在移植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危险性较高,但一旦成功其效果较自体移植好。因此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应尽早行移植。
至于你想知道的配型概率,我劝你别想太多,一切得看缘分!我的女朋友患了肾衰竭,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配型的肾呢。但是我们依然有信心,一定会找到的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到正规医院看看,拿出系统的治疗方案。千万不要有病乱投医。经济问题也是个很重要得问题要综合考虑。
下面提供的部分资料仅供参考,如果使用一定要找正规医院的专家看看,是否适合病人。祝病人早日康复。
治疗分诱导缓解、巩固及维持缓解三阶段进行。
1)诱导缓解
目前多使用国际标准的VDLP方案:即长春新碱(VCR)2mg,静脉注射,第1,8,15,22天。DNR 40~60mg/(m2·d),静脉滴注,第1~3天。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6000u/(m2·d) ,静脉滴注,第17~28天。泼尼松(Pred)30~40mg/(m2·d),口服,第1~28天。第14天作骨穿,如仍有较多的白血病细胞,骨髓增生活跃,则加DNR 40~60mg/(m2·d),静脉滴注,第15~16天,第28天再作骨穿,如仍未缓解,间歇10~14天,继续第2疗程。
2)巩固治疗
第1、3、5、7疗程使用以下方案:即VCR 2mg,静脉注射,第1,8天。DNR 40~60mg/(m2·d),静脉滴注,第1~2天。L-Asp 12000u/(m2·d),静脉滴注,第2、4、7、9、11、14天。Pred 30~40mg/ (m2·d),口服,第1~14天。
第2、4、6、8疗程使用以下方案:替尼泊甙(VM26) 165mg/(m2·d),静脉滴注,第1、4、8、11天。Ara-C 300 mg/(m2·d),静脉滴注,第1、4、8、11天。
第9疗程:甲氨喋呤(MTX)690mg/m2,静脉滴注,滴完后6小时肌内注射甲酰四氢叶酸钙15mg,q6h,共12次。使用本方案治疗前2天加用碱化,水化,保肝,利胆等措施。
3)维持治疗
常用药物有MTX 20mg/m2,口服,每周1次。6-巯嘌呤(6-MP)75mg/m2,口服,每天1次。环磷酰胺50mg/m2,口服,每天1次,每月5~7天。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进展
大剂量化疗的应用,使得80%~85%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对于常规化疗失败的病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BMT)仍是主要治疗手段。靶向治疗是急淋又一新治疗途径。
化疗
由于大剂量化疗的应用,尤其是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和阿糖胞苷(Ara-C)的使用,80%~85%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患者得到完全缓解,长期无病生存率(DFS)达30%~40%;75%ALL患儿获治愈。诱导缓解方案中最常见的药物包括泼尼松、长春新碱、蒽环类药物(多为柔红霉素)及左旋门冬酰胺酶,同时还联合环磷酰胺、Ara-C(常规剂量或大剂量)、6巯基嘌呤或其他药物行早期强化治疗。地塞米松在脑脊液中浓度高,抗白血病作用强,因而在许多方案中代替泼尼松。MRC ALL97/99研究结果显示,与泼尼松龙相比,接受地塞米松治疗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发率显著减低,3年DFS分别为87%对79%。
干细胞移植
对于常规化疗失败的病人,AlloBMT仍是主要治疗手段,该治疗方法可使10%~20%原发耐药患者获治愈;10%~25%的第二次复发患者长期无病生存;30%~56%的第二次缓解病人长期无病生存,而化疗维持对照组仅为17%~23%。因此这些病人一旦确诊,多数应考虑接受AlloBMT治疗。对于第一次复发的病人,是立即行移植还是重新诱导化疗目前还是个问题。第一次缓解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标危患者并无明显优势,但对高危患者尤其是Ph+ALL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由于高龄或其他原因无法接受常规移植的患者,可接受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但由于病例数较少,尚无法评价。
对于无HLA相合家庭成员的患者,非血缘供者是另一选择,但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德国Kiehl等多中心回顾分析了成人ALL患者接受非血缘关系配型相合供体(MUD)或半相合家庭成员供体BMT的疗效。结果显示, 82/220例患者生存,中位生存时间为269天,移植相关死亡率为57%。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BMT)效果与化疗相当。GOELAM研究显示,低危T-ALL患者随机接受ABMT和化疗,两组总生存率和DFS无显著差异。LALA-94研究结果显示,高危ALL患者随机接受ABMT或单纯化疗,中位DFS分别为13.7个月和12.7个月,但化疗组后期复发率高(3年DFS分别为 36%和21%)。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急淋又一新治疗途径。以往Ⅱ期临床研究表明,甲磺酸伊马替尼(STI-571)可使29%Ph+ALL患者完全缓解,尤其是那些经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患者,与化疗联合应用可增加疗效,并有可能减少微小残留病变(MRD)。Thomas等应用STI-571联合CVAD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表柔比星、氮烯咪胺)治疗复发或不缓解Ph+ALL病人。所有病例均获CR,4/11例BCR/ABL转阴,但尚需更长时间观察STI-571对MRD的作用。
急淋原始细胞表面表达多种抗原,如CD19、CD20、CD22及CD52,这些抗原均可成为单抗的作用靶点。目前已上市的抗CD20单抗可使93%前B-ALL及成熟B-ALL患者获完全缓解,1年生存率达86%。Thomas等应用抗CD20单抗加CVAD治疗L3及Burkitt’s淋巴瘤,35%病人>60岁。结果显示,CR为89%,1年DFS为86%,无治疗相关死亡。另外,抗CD19单抗和抗CD52单抗也已用于人体。Seibel等对比了单纯化疗与化疗加抗CD19单抗对初发ALL的疗效。结果显示,单纯化疗组2周CR率仅为43%,而联合化疗组达93%。Faderl应用抗CD52单抗治疗5例急淋,未显示疗效。由于这些研究样本较小,尚需进一步观察。抗CD22单抗在体外对MDR-1(多药耐药基因)阳性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及BCP-ALL细胞株?EU-1 有明显杀伤作用。随着新药的应用,ALL治疗将会有更大改观。
中药治疗白血病
对于各种类型的白血病,初发病且症状轻者均可以选用平消散、补金丸、参楼散、参术丸、重参丸之一与蛋矾散共同内服(以上方剂均出自《中医癌瘤学》),并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具体症状加入其它药(参考7.6——7.11)。另请注意,含有雄黄的方剂只适用于白血球高者。
(1)平消散:
枳壳 30克 硝石 15克 五灵脂 15克
郁金 18克 白矾 18克 仙鹤草 18克
干漆(炒) 6克 制马钱子 12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装入胶囊。每次服1.5—6克,日服3次。开水送服。
(2)补金丸:
料姜石 50克 郁金 30克 红硇砂 9克
清半夏 30克 制马钱子 30克 重楼 15克
仙鹤草 30克 补骨脂 100克 蟾酥 6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装入胶囊。每次服1—3克,日服3次。开水送服。
(3)参楼散(此方只适用于白血球高者,不得用于白血球低者):
茅苍术 40克 苦参 100克 明雄黄 30克
重楼 100克 清半夏 100克 蜈蚣 30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装入胶囊。每次服1.5—6克,日服3次。开水送服。
(4)参术丸:
重楼 30克 莪术 60克 天南星 30克
土鳖虫 30克 料姜石 100克
仙鹤草 300克(熬膏后干燥) 黄芪 300克(熬膏后干燥) 苦参 300克(熬膏后干燥)
制法及服法:将以上药及干燥的药膏共研为细粉,装入胶囊。每服3—6克,日服3次,开水送下。
(5)重参丸:
红人参 50克 重楼 20克 莪术 50克
冰片 10克 苦参 100克(熬膏后干燥)
制法及服法:上药及干膏共研为细粉,装入胶囊。每服3—6粒,日服3次,开水送服。
(6)蛋矾散:
鸡蛋壳(焙黄) 60克 料姜石 60克 皂矾 50克
红人参 30克 山慈姑 50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装入胶囊。每服1—3克,日服3次。开水送服。
(7)以下治疗各种急性白血病的处方均出自名医周霭祥:
(7.1)以下处方适用于症状不明显,病情尚不严重的早期病人,症状为疲乏无力、发热、出血、关节痛、肝脾轻度肿大、面色苍白等:
白花蛇舌草 20克 龙葵 30克 半枝莲 20克
青黛 10克 土茯苓 10克 山慈姑 20克
莪术 10克 川芎 10克 赤芍 15克
黄芪 40克 当归 30克
(7.2)以下方剂适用于症状有所发展者,主要症状为发热,伴有贫血、轻度出血、骨痛或有肝脾肿大,无明显感染灶,舌苔黄:
白花蛇舌草 20克 七叶一枝花 10克 山豆根 10克
青黛 15克 土茯苓 15克 石膏 20克
知母 15克 山栀 15克 丹参 20克
黄芪 30克 当归 20克
(7.3)以下方剂适用于症状比(7.2)所述有所发展者,主要症状为发热及出血。发热为中、低烧,出血为鼻、齿龈、皮肤出血,舌或有血泡。淋巴结或脾可能肿大,舌苔薄而黄:
白花蛇舌草 20克 广角 20克 山豆根 15克
生地 20克 赤芍 10克 丹皮 15克
紫草 30克 栀子 15克 旱莲草 20克
黄芪 40克 女贞子 15克
(7.4)以下方剂的适用症状为:肝脾肿大及淋巴结肿大,发低烧,伴有贫血、舌有出血点或瘀斑:
川芎 10克 赤芍 15克 三棱 10克
莪术 15克 夏枯草 15克 山慈姑 15克
黄药子 30克 川贝母 20克 生牡蛎 20克
黄芪 30克 当归 20克 鳖甲 15克
(7.5)以下方剂适用于气血两虚的患者,主要症状为贫血,头晕,疲乏无力,面色苍白,低烧,手脚心热,自汗,盗汗,舌质淡无血色:
黄芪 40克 党参 20克 当归 20克
生地 15克 熟地 15克 天门冬 10克
首乌 20克 龟板 20克 浮小麦 10克
土茯苓 15克 半枝莲 15克 龙葵 10克
制法及服法:以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以上五方可视为五类病人的基本方,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以下(7.6)——(7.11)所述的具体病情对药方进行调整:
(7.6)白细胞过高可选用:
龙胆草 20克 贯众 10克 马鞭草 15克
忍冬藤 15克 青黛 20克 雄黄 20克
寒水石 20克
(7.7)白细胞过低可选用:
党参 30克 女贞子 30克 山萸肉 40克
补骨脂 40克 紫河车 40克 鸡血藤 15克
丹参 15克 黄芪 40克 首乌 30克
(7.8)血小板过低可选用:
黄精 40克 玉竹 10克 仙鹤草 40克
柿树叶 15克 景天三七 20克 卷柏 20克
土大黄 10克 花生仁衣 40克
(7.9)贫血严重者可选用:
黄芪 40克 当归 30克 熟地 20克
紫河车 50克 阿胶 40克
(7.10)肝脾明显肿大可选用:
桃仁 10克 红花 10克 赤芍 10克
当归 20克 三棱 10克 莪术 5克
鳖甲 15克 穿山甲 15克 生牡蛎 20克
(7.11)淋巴结明显肿大可选用:
夏枯草 15克 黄药子 30克 山慈姑 15克
川贝母 20克 海藻 20克 昆布 15克
以下方剂均出自公开出版的医学杂志,患者可根据本人具体情况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试用,最好请教中医。
(8)治疗各种白血病:将老鹳草全草制成浸膏,内服,不拘量。
(9)治疗各种白血病:苦豆子(西豆根)全草或根粉碎后装入胶囊。每服1.5—3克,日服3次。或种子每次1克,每日三次。
(10)治疗各种白血病,尤其适用于身体虚弱者:取灵芝100克,干燥粉碎,装入胶囊。每服4粒,每日3次,温水送服。
(11)治疗各种白血病:
板蓝根 30克 半枝莲 30克 羊蹄根 30克
猪秧秧 50克 制黄芪 15克 当归 15克
党参 10克 三棱 10克 莪术 10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以水煎煮两次得药液300ml,一日内分两次服完,每次服150ml。
(12)治疗急、慢性白血病,其主要症状为发热,口干,口苦,心烦燥,皮下、鼻、齿龈出血,便血:
女贞子 250克 旱莲草 250克 蜂蜜 100克
制法及服法:先用约2500 ml 水将女贞子及旱莲草熬成稀浆状,再加入蜂蜜,用文火熬成稠膏,装瓶。每服20—40克(约1—2汤匙)。可加热水冲化后服用。
(13)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生大黄 10克 丹皮 3克 玄参 10克
生地 10克 大青叶 10克 蝉蜕 5克
天花粉 6克
制法及服法:水煎两次,共得300 ml,每日一剂,分两次服,每次 150ml。
(14)治疗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
浮小麦 30克 山萸肉 30克 牡蛎 30克
生地 30克 沙参 30克 党参 30克
人参须 12克 山药 15克 生白芍 10克
炙甘草 10克 麦冬 10克 龙骨 10克
酸枣仁 10克 五味子 4克 大枣 10枚
制法及服法:将牡蛎壳及龙骨装入纱布袋内与其它药共煎;或单独煎,再将煎汁合并到煎其它药的水内。其它与上同。
(15)治疗有发烧,出血,便血症状的急性白血病:
茜草根 30克 地榆 20克 马蔺子 20克
黄连 20克 黄柏 20克 黄芩 20克
当归 20克
制法及服法:将以上药干燥,粉碎,混合均匀。每次取药粉3克入杯内,加沸水100 ml浸泡,稍凉后将上清液及药渣一并饮完。每日三杯。
(16)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
猪秧秧 25克 狗舌草 25克 紫草根 25克
羊蹄根 25克 生地 15克 黄精 15克
当归 6克 丹参 6克 赤芍 6克
川芎 6克 甘草 3克
制法及服法:以上各药以水煎煮两次,共得药液300ml。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每次150ml。
(17)治疗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取焦山栀子28个,加水煎成50—100ml的汤药,一日内分两次服完。次日再加20个与前日煎过的28个同煎,服法同前,如此操作及服用4——5天后将药渣倒弃,重煎新品。连服3——4周,停药一周。
(18)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核桃树皮 90克 党参 15克 当归 15克
白芍 12克 黄芪 12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以水煎两次得药液300ml,每日一剂分两次服完,每服150ml。
(19)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青黄散,名医周霭详方):
青黛9份,雄黄1份(或青黛8份,雄黄2份,为重量之比)研碎后混合均匀,装入胶囊。
服法:超初每服3克,日服3次,饭后服用。如无不良反应,则可增加到每服5—6克,日服3次。
(曾用此药方治疗54例慢性白血病患者,结果完全缓解38例,部分缓解15例,无效1例。服药后20天可自觉症状减轻;35天左右肝开始缩小,两个月左右可缩至最小;20天左右脾开始缩小,80天左右缩至最小;15天左右白细胞开始下降,20天左右可下降一半,70天左右可降至正常。随着白细胞的下降,幼稚细胞亦开始减少乃至消失,血小板开始增加乃至接近正常值;骨髓象的变化与血象变化基本一致。副作用为恶心、腹痛、大便次数多而稀,尚可能出现色素沉着、手脚掌皮肤增厚、疼痛,少数人可能出现皮疹。当出现便血及皮疹时应停止用药。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为防止砷中毒,可在服药过程中每两个月用二巯丁二钠1克加入5%葡萄糖40毫升进行静脉注射,每日一次,连续注射3天,以促使砷的排泄,收效较好。临床观察未发现青黄散对造血机能有明显影响。故其效果优于马利兰。另据报道,曾用此方治疗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中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健康存活5年以上。注意此方仅适用于白细胞增多型白血病,白细胞低者绝对不能用。)
(20)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当归 30克 黄柏 30克 黄芩 30克
龙胆草 30克 栀子 30克 青黛 15克
芦荟 15克 大黄 15克 木香 10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干燥粉碎,混合均匀,装入胶囊。每服3克,日服3—4次。该药可能引起腹泻或腹痛。
(21)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蒲公英 30克 生地 30克 半枝莲 30克
猕猴桃根 30克 银花 25克 石膏 25克
当归 15克 板蓝根 15克 玄参 15克
苦参 10克 天冬 6克
制法及服法:将石膏打碎,用水200ml煎20分钟。将石膏弃去,将煎得的水加到熬其它药的水中再煎两次,得药液300ml。一日分两次服完,每服150ml。
(22)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将青黛干燥粉碎,装入胶囊。每服3—6克,日服3次。
(23)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野百合 15克 地榆炭 15克 熟地 15克
党参 30克 天冬 30克
制法及服法:将上药以水煎两次得药液300ml,日服一剂,分两次服,每次服150ml。
胃热表现很多,不知道你具体要哪方面的,多介绍几种吧
食疗类的
1.用鲜芦根、白菊花(干品)、鲜茅根、鲜荸荠、鲜桑叶、鲜竹叶、鲜薄荷叶、鲜金银花熬水喝。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优点,对热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咽肿、鼻血、胃热、呕吐等病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保健作用。
2.苦瓜100克,开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许烧开,将苦瓜煸熟,西红柿洗净切月牙片同炒,酌加盐及调料、味精少许化开、与蒜末同时加入,翻炒后起锅。此菜可清胃健脾。
3.鲜芦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生姜,略煮即可。
4. 枇杷15个。将枇杷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治疗胃热验方
1、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2、胃热吐食,用蝉蜕五十个(去泥)、滑石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碗,加蜜调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4、胃脘火痛。用大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姜汁饮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复发,还要加服玄明粉一钱,才能止痛。
5、胃热牙痛。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6、肠胃伏热。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8、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16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红泽兰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肉苁蓉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