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白榄根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09-22 00:20:38
白榄根能治什么病|白榄根有什么作用|白榄根什么样真假辨别

白榄根

(《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根。植物形态详"橄榄"条。

【功用主治】清咽,解毒,利关节。治咽喉肿痛,脚气,筋骨疼痛。

①《岭南采药录》:"治脚气,白浊。"

②《泉州本草》:"治关节风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煎水含漱。

【选方】①治单双乳蛾:鲜橄榄根四两,米醋一盏。水煎漱喉,日五、六次。(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②治脚气:白榄根二、三两,和猪脚一只,同煎汤饮之。(《岭南采药录》)

③治筋骨酸痛:鲜橄榄根四两,黄酒四两,水冲炖服。(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吃橄榄有什么好处

鲜橄榄皮肉细嫩,清香适口,有较丰富的营养万分。据分析,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其中,鲜橄榄的含钙量在水果家族中名列前茅,每100克果肉含钙204毫克,比香蕉、苹果、柿子、桃子多20倍;维生素C的含量也是苹果的10倍,是梨、桃的5倍。在我国,隆冬腊月气候异常干燥,如常食点橄榄,有生吞活剥润喉之功。橄榄除供人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各种蜜饯果品,如拷扁橄榄、和顺甜榄、香草橄榄等,颇受消费者的欢迎。此外,橄榄的核壳可炼制活性炭,核仁可以榨油。

橄榄,既是佳果,又为良药。橄榄是传统的中药材,是药用食物之一。 中医素来称橄榄为“肺胃之果”。据诸多的医药文献资料记载,橄榄的果实、白榄根、橄榄仁都能入药用。橄榄味甘涩酸,性平。入肺、胃经,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等功效,适宜来治疗咽喉肿痛、烦渴、咳嗽吐血、菌痢等症,解河豚毒及酒毒。白榄根具有清咽、解毒之功,适宜治疗咽喉肿痛、脚气、筋骨疼痛等症。橄榄核适宜治疗胃痛、疝气、肠风下血等症。橄榄仁有润燥、解酒毒之功。橄榄露,是橄榄果实的蒸馏液,具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等作用,适宜治疗咽喉肿痛、咳嗽痰中带血、泻痢、烦渴、解酒毒及河豚鱼中毒等。此外,橄榄核又可以疗鱼积、化鱼鲠;烧核研末服用科学家可以治便血、尿血及淋漓不止。中医偏方“青龙白虎汤”,即取橄榄5枚、白萝卜125克,煮汤饮服,可治流感、白喉等症。近年来研究发现,鲜橄榄汁还有解除煤气中毒的功效。

草果与青果功效味道一样吗?

草果(学名:Amomum tsaoko)是姜科豆蔻属植物草果的果实,别名草果仁、草果子。干燥果实呈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厘米,直径1~2.5厘米。顶端有一圆形突起,基部附有节果柄。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有显著纵沟及棱线。质坚硬,破开后,内为灰白色。气微弱,种子破碎时发出特异的臭气,味辛辣。以个大、饱满、色红棕、气味浓者为佳。10~11月果实开始成熟,变为红褐色而未开裂时采收,晒干或微火烘干。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药名:草果。
汉语拼音:cao guo
英文名:Tsaoko Amomum Fruit, Caogu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omum tsao-ko Crevostet Lemarie[A.hongtsaoko C.F.Liang et D.Fang;A.guixiense D.Fang]。
别名:草果仁、草果子。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归经:入脾经、胃经。
功能: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食。
主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7.5克;或入丸、散。
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于疏林下。
资源分布: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  
采收储藏:10~11月果实开始成熟,变为红褐色而未开裂时采收,晒干或微火烘干。
炮制:
草果仁:拣净杂质,置锅内文火炒至外壳焦黄色并微鼓起,取出稍凉,碾去壳,过筛取仁。  
姜草果仁:取草果仁,加姜汁与水少许,拌匀,微炒,取出,放凉。(每草果仁100斤,用鲜姜10斤取汁)
《本草从新》:草果,面裹煨熟,取仁用。 
药食帖士
1. 健脾开胃,利水消肿
2. 适用于虚热、咳嗽、水肿、小便不利、小儿热惊、头生疮肿等症
3. 身虚畏寒者慎用。

青果又称谏果,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因初吃时味涩,久嚼后,香甜可口,余味无穷。比喻忠谏之言,虽逆耳,但利民,于人健康有益。青果还被称为“福果”。这是海外华侨起名的。此既说明了福州历史上青青果果产量多,也表达了侨胞对乡土(福州)的眷恋之情。这一枚被称为“天堂之果”的青果,带来了天堂般和谐而美好的生活意愿,青果树的珍贵是因为难得,只有得到神的眷顾,才可获得如此珍贵的礼物,只有努力、用心地打造品质,才能创造出一枚如神的礼物般珍贵的青果。

【药 名】青果
【拼音】GANLAN
【英文名】Chinese White Olive
【别名】橄榄、黄榄、白榄
【来源】《药典》规定该品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
【功效】清肺,利咽,生津,解毒。
【主治】治咽喉肿痛,烦渴,咳嗽吐血,菌痢,癫痫,解河肠毒及酒毒。[1]青果相册(19张)
【性味归经】涩、酸、甘、平
入肺、胃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②《本草汇言》:“入手太阴、足阳明经。”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烧存性研末、捣汁或熬冒。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该品味甘、性涩,表证初起者慎用。
【药物配伍】配阿胶:补血滋阴;配桔梗:宣肺利咽;配黄连:燥湿清热。
【别名】青果子(《南州异物志[2]》)、橄棪(孟说)、忠果(《记事珠》)、青果(《宛陵集》)、青子(《东坡诗集》)、谏果(《齐东野语》)、青青果(《海槎余录》)、白榄(《广东新语》)、黄榄、甘榄(《陆川本草》)。处方:青果、青果。
【处方名】青果、青果、盐青果、干青果
【商品名】青果,青果。以肉厚、色灰绿、味先涩后甜者为佳。青果油【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根(白榄根)、果核(青果核)、种仁(青果仁)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台湾等地。药材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或阴干,或用盐火浸渍后晒干。
【拉丁名】Fructus Canarii 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切制:甩时打碎。制炭:取青果用火煅存性,研细。

药用功编辑本段
青果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视黄醇当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铁、磷、镁、锌、硒等成分。青果味甘酸,性平,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开胃降气,除烦醒酒之功效,适应于治咽喉肿痛,咳嗽吐血,菌痢,癫痫,暑热烦渴,肠炎腹泻等病症。据近年研究表明,青果和青果油还有防治心脏病、胃溃疡和保护胆囊的功能。另据研究发现青果,孕妇及哺乳期食青果,对婴儿大脑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使婴儿变聪明。近代医学研究发现,摄入钙含量丰富的物质,可减少患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危险性。青果含钙量相当高,钙、磷比值远大于2,经常食用,人体中有足量的钙可与脂肪酸、胆汁酸结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排出体外,减少对肠道的致癌作用。 

水果有什么营养价值?

朋友,详细的介绍给你了

柿子
柿子营养丰富、色泽鲜艳、柔软多汁、香甜可口、老少喜食。据测,每100克柿子含碳水化合物15克以上,糖分28克,蛋白质1.36克、脂肪0.2克、磷19毫克、铁8毫克、钙10毫克、维生素C16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它既可生食,也可加工成柿饼、柿糕,并可用来酿酒、制醋等。柿子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生柿能清热解毒,是降压止血的良药,对治疗高血压、痔疮出血、便秘有良好的疗效,另外,柿蒡、柿叶都是很有价值的药材。柿子虽好,但不能多吃,也不能空腹时吃,更忌与酸性食物同吃。因为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树胶和果胶,鞣酸在胃内经胃酸的作用,就会沉淀凝结成块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结石”。胃柿结石会愈结愈牢,不易粉碎,会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胃穿孔。另外,要注意不要吃未成熟的柿子,因为鞣酸在未成熟柿子中含量高达25%左右,而成熟的柿子只含1%。食用柿子后除了不要立即食用酸性食物外,也不能与某些药品同时服用。

荔枝
荔枝所含的营养成份有:水份11.7,蛋白质1.5,脂肪0.1,无机盐0.7,粗纤维1.0,水炭素19.4,糖和丙种维他命等。后两者含量视荔枝品质优劣而定,如糯米糍、桂味之类上好品种,葡萄糖含量高达66%以上。
有人赞美荔枝对身体有好处:食之能使五内清凉,可以消肺气,滋真阴,返老还童。但亦有人相信,荔枝是“补火”的果品,多食能引起“火燥”,若身心有燥热,实不宜食用。
荔枝的“补火”之说,可能是由于荔枝所含的天然葡萄糖特别多,而天然的葡萄糖对补血健肺有特殊的功效,对血液循环、产温机能有特殊的促进作用。因此,平素“肝火容易妄动”,“体温容易亢进”的体弱者,多吃荔枝,就有可能引起烦躁不安。 但是,凡有“补火”功能的药物或食品,多数有滋养强壮作用,所以荔枝可当作食疗品以滋补身体,对于心脏衰弱、肺弱之人,吃荔枝有壮心健肺的功效,一般体温不足、贫血衰弱者,不妨当作滋养强壮补益品。
将荔枝作为壮心健肺或其他食疗用途,通常用的是干果,即荔枝干,采用糯米糍荔枝干,肉厚而糖份多,收效尤佳。但每日吃十个八个就好了;若以为多吃收效快,贪求急功近利,则反会引起其他问题,如胸腹胀满,口干舌燥,大便秘结,有痔疮者,可能引起痔疮出血。荔枝干还有如下的用途:歌唱家或需要大声说话者,每日吃三几个荔枝干,对声带有保健作用。食荔枝干时,要慢吞细嚼,缓缓咽其汁液,使之润泽喉头,才能产生效果。又如走路时心脏卜卜跳,呼吸喘促,日常嚼食三几个荔枝干,也有好处。但大便不正常,或有燥热情状时,就要暂停食用了。
若食用荔枝过多时,会出现腹胀、频频肚痛,即俗称的“中毒”。“中毒”可用荔枝壳煎水饮用来治疗,或吃几片鲜柠檬或饮杯柠檬茶,也可消除胀满止痛

葡萄
葡萄古称蒲陶,品种繁多,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如闻名中外的新疆无核葡萄、河北白牛奶葡萄、山东的龙眼、薄弱的玫瑰香及四川的绿葡萄等。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葡萄中的多量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B2、B6、C和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补益。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后,糖和铁的含量会相对啬,是妇女、儿童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我国历代医药典籍对葡萄的药用均有论述。中医认为,葡萄味甘微酸、性平,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开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载文说:葡萄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葡萄不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还可用于食疗:头晕、心悸、脑贫血时,每日饮适量的葡萄酒2-3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干葡萄藤15克用水煎服可治妊娠恶阻。《居家必用》上还曾记载葡萄汁有除烦止渴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葡萄还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葡萄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人们将其制作成各种盆景放置室内,清香幽雅美观别致;或在居室前后栽植,藤蔓缠绕,玲珑剔透,芳香四溢,是美化环境的佼佼者。然而,葡萄的巨大经济价值主要在于酿酒,全世界80%的葡萄都用于酿酒。但是,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葡萄被酿成果汁,成为味美多效的营养保健果品。其不但能治疗多种疾病,直接饮用葡萄汁还有抗病毒的作用。

橄榄
橄榄,属橄榄科,为常绿乔木,原产海南岛,现南方诸省均有栽培,是我国特有的热带果品。橄榄通称青果,又名青子。橄榄有乌头白榄、福建檀香榄等。橄榄与众果不同,有“先涩后甜”特点。《南方草木状》一书说它“味虽苦涩,咀之芳馥,胜过鸡舌香。”民谚云:“一颗青果两头尖,皮又脆来味又鲜,开头吃起有点苦,慢慢方知回味甜。”把橄榄的滋味特点说得十分贴切。鲜橄榄皮肉细嫩,清香适口,有较丰富的营养万分。据分析,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其中,鲜橄榄的含钙量在水果家族中名列前茅,每100克果肉含钙204毫克,比香蕉、苹果、柿子、桃子多20倍;维生素C的含量也是苹果的10倍,是梨、桃的5倍。在我国,隆冬腊月气候异常干燥,如常食点橄榄,有生吞活剥润喉之功。橄榄除供人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各种蜜饯果品,如拷扁橄榄、和顺甜榄、香草橄榄等,颇受消费者的欢迎。此外,橄榄的核壳可炼制活性炭,核仁可以榨油。橄榄,既是佳果,又为良药。橄榄是传统的中药材,是药用食物之一。 中医素来称橄榄为“肺胃之果”。据诸多的医药文献资料记载,橄榄的果实、白榄根、橄榄仁都能入药用。橄榄味甘涩酸,性平。入肺、胃经,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等功效,适宜来治疗咽喉肿痛、烦渴、咳嗽吐血、菌痢等症,解河豚毒及酒毒。白榄根具有清咽、解毒之功,适宜治疗咽喉肿痛、脚气、筋骨疼痛等症。橄榄核适宜治疗胃痛、疝气、肠风下血等症。橄榄仁有润燥、解酒毒之功。橄榄露,是橄榄果实的蒸馏液,具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等作用,适宜治疗咽喉肿痛、咳嗽痰中带血、泻痢、烦渴、解酒毒及河豚鱼中毒等。此外,橄榄核又可以疗鱼积、化鱼鲠;烧核研末服用科学家可以治便血、尿血及淋漓不止。中医偏方“青龙白虎汤”,即取橄榄5枚、白萝卜125克,煮汤饮服,可治流感、白喉等症。近年来研究发现,鲜橄榄汁还有解除煤气中毒的功效。

香蕉
香蕉是芭蕉科草本植物的果实,古称甘蕉,品种较多,有仙人蕉、花莲蕉、北蕉、苹果蕉等诸多品种。
祖国中医理论认为,香蕉味甘、性寒,具有润肺养阴、清热生津、润肠通便之功能。有关香蕉的药用性能,《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香蕉有“收麻风毒”之效;《名医别录》则说其“根大寒,主痛肿,清热。”此外,香蕉的药用性能也多见于其他的医学书籍中。
香蕉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有效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等物质。
糖尿病患者进食香蕉可使尿糖相对降低,故对缓解病情大有益处。此外,香蕉可以缓解某些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所以,对胃溃疡有较好的预防效果。香蕉中的矿物质含量较多,这对水盐代谢的恢复是极为有利的。香蕉不但是食用的鲜果,而且还是医疗保健的佼佼者。
香蕉有滋养、润肠的功效,大便干结不下的患者,多吃香蕉可刺激胃肠的蠕动,使粪便通畅,比服用药物更具功效。香蕉是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水果,每天多吃几根香蕉,可使血压保持稳定;如果常年坚持服用,那么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将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香蕉性寒,脾胃虚寒者多食易腹泻,所以,在食用时要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

蛋白质女孩

杨梅
杨梅,有别于桃、李、杏等水果,不仅多食无伤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可与西瓜媲美。杨梅富含多种营养。著名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据说,采梅人上山采梅,虽日晒雨淋,也不会生病,说明杨梅确能除湿、消暑、止泻。人们还有用烧酒(白酒)浸泡杨梅的习惯,暮夏苦热,吃上几颗烧酒杨梅,会顿觉气舒神爽。杨梅不仅果实可以鲜食、罐藏,还可榨酒、制酱或加工成糖水罐头及蜜饯。
我国杨梅有上百个品种,仔细品尝,各有千秋。“早大红”汁多微酸,以早取胜;“迟大种”乌黑艳丽,甜酸适宜;“荔枝种”紫黑多汁,肉质细软;乌梅又甜又鲜,个大肉厚;白杨梅白中含粉红色,甜酸适度,鲜美清甜;“荸荠种”以浙江余姚出产的最上乘。

蛋白质女孩

枣呈长圆形,晒干或烘干,以肥大甘美者为良,故有红枣、大枣、干枣、美枣、良枣诸名。
枣营养丰富,既含糖类、氨基酸、铁、钙、磷、镁、钾、皂甙、生物碱、黄酮,还含有苹果酸、酒石酸、维生素C、P、B2和胡萝卜素。因其所含维生素不仅品种多,而且含量高,每百克鲜枣含维生素C380~600毫克,高出苹果70~80倍;每百克枣肉含维生素P3300多毫克,故在国外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维生素C和P有改善人体毛细血管的功能,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此外,枣具有抗变态反应、抑制中枢神经、保肝、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促进白细胞新陈代谢、抑制癌细胞增殖等作用。经常食枣能提高人的免疫机能,直到防病抗衰与养颜益寿作用。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生不显老。”言之不无道理。
红枣味甘,性平,具有补益脾胃、养血安神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及血虚、面黄肌瘦、精神不安等症。此外,红枣还可用于过敏性紫癜、慢性肝炎,以及高胆固醇血症、白细胞减少等症等。黑枣的功用与红枣相似,一般认为其滋补作用较强。
枣子味甘而能助湿,食之不当可致脘腹痞闷、食欲不振,故湿盛苔腻、脘腹胀满者,当须忌用;龋齿疼痛者,亦不宜食用。

枇杷
“夏月枇杷黄似桔,年年新果第一批”。端午前后,正是枇杷大量上市的季节。
枇杷是江南早熟水果之一,与杨梅、樱桃并称初夏果品三姐妹。它不仅好看好吃,而且全身是宝。祖国中医理论认为,枇杷味甘酸,性平,具有生津止渴、清肺止咳、和胃降逆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久咳不愈、咽干口渴、胃气不足等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枇杷果肉中,除水分外,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糖类、维生素B、维生素C、脂肪、蛋白质、苹果酸、柠檬酸,以及钙、钠、钾、铁、磷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物质。此外,其果核中还含有苦杏仁甙,叶片中含有皂甙及维生素B1等物质。
枇杷的果实与叶片均有药用价值,但比较而言,其叶片的药用功能更为广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
枇杷叶四季长青,常年可供药用,但用时需要刷去叶片的细绒毛后方可使用,否则会刺激咽喉,反而惹痒增咳,令人不适。
枇杷加工成罐头、枇杷酒,亦甜美怡人,而制成枇杷膏则是止咳、润肺的良药。枇杷叶入药,有清肺化痰、和胃止呕的作用。


杏果色鲜艳亮丽,香味四溢,果肉鲜甜绵软,又有“甜梅”的美誉。《格物丛话》中说:“杏实味香于梅,而酸不及,核与肉自相离,其仁可以入药”。
杏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杏仁上,医学研究表明:杏仁中含蛋白质27%、脂肪油53%碳水化合物11%,每百克杏仁中含钙111毫克、磷385毫克、铁70毫克,此外,还含有胡萝卜素、抗坏血酸以及苦仁甙等。
杏仁分甜、苦两种。甜杏仁有润肺、止咳、滑肠之功效,适合干咳无痰、肺虚久咳及便秘等症;苦杏仁对于因伤风感冒引起的多痰、咳嗽气喘、大便燥结等症状疗效显著。民间验方将杏仁9克捣烂放入挖洞的梨内封口,待煮熟后吃梨喝汤,可以治疗气管炎;而将苦杏仁带皮研碎,与等量的冰糖混合制成杏仁糖,早晚服用,每次9克,连续服用10天,可治老年性气管炎,能有效地缓解病痛。
《本草纲目》载:“食杏仁多,致迷乱将死,杏树根切碎煎汤服,即解。”所以食杏不宜过多,尤其杏仁,因杏仁中的苦仁甙经酶或酸水解后,释放出氢氰酸与苯甲酸。过多的氢氰酸与组织细胞含铁呼吸酶结合,可阻止呼吸酶递送氧,从而使组织细胞窒息,严重的会抑制延髓中枢,导致呼吸麻痹,甚至死亡,所以在食用杏仁时应慎重,不宜过量。
但是,将杏制成杏汁饮料或浸泡水中数次后再吃,不但安全还有益健康。南太平洋上岛国“斐济”,是世界上惟一没有癌症的国家,这与岛上居民喜食杏干有关。据科学分析,杏的组成成分中,有某些防癌、抗癌物质,所以经常吃杏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但一定注意要讲究科学,食用得法,才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火龙果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青龙果、芝麻果,是仙人掌蜜果的新品种,原产与墨西哥中美洲热带地区,于90年代初由南美引种进入台湾地区及泰国、越南等国,发展势头较快,市场价格昂贵。果实普通重量每只500克以上,最重达1500克,味道甜美,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果皮还可提取天然色素。火龙果高产,同时产果期长达6个月,分12至15批成熟,既可保证火龙果均衡上市,又给高产一个缓冲期,使果农获得稳定的好收成。从花开到采果约40天时间,并且即使果实成熟也不会从树上自然脱落。火龙果耐储运,采收后在当地室温下可储12天,而冷藏保鲜则可达数月之久,由于果皮厚并有蜡质保护,运输中不易碰坏,极耐储运,在保质期内果皮的红色越来越艳。火龙果作为仙人掌类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外形奇特亮丽而抢眼,内在坚忍不拨,外皮鲜红予人一种圣洁感觉。果肉雪白,味道甜而不腻,清淡中有一股芳香,含丰富的天然维它命、纤维素、葡萄糖及人体所必须的蛋白质能及矿物质。

橄榄吃多了有什么好处坏处,我每天都吃30多个差不多。我比较喜欢吃。

橄榄的确营养丰富,但物极必反,你吃30多个一天是有点多了。
鲜橄榄皮肉细嫩,清香适口,有较丰富的营养万分。据分析,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其中,鲜橄榄的含钙量在水果家族中名列前茅,每100克果肉含钙204毫克,比香蕉、苹果、柿子、桃子多20倍;维生素C的含量也是苹果的10倍,是梨、桃的5倍。在我国,隆冬腊月气候异常干燥,如常食点橄榄,有生吞活剥润喉之功。橄榄除供人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各种蜜饯果品,如拷扁橄榄、和顺甜榄、香草橄榄等,颇受消费者的欢迎。此外,橄榄的核壳可炼制活性炭,核仁可以榨油。
橄榄,既是佳果,又为良药。橄榄是传统的中药材,是药用食物之一。 中医素来称橄榄为“肺胃之果”。据诸多的医药文献资料记载,橄榄的果实、白榄根、橄榄仁都能入药用。橄榄味甘涩酸,性平。入肺、胃经,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等功效,适宜来治疗咽喉肿痛、烦渴、咳嗽吐血、菌痢等症,解河豚毒及酒毒。白榄根具有清咽、解毒之功,适宜治疗咽喉肿痛、脚气、筋骨疼痛等症。橄榄核适宜治疗胃痛、疝气、肠风下血等症。橄榄仁有润燥、解酒毒之功。橄榄露,是橄榄果实的蒸馏液,具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等作用,适宜治疗咽喉肿痛、咳嗽痰中带血、泻痢、烦渴、解酒毒及河豚鱼中毒等。此外,橄榄核又可以疗鱼积、化鱼鲠;烧核研末服用科学家可以治便血、尿血及淋漓不止。中医偏方“青龙白虎汤”,即取橄榄5枚、白萝卜125克,煮汤饮服,可治流感、白喉等症。近年来研究发现,鲜橄榄汁还有解除煤气中毒的功效。
但一天可以吃5至6颗橄榄 ,橄榄具有清肺功效,但是食用过多会造成消化不良,建议适量食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27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