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九龙根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09-22 03:24:51
九龙根能治什么病|九龙根有什么作用|九龙根什么样真假辨别

九龙根
(《炉川本草》)

【别名】龙须藤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九龙藤根(《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龙须藤的根。植物形态详"九龙藤"条。

【采集】秋后采收。

【性味】甘苦,温。

①《本草求原》:"甘辛,微温。"

②《陆川本草》:"苦,微温。"

③《广西中草药》:"味甘微苦,性平,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湿,行血气。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心胃气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湿,壮筋骨,理跌打伤。又能行气,治痰火。"

②《本草求原》:"解郁积,除疳疔、内外痔。"

③《陆川本草》:"行气止痛,治心胃气痛,风湿骨痛,腰痛。"

④《广西中草药》:"补脾理气。治病后虚弱,小儿疳积。"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选方】①治关节风痛:龙须藤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②治偏瘫:龙须藤根一两。黄酒、猪肉共煮熟,吃猪肉和汤。

③治小儿疳积:㈠龙须藤根三至五钱。水煎服。(①方以下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㈡干九龙藤根三钱,人字草二钱。水煎当茶饮,或研末同猪肝、鸡肝蒸吃。(《广西中草药》)

④治心胃气痛:干九龙蘑根五钱。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中药大全

穿龙薯蓣的功效与作用



穿龙薯蓣、地龙等的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本藤本植物。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风湿关节痛、关节麻木、跌打损伤、腹泻、咳喘等。让让我们来看看穿龙薯蓣的功效和作用吧!

穿山龙的药用功效

【性味】甘、苦、温。


【归经】肝、肾、肺经。


【功效】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主治风湿关节痛、关节麻木、跌打损伤、腰肌痉挛、咳喘。

穿山龙的相关论述

1.东北药植志:舒筋活血,治疗腰腿痛、筋骨麻木。


2.山东中药:治风寒湿痹。


3,陕西植药调查:疟疾控制、止痛和消肿。


4、陕西中草药:治咳嗽、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关节痛、消化不良、疟疾、跌打损伤、痈肿疮毒。

穿山龙的药用选方

1.治腰腿酸痛,筋骨麻木:鲜穿山龙二两。一壶水可以煎五六次。加红糖更有效。


2.劳损治疗:穿山龙五块钱。红糖黄酒加水煎。早晚各服一次。


3、治大骨节病、腰腿痛:穿山龙二两。一斤白酒,泡了七天。每天服用一次或两次。


4、治腰扭伤疼痛:穿山五块钱。用水煎服。


5.治疗疟疾:火藤根的三钱,七只青蛙和两块钱的野棉花。发病前煎服。


6.治痈肿疮:鲜火藤根、鲜苎麻根等同。用泥巴涂抹受影响的区域。

穿山龙的食用方法

1.川陕龙寿宁汤


【材料】麻黄15g、桂枝15g、威灵仙15g、白芍25g、穿山龙30g、红花10g、甘草10g、生姜片3片、大枣片5片。


【用法】用水冲服,一日一剂,一日两次。


【功效】调和营卫,活血止痛,主治正气不足,营卫不和,感外感风寒湿邪,袭经,宿而不去。


2.九龙根酒


【材料】茵陈5000克、穿龙薯蓣240克、九龙根、天青地、白草、香椿根、香椿、南天竹根、南天竹叶、红花、泽兰叶、独活、阿莎丽、薄荷梗、木瓜、牛膝、制川乌、制川乌、醋。


先将上述药物混合,加热煮5分钟,放凉,煮沸再冷却三次,过滤去渣,取液,再次煮沸,储存备用。


【用法】患者将毛球蘸上药酒,在压痛最明显处进行旋转按摩,范围为1o*10cm-20*20cm,由中心向边缘扩散,使患处逐渐潮红,或浅二度烧伤创面不出血,仅渗出组织液。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


3、穿山龙狗骨胶酒


【材料】狗骨胶100克,穿龙薯蓣150克,九难330毫升,白酒适量。


【用法】口服,每次20~30ml,一日三次。


【方法】将穿龙薯蓣粉碎成粗粉,用白酒浸泡72小时,然后渗漉,收集约600ml渗漉液。将其它狗骨胶溶于白酒中,与穿龙薯蓣渗漉液混合,补充白酒,搅拌,室温静置,过滤,包装。


【功效】散寒止痛,活血祛风,强筋壮骨,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禁忌】急性充血、炎症禁用,肺心病、肺结核、孕妇、胃切除术后及有溶血史者慎用。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药草是那些?并且能治什么病?

艾叶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八角枫花
【功效】治头风痛及胸腹胀痛。

百合干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草豆蔻
【功效】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等证。

草乌
【功效】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

生活中能止血的草药有哪些?

含羞草
清热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解毒、散瘀、止血、收敛等功效。用于感冒,小儿高热,急性结膜炎,支气管炎,胃炎,肠炎,泌尿系结石,疟疾,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咯血、带状疱疹。

小蓟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地榆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

槐花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即使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侧柏叶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和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中药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查询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药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查询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穿山龙的副作用与禁忌分别是啥?2、穿山龙的功效和作用_地龙骨的功效与作用3、中草药的穿山龙的性味功能?4、穿山龙都有什么作用?5、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穿山龙的功效及作用6、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穿山龙怎么泡酒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穿山龙的副作用与禁忌分别是啥?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穿山龙的副作用与禁忌分别是啥?
穿山龙别名又叫狗山药,是一种多年生的缠绕草本植物。
有很好的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哦。
民间常常用穿山龙捣碎外敷辅助各种跌打损伤、腰腿疼痛以及肢体麻木等疾病症状的。
穿山龙含有总皂甙,还具有很好止咳平喘作用,可以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辅助。
穿山龙的作用与功效
1、活血通络
穿山龙具备很强的活血通络的功效,常见于辅助跌打,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疼,腰椎间盘,颈椎疼痛颈椎病等颈肩腰腿痛。
2、除风湿
穿山龙除风湿的作用可谓是一绝,常被医药学临床医学用以风湿关节痛,风湿关节痛,骨筋发麻,骨关节病,风湿关节炎辅助,实际效果显着。
3、消炎止咳
穿山龙具备不错的消炎止咳的功效,辅助因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等肺部疾病造成的咳嗽有痰,喘气等有不错的功效。
4、消肿消结
穿山龙还具消肿消结的作用,辅助痈疮疮毒。
而且还可以消肿退肿。
5、健脾养胃
穿山龙还具备健胃消食功效,对消化不好,拉肚子,打嗝儿,恶心干呕,胃胀有不错的健胃消食化滞功效。
穿山龙的副作用与忌讳
穿山龙是一种中药,绿原酸全是非常复杂的。
针对他们而言或多或少都是会有一些副作用。
穿山龙自身都是会出现一定的毒副作用,但总体来说中药成分的副作用要比药物小得多。
在服用穿山龙时,他们的使用量不必很大,使用量过交流会造成明显的副作用。
穿山龙一般是归属于消肿药,不必外敷,不然会造成皮肤疾病等相应的病症,大家或是可以较为安心去服用的。
大家服用穿山龙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能够起到很不错的辅助疾病的作用,这对我们的健康有不小的帮助,但在服用穿山龙的时候也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我们一定不能服用的太多,否则很容易就对健康造成影响,我们需要控制服用量。
穿山龙的功效和作用_地龙骨的功效与作用穿山龙又名地龙骨,是一味中药。
那么,穿山龙具体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地龙骨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穿山龙的功效和作用
1、穿山龙治咳嗽,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关节痛,消化不良,疟疾,跌打损伤,痈肿恶疮。
《陕西中草药》
2、穿山龙治腰腿酸痛,筋骨麻木:鲜穿山龙根茎二两。
水一壶,可煎用五、六次,加红糖效力更佳。
(《东北药植志》)
3、穿山龙制疟,止疼,消肿。
《陕西植药调查》
4、穿山龙治劳损:穿山龙五钱。
水煎冲红糖、黄酒。
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穿山龙治风寒湿痹。
《山东中药》
6、穿山龙治大骨节病,腰腿疼痛:穿山龙二两。
白酒一斤,浸泡七天。
每服一两,每天二次。
(《河北中药手册》)
7、穿山龙能舒筋活血,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
《东北药植志》
8、穿山龙治闪腰岔气,扭伤作痛:穿山龙五钱。
水煎服。
(《河北中药手册》)
9、穿山龙治痈肿恶疮:鲜火藤根、鲜苎麻根等量。
捣烂敷患处。
(《陕西中草药》)
10、穿山龙治疟疾:火藤根三钱,青蛙七、野棉花各二钱。
发病前水煎服。
(《陕西中草药》)
11、穿山龙治慢性气管炎:鲜穿山龙一两。
削皮去根须,洗净切片加水,慢火煎二小时,共煎二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00毫升。
分早晚二次服,十日为一疗程。
穿山龙的食用方法
穿山龙肩凝汤
材料:麻黄15克、桂枝15克、威灵仙15克、白芍25克、穿山龙30克、红花1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调和营卫,活血止痛。
主治:正气不足,营卫失和,感受外在的风寒湿邪,袭于经脉,留而不去而致。
出处:柴国剑方。
九龙根酒
材料:吊筋草5000g、穿山龙240g、九龙根、天青地、白草、椿树根、椿树须、南天竹于、南天竹根、南天竹叶、红花、泽兰叶、归尾、细辛、薄荷梗、木瓜、牛膝、制川乌、制草乌各180g、醋1000-2000ml、黄酒1OL。
制法:先将上药混合加热煮5分钟,冷却,再煮沸,再冷却,共三次,过滤去渣,取液后再煮沸一次,贮藏备用。
用法:医者以头发团蘸以药酒,在压痛最明显处进行旋转按摩,lOcmXlOcm到20cmX20cm,以中心散向边缘,使患处逐渐潮红,或浅Ⅱ度烧伤创面,不使其出血而仅有组织液渗出。
功效:主治颈肩腰腿痛。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3):24
穿山龙狗骨胶酒
组成:狗骨胶100g、穿山龙150g、南酒330ml、白酒(65度)适量、全量1000ml
功效:散寒镇痛,活血祛风,强筋壮骨。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口服。
每次20——30ml,每日三次。
制法:取穿山龙粉碎为粗粉,白酒浸渍72小时后开始渗漉,收集漉液约600ml;另将狗骨胶溶于南酒中,与穿山龙渗漉液合并,补充白酒至全量,搅匀,室温静置,过滤,包装即得。
禁忌:急性充血、炎症禁用。
肺心病、肺结核、孕妇、胃切除、有溶血病史者慎用。
穿山龙的用药禁忌
暂时没有关于穿山龙用药禁忌资料。
下一页更多精彩“穿山龙的药理作用和医书记载”
中草药的穿山龙的性味功能?穿山龙这个药平而苦,是苦平的性味,入肺经和肝经。
穿山龙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而且有止咳的作用。
穿山龙用于风湿导致的关节疼痛、麻木,用于风湿痹痛,也用于肢体的麻木。
另外,穿山龙有活血通络的作用,用于心痛、胸痹、胸闷,也用于支气管炎。
同时也可以用于跌打损伤,也可以用于治疗疟疾,也可以治疗臃肿,痈、疽、肿、毒起的火疖子。
穿山龙可以内服,也可以泡酒喝,也可以捣烂了之后敷在痈、疽、肿、毒的外面,都可以起到治疗风寒湿痹的作用,有止痛消肿的功效。
穿山龙都有什么作用?穿山龙是薯蓣科植物,穿山龙属于柴黄姜的根茎,性平味苦。
它可以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疼、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等颈肩腰腿疼的疾病,这是因为穿山龙有活血通络的作用。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疼、风湿关节疼、筋骨麻木、大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炎等、
第三个,可以消炎止咳,治疗因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等肺病引起的咳嗽、痰多、气喘等有很好的疗效。
可以消痈散结,治疗痈肿恶疮具有消炎消肿的作用。
还可以健胃消食,穿山龙具有健胃的作用。
对于消化不良、腹泻、打嗝、恶心呕吐、胃胀有很好的消食化积的作用。
所以,穿山龙在平时中药材中的使用范围还是比较广,疗效也非常的好。
穿山龙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
用于风湿痹病、关节肿胀、疼痛麻木、咳嗽气喘等。
药理具有调节免疫、抗炎、平喘、抗肿瘤、降低血糖、降血尿酸等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肿瘤、糖尿病等。
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穿山龙的功效及作用1、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穿山龙是一个中药材,主要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的功效,还具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的作用。
在临床上它可以用于镇咳、祛痰和平喘,对呼吸道症状的改善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用于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相关呼吸道的咳嗽和喘憋症状。
2、除此之外,它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治疗功效,可以降低动脉血压、减慢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同时还可以降低胆固醇。
并且它也有一定增强免疫的功能,可以抵抗流感病毒,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一定促进作用。
3、总之,穿山龙是一味中药,具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并且对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也有一定辅助治疗功效。
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穿山龙怎么泡酒穿山龙,别名“穿地龙”,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穿山龙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在治疗各种疾病上崭露头角,主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肺气肿等肺病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状。
下面就随我一起来了解下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吧!
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1、活血通络
相信用过穿山龙的朋友都知道,它具有一定的活血通络功能,主要针对的是跌打损伤、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等颈肩腰腿痛。
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2、祛风除湿
值得一提的是:穿山龙还具有很强的祛风除湿功效,常常被医学界用于风湿关节痛、大骨节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其效果十分的显著。
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3、消炎止咳
除此之外,穿山龙还有一定的消炎止咳功效,主要针对的是因肺病引起的咳嗽痰多、气喘等疾病,而且具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4、消炎散结
穿山龙还具有较强的消炎散结的作用,主要针对的是痈肿恶疮,同时还具有不错的消炎消肿疗效。
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5、健胃消食
还有一点非常的重要,那就是穿山龙还具有强健脾胃的作用,它能够改善腹泻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同时还能用来治疗胃胀的症状,起到消食化积的功效。
除此之外,它还能有效缓解恶心呕吐、打嗝的症状。
穿山龙的药用价值
1.治经闭腰痛:大血藤6钱至1两,水煎。
2.治风湿腰腿痛:虹藤、牛膝各3钱,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2钱,水煎。
3.治小儿疳积、蛔虫症:红藤5钱,或配红石耳5钱,共磨粉,拌白糖服用。
4.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磨粉,每次吞服1钱半。
5.治血虚经闭:大血藤5钱,益母草3钱,叶下红4钱,香附5钱。
水煎,配适量的红砂糖调服。
6.治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5钱。
水煎。
穿山龙怎么泡酒
由于穿山龙的功效颇好,所以民人们听说穿山龙可以用来泡酒,主治大骨节病、慢性气管炎,而且效果十分的显著。
穿山龙泡酒的方法很简单,首先准备穿山龙2两,白酒,1斤,接着就是把穿山龙倒入酒坛,浸泡7天即可饮用,对大骨节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穿山龙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者是泡酒。
外用:鲜品捣敷。
编辑总结:看完以上介绍我们可以得知: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而且对人体也有很大的益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穿山龙有小毒,粉碎加工时,注意防护,以免发生过敏反应。
中药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查询、中药穿山龙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中草药:虎杖的功效与作用

虎杖
(《别录》)
【异名】蒤(《尔雅》),大虫杖(《药性论》),苦杖(《本草拾遗》),酸杖、斑杖(《日华子本草》),酸桶笋(《救荒本草》),斑庄根(《滇南本草》),鸟不踏(《医林纂要》),酸杆、斑根(《植物名实图考,),酸榴根、土地檎((分类草药性,),酸通、雄黄连(《天宝本萆)),蛇总管(《岭南采药录》),大活血、血藤、紫金龙(《南京民间草药》),酸汤秆、黄地榆、号筒草(《贵州民间方药集》),斑龙紫、野黄连(《中医药实验研究》),活血丹(《江苏植药志》),红贯脚(《陆川本草》),阴阳莲(《南宁市药物志》),活血龙、猴竹根、金锁王(《浙江民间草药》),大叶蛇总管(《广东中草药》),九龙根(苏医《中草药手册》),山茄子、斑草、搬倒甑(《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
【植物形态】虎杖
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达1米以上。根茎横卧地下,木质,黄褐色,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表面无毛,散生着多数红色或带紫色斑点,中空。单叶互生,阔卵形至近圆形,长7~12厘米,宽5~9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叶柄长1~2.5厘米;托鞘膜质,褐色,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腋生;花梗较长,上部有翅;花小而密,白色,花被5片,外轮3片,背面有翅,结果时增大;雄花有雄蕊8枚;雌花子房上部有花柱3枚。瘦果卵形,具3棱,红褐色,光亮,包在翅状的花被中。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多生于山谷、溪旁或岸边。分布我国中部及南部。
本植物的叶(虎杖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春、秋均可采挖,切断,晒干。
【药材】根的形状不一,多数呈圆锥形弯曲,或块状,长1~7厘米,直径0.6~1.5厘米,外表棕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紫色斑块及散在的须根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红色,纤维性,本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呈菊花状放射形纹理。根茎圆柱形,节明显,通常着生卷曲的须根,折断面中央有空隙,根茎顶部有残存的茎基。气微弱,味微苦。以根条粗壮、内心不枯朽者为佳。
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东、河南、陕西、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游离葸醌及蒽醌甙。主要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以及蒽甙A、蒽甙B。根中还含3,4",5-三羟基芪-3-β-D-葡萄糖甙。另含鞣质和几种多糖。
茎含鞣质3.3%、异槲皮甙、大黄素等。细枝含鞣质13.4%。
【药理作用】①抗菌作用
体外实验,虎杖煎液(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或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琼脂平板挖孔法)。高浓度(根)对钩端螺旋体也有杀灭作用。
②抗病毒作用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虎杖水煎液(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病毒、孤儿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同法测定,2%煎液对腺病毒3型,脊髓灰白质炎Ⅱ型,肠道病毒柯萨奇A、B组,爱可组,乙型脑炎京卫研1号,单纯疱疹一株等七种有代表性的病毒株,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效滴度分别为1:1600,1:400,1:400,1:2560,1:10240,>1:3200,1:51200
③其他作用
兔静脉注射从虎杖中提得的草酸,可引起低血糖休克。
【炮制】《雷公炮炙论》:"采得(虎杖根)后,细锉,却用上虎仗叶裹一夜,出,晒干用。"
【性味】苦,平。
①《别录》:"微温。"
②《药性论》:"味甘,平,无毒。"
③《本草衍义》:"微苦。"
④《滇南本草》:"苦微涩,微寒。"
⑤《医林纂要》:"甘苦辛,温。"
【功用主治】祛风,利湿,破瘀,通经。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症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
①《别录》:"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症结。"
②陶弘景:"主暴瘕,酒渍服之。"
③《药性论》:"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
④《本草拾遗》:"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
⑤《日华子本草》:"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晕,扑损瘀血,破风毒结气。"
⑥《滇南本草》:"攻诸肿毒,止咽喉疼痛,利小便,走经络。治五淋白浊,痔漏,疮痈,妇人赤白带下。"
⑦《医林纂要》:"坚肾,强阳益精,壮筋骨,增气力。""敷跌伤折损处,可续筋接骨。"
⑧《岭南采药录》:"治蛇伤,脓疱疮,止损伤痛。"
⑨《贵州民间方药集》:"收敛止血,治痔瘘,去风湿,发表散寒,散瘀血,外用治火伤。"
⑩《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实火牙痛,湿疮烂腿,脚趾歧湿烂。"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研末、烧灰撒,熬膏涂或煎水浸渍。
【宜忌】《药性论》:"有孕人勿服。"
【选方】①治毒攻手足肿,疼痛欲断:虎杖根,锉,煮,适寒温以渍足。(《补缺肘后方》)
②治筋骨痰火,手足麻木,战摇,痿软:斑庄根一两,川牛膝五钱,川茄皮五钱,防风五钱,桂枝五钱,木瓜三钱。烧酒三斤泡服。(《滇南本草》)
③治胆囊结石:虎杖一两,煎服;如兼黄疸可配合连钱草等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④治五淋:苦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姚僧坦集偏方》)
⑤治月经闭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虎杖根百斤(去头去土,曝干,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上三味细切,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明日煎取二斗,内土瓜、牛膝汁,搅令调匀,煎令如饧。每以酒服一合,日再夜一。宿血当下,若病去,止服。(《千金方》)
⑥治妇人月水不利,腹胁妨闷,背膊烦疼:虎杖三两,凌霄花一两,没药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⑦治产后瘀血血痛,及坠扑昏闷:虎杖根,研末,酒服。(《纲目》)
⑧治腹内积聚,虚胀雷鸣,四肢沉重,月经不通,亦治丈夫病:高地虎杖根细切二斛,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大斗半,去滓,澄滤令净,取好淳酒五升和煎,令如饧。每服一合,消息为度,不知,则加之。(《千金方》虎杖煎)
⑨治肠痔下血:虎杖根,洗去皴皮,锉焙,捣筛,蜜丸如赤豆,陈米饮下。(《本草图经》)
⑩治红白痢:酸汤秆三钱,何首乌三钱,红茶花三钱,天青地白二钱。煎水兑红糖吃。(《贵阳民间药草》)
⑾治诸恶疮:虎杖根,烧灰贴。(《本草图经》)
⑿治痈肿疼痛:酸汤秆、土大黄为末。调浓茶外敷。(《贵阳民间药草》)
【临床应用】①治疗烧伤
虎杖外用能促使创面迅速愈合,且具有抗绿脓杆菌的作用。据34例烧伤面积在18~40%之间患者的治疗观察,一般用药6~7天即可治愈,深Ⅱ度及Ⅲ度烧伤治疗时间略长。又据21例Ⅰ度、Ⅱ度、Ⅲ度烧伤病人的观察,未感染者7天左右脱痂痊愈,已感染者大部分10~14天痊愈。用于有绿脓杆菌感染的创面,一般换药数次后即见创面绿色分泌物消失,伤口愈合快;部分病人出现创面肉芽水肿,经交替使用4%生理盐水湿敷后即消退。制剂及用法:取虎杖粉(虎杖根洗净晒干研末)800克、茶液(陈茶叶100克,加水3000毫升炖后取液)2800毫升,或虎杖粉40克、浓茶水(茶叶25克加水500毫升煎成)300~400毫升,调匀、灭菌备用。以灭菌毛笔或棉签蘸药糊均匀地涂在清创后的创面上,1日数次,以创面不干裂为度,待药痂自行脱落,即愈。如药痂下有感染,应早期开窗引流或剪去部分药痂,改用100%虎杖煎液湿敷。亦可用虎杖液内服,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此外,也有将虎杖粉用食油调糊,涂于轻症患者创面;对于重症患者用虎杖根浓汁涂布。
②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据300余例的观察,有效率在90%以上,治愈率约在80%上下。平均治愈天数,据251例的统计为34.7天。症状、体征改善及肝功能的恢复时间,据53例观察,食欲一般7天即恢复正常,肝肿平均约23天复原,黄疸在15~20天基本消退,转氨酶15天降至正常,锌浊、麝絮、麝浊一般在30~40天转阴。部分病例经3~12个月随访,未见复发。制剂及用法:一煎剂:每日1两(鲜品加倍,儿童酌减),水煎,分2~3次服。二浸膏片:每次3片(1.5克),日服3次。均30天为一疗程,或适当延长。部分病例曾加用10%葡萄糖及维生素C静滴,但疗效与单用虎杖者并无明显差异。副作用:服药后部分病人觉上腹部闷胀不适,个别有轻度恶心,但不影响继续服药。
③治疗关节炎
取虎杖根半斤,洗净切碎,投入白酒1.5斤内浸泡半个月。成人日服2次,每次1小杯(约0.5两)。妇女行经期停服。观察208例,90%以上患者获得不同程度疗效。
④治疗慢性骨髓炎
将大叶蛇总管干根浸泡于70%酒精中,比例为1:3,浸泡时间约14天。用时先把患者伤口用生理盐水洗净,瘘管口太狭窄者可适当切开,并用刮匙搔爬瘘管,洗净,随即以浸透大叶蛇总管浸液的纱布条,送入瘘管或伤口内,每3日更换1次。部分患者同时用茯苓1两,车前子1两,银花3钱,牛膝5钱,紫花地丁1两,水煎服。此法对已作病灶清除术但伤口仍经久不愈,或未见死骨仅有慢性瘘管者,效果较好。用药时间短者,1周,长者2个月。对于有死骨残存的骨髓炎,疗效不佳。同时,此药有一定 *** 性,应用时有引起伤口短暂疼痛的缺点。当肉芽生长良好,伤口脓性分泌物不多时,则不必继续用此药,改用一般凡士林纱布引流即可。此外,对于愈合不良的伤口,也可用10~20%大叶蛇总管溶液行游子透入法治疗,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⑤治疗肺部炎症
观察19例,治愈12例,好转4例,无效3例。服药后体温最早于6小时左右下降,大多在24小时后降至正常。疗程4~14天不等,平均9天。在症状改善同时,胸透肺内炎症亦吸收。制剂及用法:虎杖根洗净切片,鲜品2斤或干品1斤,加水5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日服2~3次,每次50~100毫升,见体温降至正常、症状好转即酌情减量,至肺部炎症完全吸收时停药。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可采用新针或耳针处理。
⑥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阴阳莲、十大功劳、枇杷叶各1两,为一日量,制成糖浆、煎剂或片剂,分3次服,10天为一疗程。间隔3~5天可给第二、第三或第四疗程。据1201例的观察,一个疗程的总有效率为82.9%;109例接受四个疗程的总有效率为96.4%。服药后数天咳嗽、咯痰即减轻或得到控制,继则干、湿罗音开始消失,肺活量上升,X线显示肺部炎性改变有明显进步。又有用虎杖3钱,胡颓子叶5钱,鱼腥草(鲜)1两,为一日量,制成煎剂,加糖精矫味,分2~3次服,10日为一疗程。服后显示止咳、祛痰效果,也有一定平喘、消炎作用。
⑦治疗新生儿黄疸
用50%大叶蛇总管糖浆,每次5毫升,每日2次喂服。共观察175例,经7天皮肤及巩膜黄染完全消失者151例,占86.8%。
⑧治疗念珠菌性 *** 炎
以虎杖根2两加水500毫升,煎成300毫升,待温冲洗 *** ;然后用鹅不食草干粉胶囊(每粒含生药0.3克)塞入 *** 。每天1次,7天为一疗程。试治76例,治愈(自觉症状消失,炎症减退,白带减少, *** 液镜检无念珠菌)55例,好转(自觉症状消失,镜检尚有少许念珠菌)8例,无效2例,其余情况不明。
⑨治疗急性阑尾炎
取虎杖、玉兰叶,制成浓煎液,每100毫升含生药各50克。首剂100毫升,以后每次50毫升,日服3次。
此外,用虎杖煎液内服治疗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用虎杖液浸渍纱布局部湿敷治疗1例大面积褥疮;用虎杖、乌梅煎剂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用鲜虎杖浓煎成膏,内服治疗咳血、便血等均取得较好效果。
还有用虎杖5钱煎服,每天1剂,治疗颗粒性白细胞减少症。观察19例,2例明显好转,)7例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也有报道,在用虎杖治疗肺炎时,曾有部分患者服药后,一度出现粒细胞减少的现象,在服药中或停药后自行恢复。
【名家论述】《本草述》:"虎杖之主治,其行血似与天名精类,共疗风似与王不留行类,第前哲多谓其最解暑毒,是则从血所生化之原以除结热,故手厥阴之血脏与足厥阴之风脏,其治如鼓应桴也。方书用以疗痉病者,同于诸清热之味,以其功用为切耳,然于他证用之亦鲜,何哉?……方书用以治淋,即丹溪疗老人气血受伤之淋,亦以为要药,于补剂中用之矣。谓虚人服之有损者,与补剂并行,其庶几乎。"

提醒您:虎杖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30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